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損傷和解析度相關的分子模式調節神經免疫過程

2020-12-19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雜誌

無菌炎症過程對於維持中樞神經系統穩態至關重要,但其也會導致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包括神經創傷、卒中、脫髓鞘或神經退行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組織的免疫機制受到多種內源蛋白的調節,可以大致分為促炎性損傷相關分子模式和抗炎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病原相關分子模式。兩組分子模式最初都是在外周免疫過程和病理學中描述的,然後現在這些免疫調節劑中至少有一些還可以調節神經免疫過程,並促進各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神經炎症。

來自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Andis Klegeris團隊認為,隨著對中樞神經系統新型損傷相關分子模式的發現,對高遷移率族蛋白B1和白細胞介素33的病理生理作用的理解取得了明顯進步。這些新近表徵的分子如細胞色素C,已將其作為中樞神經膠質細胞的潛在促炎性刺激與中樞神經系統病理生理學聯繫在一起。新發現的一組抗炎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病原相關分子模式,可能對於解決中樞神經系統炎性過程至關重要。總之,發現中樞神經系統的新型損傷相關分子模式和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病原相關分子模式將是神經免疫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可以用於開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型療法。

文章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1年 3月3 期發表。

文章來源:Klegeris A (2021) Regulation of neuroimmune processes by damage- and resolutio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Neural Regen Res 16(3):423-429.

相關焦點

  • 脊髓損傷後神經修復研究進展
    目前,全球範圍內數百萬人遭受著脊髓損傷帶來的痛苦。脊髓損傷後神經的自我修復能力有限,多種應用於脊髓損傷後神經修復的治療方法如神經保護及神經再生治療等,其療效均難以令人滿意。本文對脊髓損傷後神經自我修復過程及相關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 阿爾茨海默病中的神經炎症和小膠質細胞激活互作相關
    神經炎症及其主要參與者 神經炎症是指中樞神經系統內的炎症反應,由感染、創傷、缺血和毒素累積等病理性損傷引起。神經炎症過程中促炎細胞因子大量產生,如白介素(IL-1β、IL-6、 IL-18)、腫瘤壞死因子(TNF)、趨化因子配體 (CCL1、CCL5)、小分子信使(前列腺素、NO、活性氧)等。
  • 專家點評Cell|植物根系利用細胞損傷「門控」機制調節自身免疫
    及時感應並抵禦病原微生物侵害,同時維繫與有益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是植物在自然環境中健康生存的前提條件,也是植物免疫和植物微生物組研究中的重大科學問題。人們知道,植物利用細胞表面形形色色的免疫受體,識別來自微生物的分子(微生物相關分子,英文縮寫MAMPs),激活一系列防衛反應,使其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但是,有益微生物也普遍攜帶MAMPs。
  • 脊髓損傷後的免疫抑制研究進展
    由於免疫系統可由中樞神經系統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交感神經系統(SNS)和副交感神經系統(PNS)進行調節,所以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可引起免疫相關的神經功能受損,進而引起免疫抑制,同時亦可造成內分泌功能障礙,間接引起免疫功能障礙。明確SCI導致機體防禦系統受損的相關機制及脊髓平面、損傷程度等相關因素對發生SCI後免疫功能的影響,對治療SCI、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至關重要。
  • 【醉翁之藝】疼痛和應激狀態下的神經免疫相互作用:一類跨學科研究
    Sawicki等學者,以本篇綜述探討了在疼痛和精神疾病發病過程中,神經和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以更好的理解與不良疼痛狀態相關的生理和行為改變,本篇綜述文章於2020年5月發表在《The Neuroscientist》雜誌上。
  • 皰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調節的分子機制
    STING和MAVS介導的信號通路如何被精確調控?病原體,尤其是病毒,是否操縱這種調控過程?逃逸或拮抗宿主天然免疫,是否有利於病毒自身的複製?這其中的分子機制是什麼?近期,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紅雨課題組鑑定出一個負調節STING和MAVS介導的天然免疫反應的宿主蛋白磷酸酶PPM1G,並解析了卡波西氏肉瘤相關皰疹病毒(KSHV)利用間質蛋白ORF33挾持PPM1G,進行免疫逃逸的分子機制。皰疹病毒是一個古老的病毒家族,在進化過程中發展出多種策略,抑制宿主的天然免疫反應,以感染細胞並建立持續的潛伏感染。
  • WDR45通過調節內質網穩態和神經元死亡參與神經退行性病變
    在人類中,在自噬的多個步驟中起作用的各種基因的突變可引起廣泛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小鼠WDR45神經元特異性敲除可導致自噬和軸突變性功能障礙,運動協調性差和學習記憶障礙。因此,WDR45的主要功能是調節自噬體的形成,其功能的喪失會導致小鼠行為異常。但WDR45的喪失如何導致BPAN中的神經變性的機制仍不清楚。
  • 最新研究進展 | 行為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腸道微生物分子
    微生物相關分子模式(MAMP)微生物相關的分子模式(MAMP)是微生物細胞保存完好的成分,它們在整個身體中會被宿主(包括腦部)敏銳地發現。MAMPs對所有種類的微生物的結構完整性和基本功能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由核苷酸、脂類、碳水化合物和肽等不同化學基團組成的複雜分子。
  • 運動鍛鍊通過改善DNA損傷調節突觸和大腦可塑性
    細胞不斷受到細胞毒性和遺傳毒性的損害,導致未修復的受損DNA積累,從而誘發神經元死亡。DNA損傷與神經系統疾病、癌症和衰老的發病機制相關。生活方式因素,例如體育鍛鍊,除了可以調節細胞氧化還原環境外,還具有神經保護作用,並通過改善認知、學習和記憶力來增強大腦功能。
  • 治療免疫系統疾病新療法:電擊迷走神經,20多年來神經和免疫系統...
    她的脖子下方有個植入的裝置,該裝置受到外在磁鐵作用時可以發射電脈衝,通過刺激迷走神經而改善她的風溼性關節炎(一種自身免疫疾病)症狀。這項臨床試驗暗示著二十多年來關於神經和免疫系統的關聯研究進入了新時代。
  • 第三節 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調節
    第三節 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調節   一、神經內泌對免疫系統的調節   已證明免疫細胞上有接受神經遞質和激素刺激的受體,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免疫細胞上都有不同的神經遞質及內分泌激素的受體。
  • 研究揭示皰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調節的分子機制
    若天然免疫反應太弱,宿主則不能有效抵抗病原體的入侵;天然免疫反應過強,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疾病。STING和MAVS介導的信號通路如何被精確調控?病原體,尤其是病毒,是否操縱這種調控過程?逃逸或拮抗宿主天然免疫,是否有利於病毒自身的複製?這其中的分子機制是什麼?
  • 一種miRNA分子可調節免疫系統功能
    近日,來自第二軍醫大學、浙江大學醫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及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發現一種miRNA分子可通過特異性靶向IFN-γ基因,
  • 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在成人大腦中,小膠質細胞執行多種功能,包括監測神經元活動的變化,調節學習和記憶,以及充當大腦局部的吞噬細胞和損傷傳感器。許多小膠質細胞-神經元的相互作用是由細胞-細胞信號通路介導的,包括嘌呤信號傳導、細胞因子、神經遞質和神經肽。
  • Science: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在成人大腦中,小膠質細胞執行多種功能,包括監測神經元活動的變化,調節學習和記憶,以及充當大腦局部的吞噬細胞和損傷傳感器。 許多小膠質細胞-神經元的相互作用是由細胞-細胞信號通路介導的,包括嘌呤信號傳導、細胞因子、神經遞質和神經肽。
  • 我科學家證明免疫調節的「精準閉環」
    我科學家證明免疫調節的「精準閉環」   24日,《自然》雜誌在線刊登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曹雪濤院士團隊的論文,報導了DNA修飾酶Tet2分子促進機體增加天然免疫細胞數量和功能的新機制,這一機制通過調控RNA修飾完成其功能。
  • 四、免疫功能在神經及內分泌組織中的體現
    四、免疫功能在神經及內分泌組織中的體現   (一)中樞神經系統(CNS)   1.腦是免疫效應器官 既往認為腦是免疫特許器官,表現為:①腦內移植物存活時間長、存活率較高,且免疫排斥反應較弱;②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較少出現中笥粒細胞浸潤;③存在血腦屏障及血腦疹液屏障;④腦內無明顯的淋巴引流,僅在某些條件下借動靜脈血管周圍間隙
  • 生物物理所揭示皰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調節的分子機制
    胞質核酸介導的天然免疫反應在抵抗病原體入侵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接頭蛋白STING和MAVS的磷酸化修飾對激活I型幹擾素反應是必需的。若天然免疫反應太弱,宿主則不能有效抵抗病原體的入侵;天然免疫反應過強,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疾病。STING和MAVS介導的信號通路如何被精確調控?
  • 免疫檢查點分子與腫瘤免疫治療 ——解讀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CTLA-4和PD-1都是活化T細胞表面表達的免疫檢查點分子,具有向T細胞轉導活化抑制信號的功能,是機體調節免疫應答和建立對自身抗原免疫耐受的重要「剎車」分子。在腫瘤組織微環境中,腫瘤細胞可以通過表達相應配體的方式,啟動T細胞表面的CTLA-4和PD-1分子的免疫抑制作用,導致腫瘤組織中浸潤的T細胞失能,從而使腫瘤細胞逃避免疫系統的監視和清除。
  •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2021年第3期最新目次
    Microglial activation and adult neurogenesis after brain stroke腦卒中後的小膠質細胞活化和成人神經發生Ijair R.C. dos Santos, Michelle Neriss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