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幾乎是個常識,但是2002年,一位退役的潛艇軍官加文孟席斯在倫敦皇家地理學會進行了一次令整個業界震驚的演說,他的演講中說道「有人1421年進入了加勒比海,比哥倫布早了七十年」,他認為在鄭和的第一次航行即1421年已經完成了環球航行,比麥哲倫的要早100年,並出版了一本書《1421年,中國發現了世界》,這理論激起了巨大的浪花,雖然目前還未被主流接受,但已經在史學地理研究領域引起了不小的關注與改變。
那他的證據主要來自哪裡呢?孟席斯經過15年的研究,走遍120多個國家和1000多家圖書館,給出了很多證據。
在1421年,鄭和船隊進行到印度古裡港口在這裡休整,整個航隊的記錄者記錄了和這裡的香料交易,在古裡他們遇到了義大利商人康提氏 ,隨後康提氏加入了艦隊出航,跟鄭和艦隊回到了中國,到中國後康提氏收集了大量鄭和艦隊航行的地圖,之後回到了義大利的威尼斯,找到了擅長繪製地圖的地圖師,詳細的敘述了他的見聞,而此時的製圖師正在受命給葡萄牙國王繪製一張詳細的世界地圖,便進行繪製,這張地圖現存在威尼斯博物館,地圖中標有好望角,而現在一般理論認為好望角是1479年達迦馬發現的。這張地圖上有幾行顯著的字:在1420年前後,一艘很可能來自中國的東方帆船,跨越了印度洋,駛向群島。』同時還寫道「以4.5節的速度,航行了40天到達佛得群島」,孟席斯對此認為,根據洋流的方向和速度,這正是維德角(非洲西海岸),這說明艦船在大西洋航行了很長時間,到達非洲西海岸後,洋流和風向會把船帶著橫穿大西洋,進入加勒比海,駛向北美。
從艦船水平來說,這是完全可以達到的,跟鄭和的艦隊比起來,哥倫布的船就像侏儒一樣,另外鄭和船隊所掌握的航海知識也是最先進的。鄭和寶船長度超過90-100餘米,寬度45米,是哥倫比旗艦的5倍,並且已經 應用了水密隔艙、船尾加裝尾舵等技術。
另外,明尼蘇達大學還發現一份匹茲加諾海圖,同樣製作與1924年的威尼斯,這幅地圖除了畫出了歐洲海岸線外,還畫出了幾個島嶼與海灣,如瓜德魯普島,而這些島嶼和海灣正位於加勒比海,這時候離哥倫布發現美洲還有68年,那麼是誰發現了他們?
同時,在美洲加勒比海沿岸,發現了一些石錨,漁具,散落在海底的石塊等零散物件,他們的材質形狀與在東南亞打撈起來的中國沉船高度一致。
另外根據11位基因專家的證據,中美洲土著與中國基因的相似程度比與歐洲和非洲的都要高,基因關係相當緊密。
根據孟席斯的理論,鄭和從艦隊中派出了一艘或者幾艘艦船繼續航行到訪了美洲。但是現在缺少些關鍵的證據,一個是朱棣去世後,後續君主叫停了這個計劃,朝中一些官員為了討好皇帝,於是燒掉了鄭和下西洋所有的航海日誌和資料,這是極為可惜的一件事;另外一件就是在浩如煙海的大西洋裡,暫且沒有發現鄭和船隊的完整木船和文字文物。
我們也希望在這領域堅持研究的專家學者們繼續加油,早日還歷史一個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