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高刷新率可以讓手機更流暢,但你知道它的原理嗎?

2021-01-17 專門網

自去年開始,屏幕高刷新率就成為手機廠商宣傳的賣點,而引領這個趨勢的一加也確實吃到不少甜頭。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大多數旗艦手機以及中端機都用上了90Hz甚至120Hz的高刷新率。刷新率越高無疑能給用戶帶來更流暢的體驗,但所謂的刷新率原理是什麼?它是不是越高越好以及高刷新率會帶來哪些問題?這些都要求我們對刷新率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首先,當我們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候,其顯示屏一直處在工作的狀態,每當有新的畫面要呈現時,顯示屏上的每個像素都必須更新,更新方式是從上到下,整排像素同時刷新。當所有的像素從上到下更新完時,意味著顯示屏已經刷新了一次,因此,顯示屏的刷新率指的就是顯示屏刷新或更新的頻率。

大多數電視、PC和智慧型手機顯示屏的典型刷新率是60Hz,它表示顯示器每秒刷新60次,換句話說,顯示器上的圖像每16.67毫秒更新一次。一個畫面或圖像佔據顯示屏的這段時間稱為刷新時間,而刷新時間與刷新率總是成反比。

同理,90Hz刷新率每秒刷新90次,120Hz刷新率每秒刷新120次。因此,90Hz和120Hz顯示屏的刷新時間較短,分別為11.11毫秒和8.33毫秒。但同時,具有較高刷新率的智慧型手機必須承受每秒推送更多像素帶來的額外負擔。

那麼,60Hz到90Hz、120Hz以及144Hz它們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什麼地方?答案是動畫中,雖然我們無法看清單一的刷新幀,但可以感受到智慧型手機顯示屏上的連續幀數。在播放同樣的動畫時,90Hz刷新率的顯示屏與60Hz刷新率的顯示屏相比,幀數要多出1.5倍。而這些額外的幀數,讓整個動畫的運動會更加流暢。

儘管高刷新率對UI流暢性有很多明顯的好處,但更高的刷新率有一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會增加功耗。與60Hz相比,當顯示刷新率設置為90Hz時,手機會消耗更多的電量,因為每個動畫要渲染更多的幀數,需要做額外的工作。而120Hz、144Hz刷新率自然將帶來更快的電池消耗。

考慮到高刷新率帶來的功耗問題,許多手機廠商在其定製的安卓系統中提供了一個「自動刷新率」的模式。通常情況下,「自動模式」會根據應用、亮度、電量或其他因素,在設定值之間改變顯示器的刷新率。例如,在支持90Hz刷新率的屏幕上,系統會自動在60Hz和90Hz之間進行切換。這種自動切換的方式可以在保證用戶有良好體驗的同時,確保電池不會消耗的太快。

在一加7Pro推出後,智慧型手機行業出現了對更高刷新率顯示屏的需求熱潮,努比亞紅魔3、Realme X2 Pro和OPPO Reno 3 Pro等都爭先恐後的用上了90Hz刷新率的屏幕,而華碩ROG Phone 2更進一步,將刷新率提升到了120Hz。

而到2020年,國內的眾多手機廠商比如小米、華為等都在旗艦機型上開始標配90Hz刷新率。同時,一加和OPPO更是在今年的旗艦產品一加8Pro和OPPO Find x2 Pro上用上了120Hz刷新率屏幕。作為最大高刷新率屏幕面板供應商的三星也是在今年憑藉Galaxy S20進入高刷俱樂部。而華碩今年又是搶先一步,推出了配備144Hz刷新率並可超頻至160Hz的華碩ROG Phone 3,這是迄今為止我們在商用智慧型手機上能看到的最高刷新率。

屏幕的高刷新率已經成為許多智慧型手機廠商在宣傳手機時的重要賣點。雖然高於60Hz的刷新率被認為可以獲得更流暢的使用體驗,但同時它也越來越多地被視為是更高顯示質量的指標。然而,90Hz、120Hz或更高的刷新率並不一定意味著屏幕的顯示質量很高。屏幕的質量主要是取決於顯示器背後的技術、校準以及軟硬體層面的優化。所以,單靠刷新率一個參數並不能直接代表屏幕的質量,而我們也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選擇。

相關焦點

  • 90Hz刷新率的手機強在哪?看了這篇你或許就會明白
    用戶們也逐漸了解到高刷新率同樣是優秀屏幕甚至說優秀手機的一項重要參數。不止是用戶,就連其他廠商也紛紛跟進,就連谷歌自家新發布的Pixel 4系列也迅速跟進,同樣提供了90Hz刷新率的屏幕。不過高刷新率不像屏幕亮度、解析度那麼直觀。對於很多用戶而言,如果沒有親身體驗的話恐怕很難直接了解到高刷新率的魅力。90Hz高刷新率究竟能給手機帶來什麼樣的幫助?
  • LCD和OLED屏幕的區別,你知道你的手機屏幕是什麼材質嗎?
    想必大家都知道,目前手機屏幕的材質主要有LCD和OLED兩種。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LCD和OLED屏幕的區別。LCD的發光原理主要是靠背光層,而OLED不需要。OLED屏幕發光原理為通過有機發光半導體直接投射出紅綠藍的光,就像一個有著無數個小的彩色燈泡組合的屏幕。所以OLED屏幕的色彩更加飽和濃豔,而LCD屏幕顯示效果更趨於真實。LCD比OLED成本更低,也更護眼。相同解析度下,清晰度更高,使用壽命更長。OLED更易彎折且自發光,所以顯示更高的對比度和色域,顯示黑色時像素不發光,所以也更省電。
  • 120Hz屏幕:2020年開啟手機高刷新率時代
    為何要獲得更高的刷新率,李安和他的電影其實已經為我們帶來了非常完美的答案,更高的刷新率意味著更清晰的畫面和更豐富的細節。《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作為120幀電影的初試水之作,使用120幀/4K/3D拍攝技術,能將戰鬥中的種種細節都收錄到鏡頭中,畫面前所未有的真實,無需慢動作就將真實的戰爭場面呈現至觀眾眼前,帶來與傳統24幀電影完全不同的視覺觀感。
  • 聊聊手機高刷新率進化史:從一加到Redmi,它們的貢獻很大!
    從一加推出首款高於60Hz刷新率屏幕手機開始,智慧型手機終於從全面屏的概念中解放出來,在屏幕的突破方向上了有新的目標--推動高刷新率屏幕的普及。或許是手機行業「嫉妒」一加的成功,也或許是時代終於走到了這一步,總之,這兩年以來,高刷新率屏幕已經與全面屏的重要性幾乎可以相提並論了!
  • 120Hz刷新率有啥用? ROG在打造下一個手遊生態(全文)_ROG 遊戲手機...
    網上有各種各樣的回答,但筆者今天要借ROG遊戲手機2這塊120Hz刷新率的屏幕來給大家科普一下。ROG遊戲手機2推出,以頂級性能、極致外形,給玩家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手遊體驗。其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其搭載了一塊120Hz刷新率的屏幕,透過這塊屏幕,下面我們窺探到120Hz刷新率屏幕相比普通60Hz屏幕在體驗上有什麼不同,以及它會對未來遊戲行業發展產生什麼不一樣的影響。
  • 手機屏幕的刷新率和材質哪個更影響體驗?OLED就一定比LCD好嗎?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智慧型手機的屏幕造型都特別相似,基本玩不出什麼新花樣了。在這種情況下,廠商們就會把心思用在提升屏幕刷新率或者改變材質上。那麼問題來了:刷新率和材質哪個更影響實際體驗?高刷新率屏算不算「智商稅」?不同材質的屏幕差距真的很大嗎?今天好物君就來和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 一篇文章告訴你:關於高刷新率顯示器的那些事兒!
    前言:現如今,我們日常所見的電腦顯示器、平板電腦、VR\AR設備,甚至手機都發起了高刷新率革命。當90Hz、120Hz、144Hz 這些專業參數不斷跳到我們眼前時,很多消費者所面臨的其實只有四個字:一頭霧水。
  • 90Hz和120Hz等手機屏幕高刷新率,現在的一些優勢與不足
    自從進入2020年以後,手機高刷新率普及程度越來越高,有LCD和OLED屏的高刷新率。手機的高刷新率就是每一秒鐘展現給人眼的畫面,幀率越高人眼就越感覺不出來,感覺上也就也流暢。但是從發布各大旗艦手機,包括紅米K30至尊版等高刷新率現在還存在的一些問題。
  • 手機屏幕好壞怎麼看?參數你都看得懂嗎?
    而OLED與LCD不同,它無需背光支持,具備自發光性,同時擁有廣視角、高對比、低耗電、高反應速率以及全彩化、製程簡單等優點。按驅動方式的不同,OLED可分為PMOLED(被動式OLED)和AMOLED(主動式OLED)。因PMOLED屏大尺寸化有困難,所以在智慧型手機上見到的OLED屏幕都是AMOLED屏。
  • 一加8 Pro 5個月體驗評測:高刷新率屏為何「用了回不去」
    基於去年一加7 Pro手機引發的高刷新率屏幕新風,進入2020年後,安卓旗艦普遍以搭載高刷屏成為標準潮流。但是有不少人延續PC領域的思維,堅信手機配高刷新率屏幕「無用論」,事實真的如此嗎?筆者使用一加8 Pro手機近五個月時間,從體驗感受角度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 終於知道為什麼很多安卓的120Hz高刷,還不如蘋果60Hz流暢了
    我們在手機上所看到的所有動態圖像,都是由一張張靜態的圖片組合而成的,這有點類似於咱們小時候玩的翻頁連環畫。刷新率越高,意味著屏幕在單位時間內所反饋給我們的視覺信息越多,動態畫面中所包含的靜態圖像也就越多,所以看上去會更加流暢。一般來說,打開同一款APP或者滑動同一個網頁,120Hz高刷屏的動態效果要更加流暢。
  • 別浪費你手機的高刷新率,這樣設置輕鬆破解吃雞90幀模式
    今日推薦:和平精英幀率解鎖工具隨著現在安卓手機開始大面積普及高刷新率,和平精英也在極限幀率(60幀)之後再開放了90幀、120幀的玩法。對於遊戲來說,幀率即決定了流暢度,相比原來的極限幀率,90幀/120幀帶來的流暢度的提升是飛躍性的。但這個功能並不是手遊支持高刷新率的手機都能直接開啟,今天小雷就來教大家如何突破官方限制,強制開啟和平精英90幀/120幀模式。
  • iphone12測試機曝光,高刷新率屏幕與雷射掃描儀加持,性能再逆天
    最近網絡上曝光一段iphone12測試機的視頻,讓大家可以提前感受一下iphone12的魅力所在。根據曝光的信息看,新款iphone12在外觀設計上類似於iphone4的外觀,採用稜角分明的邊框設計,屏幕上方的劉海依然非常醒目,蘋果並未對其重新設計。
  • 144hz刷新率到底有多快?看看這兩款電競屏就知道了
    不過這類遊戲對於硬體要求往往都比較高,除了一流的主機配置,高刷新率顯示器也是必不可少。畢竟遊戲過程中畫面切換十分迅速,如果你的屏幕刷新率不夠高,那麼畫面卡頓的情況就會時有發生。為此,筆者挑選顯示器時,首先就會將屏幕刷新率鎖定在144Hz。 高刷新率帶來流暢度大幅提升 想必很多小夥伴都知道,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畫面被刷新的次數,其實,我們看到的畫面實際都是靜止的,當刷新速度足夠快的時候,人眼就會覺得畫面動了起來。
  • 90Hz刷新率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大家會說用了就回不去了
    今年一加7 Pro的出現,讓高刷新率成為了手機圈的熱門話題。很多人對一加7 Pro那塊90Hz刷新率的屏幕稱讚有加,高刷新率也成為了一加7 Pro成功的秘訣。不少體驗過一加7 Pro之後的朋友都說回不去了,表示再用回60Hz刷新率的手機時,感覺界面的滑動都變得卡卡的。
  • 我們對到底應該怎麼看待高刷新率?客觀分析闡述我的看法
    現在的手機行業,幾乎可以說是90hz的天下。因為90hz是現在的最新配置,對於很多網友來說,確實流暢度可以明顯得到提升。所以很多網友動不動就對其它沒有90Hz的旗艦抱以諷刺,一口否決。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感覺到二者的區別,你讓很多人同時用60hz和90Hz,其實它們並不能像我們一樣明顯的感覺到。
  • 高刷新率屏幕選OLED還是LCD,這兩款材質的屏幕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昨天跟大家普及了一下高刷新率,今天我們來說一下不同材質屏幕的高刷新率有何不同。進入2020年之後,高刷新率已經越來越普及了。因為vivo的iQOO系列不斷刷新著高刷屏手機的價格底線,導致這項技術甚至已經下放到很多中端機型上。那麼高刷新率屏幕真的只看參數嗎?
  • 144Hz的手機屏幕真有必要嗎?人眼能分辨如此高的刷新率差異嗎?
    最近,VIVO旗下品牌iQOO在上月發布了最新的手機iQOO Neo3。它搭載了高通驍龍865 CPU、UFS 3.1內存、144Hz競速屏。這可以說是該款手機的三大賣點。對於高通驍龍865 CPU和UFS 3.1內存的搭配我們是毫無疑義的,其硬體性能對手機體驗的提升完全沒有疑問。但對於144Hz的屏幕,卻可能帶來了一些爭議,這個刷新率真的有必要嗎?人的眼睛能識別嗎?144Hz刷新率是什麼鬼?
  • 掃盲:4K解析度究竟是什麼 你真的知道嗎
    【PConline 技術分析】手機都上準2K(2560x1440)了,大屏設備上4K還會遠嗎?市面上支持4K顯示的設備越來越多,價格也開始波動。50寸的4K電視,國產也才5K上下,進口的基本是X2的節奏,尺寸再大的價格差就大了;另外還有4K的顯示器,戴爾、華碩、三星今年都有推出廉價型號,最便宜的也才4K上下。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人類無止境的「胃口」,4K的需求量只會越來越大,直到普及。  那麼,關於4K,你了解多少?4倍於1080P的4096×2160解析度?色彩更豔?畫面更銳更精細?價格更貴……相信很多人的理解止步於此。
  • 2021智能電視發展趨勢:超高清+高刷新率或成主流
    2020年各品牌的旗艦電視紛紛推出120Hz刷新率的電視產品,在保證畫面高清晰度、色彩更加真實還原的同時,高刷新率可以為畫面帶來更流暢的顯示效果,HDMI 2.1接口高帶寬在4K 120Hz下可以很好的發揮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