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侯守福 5月21日,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甲烷高效轉化新材料與新過程研究組(DNL1902組)研製的高性能金屬鈀複合膜材料和800m3/h規模超純氫氣純化技術進行了工業應用示範試驗並獲得成功。這是我國自主開發的國際上首套利用廉價金屬鈀複合膜進行超純氫氣純化的工業應用示範裝置。
5月17日,由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組織的專家組對DNL1902組和華海制氫設備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863」膜專項課題「超純氫氣分離膜材料及規模化製備技術」進行了現場測試,得出如下結果:
(1)在800m3/h裝置上,採用純度為99.92%的氫氣作為原料,可以獲得純度為99.99995%的超純氫氣,氫氣回收率達到91.2%,氫氣產量為847m3/h。
(2)專家還對另外一套30m3/h超純氫技術示範裝置進行了現場測試,結果如下:採用純度為99.9995%的氫氣作為原料氣,可以獲得純度>99.999999%的超純氫氣,氫氣回收率達到91.68%,氫氣產量為30.66m3/h
課題組負責人徐恆泳研究員帶領團隊在鈀複合膜材料製備、800m3/h規模的超純氫純化技術上,全面完成了預定目標,專家們認為測試結果超出預期,並對其給予了充分肯定。超純氫氣廣泛應用於電子、半導體、LED和多晶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該工業應用示範裝置的成功開車,標誌著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純氫氣純化技術,可以為上述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廉價的超純氫氣原料。
本次工業示範試驗裝置設計先進,全過程實現了自動化操作。在裝置的建設和試驗過程中得到了浙江海天氣體有限公司在配套、資金、氫源、技術、工程、人力等方面所給予的全方位支持。雙方合作緊密、務實高效,也得到專家們的好評,認為是「中科院研究所與高新技術企業合作創新的成功典範」。目前該裝置仍在平穩運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