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療法高價現狀或將改變,未來更多常見病的治療費用會更加低廉

2020-12-05 生物谷

基因治療,是將新的遺傳物質整合至一個人的 DNA 中的治療方法,對於目前一些最罕見的症候群來說,是一種具有革命性的治療手段。

諸多醫藥公司為這種具有精確靶向性的治療方法制定了天文數字般高昂的價格。事實上,由於定價過高,部分療法已經被迫在歐洲下市,同時另一家公司仍然在想盡一切辦法吸引患者。

一項上周剛剛批准的治療方法或許能夠改變目前的市場平衡。Yescarta 是第二例通過修飾免疫細胞 DNA 增強其對癌細胞攻擊性的基因療法。與眾不同的是,Yescarta 能夠治療的患者數量,遠超過其他目前已獲批的其他基因療法。

為了觀察基因療法的價格與每年預計應用該療法的患者數目是否有關聯性,DT 君決定將這些已經在美國與歐洲獲批的(及一個即將在美國獲批)基因療法的相關數據繪製成圖表(如下圖)。

圖丨每年基因療法適用人數。Kymriah 及 Yescarta 的患者數據分別由 Novartis 及 Gilead 公司提供。其他療法符合條件的患者數量,是根據該疾病的患病率估算獲得。

生命科學諮詢公司 Trinity Partners 的管理合伙人 Herman Sanchez 稱,患者數量與療法價格之間的確有相關性:適合的病人越少,療法的價格越高。如你所見,不同基因療法的價格在 37 萬 3 千美元到 100 萬美元之間,然而每年僅僅只有 7500 名患者負擔得起基因療法。

「在市場中使公司擁有更多定價權的往往是最罕見的疾病,」他說。「這是因為付款方一般無需治療太多患者。」

迄今為止,Yescarta 成為了圖表中的異常值。據今年 8 月併購了製藥商 Kite Pharma 的生物科技巨頭 Gilead 聲稱,它每年將用於約 7500 名患者。相比之下,在歐洲獲批的兩個基因療法,Glybera 和 Strimvelis,可治療患者的數量則非常小。同時,Novartis 公司稱每年將有 300 名患者能夠符合標準,受益於他們治療某種兒童白血病的基因療法 Kymriah。有了更多患者,Gilead 公司能夠降低價格,但最終獲得更高的總收益。

儘管 Yescarta 目前的價格仍然引起了患者們的抗議,但它預示著基因療法將能夠治療更多疾病,如在美國的 2 萬血友病患者及 10 萬鐮狀細胞性貧血患者。

若是基因治療的靶向疾病變得更加常見,「將會更有利於價格降低,」Sanchez 說。

接下來即將獲批的基因療法名為 Luxturna,它能夠使患有一種遺傳性失明的患者視力在一定程度上復原。本月早些時候,由外部專家組成的小組一致推薦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由 Spark Therapeutics 研發的 Luxturna。FDA 將在明年 1 月 12 日做出最終決定。

Spark 公司稱,在美國共有 1000 到 2000 名患者符合此治療所需的條件。這種基因療法通過糾正視網膜細胞中的突變基因增強患者視力。該公司拒絕對每年接受治療的患者數目進行預測,所以我們圖表中的數據是基於 Luxturna 所治療的該病患者的治療率進行預測所得。分析師估算該療法或需 80 萬至 100 萬美元的治療費用。

這一切對於公司、保險業及患者所具有的意義尚未可知。諸如 Spark 等公司或在其療法獲批後面臨價格進退兩難。美國的保險公司對他們是否將基因療法納入承保範圍這一問題仍然保持沉默。同時,身患重病的患者希望他們不會被價格篩掉,失去治癒的機會……(生物谷Bioon.com)

參考: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09197/tracking-the-cost-of-gene-therapy/

相關焦點

  • NK細胞免疫療法現狀很樂觀,有望治療更多的癌症患者
    正因為nk細胞晝夜不停的保護著體內的「和平」,被生物學家研究開展到醫學治療上,目前在大型疾病的治療上面,都能見證到nk細胞免疫療法現狀的安全有效。 縱觀現代醫學,nk細胞免疫療法現狀很樂觀,被認為是未來治癒癌症的曙光。 隨著科學家跟生物學家研究不斷進展,nk細胞免疫療法現狀是繼手術、化療、放療等傳統療法的第四種幹預療法。
  • FDA 批准了一項新基因療法,治療費用高達 210 萬美元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一項治療治療脊髓型肌萎縮症的基因療法——Zolgensma,該療法成為了目前世界上最昂貴的治療藥物。此次 FDA 批准基因療法來自諾華製藥公司,主要治療方式是通過靜脈注射一種基於腺相關的病毒載體,將有著完整功能的神經元基因遞送至靶運動神經元細胞中,改善肌肉運動功能。患者每 4 個月需要接受一次注射,總治療周期為 5 年,總費用達 210 萬美元,可分期付款。
  • 基因治療行業深度報告:千億市場大有可為
    儘管目前國內獲批上市的基因治療數量較國際還有較大差距,可以預見的 是,不遠的未來基因療法將加速降落國內市場,為國內腫瘤患者和罕見病患者帶 來裨益。此外,基因治療在罕見病適應症上的研 究也在不斷拓廣,未來將有更多罕見病告別無藥可救的局面。
  • 基因治療行業現狀與研究進展分析,市場潛力無限「圖」
    基因作為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具有控制遺傳性狀表達和活性調節的作用。當人類的基因出現異常時往往會出現一些病狀,基因突變最典型的病症就是鐮刀性貧血症。基因治療可以通過基因轉移或基因調控對的方法,將帶有治療性的基因導入患者體內,正常基因的表達可以治療患者的疾病。
  • 日本批准兩種基因療法 其中用於抗白血病的治療費用或高達47.5萬美元
    日本批准兩種基因療法 其中用於抗白血病的治療費用或高達47.5萬美元  olivia chan • 2019-02-21
  • 「五年後的世界」:基因編輯技術將徹底改變癌症療法
    人們還在努力弄明白CRISPR到底是什麼,以及對他們個人和對未來而言,它有何意義。 新技術往往需要花些時間才能對現實世界產生影響,普通人很難意識到這一點。從科研角度來看,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進步非常快。我的意思是,它剛剛誕生不過四年,就已經改變了科學家開展研究的方式。它還改變了商業版圖,如今很多公司都在使用這項技術。但普通人很難明白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真正創造出一種治療藥物。
  • 當眼睛遇上基因療法,能否碰撞出光明的未來?
    彼時,這是科學界的靈魂拷問,讓人們看到了一個無限潛力的未來。此後的幾十年間,關於基因治療的研究數量激增。這篇論文首次揭示了基因治療的巨大潛力方向——用來治療人類的遺傳性疾病。一方面,全身給藥時,用於治療的病毒載體劑量會遠超出常規的感染,容易引發免疫系統的強烈排斥;另一方面,如果此前在病毒中有過暴露,就會產生相應的抗體「記憶」,那麼,免疫系統會第一時間對由其改造的載體進行清除,難以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 基因療法本質上是一種個體化治療,不同的患者體內會具有不同的免疫系統環境。
  • 科學生活:未來30年基因治療能否廣泛應用?
    未來,當一個嬰兒剛剛出生,人們就能預知他的將來可能會得什麼病,這要歸功於基因診斷和治療。這個新技術的實現需要等待多少年?有專家預測,2030年生物醫療與基因改良競賽將出現。    美國《未來學家》雜誌近日對世界未來發展提出預測:像上個世紀的太空競賽那樣,2030年將出現生物醫療與基因改良競賽。
  • 國內涉及CAR-T腫瘤治療的上市公司
    隨著我國工業化及城市化進程,癌症似乎成了常見病。腫瘤死亡人數之所以如此多,主要是因為目前治療腫瘤的技術還有待突破到目前為止,治療腫瘤的方法主要包括傳統和新型的治療手段,傳統的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新型的治療手段——精準治療包括:單抗、CAR-T細胞免疫治療、基因編輯等。
  • 基因治療「從0到1」實現創新突破!全新療法破解基因編輯遞送瓶頸
    該病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根治的現狀困擾著醫生和患者。記者12日獲悉,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專家洪佳旭和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攜手獲得突破性的新成果。他們率先發明了基因治療遞送載體,融合了基因編輯和遞送技術。該項被命名為HELP的治療技術,在通過切割病毒的基因組、使其降解的同時,還可以清除三叉神經節內潛伏的病毒,從而根治病毒性角膜炎。
  • 基因療法:為治癒鐮刀狀細胞貧血帶來新希望
    目前唯一批准用於治療鐮狀細胞疾病的藥物是hydroxyurea(羥基脲),該藥物只能用來緩解症狀,並不能治癒該疾病。生物技術給療鐮狀細胞疾病的治療帶來新希望隨著醫學的飛躍發展,目前治癒鐮刀狀細胞疾病的新希望已經浮出水面,一種理想的療法(基因療法)或許在未來的十年裡可以達到治癒鐮刀形細胞疾病的目的。
  • 雲南治療眼底黃斑手術費用多少
    核心提示:雲南治療眼底黃斑手術費用多少?黃斑病變治療費用和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的選擇等因素有關。黃斑病變病情較輕時,費用相對低廉;黃斑病變病情較重時,治療難度較大,程序更多,費用更貴些。而且不同性質的醫院,收費標準也會存在差異。
  • 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基因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
    doi:10.1093/brain/awaa161個單獨的基因突變會誘發一種改變生命的疾病,並會對機體多個系統產生影響,比如幾十種溶酶體儲存疾病,其是由單一基因突變影響了細胞中代謝大分子的關鍵酶類的產生所致,這些疾病會影響機體多個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大腦,其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而基因療法或許有望治療這些疾病,但大腦自身的保護性機制
  • 「無剪切」版「基因剪刀」問世 有望治療多種常見病
    新華社華盛頓12月8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科學家新近研發出一種新型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能在不剪切DNA(脫氧核糖核酸)的情況下激活目標基因。這項研究有望應用於治療腎病、糖尿病和肌肉萎縮等多種常見病。
  • 基因療法也許會給HIV病毒感染者帶來希望
    然而,基因編輯療法卻可以避開這一系列問題。 美國基因技術公司的科學家通過編輯無害病毒,從而讓其攜帶一種可以「抵抗」CCR5突變基因的RNA分子。這種實驗療法,需要用到感染HIV病毒患者的400毫升血液。 通過某種技術,可以將血液中可以抵抗感染的免疫細胞T細胞分離出來。隨後,科學家會在實驗室中培養並增殖更多T細胞,並用它們來治療經過編輯的病毒。
  • 由B肝免疫治療現狀,漫談組合療法
    要實現更高的功能性治癒率,未來的B肝治療主流療法的研究會演化為評估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聯合治療,尤其是包括新型免疫調節劑的組合療法潛力巨大,應該是目前及未來B肝新藥開發的重點。新型組合療法從哪裡來?在未來的聯合治療中會扮演背景治療的角色。2. 衣殼蛋白抑制劑(CpAM):幹擾正常衣殼蛋白功能,導致異常多聚體(1類抑制劑)或沒有病毒基因組的空殼結構(2類抑制劑)。3.
  • 細胞免疫療法治療宮頸癌費用-北聯nk免疫細胞
    而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最關鍵一點是術後的防治工作,可以考慮北聯nk免疫細胞治療,是防止宮頸癌轉移和復發的強力手段。  症狀表現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
  • 遺傳性疾病的基因療法:在子宮中治療胎兒的遺傳病
    在您看來,胎兒基因療法離人類還有多遠?十年?二十年?我會說十年,產前基因療法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許多基因工作者長期以來的夢想就是利用基因療法在細胞受損之前為胎兒提供正常的基因。您認為批准或採用產前基因療法會引起爭議嗎?我知道在基因編輯技術中中,人們對「設計嬰兒」的倫理道德存在著很多恐懼。
  • 我們為什麼需要基因療法
    已經有不少專業的公眾號關注到基因療法這一領域,寫出了很多高質量的文章,很多是碎片化的介紹。筆者開設本專欄的目的,是希望能系統地向讀者進行介紹,由淺入深,由整體到細分,在此過程中和各位共同進步。 這個專欄將儘可能用最簡單的語言說清楚基因治療這個領域。筆者不才,如有遺漏或錯誤,還請批評指正! 在第一期中,我們將結合NEJM等期刊的幾篇綜述,初步了解基因療法。
  • 基因治療:趨勢與風險
    據醫藥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Pharma不久前的報告,預計在未來6年內,將有多達60種基因療法獲得批准。  美國《科學》雜誌2018年指出,基因療法最初被設計用以治療先天性遺傳疾病,但近年來的科學發展讓基因療法在後天獲得的疾病領域也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