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伯海地區有一個海域出現了奇怪的現象:在這片海域內沒有任何存活的生物,就連海草珊瑚等都已死亡,整個海域都是死氣沉沉的模樣,儼然變成一片「死海」。而且這片海域的面積巨大,超過1km,目前受影響的海洋面積還有擴大的趨勢。
國際海洋研究組織經過對該海域的檢測後發現,這篇海域之所以沒有生物生存,是因為海底缺少氧氣,基本是無氧狀態,與普通海域相比,阿拉伯海的這1km區域是普通海域氧氣含量的不到10%,這無法滿足海洋生物在海底所需的氧氣量,因此科學家估計大部分生物都逃離了這一區域或者在這一區域中死亡。
海洋的無氧狀態在國際上稱作「最低氧區」,是200-800米深海洋中存在的一種異常現象,目前形成這一現象的具體原因還是未知,但估測是由於全球變暖和人類對海洋的汙染引起的,海藻等微生物在海洋大量繁殖也有可能造成海洋缺氧。
目前還需要科學家對全球各最低氧區採樣檢測才能確實具體原因,如今可以肯定的是,最低氧區在全球海洋的比例正在不斷擴大,有報導稱,海洋無氧化是一場「無聲的災難」,在看似平靜的海平面下,正醞釀著一場巨大的災難,不似地震還招般來勢洶洶,而且在悄無聲息中致人類於死地。
人類文明依海洋而生。因此對人類而言,海洋最低氧區的面積擴大無疑是一場滅絕性的災難。除了令所有海洋生物都面臨滅絕危機之外,對人類的海洋產業更是毀滅性的打擊。對地球而言,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會導致海水富營養化,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令全球變暖的速度加快。海洋正在不斷失去氧氣,人類也將失去生存的機會。
當務之急則是減緩最低氧區的蔓延。由於地球上部分海域的政治界限劃分不太明確,導致科學家們在收集數據時有障礙。人類能夠做的就是減少對海洋環境的汙染,向海洋排放肥料或者汙水都會導致溫暖的海洋含氧量降低,因此不能向河流海洋等排放汙染水源,拯救人類家園成功與否,就在此一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