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人體「第二腦」的奧秘,腸道神經系統重要性超乎想像

2020-12-05 騰訊網

  澳大利亞的一個科學家團隊近日發布了一項研究,涉及人體結腸內的一些神經元。這些神經元是人體腸道神經系統的一部分,

  人體腸道神經系統通常被稱為「第二腦」,它和中樞神經系統(由大腦和脊髓組成)是分開的。

  結腸裡的神經元激活以收縮結腸部位周圍的肌肉,然後迫使廢物經歷消化過程的最後一段路(也就是說,在洗手間裡發生的事情)。但科學家之前就已經知道這一點了,那麼這個研究有什麼新發現呢?

  論文的主要作者是弗林德斯大學的神經生理學教授斯賓塞(Nick J Spencer),他和他的團隊在小鼠身上使用了高解析度神經元成像技術,結果發現這些結腸神經元的激活是以一種很有節奏的模式發生的。

  也就是說,每個人的腸道深處,都在跟隨一種特殊的節奏在悸動。

  「這代表了哺乳動物外周神經系統神經元活動的一個主要模式,之前還沒有誰辨識出這樣的模式,」作者寫道。

  「胃腸道最重要的奧秘之一,就是如此大量的腸道神經元到底是如何激活動作電位來導致平滑肌細胞收縮,從而促使結腸內的東西推進的,」斯賓塞告訴媒體。

  但更重要的是,該團隊還認為,從進化上說,這個「第二腦」可能實際上是我們的「初始腦」。

  「新發現的神經元激活模式可能代表了神經系統在進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早期特徵,」新聞稿中說。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生理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教授邁爾(Emeran Mayer)曾在2010年的《科學美國人》上提到過與之呼應的觀點。

  「這個系統太複雜了,不可能進化到這種程度只是為了在排洩中發揮作用。我們的情緒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我們腸道神經的影響。」邁爾稱。

相關焦點

  • Nat Commun:內源性大麻素系統?腸道菌群對抑鬱的影響機制被進一步發現
    近期,巴斯德研究所,Inserm研究所和CNRS的科學家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腸道細菌群落的失衡會導致某些代謝產物減少,從而在小鼠中產生類似抑鬱的行為。這些發現表明健康的腸道菌群有助於正常的大腦功能,並發表在2020年12月11日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 腸道是人體「第二大腦」 消化好不好影響心情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麥可·格爾森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發表文章稱,控制人類以及某些哺乳動物情感的五羥色胺、多巴胺以及多種讓人情緒愉快的激素,95%是在腸道裡面合成的。格爾森等人強調,情緒的很大一部分受腸道神經系統影響,例如「忐忑不安」就是腸道對生理壓力或緊張的提示信號,甚至,人類幸福感的體驗依賴於從腸道這個「第二大腦」向上傳至大腦的信息。
  • 前沿研究丨腸道菌群是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潛在靶點
    人體胃腸道系統寄居著上萬億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統稱為腸道菌群。其中位於胃腸道系統末端的結腸和直腸具有人體內最高的菌群密度。腸道菌群這個複雜的生態系統主要由細菌組成,其餘則包括病毒、古細菌、原生生物和酵母。因此,共生的腸道菌群一直被認為是宿主的基因和環境相互作用的重要界面,並且宿主和腸道菌群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繫的共生生理機制。
  • 最新研究速遞 | 柳葉刀:腸道微生物群在神經系統疾病中的作用
    需要對人體進行縱向研究和隨機對照試驗,以發現靶向微生物群是否能產生新的治療策略。系統生物學方法在將此類數據與來自神經疾病臨床隊列的基因組和代謝組學數據集整合也很重要,可以幫助指導個體化治療選擇。微生物群可以在動物和人的腸道局部合成神經遞質(即GABA、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這是重要的交流途徑。神經活性細菌代謝物,以及來自飲食的代謝物,可以調節大腦和行為的方式仍在被闡明,包括影響上皮細胞改變腸屏障功能、腸內分泌細胞釋放激素和樹突狀細胞調節免疫和小膠質功能,在衰老和神經系統疾病中起著重要作用。
  • 腸道:你的第二個大腦
    科學家從很久以前就知道它能控制消化運動。但現在看來,它似乎也在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健康方面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它既可以獨立工作,也可以跟你頭頂的那個大腦通力合作。雖然你意識不到自己的腸道正在進行「思考」,但是腸神經系統確實可以幫助你察覺環境中的威脅,進而影響你作何反應。
  • 科學家驚人發現,你的身體內有「第二大腦」,它決定你的健康
    腸道作為消化系統的一部分,也與大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們還研製出了特殊的腸道藥物,只不過它們的原材料十分特殊,因為這裡主要應用的是來自人體糞便內的菌群。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些移植了來自他人腸道菌群的病人,在接受相關治療後出現了明顯的變化,除了體型之外,他們的性格也與之前有所不同。
  • 研究:腸道細菌被發現跟內源性大麻素和抑鬱有關
    據外媒報導,最近的大量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跟抑鬱症等情緒障礙之間存在令人信服的相關性。但腸道細菌是如何影響抑鬱行為的目前還不清楚。不過近日來自一組法國科學家的新研究揭示了一種可能的因果機制,其描述了一種途徑,即微生物群的改變導致海馬體的活性下降並導致隨後的抑鬱行為。
  • 腸道菌群——你所不知道的人體「第二基因組」
    腸道中與人體共生或寄生的微生物如細菌、原生動物、病毒等可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基因組」,「第二基因組」有著龐大數量和類群基礎的細菌,其分布平衡對人體健康尤為重要。一些常見的疾病包括糖尿病、哮喘、慢性腹瀉、腸易激綜合症(IBS)、炎症性腸道病(IBD)、肥胖症、免疫力低下等都被發現與細菌分布平衡的失調有密切關聯。
  • 最新研究:健康腸道菌群對於大腦健康很重要,調節大腦功能與情緒
    過去很多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大腦一些疾病存在可能的關聯,比如老年痴呆症,並且發現主要通過腦腸軸來實現調控,因為腸道擁有人體第二多的神經細胞。最近,巴斯德研究所、CNRS和Inserm的一個科學家聯盟發現,慢性壓力引起的腸道菌群變化可以導致類似抑鬱的行為,特別是通過導致血液和大腦中的脂質代謝物(內源性大麻素)減少而引起的。
  • 《自然》子刊:帕金森病的發病或與腸道「第二個大腦」密切相關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帕金森病的發病與腸道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科學家進一步支持了這一理論,他們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的細胞行為進行了研究,發現了該病早期階段可能存在的跡象。
  • 帕金森病腸道微生物群紊亂的研究進展
    帕金森病發病率形勢在我國日益嚴峻,隨著帕金森病病人起病隱蔽且逐漸年輕化,因此,如何更好地理解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提高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率一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腦-腸軸的神經通路主要包含以下3個層次:第1層是腸神經軸對腦的調控;第2層是消化道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對於椎前神經節的調控;第3層是中樞神經系統。腦和脊髓接受各種內外環境改變的傳入信息,經分析整合之後再由自主神經系統和神經-內分泌系統傳至消化道神經細胞或直接作用於胃腸道的效應細胞。迷走神經是走行最長、分布範圍最廣的腦神經,是腦-腸軸的重要神經組成。
  • 《大腦的奧秘》:腦科學家們的「燒腦」之作—新聞—科學網
    執行副主編曹發華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近年來,神經所的研究人員已經在腦功能、腦疾病和腦技術方面積累了許多重要的學術研究成果,但對普通公眾來說,很難有機會系統地了解科學家們的這些發現。 於是,2015年10月,神經所啟動了這本圖書的策劃。曹發華從全所30多個研究組召集「寫手」,從研究生、博士、博士後到副研究員、研究員,均有參與。
  • 神經系統能控制體內的微生物?
    圖片來源:Alexander Klimovich來源 | 基爾大學翻譯 | 胡舒昶審校 | 巢栩嘉 石雲雷各種消化道疾病如人類嚴重的腸道炎症,均與腸道自然蠕動的紊亂密切相關。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腸道蠕動是如何控制的,而作為「起搏器」的神經細胞又是如何與微生物一起發揮功能的。
  • 腸道微生物通過皮質醇與腦代謝物「通信」
    據每日科學網站日前報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最新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可影響人的健康和行為,甚至與自閉症等神經系統疾病有關,其可通過血液中的皮質醇與腦代謝物「通信」,這一發現提供了一種能解釋自閉症特徵的內在機制。該校神經科學項目博士生奧斯汀·穆德稱,嬰幼兒期間神經代謝物的變化對腦發育影響重大,而腸道細菌、真菌和病毒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 腦血管病、老年痴呆是腸道疾病誘發的?腸道和大腦有什麼聯繫?
    大家都知道,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負責指揮著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的正常運轉。但你不知道是,腸道也有著自己獨立的神經系統,甚至某些功能可以和大腦媲美,並且腸道和大腦的關係密切,甚至很多腦病的發生都和腸道有關。腸道是怎樣影響大腦的?
  • 「Nature」腸-腦新發現!保護大腦的抗體「衛士」居然源於腸道
    「腸-腦」聯繫早已為人們所熟知,而近日,又有科學家發現,那些保護大腦的抗體「衛士」居然也源於腸道。近日,由劍橋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那些腦膜內漿細胞分泌的,用於保護大腦的抗體「衛士」居然源於腸道。
  • 為什麼說「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腸子裡的它們,和你的全身健康...
    在腸道內,它們的數量超過百萬億個,是人體細胞數量的2~10倍,其中細菌佔主導地位,故又稱腸道菌群。 在這個微生物王國裡,有些菌種對人體是不利的,如產氣莢膜桿菌可引起氣性壞疽、腸毒血症、壞死性腸炎。
  • 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發起脾氣來影響50多種疾病
    > 如果把人體比喻成一家工廠,腸道就是工廠的「加油站」和「下水道」,主要負責體內的髒活累活。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在人體胃腸道組織的皺褶中有一個組織機構,即「神經細胞綜合體」,其實就是腸道內的神經系統。
  • 抑鬱,自閉等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新出路
    近年來,科學家們研究發現,腸道細菌可能在神經發育,焦慮和抑鬱症的誘發過程中,甚至很多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腸道菌群究竟是什麼 首先,我們了解下腸道菌群。
  • 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發起脾氣來影響50多種疾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我們已遠離了每日為饑飽而煩惱的生活,很多人都越來越重視身體的養生,但是許多人都在養生時都把重點放在了心、腦、腎等這些重要臟器上,而忽略了對腸道的保養。實際上,腸道的健康對我們的身體也有很大影響。腸道是我們的排毒器官,也是消化吸收營養的地方,我們也必須清楚好的腸道功能需要充足的營養支持才能有效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