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糖尿病病友不能吃水果

2020-11-09 營養專家胡教授

2012年全國調查報告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1.6%,糖尿病已成為嚴重影響國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糖尿病就在我們身邊,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終生疾病。

飲食營養治療對糖尿病治療非常重要。強烈建議找大醫院或正規網上醫療機構的營養科醫師進行飲食和運動計劃的制定,然後嚴格遵守。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很多糖友都不敢吃水果。其實,糖友是可以吃水果的,只是要注意吃水果的時機、注意量,儘量選擇含糖量低、中的水果。當然是有條件的!


1. 糖友吃水果是有條件的。

當血糖控制比較理想,即:空腹血糖能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沒有經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就滿足享受水果的先決條件了。

如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先將西紅柿、黃瓜等蔬菜當水果吃,等病情平穩後再選擇水果。

同時要減少主食的量,也就是說用谷薯雜豆等主食來換水果吃。

2. 糖友吃水果的「時間」有講究

水果一般作為加餐食用,也就是在兩次正餐中間或睡前2小時吃,這可以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負擔過重。一般不提倡在餐後立即吃水果,提倡少量多次吃,每次吃的量越少,轉化的葡萄糖就越少,對血糖的影響就越小。

3.糖友每次吃水果的數量要嚴控

一般每天一交換單位,折合能量90千卡,平均量200g(食部)為宜,如市品西瓜400g-500g(食部60%)。

每次進食水果約半個交換份為宜,不要超過1交換份,以下是1交換單位的常見水果量表

市品即從市場上買來的狀態,包括皮、核等不可食用部分

4.糖友選擇水果有講究

在限量範圍內,儘量選擇低糖水果,謹慎選擇中糖水果,儘量避免高糖水果。

以下是常見水果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食部),糖友收藏好啦!


(1)低糖10%以下

檸檬6.2,甜瓜(香瓜)6.2,西瓜5.8、8.1、5.7、6.5,楊梅6.7,木瓜7.0,草莓7.1,楊桃7.4,哈密瓜7.9,芒果8.3,李子8.7,枇杷9.3,柚子9.5,

黃皮果9.9

(2)中糖水果10-20%

櫻桃10.2,葡萄10.3、菠蘿10.8,柑橘11.9、甘蔗12,桃12.2、梨13.3,蘋果13.5,桑葚13.8,火龍果13.9,獼猴桃14.5,無花果16,桂圓16.6荔枝16.6,柿子18.5,石榴18.7

(3)高糖水果20%以上

香蕉22,大山楂25,芭蕉28.5,鮮棗30.5、椰子31.3

數據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

相關焦點

  • 「闢謠」專家有話說:6條謠言,糖友們必須知道真相
    闢謠一:胰島素能口服蛋白質是胰島素中主要的成分,口服給藥物得首先克服唾的消化。如果口服胰島素的話,將會使胰島素中的成分的不到分解,起不到作用。所以,要記住胰島素是不能口服的,而電視或廣告中的口服胰島素之類的廣告也是假的不能相信。
  • 關於「飯後不能」的八大真相
    飯後不能吃水果、喝水、運動、午睡等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究竟能不能,小編綜合整理後告訴你關於「飯後不能」的八大真相。 1、飯後不能吃水果? 飯後不能吃水果,據說是因為水果會把之前吃的食物都阻滯在胃裡。 錯!
  • 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水果?3種低糖水果可適量多吃,對身體有好處
    導語:糖尿病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因為據統計表明,每10個成年人當中就會有一個糖尿病,所以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得了之後,飲食一定要小心翼翼的,一點糖都不敢吃,因為擔心糖分過高,所以造成糖尿病更嚴重。
  • 「痛」到憂傷:糖尿病神經痛藥物治療攻略
    高血糖會招致各種各樣的併發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就是其中之一,它又可進一步分為感覺神經病變、運動神經病變、自主神經病變等多種類型,而最常見、最棘手的當屬「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PDPN正所謂「甜」至深處,「痛」到憂傷。對於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PDPN),主張標本兼治。「病因治療」以控制血糖、營養神經、改善微循環、抗氧化應激為主;「對症治療」主要是緩解病人疼痛,後者往往也是臨床治療的難點,下面重點談談這方面的問題。
  • 糖尿病病友:莫把「結核」當「上感」
    糖尿病與肺結核可以相互影響。一方面,長期高血糖可誘發並加重結核病;而肺結核反過來又會加重糖代謝紊亂,甚至誘發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併發症。兩者並存往往會使病情複雜化,治療難度加大,其預後比單純糖尿病或單純結核病要嚴重得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死率會大大增加。
  • 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水果?4種低糖水果放心吃,對身體有好處
    在我國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很多人得了糖尿病之後,飲食都變得小心翼翼,一點「糖」都不敢吃。特別是那些香甜誘人的水果,因為擔心糖分太高,更是碰都不敢碰。試想一下,如果每天能夠吃到香甜多汁的水果,多開心啊!這可就苦了有糖尿病的人了,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吃,自己猛灌一口白開水。那麼,得了糖尿病就成「水果忍者」,跟所有水果無緣了嗎?
  • 每天多吃 1 個雞蛋,更容易得糖尿病?「研究」到底說了什麼?
    接下來,就請大家跟著雲老師的思路,一起搞明白:每天多吃1個雞蛋,是不是真的更容易得糖尿病?有讀者發來一段某視頻平臺短視頻,標題是「就多吃了一個雞蛋,得了糖尿病」。也就是說,吃得更多的人,風險反而下降了 —— 這種變化趨勢,也就使得「吃蛋越多風險越高」的結論較為可疑。而最後一組分析,則是選取了被調查人群中數據最全的那些(總共 2425 人),統計分析的結果是「蛋類食用量跟糖尿病發生率之間,沒有有顯著性關係」。
  • 闢謠!關於糖尿病的10個謠言大曝光
    謠言三:「糖尿病一定會遺傳」闢謠:的確有遺傳性,但不代表一定遺傳,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得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高,屬於高危人群。但是遺傳因素只佔發病因素的部分,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後天的環境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遺傳易感性不可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遠離糖尿病。
  • 闢謠!只喝蔬果汁就能瘦?營養又健康?關於水果榨汁的誤區
    每日闢謠謠言:水果榨汁,方便又健康闢謠:果汁,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健康!★喝果汁和吃水果除了營養成分有區別外,它們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吃水果會產生飽腹感,一次性不會吃得很多,水果中的水溶性纖維有預防和減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這種作用;水不溶性的這種膳食纖維則更好的防止胃腸系統的病變。喝果汁,特別是純果汁則容易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熱量和糖分,因此肥胖和糖尿病患者不能喝果汁。
  • 得了糖尿病,眼睛會失明?| 健康闢謠日曆
    得了糖尿病,眼睛會失明?>闢謠日曆2020 11 30健康謠言 :得了糖尿病,眼睛會失明?>作為糖尿病主要的併發症之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若變得嚴重,會影響患者視力,甚至失明。但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 闢謠!糖尿病人不應該吃水果?夏季你該注意這6點
    經常有人說,糖尿病人不應該吃水果,吃水果,血糖會高!其實糖尿病人沒有具體不能吃什麼,只要在合理的範圍,適量的吃一點是可以的。那麼炎炎夏日,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些什麼呢?總結了以下6點。應季水果,可以適量吃。如果血糖控制的好,是可以適量吃水果的,切忌血糖不好的時候吃水果!可以吃一些:桃、梨、蘋果等。
  • 得了肺癌,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就用抗癌食品和保健品可以嗎
    ##肺癌病友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這個問題是病友和家屬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得了肺癌,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就用抗癌食品和保健品可以嗎?幾種錯誤的觀點:1、腫瘤細胞需要營養,什麼都不吃就可以活活地餓死腫瘤細胞了。
  • 50% 醫生誤認「甲減」的「假減」:低 T3 症候群
    患者女性,68 歲,因活動後心悸、胸悶、下肢浮腫半年餘,加重伴夜間不能平臥 1 周以「缺血性心臟病伴心功能不全」收住院。患者無高血壓、糖尿病史及產後大出血病史,無甲狀腺手術及 131 碘治療史。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非甲狀腺疾病也會影響甲狀腺激素水平,使患者甲狀腺功能檢查呈現類似「甲減」的表現,如 T3(或 T3、T4)降低,常常被臨床誤診為 「甲減」,但此類病人並非真正的「甲減」,補充甲狀腺素之後非但不能使病情緩解,相反,往往會導致原發病的病情加重。何為「低 T3 症候群」?
  • 血糖高了就不能吃水果了?提醒大家:這3種水果或可以幫你解饞!
    導語:由於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食用一些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時間長了就容易導致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是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我們經常稱它為「富貴病」。對於糖尿病人群來說,為了控制體內血糖,在平時飲食上非常注意。
  • 闢謠!胖子就一定得糖尿病嗎?
    闢謠!胖子就一定得糖尿病嗎?首先,什麼是胖子的定義。肥胖是指因為飲食不均衡或者身體內部因為各種原因出現代謝異常,造成內體脂肪堆積所造成的生理、病理性或者潛伏性的危險的症狀。那麼你到底算不算一個胖子呢?按照國內現有的肥胖測算公式:肥胖度=(實際體重-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0%。
  • | 每日闢謠
    俗話說得好:「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為此,丁香醫生團隊推出了專門的闢謠板塊,幫助大家快速分辨關於健康的「事實」和「傳言」。以下是今天的「最熱傳言」。
  • 醫生給糖尿病患者輸葡萄糖!真相是…|葡萄糖液|葡萄糖|糖尿病...
    臨床上,因為醫生給糖尿病患者輸葡萄糖而被患者當作醫療差錯投訴的例子屢見不鮮。現已知道,糖尿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和 / 或「胰島素抵抗」,導致葡萄糖不能被機體有效的代謝和利用,從而導致血糖升高。因此,為了避免患者血糖顯著升高,一般情況下會儘量避免給糖尿病患者輸注葡萄糖液。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糖尿病患者就絕對不能輸注葡萄糖。
  • 得了糖尿病千萬不能做什麼?這五大行為不利於糖尿病控制
    很多糖尿病患者似乎認為得了糖尿病就相當於人生無望,從此只能水煮白菜相伴一生,其實醫學發展至今,隨著對糖尿病的進一步認識,其實對於糖尿病而言並沒有什麼絕對意義上的千萬不能做,但有一些行為確實不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我總結了一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315母嬰謠言闢謠丨這些說法,你也相信了嗎?
    315是各行各業的打假日,育兒圈也有很多謠言,今天我們就來對朋友圈瘋傳的孕期,產後和育兒方面的謠言進行闢謠。水果裡面含有大量的糖分,孕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可是會增高的哦。選擇溫性水果1-2個即可滿足媽媽和baby的需要!3.孕晚期吃鵝蛋,可以去胎毒?
  • 民間流傳糖尿病謠言大揭露,讓你真正看清糖尿病的本質
    ▲所有糖尿病病人必須終身服藥糖尿病分很多類型,在醫學理論上解釋,糖尿病為胰島功能喪失,造成身體內血糖不能被充分溶解導致的但是現在醫學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並沒有消失,而是被限制了,是可以恢復的。比如,現在有很多病人用胃轉流手術,達到不用服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