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為什麼不願規範協助自殺?

2021-02-13 瑞士資訊swissinfo

(2018年,104歲高齡的澳大利亞科學家大衛·古道爾(David Goodall),如願在安樂死機構「解脫」(Exit)的幫助下安然離世。他並未身患任何不治之症,但隨著視力和聽力的日益退化,他對個人生活質量已達到了難以容忍的程度)

納沙泰爾州要求用法律來規範安樂死組織和協助自殺服務。該倡議將同之前所有類似的嘗試一樣告吹。

納沙泰爾州提出動議,要求規範協助自殺的條件,並提出需制定相應法規,以規範安樂死組織。

納沙泰爾州提出動議的原因之一是,瑞士的安樂死組織不斷地擴大其服務對象。現在,就連並未身患絕症、僅僅只是老年病患者也可以得到安樂死服務。

法律框架不明確


該動議不可能得到聯邦院的批准。目前,國民院正在討論此事。如果國民院通過這項動議,必然會讓日內瓦大學倫理學教授Samia Hurst-Majno大跌眼鏡。

這不是瑞士第一次討論規範協助自殺。儘管歐洲人權法院批評瑞士的相關法律不夠明確,但「每次討論的結果都是,現有法律已經足夠完備了。」

瑞士為什麼不願規範協助自殺?

瑞士政府原本打算規範協助自殺,但是卻在2011年放棄了。在此之前,兩項要求在蘇黎世州禁止安樂死和叫停「死亡旅遊」-即外國公民來瑞士尋求協助自殺的公民動議,都因絕對多數選民的反對而流產。

琉森大學的法學教授Bernhard Rütsche認為,協助自殺的支持者擔心,法律規範將限制安樂死服務。支持者通常提出這樣的政治論點,「沒有必要制定新法,因為行業法已對安樂死進行了足夠的規範。」「另外,聯邦委員會還特別指出,如果國家立法規範安樂死,無異於頒發質量印章,而國家應該避免這樣的行為。」

瑞士的制度以信任為基礎


Hurst-Majno認為,如果國家立法規定哪些特定疾病、多大程度的病痛才可以要求協助自殺,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現有的制度。

「我們的制度以參與雙方的互相信任為基礎。參與的一方是安樂死協助者,另一方是有死亡意願的人。」目前,這完全是一種自願行為。有死亡願望的人沒有權利強制要求他人協助其死亡。「如果用法律規範協助自殺,將很有可能使要求協助自殺成為一種權利,」 Hurst-Majno解釋道。

專業機構


Hurst-Majno認為,納沙泰爾州的動議還觸及了第二個痛點,這就是協助自殺機構。

最初,人們認為協助自殺是所謂的「最後的友情幫助」,並通過自由的法律框架為協助自殺開「綠燈」。當時,沒人能想像得到,專業機構會應運而生。「這是一個悖論,」 Hurst-Majno表示:「一方面,人們渴望能得到專業人士的幫助,另一方面,人們又希望最終提供幫助的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Hurst-Majno認為,解決悖論的辦法就是協助自殺職業化。她深知,這一建議將引起巨大爭議。「如果可行,瑞士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對協助自殺進行專業培訓的國家。」

瑞士的協助自殺


在瑞士,如果是出於私利動機引導他人自殺或協助他人自殺,此人將受到法律的懲罰。相反,如果因為利他的動機而協助他人自殺,將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瑞士有多家機構提供有償的協助自殺服務。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協助自殺收費是否屬於「自私的動機」在法律上一直屬於灰色地帶。不久之前,在一個樁史無先例的案件中,法庭駁回了針對瑞士著名的協助死亡機構Dignitas創始人「謀利」的指控。

原文連結:

https://www.swissinfo.ch/chi/swiss/44840300

(推薦閱讀 請點擊下面左下角 閱讀原文)

「國家也不能強迫公民違背自己的意志活在世上」一個執意尋死的女人誰來決定歸西日?與其衰老、疲憊、痛苦地活著

(文中最下端的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揭「協助自殺事件」
    走訪世界6國並將當地安樂死相關法規與現狀寫成《安楽死を遂げるまで》一書的記者宮下洋一也公開表示,自己曾在2018年4月收到林優裡傳來的推特私訊,詢問瑞士協助自殺組織「尊嚴」(Dignitas)有關的細節,但宮下洋一已讀不回她。林由裡和大久保愉一、山本直樹是在社群網站上認識的。
  • 鄭玉雙︱生死困局:傅達仁瑞士赴死與安樂死的倫理難題
    臺灣著名主持人傅達仁因不堪胰腺癌的長期折磨,於2018年6月份在家人陪同下前往瑞士,在醫生協助下接受安樂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傅達仁長期在臺灣地區推動安樂死、尊嚴死的合法化,但屢屢受挫。他選擇以實際行動向世人表明這個議題的獨特意義。其家人於近期公布了傅達仁接受安樂死的視頻,引發了大量的社會關注。
  • 為何古代女子,寧願自殺也不願受罰?
    為何古代女子,寧願自殺也不願受罰? 我們都知道,帝王為了控制百姓人民,對於法律以及處罰是非常看重的,既是維護自己的統治,也是為了威懾那些想要犯罪作亂的人們。所以在古代每個朝代都有種類繁多的折磨人的刑罰。在幾千年前的商朝,最有名的帝王就是紂王了,是一個活在神話傳說以及真實歷史中的人物。
  • 飛機上自殺!國航這名乘客為什麼會這樣選擇?
    9月25日,乘坐該航班的乘客賴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飛機上有一名護士,他因為學過專門的急救知識也配合了對疑似自殺乘客的搶救。 「乘務員發現他呆在衛生間裡的時間太長了,多次告知他:如果不開門會強制性開門,警告了起碼七、八次,然後通知乘警上來配合,一起把門打開。"賴先生稱。
  • 為什麼有些人會因為愛情自殺
    夜裡大家在帳篷裡閒聊時,他說自家祖輩都是好人,都沒做過壞事,為什麼家裡還出那麼多事,為什麼自己這麼倒黴?的確,為什麼不是好人就有好報呢?當然,沒有好報至少不要有大的壞事發生也好吧。是因為表面虔誠,內心邪惡?還是因為吸引力法則說的那樣:沒有期待好的事發生,而是擔憂了壞的事?
  • 動物為什麼會自殺?黑狗2次跳河死意堅決、企鵝獨自走進深山等死
    說到自殺我們多會想到的主角是人類,但你知道嗎?動物也是會自殺的。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 他們為何自殺?
    文|貝小戎 2018年,《科學美國人》一篇題為「人們為什麼自殺」的文章寫道:「安東尼·伯頓,61在美國,每天有16個青年人死於自殺。為什麼青少年的抑鬱和自殺成了流行病?有許多種解釋,但沒有定論。有研究者強調社交媒體和智慧型手機的作用。有證據證明,女孩因為大量使用手機而遭受更多的霸凌。《時代》周刊說:「如今的青少年普遍被認為比他們的父母更加脆弱、復原力較差、更不堪重負。有時他們被稱為被寵壞了、太嬌慣了。最重要的是,他們到達青春期的時候正是社交媒體在改變社會的時候。
  • 為什麼瑞士遠離戰爭200年並成為一個中立國?
    令人驚訝的是,在過去的200年中,瑞士人避免了所有戰爭,包括兩次世界大戰,並遠離了全球衝突。為什麼沒有一個國家會去攻打瑞士?在這場戰爭之後,瑞士停止了擴大領土,並專注於內部發展。 在接下來的300年中,瑞士多次陷入內戰,而瑞士的僱傭軍則在整個歐洲作戰。但對外瑞士始終保持中立,其地位也得到所有歐洲國家的認可。 1798年之前的瑞士一直保持獨立狀態。
  • 網絡社會學|迪爾凱姆:《自殺論》
    在全書開篇,迪爾凱姆先對「自殺」這一概念作了詳細的界定,並且說明了為什麼從個人心理層面研究自殺沒有意義,有意義的是自殺率。很顯然,作者一開始就將「自殺」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而非個人行為去研究,由此延伸出去,開始分析氣候、環境等各種因素對於自殺率的影響。
  • 運營商為啥不願手機添加「自殺按鈕」?貪得無厭! | 獵雲網
    上周,國外幾大運營商聯合手機製造商,決定在2015年為所有手機預裝「自殺按鈕」(Kill Switch)等反手機盜竊功能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歡呼。這一無論在技術還是在成本上,都沒有太大困難的基本功能,卻到明年才能成為「標配」,不免讓人唏噓。一項早就應該具有的功能,卻因為運營商的貪婪,而被擱置了很長時間。
  • 為什麼瑞士表這麼「壕無人性」?是石英革命的鍋嗎?
    為什麼瑞士表這麼「壕無人性」?是石英革命的鍋嗎?俗話說得好:窮玩車,富玩表。提起手錶,瑞士機械錶是家喻戶曉的存在。好像手錶+瑞士,就等於功能保障、款式保障、品質保障。瑞士手錶更是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徵。不過瑞士手錶的價格也是特別的貴,動輒幾萬幾十萬的價格,勸退了不少愛表人士。為什麼瑞士表這麼「壕無人性」?跟石英革命又有什麼淵源呢?快搬著小板凳來聽故事吧!石英革命:石英表的崛起說起石英鐘錶,1928年,美國科學家沃倫.馬裡森利用石英晶體在電路中能夠產生頻率穩定震動的特性,製造出了第一座石英鐘。
  • 全世界擁有醫治自殺最好方法的民族是……為什麼呢?
    而且還要好好的保護好自己…自殺是一個很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然而它也是一個可以預防的健康問題。現在每年有將近一百多萬人死於自殺,全世界每四十秒就有一個人自殺..據衛生組織統計,現在自殺率最高的地區是東歐,最低的是拉丁美洲、而全世界自殺人數最少,甚至幾乎沒有的國家是所有幕思霖國家。
  • 佐藤健新片入圍洛迦諾 「蛇頸龍之日」瑞士徵戰
    佐藤健新片入圍洛迦諾 「蛇頸龍之日」瑞士徵戰 時間:2013.05.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 瑞士的美麗風景,奧黛麗赫本都不願錯過的地方,讓人痴迷
    瑞士大家應該都特別喜歡出去旅遊,小編就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大家有時間的時候可以來到這裡遊玩,當然這裡也不會讓你失望有非常美麗的環境,而這些環境也可以讓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以及這裡的獨特之處,那就是非常美麗的歐洲中部瑞士。
  • 一個真正的自殺者,他的自殺是對偽文化的諷刺與毀滅——荒原狼
    於是,這樣的環境與土壤誕生了荒原狼,而荒原狼是一個真正的孤獨者、矛盾者、自殺者,哈勒爾無法溝通市民世界,無法理解那些所謂的藝術,他在探索中迷失了方向,甚至發現自己與自己毫無關係;他又時刻在想著這個世界的種種罪惡,想著自己身上難以救贖的罪愆,他無法理解世界,無法原諒自己,卻又不能抗拒內心的誘惑。而通向聖潔的道路只有選擇「自暴自棄,隨波逐流,熄滅生命的火花,回歸本原。」
  • 歷史上五次慘絕人寰的邪教集體自殺事件
    【核心提示】美國麥德萊恩出版社(Medallion Press)下屬「生活藝術綜合網」( crixeo.com)於2018年7月30日發表報導,列舉了世界歷史上5次慘絕人寰的大規模集體自殺事件,均與邪教有關。  縱觀世界歷史,多次大規模的集體自殺都令世界震驚。
  • 瑞士導演為何要拍中國鬼片?
    想拍鬼故事的董特寧,曾是瑞士的「主旋律」導演,2013年他接受瑞士電視臺的邀請,導演了瑞士電視劇版的《建國大業》——《瑞士》。2014年,他又接受央視的委託,拍了一部分為十集、每集五分鐘的紀錄短片《中國印象》。這部原本是要拍給瑞士人看的紀錄片,幾經壓縮、刪改,最終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
  • 飛機上自殺,該譴責嗎?
    備降的原因,則是疑似有乘客在機內的衛生間自殺。隨後,更多的信息得到披露。這起發生在機艙內的意外事件,經歷了緊急救援、眾人協助、備降等驚心的過程,但不幸的是,這名緊急被送往醫院的旅客最後仍因自殺不治身亡。根據報導,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具體的細節還在等待深入調查。人們或許幻想過飛機上有機會遇見的種種「災難景象」,但此次新聞,仍然在網絡上引起了一番討論。
  • 24歲男子與網友相約自殺 死前多次探討自殺方法
    李民說,他從辦案民警那獲知,和兒子一同自殺的,還有一名來自上海的網友,兩人在網上約好後,一同燒炭自殺,但網友被搶救過來,兒子由於在屋內靠裡的位置,沒能獲救,「警察說,網友錄完口供後被家屬接走。」  昨日,有關部門證實「兩人相約自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