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課丨長春·關於幾何動點問題解決中考數學壓軸題

2020-12-05 初中數學壓軸姜老師

前言:

定時更新最乾貨的初中數學壓軸題型講解。

如需要本堂內容的word電子版本,請私信與我!

長春作為吉林省的省會,單獨獨立出題,題目的難度比省內其他地方都要難。這也體現長春省會教育的獨立和先進地方,幾何含動點問題作為長春的一個特色,也是成為全國綜合幾何動點的典範。裡面的存在性問題原來發過一些列的內容大家可以參考運用。

試題講解

1.(2020長春)如圖①,在△ABC中,∠ABC=90°,AB=4,BC=3.點P從點A出發,沿折線AB﹣BC以每秒5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點C運動,同時點D從點C出發,沿CA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點A運動,點P到達點C時,點P、D同時停止運動.當點P不與點A、C重合時,作點P關於直線AC的對稱點Q,連結PQ交AC於點E,連結DP、DQ.設點P的運動時間為t秒.

(1)當點P與點B重合時,求t的值.

(2)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線段CE的長.

(3)當△PDQ為銳角三角形時,求t的取值範圍.

(4)如圖②,取PD的中點M,連結QM.當直線QM與△ABC的一條直角邊平行時,直接寫出t的值.

【分析】(1)根據AB=4,構建方程求解即可.

(2)分兩種情形:當點P在線段AB上時,首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再求出AE即可解決問題.當點P在線段BC上時,在Rt△PCE中,求出EC即可.

(3)求出兩種特殊情形下△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時t的值,即可求解當△PDQ為銳角三角形時t的取值範圍.

(4)分兩種情形:如圖⑥中,當點P在線段AB上,QM∥AB時.如圖⑦中,當點P在線段BC上,QM∥BC時,分別求解即可.

【解答】解:(1)當點P與B重合時,5t=4,解得t=4/5.

(2)在Rt△ABC中,∵∠B=90°,AB=4,BC=3,

∴AC=√AB+√BC=√4+√3=5

∴sinA=3/5,cosA=4/5,

如圖①中,當點P在線段AB上時,在Rt△APE中,AE=APcosA=4t,

∴EC=5﹣4t.

如圖③中,當點P在線段BC上時,在Rt△PEC中,PC=7﹣5t,cosC=3/5,

∴EC=PCcosC=3/5(7﹣5t)=21/5﹣3t.

(3)當△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時,則PE=DE,

如圖④中,當點P在線段AB上時,

在Rt△APE中,PE=PAsinA=3t,

∵DE=AC﹣AE﹣CD=5﹣4t﹣2t=5﹣6t,

∵PE=DE,

∴3t=5﹣6t,

∴t=5/9

如圖⑤中,當點P在線段BC上時,

在Rt△PCE中,PE=PCsinC=4/5(7﹣5t)=28/5﹣4t,

∵DE=CD﹣CE=2t﹣3/5(7﹣5t)=5t﹣21/5,

∴28/5﹣4t=5t﹣21/5,

解得t=49/45

∵△PDQ是銳角三角形,

∴觀察圖象可知滿足條件的t的值為0<t<5/9或49/45<t<7/5

(4)如圖⑥中,當點P在線段AB上,QM∥AB時,

過點Q作QG⊥AB於G,延長QM交BC於N,過點D作DH⊥BC於H.

∵PB∥MN∥DH,PM=DM,

∴BN=NH,

在Rt△PQG中,PQ=2PE=6t,

∴QG=4/5PQ=24/5t,

在Rt△DCH中,HC=DC=t,

∵BC=BH+CH=24/5t+24/5t+6/5t=3,

解得t=5/18

如圖⑦中,當點P在線段BC上,QM∥BC時,

過點D作DH⊥BC於H,過點P作PK⊥QM於K.

∵QM∥BC,DM=PM,

∴DH=2PK,

在Rt△PQK中,PQ=2PE=8/5(7﹣5t),

∴PK=3/5PQ=24/25(7﹣5t),

在Rt△DCH中,DH=4/5DC=8/5t,

∵DH=2PK,

∴8/5t=2×24/25(7﹣5t),

解得t=6/5,

綜上所述,滿足條件的t的值為5/18或6/5

【點評】

本題屬於幾何變換綜合題,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平行線的性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學會用分類討論的思想思考問題,學會利用參數構建方程解決問題,屬於中考壓軸題.

2.(2019長春)如圖,在Rt△ABC中,∠C=90°,AC=20,BC=15.點P從點A出發,沿AC向終點C運動,同時點Q從點C出發,沿射線CB運動,它們的速度均為每秒5個單位長度,點P到達終點時,P、Q同時停止運動.當點P不與點A、C重合時,過點P作PN⊥AB於點N,連結PQ,以PN、PQ為鄰邊作PQMN.設PQMN與△ABC重疊部分圖形的面積為S,點P的運動時間為t秒.

(1)①AB的長為 25 ;

②PN的長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為 3t .

(2)當PQMN為矩形時,求t的值;

(3)當PQMN與△ABC重疊部分圖形為四邊形時,求S與t之間的函數關係式;

(4)當過點P且平行於BC的直線經過PQMN一邊中點時,直接寫出t的值.

【分析】

(1)根據勾股定理即可直接計算AB的長,根據三角函數即可計算出PN.

(2)當PQMN為矩形時,由PN⊥AB可知PQ∥AB,根據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可得CP/CA=CQ/BC,即可計算出t的值.

(3)當PQMN與△ABC重疊部分圖形為四邊形時,有兩種情況,Ⅰ.PQMN在三角形內部時,Ⅱ.PQMN有部分在外邊時.由三角函數可計算各圖形中的高從而計算面積.

(4)當過點P且平行於BC的直線經過PQMN一邊中點時,有兩種情況,Ⅰ.過MN的中點,Ⅱ.過QM的中點.分別根據解三角形求相關線段長利用平行線等分線段性質和可列方程計算t值.

【解答】解:(1)在Rt△ABC中,∠C=90°,AC=20,BC=15.

∴AB=AC+√BC=√20+√15=25

∴sin∠CAB=3/5

由題可知AP=5t,

∴PN=APsin∠CAB=5t·3/5=3t.

故答案為:①25;②3t.

(2)當PQMN為矩形時,∠NPQ=90°,

∵PN⊥AB,

∴PQ∥AB,

∴CP/CA=CQ/BC

由題意可知AP=CQ=5t,CP=20﹣5t,

∴(20-5t)/20=5t/15

解得t=12/7,

即當PQMN為矩形時t=12/7

(3)當PQMN△ABC重疊部分圖形為四邊形時,有兩種情況,

Ⅰ.如解圖(3)1所示.PQMN在三角形內部時.延長QM交AB於G點,

由(1)題可知:cosA=sinB=4/5,cosB=3/5,AP=5t,BQ=15﹣5t,PN=QM=3t.

∴AN=APcosA=4t,BG=BQcosB=9﹣3t,QG=BQsinB=12﹣4t,

∵.PQMN在三角形內部時.有0<QM≤QG,

∴0<3t≤12﹣4t,

∴0<t≤12/7,

∴NG=25﹣4t﹣(9﹣3t)=16﹣t.

∴當0<t≤12/7時,PQMN與△ABC重疊部分圖形為PQMN,S與t之間的函數關係式為S=PNNG=3t(16﹣t)=﹣3t+48t.

Ⅱ.如解圖(3)2所示.當0<QG<QM,PQMN與△ABC重疊部分圖形為梯形PQGN時,

即:0<12﹣4t<3t,解得:12/7<t<3,

PQMN與△ABC重疊部分圖形為梯形PQGN的面積S=1/2 NG(PN+QG)=1/2(16-t)(3t+12-4t)=1/2t-14t+96.

綜上所述:當0<t≤12/7時,S=﹣3t+48t.當12/7<t<3,S=1/2t-14t+96.

(4)當過點P(點P不與點A、C重合)且平行於BC的直線經過PQMN一邊中點時,有兩種情況Ⅰ.當過點P且平行於BC的直線經過PQMN的MN邊中點時,

如解題圖(4)1,PR∥BC,PR與AB交於K點,R為MN中點,過R點作RH⊥AB,

∴∠PKN=∠HKR=∠B,

NK=PNcot∠PKN=3t·3/4=9t/4,

∵NR=MR,HR∥PN∥QM,

∴NH=GH=1/2(16-t),HR=1/2GM,

∴GM=QM﹣QG=3t﹣(12﹣4t )=7t﹣12.HR=1/2GM=1/2(7t-12).

∴KH=HRcot∠HKR=1/2(7t-12)×3/4=3/8(7t-12),

∵NK+KH=NH,

∴9/4t+3/8(7t-12)=1/2(16-t),

解得:t=100/43,

Ⅱ.如解題圖(4)2,PR∥BC,PR與AB交於K點,R為MQ中點,過Q點作QH⊥PR,

∴∠HPN=∠A=∠QRH,四邊形PCQH為矩形,

∴HQ=QRsin∠QRH=3t/2·3/5=9t/10

∵PC=20﹣5t,

∴20﹣5t=9t/10,解得t=200/59.

綜上所述:當t=100/43或200/59時,點P且平行於BC的直線經過PQMN一邊中點,

【點評】

此題考查了相似形的綜合,用到的知識點是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等,關鍵是根據題意畫出圖形,分情況進行討論,避免出現漏解.

3.(2018長春)如圖,在Rt△ABC中,∠C=90°,∠A=30°,AB=4,動點P從點A出發,沿AB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終點B運動.過點P作PD⊥AC於點D(點P不與點A、B重合),作∠DPQ=60°,邊PQ交射線DC於點Q.設點P的運動時間為t秒.

(1)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線段DC的長;

(2)當點Q與點C重合時,求t的值;

(3)設△PDQ與△ABC重疊部分圖形的面積為S,求S與t之間的函數關係式;

(4)當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經過△ABC一邊中點時,直接寫出t的值.

【分析】

(1)先求出AC,用三角函數求出AD,即可得出結論;

(2)利用AD+DQ=AC,即可得出結論;

(3)分兩種情況,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和面積差即可得出結論;

(4)分三種情況,利用銳角三角函數,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

解:(1)在Rt△ABC中,∠A=30°,AB=4,

∴AC=2√3,

∵PD⊥AC,

∴∠ADP=∠CDP=90°,

在Rt△ADP中,AP=2t,

∴DP=t,AD=APcosA=2t×√3/2=√3t,

∴CD=AC﹣AD=2√3﹣√3t(0<t<2);

(2)在Rt△PDQ中,∵∠DPC=∠DPQ=60°,

∴∠PQD=30°=∠A,

∴PA=PQ,

∵PD⊥AC,

∴AD=DQ,

∵點Q和點C重合,

∴AD+DQ=AC,

∴2×√3t=2√3,

∴t=1;

(3)當0<t≤1時,S=S△PDQ=1/2DQ×DP=1/2×√3t×t=√3/2t;

當1<t<2時,如圖2,

CQ=AQ﹣AC=2AD﹣AC=2√3t﹣2√3=2√3(t﹣1),

在Rt△CEQ中,∠CQE=30°,

∴CE=CQtan∠CQE=2√3(t﹣1)×√3/3=2(t﹣1),

∴S=S△PDQ﹣S△ECQ=1/2×√3t×t﹣1/2×2√3(t﹣1)×2(t﹣1)=﹣(3√3)/2t+4√3t﹣2√3,

∴S=√3/2t(0<t≤1)

S= -(3√3)/2t+4√3t-2√3(1<t<2);

(4)

當PQ的垂直平分線過AB的中點F時,如圖3,

∴∠PGF=90°,PG=1/2PQ=1/2AP=t,AF=1/2AB=2,

∵∠A=∠AQP=30°,

∴∠FPG=60°,

∴∠PFG=30°,

∴PF=2PG=2t,

∴AP+PF=2t+2t=2,

∴t=1/2;

當PQ的垂直平分線過AC的中點N時,如圖4,

∴∠QMN=90°,AN=1/2AC=√3,QM=1/2PQ=1/2AP=t,

在Rt△NMQ中,NQ=MQ/cos30°=2√3/3t,

∵AN+NQ=AQ,

∴√3+(2√3)/3t=2√3t,

∴t=3/4,

當PQ的垂直平分線過BC的中點F時,如圖5,

∴BF=1/2BC=1,PE=1/2,PQ=t,∠H=30°,

∵∠ABC=60°,

∴∠BFH=30°=∠H,

∴BH=BF=1,

在Rt△PEH中,PH=2PE=2t,

∴AH=AP+PH=AB+BH,

∴2t+2t=5,

∴t=5/4,

即:當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經過△ABC一邊中點時,t的值為1/2秒或3/4秒或5/4秒.

【點評】

此題是三角形綜合題,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銳角三角函數,垂直平分線的性質,正確作出圖形是解本題的關鍵.

4.(2017長春)如圖①,在Rt△ABC中,∠C=90°,AB=10,BC=6,點P從點A出發,沿折線AB﹣BC向終點C運動,在AB上以每秒5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動,在BC上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動,點Q從點C出發,沿CA方向以每秒4/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動,P,Q兩點同時出發,當點P停止時,點Q也隨之停止.設點P運動的時間為t秒.

(1)求線段AQ的長;(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

(2)連結PQ,當PQ與△ABC的一邊平行時,求t的值;

(3)如圖②,過點P作PE⊥AC於點E,以PE,EQ為鄰邊作矩形PEQF,點D為AC的中點,連結DF.設矩形PEQF與△ABC重疊部分圖形的面積為S.①當點Q在線段CD上運動時,求S與t之間的函數關係式;②直接寫出DF將矩形PEQF分成兩部分的面積比為1:2時t的值.

【分析】

(1)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出AC,根據AQ=AC﹣CQ即可解決問題;

(2)分兩種情形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①分三種情形a、如圖1中,當0<t<3/2時,重疊部分是四邊形PEQF.b、如圖2中,當3/2<t≤2時,重疊部分是四邊形PNQE.C、如圖3中,當2<t≤3時,重疊部分是五邊形MNPBQ.分別求解即可;

②分兩種情形a、如圖4中,當DE:DQ=1:2時,DF將矩形PEQF分成兩部分的面積比為1:2.b、如圖5中,當NE:PN=1:2時,DF將矩形PEQF分成兩部分的面積比為1:2.分別列出方程即可解決問題;

【解答】

解:(1)在Rt△ABC中,∵∠C=90°,AB=10,BC=6,

∴AC=√AB-√BC=√10-√6=8

∵CQ=4/3t,

∴AQ=8﹣4/3t(0≤t≤4).

(2)①當PQ∥BC時, AP/AB=AQ/AC,

∴5t/10=(8-4/3t)/8,

∴t=3/2s.

②當PQ∥AB時,

CQ/CA=CP/CB,

∴(3/4t)/8=[6-3(t-2)]/6,

∴t=3,

綜上所述,t=3/2s或3s時,當PQ與△ABC的一邊平行.

(3)①如圖1中,a、當0<t<3/2時,重疊部分是四邊形PEQF.

S=PEEQ=3t(8﹣4t﹣4/3t)=﹣16t+24t.

b、如圖2中,當3/2<t≤2時,重疊部分是四邊形PNQE.

S=S四邊形PEQF﹣S△PFN=(﹣16t+24t)﹣1/2·4/5[5t-5/4(8-4/3t)]·3/5[5t-5/4(8-4/3t)]=16/3t+8t-24

c、如圖3中,當2<t≤3時,重疊部分是五邊形NPBQ.

S=S四邊形PBCF﹣S△FNM=4/3t[6-3(t-2)]-1/2·[4/3t-4(t-2)]·3/4[4/3t-4(t-2)]=-20/3t+32t-24

②a、如圖4中,當DE:DQ=1:2時,DF將矩形PEQF分成兩部分的面積比為1:2.

則有(4﹣4t):(4﹣4/31:2,解得t=3/5

b、如圖5中,當NE:PN=1:2時,DF將矩形PEQF分成兩部分的面積比為1:2.

∴DE:DQ=NE:FQ=1:3,

∴(4t﹣4):(4﹣4/3)=1:3,

解得t=6/5s,

綜上所述,當t=3/5s或6/5s時,DF將矩形PEQF分成兩部分的面積比為1:2.

【點評】

本題考查四邊形綜合題、矩形的性質、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學會用分類討論的思想思考問題,學會構建方程解決問題,屬於中考壓軸題.

5.(2016長春)如圖,在菱形ABCD中,對角線AC與BD相交於點O,AB=8,∠BAD=60°,點E從點A出發,沿AB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終點B運動,當點E不與點A重合時,過點E作EF⊥AD於點F,作EG∥AD交AC於點G,過點G作GH⊥AD交AD(或AD的延長線)於點H,得到矩形EFHG,設點E運動的時間為t秒

(1)求線段EF的長(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

(2)求點H與點D重合時t的值;

(3)設矩形EFHG與菱形ABCD重疊部分圖形的面積與S平方單位,求S與t之間的函數關係式;

(4)矩形EFHG的對角線EH與FG相交於點O′,當OO′∥AD時,t的值為 4 ;當OO′⊥AD時,t的值為( 3 ).

【分析】

(1)由題意知:AE=2t,由銳角三角函數即可得出EF=√3t;

(2)當H與D重合時,FH=GH=8﹣t,由菱形的性質和EG∥AD可知,AE=EG,解得t=8/3;

(3)矩形EFHG與菱形ABCD重疊部分圖形需要分以下兩種情況討論:①當H在線段AD上,此時重合的部分為矩形EFHG;②當H在線段AD的延長線上時,重合的部分為五邊形;

(4)當OO′∥AD時,此時點E與B重合;當OO′⊥AD時,過點O作OM⊥AD於點M,EF與OA相交於點N,然後分別求出O′M、O′F、FM,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求得t的值.

【解答】

解:(1)由題意知:AE=2t,0≤t≤4,

∵∠BAD=60°,∠AFE=90°,

∴sin∠BAD=EF/AE,

∴EF=√3t;

(2)∵AE=2t,∠AEF=30°,

∴AF=t,

當H與D重合時,

此時FH=8﹣t,

∴GE=8﹣t,

∵EG∥AD,

∴∠EGA=30°,

∵四邊形ABCD是菱形,

∴∠BAC=30°,

∴∠BAC=∠EGA=30°,

∴AE=EG,

∴2t=8﹣t,

∴t=8/3;

(3)當0<t≤8/3時,

此時矩形EFHG與菱形ABCD重疊部分圖形為矩形EFHG,

∴由(2)可知:AE=EG=2t,

∴S=EFEG=√3t·2t=2√3t,

當8/3<t≤4時,如圖1,

設CD與HG交於點I,

此時矩形EFHG與菱形ABCD重疊部分圖形為五邊形FEGID,

∵AE=2t,

∴AF=t,EF=√3t,

∴DF=8﹣t,

∵AE=EG=FH=2t,

∴DH=2t﹣(8﹣t)=3t﹣8,

∵∠HDI=∠BAD=60°,

∴tan∠HDI=HI/DH,

∴HI=√3DH,

∴S=EFEG﹣1/2DHHI=2√3t﹣1/2√3(3t﹣8)2=﹣5√3/2t +24√3t﹣32√3;

(4)當OO′∥AD時,如圖2

此時點E與B重合,

∴t=4;

當OO′⊥AD時,如圖3,

過點O作OM⊥AD於點M,EF與OA相交於點N,

由(2)可知:AF=t,AE=EG=2t,

∴FN=√3/3t,

∵O′是矩形EFHG的對角線的交點,

∴FM=1/2EG=t,

∵O′O⊥AD,O′是FG的中點,

∴O′O是△FNG的中位線,

∴O′O=1/2FN=√3/6t,

∵AB=8,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OA=4√3

∴OM=2√3,

∴O′M=2√3﹣√3/6t,

∵FE=√3t,EG=2t,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FG=7t,

∴由矩形的性質可知:O′F=1/4FG

∵由勾股定理可知:O′F=O′M+FM,

∴7/4T=(2√3-√3/6t)+t

∴t=3或t=﹣6(捨去).

故答案為:t=4;t=3.

【點評】本題考查四邊形的綜合問題,涉及矩形和菱形的性質,勾股定理,銳角三角函數,解方程等知識,綜合程度較高,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中考難點:九年級數學上冊圓及幾何動點最值問題考點解讀
    第36課壓軸題系統講解:隱形圓輔助圓幾何動點最值問題,藉助圓的定義構造圓.第37課幾何動點最值壓軸題型:利用定義構造輔助圓,四川成都中考數學試題.第38課利用定義構造輔助圓,藉助翻折全等形及三角形相似研究動點到直線的最短距離問題.第39課中考數學幾何動點問題:藉助中垂線的性質利用圓的定義構造輔助圓解決點到直線的距離最大問題.
  • 中考數學壓軸題,幾何圖形上的動點問題
    提到中考數學壓軸題,估計很多人都會認為必考二次函數綜合題。其實不然,因為幾何圖形上的動點問題也是常考的題型之一。下面就分享幾道往年的中考壓軸題,這些題特殊幾何圖形上的動點問題。2010年廣東省考以矩形為背景的動點問題。
  • 中考數學衝刺:函數壓軸題VS幾何壓軸題,哪個更難?
    函數壓軸題PK幾何壓軸題,哪個更難,更令考生崩潰?函數作為初中數學的一大版塊,在中考數學中所佔的分值絕對是最高的。尤其是函數壓軸題,幾乎年年考,年年讓一大批考生欲哭無淚。究竟函數壓軸題有多難?能讓眾多考生望而生畏?下面精選一道基礎的函數壓軸題,以供參考!
  • 每日一課:瀋陽丨初中數學壓軸題型知識點——關於幾何動點求解
    前言:定時更新最乾貨的初中數學壓軸題型講解。如需要本堂內容的word電子版本,可以私信與我瀋陽中考中的幾何動點也是全國的典範,細緻分析,東北三省對於這個考點情有獨鍾,所以大家可以結合起來一起看,姜老師前面的圖文講解過幾何動點存在性問題,大家可以翻閱學習。
  • 中考數學,代數和幾何綜合題,學生:這是各個地區常見的壓軸題
    中考數學試卷的最後一道題,各個地區有所不同,但代數和幾何綜合類型的還是最多的,這類題目大多都是在直角坐標系當中,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有通過函數的方法得到幾何圖形的性質,也有在幾何圖形中利用代數的知識求解線段長等。
  • 中考數學壓軸題:該省連續三年考動點與三角形,網友:2020年呢?
    中考數學壓軸題考什麼?二次函數!不少省份的考生也許會回答。但是具體到二次函數的哪一方面,考生們猶豫了!就算是常年研究中考命題方向的老師,也不敢肯定!因為二次函數壓軸題的類型那麼多,動點與線段,動點與角,動點與取值範圍,動點與四邊形等。
  • 中考數學壓軸題第11講,拋物線上的動點形成的直角三角形解題技巧
    中考進入倒計時,對於想在數學成績上取得領先優勢的初三小夥伴,中考數學中的壓軸題無疑成為橫在我們面前的最大障礙。如何突破呢?一是要有信心,著名的數學教育大師波利亞說:「認為解題純粹是一種智能活動是錯誤的,決心和情緒所起的作用很重要」;二是掌握一些常考題型的解題技巧。
  • 吉林丨繼續講解中考數學經典題型內容——關於幾何動點問題
    前言定時更新最乾貨的初中數學壓軸題型講解。如需要本堂內容的word電子版本,吉林全省除了長春的自主命題其他地方的考察都是這套試卷,幾何動點藉助相似工具是其特色,在長春的中考數學中也可以看到其出題的影子,有時間大家可以學習這部分的內容,尤其對中考有幾何動點考察的地區。
  • 中考數學動點問題
    動點問題常常被列為各地中考數學的壓軸題之一,這類問題就是在三角形、矩形、梯形等一些幾何圖形上設計一個或兩個動點,並對這些點在運動變化過程中伴隨的等量關係、變量關係、圖形的特殊狀態、圖形間的特殊關係等進行研究考查.動點問題常集幾何與代數知識於一體,常用到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思想,有較強的綜合性
  • 日照丨關於中考數學幾何經典題型探求!討論篇!
    前言 PREFACE姜勝昊老師 專注初中數學壓軸定時更新最乾貨的初中數學壓軸題型講解。如需要本堂內容的word電子版本,請私信 QGCZSXYZ(全國初中數學壓軸)日照作為山東的沿海城市雖然壓軸題目有些滯後,很多題目的考察也比較前沿,在中考裡面,日照非常喜歡出幾何探究問題,這種問題有初中的基本知識,更多有孩子們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讀題閱讀非常的重要,這些題目的探究不是很深
  • 中考數學:四種不同類型的二次函數壓軸題,考前必刷
    中考數學壓軸題,要麼二次函數,要麼幾何,或者將這二者結合,我們稱之為代幾綜合。其實,純二次函數壓軸題(韋達定理的運用、二次方程的計算等結合的題型)在中考中非常少見,一般二次函數壓軸題都會與幾何相結合。2、其次是與角集合:求動點產生的45°角問題,求動點產生的兩個角相等的問題,角的取值範圍或自變量的取值範圍等。3、還有面積問題:三角形、四邊形面積的最值等。4、與封閉圖形結合的問題:動點產生的一系列與三角形有關的問題(等腰、直角、全等、相似等)、與平行四邊形或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相關的問題,與圓結合的相關問題(比如冷門考點:四點共圓)。
  • 昆明近10年中考數學壓軸題,難度變化不大,這類題十年六考
    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堂致力於考點歸納,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總結,傳播正能量!古有名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對於中考數學壓軸題,我們回顧往年中考真題,不難從中找到一些規律。
  • 中考數學:圓綜合大題,壓軸題以下,中等題以上……
    在中考數學中,翻遍100多份的真題,發現以圓作為壓軸題的省份少之又少。而圓作為中考數學的重點幾何版塊,不考的省份一個都沒有!圓,應該用什麼來形容呢?應該算壓軸題以下,中等題以上吧!比如廣東省深圳市的中考數學題,圓作為倒數第二或第一題,難不難我們慢慢分析!
  • 初中數學一次函數,圖像動點問題,從不缺席考試的貴客
    一次函數的動點類型題是一個難點問題,各類考試在壓軸題部分非常常見。解決動點問題要有「動中有靜、動靜結合」的解題思路,把握動點的運動軌跡,在動點的「運動」過程中分析圖形的變化情況;需要搞明白動點的運動階段,對應的取值範圍,各階段動點圖形的特點;從而求出函數表達式的變化。
  • 續談中考「一次函數」:探動點,說圖像,攻堅壓軸的第三階段
    本次內容是前兩次所談「一次函次」的結尾部分,涉及的知識偏向中考部分,對初學者有一定的難度。或是編寫水平有限,或是篇幅所限,或是初學者不適應,無論哪一種原因,如果您有看不明白之處,請及時查閱相關資料,徹底搞清搞明一次函數的相關內容。九、一次函數與動點探索一次函數中的動點問題是一個難點問題,考試時在壓軸題部分比較常見。
  • 初中數學丨二次函數的動點問題總結+例題解析,兩個問題一次解決
    今天老師針對初中數學的二次函數及動點問題整理了這篇文章,並通過中考真題的詳細講解讓同學們掌握所有知識點。內容較長,由於篇幅限制,上傳不完整,老師已整理好word列印版,需要的同學或家長可以在文末免費獲取。
  • 中考難點:說愛動點幾何最值問題不容易,細說之解題思維模型
    最值問題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類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它貫穿初中數學的始終,是中考的熱點問題。它主要考察學生對平時所學的內容的綜合運用,尤其動點幾何最值問題是中考熱點壓軸問題。幾何動點最值類題型之所以能成為中考數學壓軸題的常考題型,除了題型複雜、知識點多外,更主要是能很好考查一個人運用數學思想方法的能力,如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有方程思想、數學建模思想、函數思想、轉化思想、分類討論法、數形結合法等等。幾何動點問題主要是以幾何知識為載體,突出了對幾何基本圖形掌握情況的考查、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表達能力的考查。
  • 如何突破中考數學壓軸題?老教師每天講解一題,幫助你提高
    中考數學壓軸題類型多樣,大家比較耳熟能詳是動點問題。其實除了動點問題,定義新題型也是中考比較常見的題型。下面就分享一道定義新題型,希望大家能從汲取經驗,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新定義,關鍵要弄清楚題設和結論。
  • 中考數學:圓壓軸題,能為中考畫上圓滿的符號嗎?
    圓,作為最美的幾何圖形,被廣泛運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而關於圓的美好詞彙也常被掛在嘴邊,比如圓滿,團圓等!如果圓出現在中考數學的壓軸題中呢?還能為中考畫上一個圓滿的符號嗎?翻看全國各地的中考數學卷,圓作為大題,出現的概率非常高!
  • 中考數學:最後的選擇題、幾何或函數壓軸題,哪一道讓你崩潰?
    中考數學,每一年的考試都有難題,而每一道難題都讓不少學生花費不少時間、絞盡腦汁,也很難算出最後的正確答案。比如最後一道選擇題或填空題,最後一道大題(單壓軸題)或最後兩道大題(雙壓軸題)。所需的時間佔據中考時間的35%以上,所佔分值卻只有25%不到,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讓眾多學生崩潰。那麼,最後的選擇題或填空題,幾何壓軸題與二次函數壓軸題,哪一道讓你崩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