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單相單層納米片原位構建超薄2D-2D緊密異質結

2020-12-04 騰訊網

【背景及簡介】

近年來,利用各種新技術精確控制納米材料的形貌、尺寸和組成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目前不僅可以精確地生成各種納米級別的晶體,還可以製造具有多成分組成的複雜納米系統。通常,在不同納米材料之間構造出異質結對許多應用都是有利的,它可以結合不同的組成,從而引入一些新的特性。其中,原子級厚度的2D納米片是探索異質結的理想樣本,因為2D納米片具有巨大的接觸面積,可以提供出色的光電性能。目前大多數的範德華平面異質結是由TMD組成的,然而,在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化學燃料領域很少有類似的報導。

Bi2WO6作為一種有前途的光催化劑,其帶隙相對較小,約為2.8 eV,具有可見光響應等特性,但其相對較低的導帶(CB)邊緣(主要由W 5d軌道組成)卻限制了其在光解水制氫等領域的應用。Bi2O2S雖然具有較小的帶隙(1.2–1.5 eV),但其光化學轉化性能幾乎沒有研究。近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楊世和教授課題組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研究員通過溼化學法,合成了一種Bi2WO6-Bi2O2S 2D-2D異質結構。其製備出異質結具有五個交替層(Bi2O2S-Bi2WO6-Bi2O2S-Bi2WO6-Bi2O2S)的三明治結構,厚度低至5nm。與Bi2WO6納米片相比,Bi2WO6-Bi2O2S 2D-2D異質結不僅擴展了在可見光範圍內的光吸收,還顯著提高了光(電)化學水分解效率,並且異質結間的緊密鍵合促進了界面處的電荷分離。該發現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法來構建具有緊密結合的2D納米片異質結材料,可用作高效的光催化劑和電催化劑等。該研究成果以From One to Two: In Situ Construction of an Ultrathin 2D-2D Closely Bonded Heterojunction from a Single-Phase Monolayer Nanosheet為題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J. Am. Chem. Soc.上。

【圖文解析】

1.材料設計思路

在斜方相Bi2WO6晶體結構中,角共享WO6八面體的薄片夾在[Bi2O2]2+薄片中間(圖1a),斜方晶系Bi2O2S中[Bi2O2]2+薄片與[S]2-薄片交替(圖1b)。因此,Bi2WO6和Bi2O2S的結構相容性促使在單層Bi2WO6納米片表面原位生長Bi2O2S來構建2D-2D超薄異質結,其中 [Bi2O2]2+和[S]2-薄片間的緊密結合是關鍵(圖1c)。在超薄異質結中,單層Bi2WO6與Bi2O2S的結合通過[Bi2O2]2+-[S]2–薄片在兩側連接,該獨特的結構極大地促進了Bi2WO6和Bi2O2S之間的電荷轉移,從而改善了光(電)化學能的轉化。小帶隙Bi2O2S和大帶隙Bi2WO6的組合,允許超薄的2D-2D異質結吸收整個可見光範圍內的光子。

圖1. 斜方晶系Bi2WO6和Bi2O2S的層狀結構示意圖,以及從單層Bi2WO6納米片到Bi2WO6-Bi2O2S 2D-2D異質結納米片的構建示意圖。

2.材料合成與表徵

作者通過水熱反應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作為表面活性劑,合成出單層的Bi2WO6納米片,其XRD峰對應著斜方晶相Bi2WO6(圖2g)。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顯示單層Bi2WO6的超薄片狀形態(圖2a),而Bi2WO6納米片在TEM圖像中表示出其較薄的厚度和各向異性,類似於石墨烯。高解析度TEM(HRTEM)(圖2b插圖)具有0.273nm的晶格條紋,對應於(200)或(002)晶面。理想的Bi2WO6單層由中間的[WO4]2–和兩側的兩個[Bi2O2]2+薄片組成(圖1c),為驗證所獲得的納米片是否具有單層結構,作者採用了原子力顯微鏡(AFM)進行測試。可以看到,Bi2WO6納米片的厚度約為1 nm(圖2c),與理論值0.955 nm非常吻合(圖1c)。然後,通過在單層Bi2WO6納米片上原位生長Bi2O2S,可以合成出超薄Bi2WO6-Bi2O2S納米片,其SEM圖(圖2d)與Bi2WO6納米片幾乎相同,表明在引入超薄Bi2O2S後,Bi2WO6納米片的形貌得到保持。

異質結納米片的TEM圖顯示其很薄的厚度(圖2e),AFM圖顯示異質結納米片的厚度約5-12 nm(圖2f)。在Bi2WO6-Bi2O2S納米片的XRD中,Bi2O2S相的(110)和(040)峰清晰可見(圖2g),證明了Bi2O2S的存在。在單層的Bi2WO6納米片的拉曼光譜中,觀察到與之結構對應的五個譜帶;對於純Bi2O2S納米片觀察到與之結構對應的四個譜帶(圖2h)。Bi2WO6和Bi2O2S的異質結形成後,在253和965 cm–1處出現與Bi2O2S中的Bi–S鍵對應的峰,而在420和824cm–1的譜帶幾乎消失了,這因為[WO4]2–薄片嵌入中間連接,並且部分丟失所致(圖2h)。Bi2WO6單層中的[Bi2O2]2+薄片與Bi2O2S中相鄰[S]2–薄片的結合將影響[Bi2O2]2+薄片和[WO4]2–薄片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頻帶從309cm–1到301 cm–1處移動。

圖2. 單層Bi2WO6納米片和Bi2WO6-Bi2O2S 2D-2D異質結納米片的表徵。

圖2i為Bi2WO6-Bi2O2S2D-2D異質結納米片的原子分辨像差校正高角環形暗場STEM(HAADF-STEM)圖,其表面為Bi2O2S的(010)面,AFM檢測到的最小厚度約為5 nm,XPS得出的Bi:W原子比約為5.39:1,因此可以推斷該異質結構是五層交替的三明治結構構成(圖1c),Bi2WO6和Bi2O2S納米片通過[Bi2O2]2+-[S]2-薄片有效地結合,理論厚度為4.889 nm,與AFM測試結果吻合。較厚Bi2WO6-Bi2O2S(1h的)異質結,其XRD很好地與模擬XRD相匹配(圖2j)。以上結果證明了Bi2WO6-Bi2O2S2D-2D異質結納米片的五層交替(Bi2O2S-Bi2WO6-Bi2O2S-Bi2WO6-Bi2O2S)的三明治結構。通過XPS可以證明異質結納米片中Bi2WO6的存在,Bi2WO6單層中的[Bi2O2]2+薄片與Bi2O2S中相鄰的[S]2–薄片具有相互,導致Bi 4f和W 4f的峰明顯負移,O1s的峰正移,出現S 2s峰相對應的對應Bi2O2S(圖3a-d)。通過DFT計算可以證明 Bi2WO6-Bi2O2S 2D-2D異質結中的[Bi2O2]2+-[S]2–薄片有多個強界面層鍵合,這對於跨異質結的電荷轉移至關重要(圖3e-f)。

圖3. 單層Bi2WO6納米片和Bi2WO6-Bi2O2S2D-2D異質結納米片的化學組成。

3.材料性能測試與機理探究

Bi2WO6納米片和超薄Bi2WO6-Bi2O2S異質結納米片的紫外可見漫發射測試結果顯示,在Bi2WO6-Bi2O2S異質結中的光吸收得到明顯改善(圖4a),而且光電流得到明顯的提升(圖4b-c)。異質結構納米片在第一小時內產生的氫(1.67 μmol)是單層Bi2WO6納米片(0.174 μmol)的7倍以上,並在整6個小時內持續超過單層Bi2WO6納米片,說明異質結納米片具有較好的光穩定性(圖4d)。

圖4. 所製得材料的光吸收和光(電)化學水分解測試。

為了直接可視化超薄Bi2WO6-Bi2O2S 2D-2D異質結中的電荷分離,作者在光照下利用原位成像反映出材料的表面電勢變化。Bi2WO6納米片和Bi2WO6-Bi2O2S納米片在汞燈照射時發生CPD負移(圖5a,b),而雲母基板幾乎沒有變化,這意味著樣品的CPD漂移是光激發的結果。此外,Bi2WO6-Bi2O2S納米片表現出89.06 mV的平均電位下降(圖5d),比Bi2WO6納米片(33.54 mV,圖5c)的變化更大。

圖5. 在單層Bi2WO6納米片和Bi2WO6-Bi2O2S異質結納米片上的原位KPFM測量。

圖6. 2D-2D Bi2WO6-Bi2O2S異質結中的電荷分離。

【總結】

本文通過簡單的溼化學方法構建了Bi2WO6-Bi2O2S異質結,該結構具有五個交替層(Bi2O2S-Bi2WO6-Bi2O2S-Bi2WO6-Bi2O2S)三明治結構,厚度低至5nm。Bi2WO6-Bi2O2S2D-2D異質結與Bi2WO6納米片相比,不僅擴展了在可見光範圍內的吸收,提高了光(電)化學水分解效率,而且異質結間的緊密鍵合還促進了界面電荷分離。本文提供了一種構建具有緊密結合的2D納米片的異質結材料的可行方法。

Zheng Xing, Jun Hu, Ming Ma, He Lin, Yiming An, Zhenghao Liu, Yi Zhang, Jiangyu Li, and Shihe Yang. From One to Two: InSitu Construction of an Ultrathin 2D-2D Closely Bonded Heterojunction from a Single-Phase Monolayer Nanosheet.J. Am. Chem. Soc.2019. DOI:10.1021/jacs.9b08651

相關焦點

  • 催化學報:那平研究員課題組報導2D-2D界面助推TiO2納米片/層狀WS2(TNS/WS2)異質結可見光響應光催化活性增強
    該工作報導了在TiO2納米片表面原位生長層狀WS2,構建了2D-2D TNS/WS2異質結,揭示2D-2D界面構建方式促進了光生載流子的分離,致使其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論文第一作者為:吳勇川,論文通訊作者為:那平。光催化技術以其清潔、高效、能耗低等優點被公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環境修復技術。TiO2作為一種重要的光催化劑,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TiO2內在缺陷限制了其實際應用。
  • Infomat:2D金屬-半導體橫向異質結的面內外延生長
    儘管大多數研究集中在組分之間具有高度相似晶格結構的半導體-半導體橫向異質結中,但由於更獨特的晶格結構或化學性質,金屬-半導體橫向異質結的合成研究較少,並且通常更具挑戰性。有鑑於此,近日,湖南大學段曦東教授團隊報導了四方CoSe和六方WSe2之間高質量金屬-半導體橫向異質結的氣相外延生長方法。2D CoSe可以在預生長的WSe2納米片的邊緣選擇性地成核,形成CoSe-WSe2金屬-半導體橫向異質結。
  • 寧波材料所在有機/無機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由n型矽和具有空穴導電型的有機物poly(3,4-ethylene 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sulfonate) (PEDOT:PSS)構建的n-Si/PEDOT:PSS異質結是該類電池中的出色代表,其中
  • Ed.超薄 ZnIn2S4納米片用於光催化產氫
    然而,生產具有高太陽能到氫能轉化效率的半導體的異質光催化劑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近日,南洋理工大學和南京科技大學的科學家合作在 Ti3C2TX MXene基材料上錨定了超薄ZnIn2S4納米片,由於形成的肖特基結和超薄2D結構可以有效地抑制光激發的電子-空穴複合並促進光激發的電荷轉移和分離,以進行高效的光催化產氫。
  • 盧紅斌課題組在構建交替排列的石墨烯基二維異質結構取得重要進展
    ,但目前的合成策略仍面臨著多層異質結構構建和大規模生產的挑戰。為了解決此問題,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盧紅斌課題組報告了一種基於非剝離層狀氧化石墨烯(LGO)的主客體策略,以構建由多層交替排列的石墨烯和金屬氧化物納米片組成的石墨烯基異質結構。二維排列的氧化石墨烯和開放的層內空間使LGO成為創建周期性二維宿主框架的理想平臺。
  • 復旦盧紅斌團隊在構建交替排列石墨烯基二維異質結構獲重要進展
    二維異質結構在集成材料設計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目前的合成策略仍面臨著多層異質結構構建和大規模生產的挑戰。為了解決此問題,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盧紅斌課題組報告了一種基於非剝離層狀氧化石墨烯(LGO)的主客體策略,以構建由多層交替排列的石墨烯和金屬氧化物納米片組成的石墨烯基異質結構。
  • 汪國秀團隊再發《Nature Commun》多層異質結,讓電池更穩定
    導讀:本文通過構建多層異質結結構,製備了VOPO4-石墨烯複合電極。特殊的2D多層異質結結構具有極好的結構穩定性,使電極在鈉離子電池、鉀離子電池、鋅離子電池和鋁離子電池中均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這一研究為未來電極材料結構的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借鑑和指導。
  • 具有增強的光催化活性的直接Z型Bi2S3/BiFeO3異質結納米纖維
    :具有增強的光催化活性的直接Z型Bi2S3/BiFeO3異質結納米纖維DOI:10.1016/j.jallcom.2020.155158合理設計異質結是構建高效光催化劑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靜電紡絲技術和原位陰離子交換法製備了界面緊密結合的Bi2S3/BiFeO3異質結納米纖維。利用不同表徵手段分析了Bi2S3/BiFeO3複合材料的結構和形態。
  • 張華教授團隊JACS:相選擇性外延生長構建金屬納米異質異相結構
    首先,通過無定形Pd納米材料的可控相變製備了非常規的六方密堆相(2H相)Pd納米顆粒。隨後,利用2H相Pd納米顆粒為晶種,通過晶面導向的相選擇性外延生長構建了一系列具有核殼結構的金屬納米異質異相材料。第二,近年來,異相納米結構由於不同相之間的協同作用而呈現出獨特的性能而受到廣泛關注。外延生長法是一種常見的構建特殊異質結構的方法。然而,該方法所製備的納米結構通常會保留和繼承晶種的結構特徵。
  • 物理所等轉角二硫化鉬石墨烯異質結的垂直電導研究獲進展
    得益於二維材料層狀結構及弱層間範德華相互作用,不同的二維材料可以像樂高積木一樣相互組合形成各種二維材料異質結。正如樂高積木有無窮種搭建方式,二維材料也可以組合出具有不同性能的二維材料異質結,這為器件應用和諸多基礎物理現象研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材料體系。另外,通過調節二維材料異質結堆疊結構,二維材料異質結的性能可以進一步被改變,甚至產生許多新奇的物理現象。
  • 二維CdTe超薄納米片
    主菜/Main Course國家納米中心何軍研究員課題組首次通過範德華外延生長,在氟金雲母表面獲得了大面積的超薄二維CdTe納米片。原位搭建的超薄CdTe納米片光檢測器展現出諸多優異性能,如~100 fA的超低暗電流、高的檢測限以及超高的光響應速度和開關穩定性。除此之外,CdTe納米片與傳統的微製造技術和柔性基底間兼容性良好,在柔性和高集成光電器件方面的應用前景廣闊。
  • 湖南大學段曦東教授在Nature發表研究成果:二維異質結構陣列的通用...
    要實現二原子晶體在工業應用中的集成化和功能化,大規模的異質結陣列化是一種非常可行的方案。然而如何大幅提高二維原子晶體範德瓦爾斯異質結構的產量、實現異質結陣列化一直是阻礙其發展的主要困難之一。目前,製備二維範德瓦爾斯異質結構的主要方法依然是微機械剝離,這是一種無法有效提高產量的合成手段,更加難以實現面向集成電路的陣列化。
  • 用於pH通用析氫反應的二維多孔磷化鉬氮化物異質結納米片
    用於pH通用析氫反應的二維多孔磷化鉬氮化物異質結納米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6:03:10 黑龍江大學付宏剛團隊研製了用於pH通用析氫反應的二維多孔磷化鉬氮化物異質結納米片。
  • 哈工大韓傑才院士團隊在2D過渡金屬二硫化物電催化材料的最新綜述
    首先,水(溶劑)熱得到的納米片產率高,成本低,得到的2D TMDs納米片一般會存在較多缺陷,從而提供充足的活性位點。因此這種方法適合於提升相關樣品的性質。與這種液相法製備的樣品相比,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方法(CVD)得到的 2D TMDs樣品可實現高結晶度、高純度和高產率製備,對材料尺寸、厚度和成分等都具有可控性,並且可以構築平面內的異質結結構,這對研究HER機理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這種方法得到的樣品,成本較高,產率很低,並不適用於大規模的生產應用(圖2d-e)。
  • 科學家製備出黑磷/磷化鈷面內異質結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課題組在二維黑磷領域取得新進展,通過控制鈷原子在黑磷不飽和位點上的選擇性沉積,製備出黑磷/磷化鈷面內異質結
  • 大尺寸超薄α-Ga2S3納米片,實現高性能光電探測
    因此,2D層狀結構、本徵寬帶隙半導體特性和優異的光電性能,使α-Ga2S3納米片在下一代納米光電器件中具有吸引力。以往方法獲得的超薄納米片通常面臨尺寸小,材料質量差以及厚度和形態均勻性差等問題,因此,缺乏可控的大尺寸超薄α-Ga2S3納米片的合成是對其器件應用的主要挑戰。
  • 北航:異質結結構對鈉離子電池負極的巨大提升作用
    導讀:本文通過構建金屬硫化物/硒化物異質結結構,大幅提高了電極在鈉離子電池中的電化學性能。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對於電化學反應過程中的界面上的協同效應進行了分析證明。該研究為後續鈉離子負極材料異質結結構的研究設計提供了借鑑和指導。
  • 小尺寸單層石墨相氮化碳納米片顯著增強光響應
    理論與實驗研究表明,二維石墨相氮化碳納米片由於具有更多的催化活性位點及更優異的光電響應性能,可以顯著提高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光響應及催化性能。作為一種類石墨烯材料,石墨相氮化碳雖然具有層狀結構,但其層間通過較強的氫鍵和範德華力結合在一起,如何實現單層石墨相氮化碳納米片的製備是一個很棘手的難題。基於以上問題,目前大多數文獻報導採用環保廉價的超聲剝離法製備超薄石墨相氮化碳納米片。
  • 離子調控功能氧化物新進展:從單相材料的拓展到新型異質結構的設計
    但如何進一步拓展適用於離子調控的單相材料體系,進而探索設計這類材料的新途徑,依然是亟待研究的問題。 近日,研究人員在該領域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其中,清華大學於浦課題組與合作者一起利用質子調控單相SrRuO3, 觀察到全新物相,並實現了對該材料中由鐵磁貢獻的反常霍爾效應的有效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