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發行與上市審核制度

2020-12-06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一、總體結構

美國新股發行和上市的審核主體有很多,包括聯邦範圍內的美國證監會(SEC)、每個州各自的證券監管部門以及各個證券交易所。這些部門的監管權責和範圍各有不同。SEC審核在所有地區發行的證券,各個州的監管部門只負責審核在本州發行的證券,各個交易所則只負責審核在本交易所交易的證券。

每個部門審核的相應法律依據也有所不同。SEC的法律依據主要是1933年頒布的《證券法》(Security Act of 1933)、1934年頒布的《證券交易法》(Security Exchange Act of 1934),2002年頒布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以及最近頒布的《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各個州證券監管部門的依據主要是各州頒布的證券監管法案,這些法案被統稱為《藍天法》(Blue-Sky Law)。這些法案由各州政府自行確立,而且僅對要在這些州發行的證券有效。每個州由於歷史和文化等原因,確立了差異較大的審核原則。各州審核原則的不同給某些全國範圍內發行的證券的流通和交易造成了很大麻煩。在1996年,為了解決每個州對全國發行的證券審核體系不同的問題,美國頒布了《國家證券市場改進法》(National Security Improvement Act)。該法案規定了某些在全國市場發行的證券不受各州證券監管部門監管。每家交易所對證券上市審核的原則是根據它們自己確立的規定而定的。

在這些法律的規定下,每個部門對新股發行和上市的審核內容差異非常大。SEC的審核主要依據的是「披露原則」,也就是說SEC原則上不對公司的盈利、管理等實質性內容設置門檻,而僅著眼於公司「是否披露了所有投資者關心的信息」。這種原則下的新股發行審核制度通常被稱為「註冊制」。各個州的對發行監管的主要目的是預防欺詐和非法交易行為,其中有一些州會對「招股書中對未來盈利和股東收益的預期」作出規定,這也給予了一些州對公司盈利等實質性內容提出要求的權力。各個交易所對上市確立的審核原則主要是根據它們各自的戰略而定的,在每個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都必須滿足這個交易所的要求,這些要求可以包括公司信息披露以及公司的盈利、銷售額、利潤增長狀況等。例如NYSE的上市要求中包括了對公司實質內容的審核。

有些公司的證券發行可以獲得一些審核的豁免。例如,1996年頒布的《國家證券市場改進法》就規定了在NYSE、NASDAQ、AMEX等全國性的交易場所上市的公司,以及國債、市政債等可以取得州一級審核的豁免權。而1933年的《證券法》則規定僅在一個州交易的證券、交易額比較小的證券以及交易者範圍僅限於某些機構的證券不需要受到SEC的發行審核。這一套發行的審核體系避免了很多重複手續,簡化了程序。

二、美國證監會對發行的審核

SEC的審核主要內容是企業在招股說明書中有沒有公布所有投資者感興趣的信息。根據SEC網站的信息,SEC「只檢查公開的內容是否齊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而不管公開的內容是否真實可靠,更不管公司經營狀況的好壞......堅持市場經濟中的貿易自由原則,認為政府無權禁止一種證券的發行,不管它的質量有多糟糕。」 

審核的具體流程是,企業和承銷商向SEC提交註冊登記書,一個獨立的審計者要向SEC提供一份審計報告。接下來,SEC要根據企業的性質組織一個審核小組進行審核。這個審核小組通常由律師、會計師、分析師以及專業從業人員組成。然後,SEC根據審核情況向企業發意見書(Letter of Comments)。意見書中通常會提出關於企業信息披露的問題,以及企業註冊登記書中提出事項的補充說明。經常提出的問題包括:

1.公司的產品、服務等所屬行業的情況;

2.新產品的開發、生產、營銷以及客戶滿意度;

3.是否有關聯交易未被披露;

4.對財務報表遺漏的風險因素的說明。

企業根據SEC的意見書寫一封回覆信(Response Letter)並且附上修改後的註冊登記書。SEC會再根據修改過的註冊登記書中不清楚的地方發出第二封意見書。一般來說,這種發意見書和回覆意見書的過程會持續兩到三個月,直到SEC認為所有投資者需要了解的信息都被披露為止。

在整個審核過程中,有幾個關鍵點需要注意。第一,SEC會對企業的盈利狀況、未來的盈利預期等實質性問題提出疑問,但是這些疑問一般僅由於SEC認為有一些投資者需要知道的信息沒有得到披露,也就是說不符合「披露原則」,而並不是因為SEC對這些指標有硬性要求。例如,一個典型的例子是:

案例1:「我們注意到在你們的報告中指出了你們在新興市場上的利潤下降了。我們認為新興市場的主權債務存在比較大的風險,在你們的招股說明中,請提供你們在新興市場主權債務的頭寸,以及可能導致的風險。」

在這個例子中,雖然提出了公司在新興市場上的利潤下降,但是並沒有將這個利潤下降問題作為公司不能上市的理由,而是將新興市場主權債務的頭寸作為披露的要求提出。我們還可以舉出一個跟風險有關的案例:

案例2:「我們注意到在你們的報告中提到你們購買了許多評級比較低的公司債券,請你們在以後的報告中披露你們對這些債券的風險計量方法,以及針對這些債券的會計準則。」

在這個例子中,風險雖然被提出來,但是SEC並沒有把風險過大作為企業不能上市的理由,而是要求企業充分披露計量風險的方法和會計準則。

第二,在SEC的審核中,並沒有專門針對真實性的審核,也就是說對真實性的要求主要隱含在SEC保留事後追究的權力中。在SEC的法案中提到,在SEC是事前審核中,對信息的真實性不作審核,如果事後發現信息造假,發行的公司對報告中的造假要負全部責任,承銷商和獨立的審計公司要為自己為何在盡職調查中沒有發現問題負相應的責任。

三、各州監管部門的審核

在1996年《國家證券市場改進法》出臺之後,一部分證券不需要通過州一級的審核。這些證券包括:

1.在NYSE,NASDAQ,AMEX等部分指定交易所上市的證券,或者在與這些交易所平級的交易所上市的證券;

2.共同基金;

3.只固定銷售給某些機構投資者的股票(並沒有在法案中詳細說明哪些機構投資者);

4.政府發行的債券、市政債、銀行發行的證券以及商業票據。

雖然這些證券免於州一級監管部門的審核,但是除去第一種證券(在某些指定的交易所上市的證券)之外,其餘證券仍有可能需要在各個州登記。另外,所有交易商和做市商(Broker and Dealer)都必須要在當地監管部門註冊並接受監管。

如上文所描述的,在很多全國性市場交易的證券是免受州監管部門的監管的。對於不在那些市場交易的證券,每個州的監管部門會審核以保證在證券發行的過程中沒有欺詐和非法行為。州的監管法案包括三種不同的註冊方式:通知註冊(Notification Registration)、協調註冊(Coordination Registration)和資質註冊(Qualification Registration)。其中,協調註冊適用於那些已經在聯邦註冊,但是又不符合《國家證券市場改進法》中豁免範圍的證券,這些證券發行人只需要向州證券監管部門提供三份聯邦的招股說明書,並且提供一些額外的信息(每個州要求的額外信息不同)。

四、各交易所對上市的審核

各個交易所是私人所有的上市公司。這些交易所受SEC的監管,並要對股東負責。很多交易所出於品牌戰略的需要,會對在該交易所上市的證券作出一些規定。例如NYSE的上市要求中就包括了這樣幾項要求:

1.規模:至少400個或以上的股東,至少有110萬股股票,市場上對這個公司的估值不得少於4000萬美元;

2.盈利狀況:過去三年的收入總和不低於1200萬美元,最近一年的收入不低於500萬美元,下一年的預計收入不低於200萬美元;或者是全球市值不低於5億美元,最近一年的收入不低於1億美元,以及過去三年現金流的總和不低於2500萬美元;或者(對於有母公司的子公司上市而言)全球的市值不得低於5億美元,而且運營時間不得少於12個月。

因此,對於在全國範圍內的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而言,實質審核是在交易所進行,而不是在各個州進行的。

(資料來源:證監會研究中心。本資料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作者所在單位觀點)

相關焦點

  • ...科創板不是簡單「板」的增加,還有硬科技、制度破冰和審核加速度
    突破性「首例」在這裡集結在拓展未盈利科創企業上市機會的同時,科創板對A股市場發行審核制度的引領作用也不可忽視。據統計,目前已有25家公司發布了分拆上市計劃,其中9家選擇將子公司分拆至科創板上市。不僅僅是對發行制度的突破,科創板還在影響國內資本市場發審環節的監管理念。
  • ...板發行審核現場,註冊制審核權威從哪來?「去權力化」走好第一步
    第02期—聚焦註冊制筆者多年從事新股發行法務工作,對美國、香港新股發行案例亦有涉及。自科創板發行審核開閘後,因工作需要接觸到上交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中心的業務和人員,初步感覺到一些比較好的變化和跡象,姑且提煉為發行審核「去權力化」這個表述。
  • 科創板上交所審核和證監會註冊 總時長不超過三個月
    本報記者 張 歆為貫徹落實新證券法要求,持續推進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改革,進一步規範和完善發行上市審核工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上交所於12月4日發布了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以下簡稱《審核規則
  • 直接上市背後風險大 A股是否跟進取決於制度完善情況
    就在A股市場積極推進註冊制改革的時候,美國股市又颳起了「直接上市風」。近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允許企業在紐交所直接上市,並允許公司通過直接上市籌集新資金。對於中國資本市場來說,直接上市是一個新生事物,但對於美國股市來說已經是「老朋友」了。早在2018年4月3日,著名音樂服務應用商Spotify就以直接上市的方式登陸紐交所。
  • 歐盟、美國、日本MAH制度分析8:藥品上市許可制度發展
    1938年6月,美國國會通過的《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第一次要求新藥上市前必須提供安全證明;1962年,美國國會通過的《科夫沃.哈裡斯修正案》建立了嚴格的藥品上市前審批流程,並授權美國FDA加強對所有藥品上市前的生產和銷售監管,要求藥品生產企業必須建立《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後方可獲得生產許可,接受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的委託生產
  • 關於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意見
    (二)審核過程申請人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行政許可申請於2018年9月21日正式受理。依據《公司法》《證券法》《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公眾公司辦法》)《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3號——定向發行說明書和發行情況報告書》《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4號——定向發行申請文件》等相關規定,我們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文件進行了合規性審核,並於2018年9月29日向申請人發出書面反饋,申請人及主辦券商、會計師、律師於2018年10月24日提交了反饋意見回復
  • 新三板轉板制度落地精選層中籤率100%!百萬投資者靜待入場看五大要點
    按要求對需要交易所明確規定的內容做好制度供給,進一步明確轉板上市相關規則;建立完善包括轉板上市審核溝通機制、轉板上市監管銜接機制等;共同大力開展轉板上市制度的推廣宣導工作,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公司至上交所科創板轉板上市。
  • 關於湘村高科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意見
    依據《公司法》《證券法》《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公眾公司辦法》)《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3號——定向發行說明書和發行情況報告書》《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4號——定向發行申請文件》等相關規定,我們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文件進行了合規性審核,於2018年11月
  • 優刻得(688158.SH):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收到上交所審核問詢函
    格隆匯 11 月 13日丨優刻得(688158.SH)公布,公司於2020年11月13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出具的《關於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上證科審(再融資)[2020] 8號),上交所審核機構對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文件進行了審核,並形成了首輪問詢問題。
  • 中介機構被調查影響博納上市?已恢復審核 拿到院線牌照
    摘要 【中介機構被調查影響博納上市?已恢復審核 拿到院線牌照】3月26日消息,新京報記者在證監會官網上獲知,博納影業集團(下稱:博納影業)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審核狀態已經由此前「中止審查」變為「正常審核」。
  • 7月27日晚間重要公告集錦|中國證券|非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公司股東|...
    福達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獲審核通過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福達股份公告,2020年7月27日,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對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審核結果,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獲得審核通過。
  • 信測標準: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之上市保薦書
    」或「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本次發行上市出具上市保薦書。        (2)美國信測相關訴訟風險        美國信測為公司的合營企業,並由公司與WAIAN LLC共同控制。由於公司與OWEN S. WONG(作為WAIAN LLC之代表,並負責美國信測的日常經營管理)在美國信測經營上產生分歧,美國信測未正常支付應付公司款項,自2017年9月後,OWEN S.
  • 數據透露IPO審核風向 今年否決率達10.9%
    再來看看2017年以來的情況,截至5月3日,共有175家企業的首發申請上會接受審核,其中,有19家被否,否決率已經達到兩位數,為10.9%。  對此,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新股發行速度加快的同時,IPO申請的否決率也呈現上升局面,這表明在新股發行常態化的同時,發行審核「嚴把關」也成為常態。
  • [上市]麥捷科技: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發行保薦...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發行保薦工作報告 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保薦機構」)接受深圳市麥捷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行人」)的委託,擔任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以下簡稱「本項目」)的保薦機構。
  • [上市]中微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
    四、保薦機構內部審核程序及內核意見(一)內部審核程序海通證券對本次發行項目的內部審核經過了立項評審、申報評審及內核三個階段。(2)申請文件在提交內核委員會之前,由內核部門負責預先審核。(3)內核部門負責將申請文件送達內核委員,通知內核會議召開時間,並由內核委員審核申請文件。(4)內核部門根據《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類項目問核制度》進行問核。(5)召開內核會議,對項目進行審核。
  • 新《證券法》中證券定義對資產支持證券的制度影響 ——兼論美國...
    中國應當進一步優化和改進現有的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制度,提供發行便利,控制法律風險。2、美國儲架登記制度(Shelf Registration)的信息披露便利信息不對稱是證券發行中應當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對此,中國可以借鑑美國證券發行制度中對資產支持證券的信息披露豁免以及法律規制便利。
  • 儲備優秀上市資源,我們還差了些什麼?
    至於更為成熟的美股市場,則更受益於國內資本市場以及港股市場的一元制模式,而憑藉其較為靈活的市場交易制度,卻吸引到不少的優秀上市資源。近年來,如阿里巴巴、京東等中概股企業,也因交易規則的約束以及制度的局限,而不得不遠赴海外上市,讓海外投資者享受著企業高速發展過程中的成果。至於國內投資者,則仍很難參與到這些優秀企業的股票投資,進而獲得企業高速發展下的發展成果。
  • 華大基因: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問詢函的回覆
    華大基因: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問詢函的回覆 時間:2020年10月12日 00:31:09&nbsp中財網 原標題:華大基因:關於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問詢函的回覆2020年9月14日出具的《關於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問詢函》(審核函〔2020〕020208號)(以下簡稱「審核問詢函」)已收悉。
  • 不懂IPO上市?沒關係,讀完這個51個問答,心裡有數了!
    (5)發審會發審委制度是發行審核中的專家決策機制。目前發審委委員不固定分組,採用電腦搖號的方式,隨機產生項目審核小組,依次參加初審會和發審會。各組中委員個人存在需迴避事項的,按程序安排其他委員替補。發審委通過召開發審會進行審核工作。發審會以投票方式對首發申請進行表決。
  • 電工合金什麼時候上市電工合金髮行價是多少?
    證監會昨日晚間發布的《創業板發審委2017年第60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顯示,江陰電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工合金」)首發申請獲通過,保薦機構為廣發證券(000776)。那麼,電工合金什麼時候上市呢?我們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