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以提供什麼?看看科學研究怎麼說

2020-12-03 J媽學堂

為了更好地理解父親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你必須更好地理解父親對孩子的影響,父親的各種文化路徑,以及父親的幹預如何幫助他們,他們的家庭和孩子的發展。

父親在任何社會中,都被認為是對孩子有重要影響的。父親的行為會因社會環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這反過來又會影響父親對孩子的影響。許多當代社會科學和政策研究都關注父親對孩子社會情感發展的影響。然而,父親的物質貢獻(「養家餬口」)仍然是對兒童的一系列影響的核心,包括對兒童的教育成就和社會成功前景的影響。我們在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簡要地介紹父親對孩子的各種影響。

父性是我們物種的一個定義特徵,不同的特徵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環境中進化。然而,父親的行為和角色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也各不相同,這反過來又對孩子產生了一系列的影響。父親可以提供保護、物質資源(如工資、牲畜、遺產等)、直接照顧(如換尿布、玩物理遊戲等)、間接照顧(如在某些文化中安排婚姻等),也可以作為社會榜樣。對兒童的影響可以從生育率(兒童人數)、生存和健康、教育程度、社會情緒發展(例如,情緒能力、語言發展)和生育參數(例如,兒童的夥伴關係和生育)等方面來衡量。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可以從出生前開始。父親可能會通過遺傳和表觀遺傳機制對他們的孩子產生遺傳的生理影響。

這些機制在懷孕後不久就開始出現,並可能影響母親在懷孕期間的狀態。

1.父親的存在對孩子的生存產生了複雜的影響

來自小規模社會的歷史表明,父親們幫助保護他們的孩子免受敵人的威脅。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父親的參與在人類狩獵採集者比其他類人猿更多產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生育率都在直線下降,父親們通常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很少的後代身上投入大量的資源和照顧。在後一種情況下,父親提供的時間和資源可能有助於發展孩子的社會和教育資本,反過來幫助他/她作為成年人在社會上取得成功

2.父親對孩子的社會情感結果有一系列的影響

許多研究表明,父親的參與對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的智商和學習成果有積極的影響。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包括的教育、社會和家庭結果。父親的參與減少了男孩在成年早期的消極社會行為(如少年犯)和女孩的心理問題。父親的經濟支持,除了參與之外,也會影響孩子的認知發展。

3.其他方面

儘管越來越多的非婚生孩子和越來越多的非居住性父親,男性仍然在他們孩子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父親可以通過提供直接的照顧來影響孩子,也可以通過經濟支持和社會模型來間接影響孩子。父親的參與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影響。男性對後代的投入會影響後代的生存、健康、社會情感結果、社會能力和教育程度。研究父親對孩子影響的大部分研究都比較了沒有父親的家庭和有父親的家庭,而不是父親參與的程度。文獻表明,父親的缺席往往與較貧窮的孩子的結果相關,包括較低的教育程度、較差的健康狀況、較大的情緒和行為問題,這些影響會持續到成年(通過社會經濟地位和婚姻模式來衡量)。

人類的家庭,包括父親的角色,可以相當靈活:我們既不應該過於關注一個照顧者(父親)的影響,也不應該輕視這些父親的影響。

從以上的研究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各個方面的,一點也不亞於母親地孩子的影響。

不管父親以什麼形式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我們都要讓孩子知道,父親對他們的愛是存在的,只是形式不同。

這種教育方式,可以讓孩子更自信,更健康。

你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愛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體現的?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相關焦點

  • 舉父棒球場:四十位父親送給孩子的成長禮物
    幾年下來,就算是曾經體型最胖、跑得最慢的父親,也在棒球技術上有了長足進步,自己的身體更健康了,給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樣。一位父親告訴記者,他和自己的父親之間就因為缺少共同話題,如今幾乎無話可說。他與孩子之間也曾有過這個苗頭,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他與孩子可以交流的話題越來越少。他擔心,自己與父親之間的關係又會在自己與兒子之間複製。
  • 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得不看的幾本書
    泰戈爾《飛鳥集》﹡《園丁集》﹡,冰心《繁星》《春水》﹡《二十世紀中國詩歌精選》,余光中詩集,毛澤東詩詞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和食指的《相信未來》還有舒婷和席慕容的詩(女生可以讀讀)——最好多誦讀,喜歡的就背一些。
  • 父親,是你決定了孩子學習各階段能否過好!當爹的都好好看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母愛給滿足感,父愛給方向感父親和兒子之間確實有一種屬於父與子之間的語言。他們在一起可以不分長幼地打鬧、可以不斷觸碰對方的身體……行為學家表示,父與子在打鬧中所進行的身體之間的接觸是父子之間所進行的一種深層次的溝通。正是由於這種深層次溝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將要成長為像父親那樣的男人。
  • 孩子跟母親姓,媽媽到底得到了什麼?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他們的理由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側重權利和義務的對等,認為媽媽們不能在要求父親們盡養家餬口義務的同時卻剝奪了父親應有的冠姓權,女性爭取孩子的冠姓權是「偽女權主義」的表現; 第二,側重孩子跟父親姓對家庭關係和親子關係的重要性,認為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參與度本來就低,如果孩子沒跟父親姓
  • 好男人未必是合格的父親,父愛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
    《獅子王》裡有一個有趣的畫面,小獅子辛巴吵醒了正在睡覺的父親,然後獅王就對自己的妻子說:天亮之前,辛巴是你的兒子。獅王的話言簡意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和母親的職責各有不同。母親給了孩子安全感,這是與生俱來的情感。而父親才是引導孩子成長的關鍵,「子承父業」這句話流傳了幾千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孩子的觀念和意志80%源自於父親的影響。
  • 【心理健康】心理學研究: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父母親對孩子而言,就像是一個可以永遠依靠的堡壘, 「當父母親陪著小孩的時候,孩子會因為有爸媽的存在而變得有信心,他會繼續往前探索,當他感到不安時,他會回頭看看,看到父母還在,他會有信心繼續往前,即使跌倒受傷了,他知道有人會關心他,會看看他受傷的重不重,」 精神科醫生王浩威說
  •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父親致歉,一場悲劇被倖免
    隨後,男孩父親也針對此事致歉,承認該課題是在老師和父母的指導下完成,在項目申報過程中,未充分掌握及領會組委會發布的「項目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相關信息,過度參與了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使用大量生物醫學專業術語。因此,才給大家造成誤會的,並對自己這樣的行為,進行了誠摯道歉。
  • 科學菌:孩子智商遺傳是父親多一點,還是母親多一點,有什麼依據嗎?
    受到達爾文進化論激發和啟示,他開始了豌豆的種植試驗,初衷只是培育出更好的品種,但在整個試驗過程中,他發現了許多重要的遺傳特性,從而研究方向轉向了遺傳學。 經過長達8年的實驗和觀察,孟德爾運行統計和數學的方法,獲得了豌豆遺傳的許多重要特性和數據理論。1865年,他發表了論文,總結出了遺傳學三大規律中的兩大規律,即分離規律及自由組合規律。
  • 宜昌孩子弱視近視怎麼辦?看看眼科專家怎麼說!
    宜昌孩子弱視近視怎麼辦?看看眼科專家怎麼說!(宜昌近視兒童孩子哪裡治療,宜昌弱視孩子能治好嗎,宜昌弱視治療哪家醫院好)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爸媽已經開始提倡「科學育兒」,但再怎麼嚴謹和細心,也難免會遇到一些孩子成長上的難題。
  • 童話故事可以幫助孩子發展想像力?專家說:別逗了
    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的著作《寶寶也是哲學家》中,介紹了關於認知科學對於想像的研究成果。兒童時期,大腦的前額葉皮層(負責限制性地集中思考、計劃並行動)尚未發育成熟。孩子們顯得做事磨蹭、沒有計劃性,也與這個區域晚熟密切相關。
  • 七點早課堂-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且行且珍惜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且行且珍惜。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分離,孩子終有一天會離開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 是不是當孩子上學之後,你特別懷念他黏在你身邊的日子。可是以前你卻總在想,他要什麼時候才能夠去上學?其實我們都能明白,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錯過就不會再有了。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聯想到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寫道在家庭中,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投入的時間越多,方法得當,孩子收穫會更多。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父親對於其初步認知的教育越全面,孩子在認知發展上得分更高,對環境更有控制力,也表現出更強的共情能力。而對孩子認知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根據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適當的調整不同的教育方式。那麼,什麼是認知能力?認知能力又分為哪幾種?
  • 在司法過程中探究法律成長
    他的家族曾因他父親的原因而蒙羞,但憑他的傑出成就,又挽回了聲譽。這就是「聲望僅次於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的最傑出的法官之一」,也是美國的法社會學代表人物之一——班傑明·內森·卡多佐。《法律的成長 法律科學的悖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董炯等譯是一本能夠反映卡多佐思想全貌的書,由他的兩本演講集組成。
  • 三行代碼,搞定教育孩子的所有問題?樊登教你怎樣陪孩子終身成長
    就像整個人類的進化歷史,就是非常複雜的過程。如果回到1萬年前,我們無法想像,為什麼人類社會會發生這樣巨大的變化,當然我們現在也無法想像,未來人類到底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但是,這麼複雜的進化過程,總結出來就是三行代碼: 1)遺傳:父親母親各一半基因,組合在一起,形成孩子的基因。
  • 外媒:研究稱父親基因決定孩子健康 可跨代傳承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之一、遺傳學家費爾南多·帕爾多-曼奴埃爾·德比列納指出。「我們的研究旨在查明這些基因中的每一種是由父母中的哪一方決定的。另外,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還發現,另有數千種基因受父母雙方的影響是不同的,例如身高。研究表明,從整個基因世界來看,父親的影響完勝母親。」他表示。
  • 《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不陪孩子的爸爸,這些影響恐怕沒想到
    儘管很多專家呼籲,父親要給孩子更多的陪伴,才能對孩子的性格和成長產生更多的積極意義,但還是有很多爸爸不往心裡去,或者是在權衡之下,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忽略。實際上,爸爸對孩子的陪伴,不僅有心理上的意義,還有生理上的意義。英國BBC出過一部紀錄片,叫做《父親的生物學意義》。
  • BBC高分紀錄片《父親的生物學意義》:父親的角色優勢勝於母親
    同時,父親的陪伴也極大的影響著女兒成年後對異性的判斷和她未來的擇偶觀。▲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既需要媽媽的溫柔,也需要爸爸的陽剛。爸爸和媽媽這兩種角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且父親的角色優勢比母親更勝一籌。BBC的高分紀錄片《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中揭示了:隨著社會的發展,男人作為一個父親的意義,被重新定義了;許多父親想將更多的精力花在孩子的培養上。
  • 孩子智商遺傳是父親多一點,還是母親多一點,有什麼依據嗎?
    受到達爾文進化論激發和啟示,他開始了豌豆的種植試驗,初衷只是培育出更好的品種,但在整個試驗過程中,他發現了許多重要的遺傳特性,從而研究方向轉向了遺傳學。經過長達8年的實驗和觀察,孟德爾運行統計和數學的方法,獲得了豌豆遺傳的許多重要特性和數據理論。1865年,他發表了論文,總結出了遺傳學三大規律中的兩大規律,即分離規律及自由組合規律。
  • 「風靡」衡水中學的21句話,每句都可以當「座右銘」!給孩子看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風靡衡水中學的21句話,每一句都可以當「座右銘」,非常勵志,建議大家給孩子看看,尤其是家裡有高中生的孩子,相信從這些勵志語錄中,會讓他們得到啟發和學習的動力。高考就像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任何成功都不是靠運氣,還是堅持不懈的努力得來的,那些最終考上名校的學生,他們往往有著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堅持不懈的毅力。關于衡水中學,我們更應該了解的,是他們成功光環背後的力量。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和「忍著不哭」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看出差距
    孩子聽到媽媽這麼說哭得更厲害,他想上前抱住媽媽的腿,卻被媽媽甩開摔倒在地。這時男孩的爸爸回來了,他抱起坐在地上大哭的兒子,輕聲安撫幾句孩子就不哭了。按理來說當孩子哭的時候家長會心疼,但家長又希望孩子內心不那麼脆弱,刻意管教孩子不讓他哭出來。那麼,擁有了忍住不哭能力,就一定利於孩子成長嗎?答案或許和家長期待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