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以星膠之名,促進神經再生!華人科學家揭示神經肽的「雙面...

2021-01-10 騰訊網

大腦發育過程中,產生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的神經幹細胞稱為「放射狀膠質神經幹細胞」(rNSC).在大腦中rNSC存在兩個增殖區,其中之一就是海馬DG區.近年來,儘管科學界一直對成年後神經再生這一現象產生質疑,這不但沒有降低該領域的熱度,反而持續受到廣泛關注。

在海馬DG區中存在興奮性顆粒細胞、苔蘚細胞、抑制性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等多種細胞成分,構成了獨特的stem niche cell微環境(1) 。與預想的一樣,這些stem niche cell的信號可以調控海馬的神經再生。

2012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細胞工程研究所神經科學部Juan Song(當時她還是幹細胞領域傑出華人科學家宋洪軍教授的學生)發現表達小清蛋白中間能神經元調控海馬神經再生(2)。

然而在海馬DG高度表達一種稱為膽囊收縮素(CCK)中間神經元,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GABA和神經肽CCK.

2020年9月1日已經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拿到教職的Juan Song在Neuron雜誌上延續了之前的工作,進一步揭示神經肽CCK是如何通過作用於星形膠質細胞調控放射狀膠質神經幹細胞的增殖分化過程的(3)。

來自於參考文獻3:病毒載體工具標記CCK神經元

研究人員通過Cre酶依賴的病毒工具與CCK-Cre工具小鼠聯用解決了長期以來標記CCK的脫靶問題.利用化學遺傳學技術慢性激活CCK神經元後,DG腦區rNSC出現明顯的去極化,放電頻率增加。之前研究表明海馬DG區高度表達CCK受體,因此他們阻斷了CCK受體,上述去極化作用消失了。但是,阻斷CCK受體並不影響CCK神經元的激活,表明rNSC的去極化作用並不依賴於抑制性神經遞質,而是依賴於CCK受體信號。

慢性激活CCK神經元後會引起stem niche cell怎樣的變化呢?研究人員通過鈣成像記錄系統發現在激活CCK神經元後並不引起顆粒細胞的活性,但是明顯降低苔蘚細胞的神經元活動,並直接增加星形膠質細胞的活性,這種增加作用也是依賴於CCK受體信號。

來自於參考文獻3:光纖鈣成像記錄海馬星形膠質細胞的鈣離子活動

根據這個實驗結果,他們進一步特異性激活星形膠質細胞也能促進rNSC的去極化作用。藥理學手段阻斷星形膠質細胞信號通路後,這種去極化作用也就消失了。因此在星形膠質細胞中存在與rNSC相關的「黑匣子」。其中很大可能是星形膠質細胞釋放的膠質遞質-D-絲氨酸和穀氨酸。這種推測隨後被證實:通過阻斷穀氨酸受體後上述去極化作用明顯減弱。

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簡單!原來是穀氨酸受體激活了能夠促進rNSC增殖分化的MAPK/ERK1分子信號通路。這樣一來,原本靜息狀態的rNSC被星形膠質細胞釋放的膠質遞質激活了MAPK/ERK1信號,促進了神經幹細胞的穩定增殖、分化。

研究人員利用病毒沉默了CCK的表達後活化的星形膠質細胞的數量增多,但是rNSC的增殖、分化成神經幹細胞的數量卻在減少。單細胞測序結果發現沉默了CCK後富集表達差異性基因主要是A1型星形膠質細胞相關的炎症因子。正是這些炎症阻礙了rNSC的增殖、分化過程。

總的來說,本文揭示了神經肽CCK對星形膠質細胞的「雙面」作用:

CCK的增加促進星形膠質細胞的穀氨酸遞質的釋放,進而增強MAPK/ERK1信號,促進了神經幹細胞的穩定增殖、分化;而在CCK的減少,反而促進了星形膠質細胞的活化,釋放的炎症因子阻礙了神經幹細胞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Song, J., Olsen, R.H., Sun, J., Ming, G.L., and Song, H. (2016). Neuronal

Circuitry Mechanisms Regulating Adult Mammalian Neurogenesis.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8, a018937.

2. Song, J., Zhong, C., Bonaguidi, M.A., Sun, G.J., Hsu, D., Gu, Y., Meletis, K.,

Huang, Z.J., Ge, S., Enikolopov, G., et al. (2012). Neuronal circuitry mechanism

regulating adult quiescent neural stem-cell fate decision. Nature 489, 150–154

3. Asrican et al., Neuropeptides Modulate Local Astrocytes to Regulate Adult Hippocampal Neural Stem Cells, Neuron

(2020),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20.07.039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促進神經軸突再生的新方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劉凱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一個促進受損神經元的神經軸突再生的嶄新方法,為包括脊髓損傷在內的中樞神經系統修復研究提出一個新方向。這項研究發現已於2016年2月16日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 種植體周圍神經再生的研究進展
    多項研究顯示,這些神經肽在骨癒合過程中可以調節成骨細胞分化和抑制破骨細胞形成,從而發揮其對成骨效應的促進作用。另外,González-Hernández A等報導這些神經肽也是較強的內源性擴血管肽,在骨損傷時可以直接調節局部血流來促進骨癒合。
  • 泡棉雙面膠是什麼?3m泡棉雙面膠有什麼用?
    3M雙面膠帶是雙面背膠型,pvc膜或白棉紙貼於基材上。提高膠的可行性有利於操作過程及運用。根據生產量,您可選擇途手或運用3M上膠器操作過程。還可以依規定選擇紙型,pvc膜或其他轉化成的基材。將不一樣的膠(橡膠材料,矽膠或丙烯酸酯膠)調膠於基材的兩面以粘貼不一樣的化合物。並可選擇特性;耐溫性。
  • 科學家揭示控制脊椎動物視網膜再生的基因調控網絡
    科學家揭示控制脊椎動物視網膜再生的基因調控網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2:54:08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eth Blackshaw、Jiang Qian和聖母大學David R.
  • 撕下質譜界「最高獎」的標籤 他們仍是華人的驕傲
    Garcia、 Sarah Trimpin、葛瑛八位科學家的研究貢獻,其中2013、2014以及2020年度的Biemann獎章獲得者均為傑出的華人科學家。王寅生博士發現了DNA損傷的生物學後果及其對於抗腫瘤藥和環境毒物的作用機理的揭示。其研究重點主要在於利用合成化學、分子生物學以及生物質譜等技術手段,深入研究了DNA加合物如何影響DNA的複製、轉錄等,並且闡明了DNA加合物造成DNA突變的具體分子機制。
  • 神經幹細胞再生機制揭示:細胞「形狀」靈活性對大腦至關重要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一個研究小組最新研究發現,哺乳動物的大腦在形成時,神經幹細胞可以靈活地再生「形狀」。這一機制的發現,揭示了細胞不為人知的行為。動物大腦發育過程中,產生神經細胞(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的神經幹細胞稱為「放射狀膠質」。
  • 腦科學日報:Science子刊揭示嗜酒成癮之謎;老年聾的真正原因
    在研究中發現正常小鼠腦部中此網絡並未協同作用,然而隨著β-澱粉樣蛋白的堆積,57 PIGs逐漸建構起由星型膠細胞及神經膠細胞主導的調控網絡。此網絡象徵著補體系統通過經典途徑的活化以及溶酶體的異常。此外,該研究也發現另一個由寡突膠質細胞主導的調控網絡,該網絡在少量β-澱粉樣蛋白累積時被激發,但在高強度β-澱粉樣蛋白堆積的時候被耗盡。
  • 神經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4期)
    他的最新實驗表明小鼠的大腦中還有另一群自我更新的神經幹細胞,其中的一些神經幹細胞的壽命比他之前記錄的首批神經幹細胞的壽命要長。Pilz於2019年10月22日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神經科學學會(Society for Neuroscience)會議上討論了這個結果。如果得到證實的話,它可能有助於揭示在動物衰老過程中神經發生---產生新的神經元---的變化。
  • 我國科學家揭示神經肌肉接頭突觸形成的「陰陽」調和機制
    首頁 » 我國科學家揭示神經肌肉接頭突觸形成的「陰陽」調和機制 我國科學家揭示神經肌肉接頭突觸形成的「陰陽」調和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2007-07-20 09:39
  • 日本最新研究:人類牙髓幹細胞能促受損神經再生
    原標題:日本最新研究:人類牙髓幹細胞能促受損神經再生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從人類牙髓幹細胞分化而來的兩種蛋白質能夠促進受損神經再生。研究人員將這兩種蛋白質注射到脊髓受損的大鼠體內後,大鼠恢復了步行功能。   牙髓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主要包含神經、血管等組織。
  • 模切材料|各式各樣的泡棉雙面膠
    泡棉雙面膠是常見的模切材料,因為發泡泡棉的基材可細分為EVA泡棉、PE泡棉、PU泡棉、丙烯酸泡棉;膠粘劑體系分為:油膠、熱熔膠和丙烯酸膠。1. EVA泡棉雙面膠EVA泡棉雙面膠是指通過在EVA泡棉基材的兩面上塗布粘合劑形成的雙面膠。粘合劑包括油膠、熱熔膠和橡膠膠。
  • 【匈牙利科學家發現新的神經元功能】將有望對抗帕金森氏症等慢性神經疾病
    ,發現了新的神經元功能,已證明可以有望對抗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和其他慢性神經疾病。此次匈牙利科學家們最新的研究成果遠遠超出了當前神經元研究的已知邊界。研究人員表示,某些成熟的神經元能夠重新配置其局部微環境,使其有助於新生的未成熟神經元的廣泛遷移。新生神經元遷移並駐留的條件是清除部分神經細胞之間的膠質細胞以形成新的「神經通路」。而這一發現,將為有效對抗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提供極大的可能。
  • 再生膠海綿鞋底低成本配方
    在眾多的再生膠產品中,輪胎再生膠和膠鞋再生膠價格最低了,因此從理論上講是最能降低橡膠製品成本的選擇。但是輪胎再生膠與膠鞋再生膠由於在性能上有所限制,尤其是膠鞋再生膠,只能生產一些低檔橡膠製品如海綿橡膠。
  • 高性能乳膠再生膠橡膠外底配方
    如果你想尋找一種生產橡膠外底的再生膠,乳膠再生膠、輪胎再生膠、膠鞋再生膠都可以,但是如果要生產對彈性與回彈性、舒適度要求高的橡膠外底如運動鞋外底,那麼乳膠再生膠是最佳選擇。乳膠再生膠「站在」再生膠產品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彈性好。
  • 駐留神經幹細胞促進脊髓修復
    駐留神經幹細胞促進脊髓修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2:55:18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Jonas Frisén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Cancer Res:β-catenin異常激活可穩定EZH2促進神經膠質瘤形成
    2018年11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Wnt/β-catenin信號途徑是一個高度保守的信號通路,在動物胚胎的早期發育、器官形成、組織再生和其他生理過程中都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該信號途徑的異常激活是導致腫瘤發生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但是這種異常激活導致腫瘤形成的隱藏機制還沒有得到完全揭示。
  • 科學家發現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新型中性粒細胞亞群
    科學家發現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新型中性粒細胞亞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7 15:04:30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Benjamin M.
  • Neural Regen Res:熊果酸促進外周神經再生的機制
    以往研究表明熊果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細胞凋亡、免疫調節、抗瘢痕及促進損傷神經元修復等作用。但是,其對周圍神經損傷修復的作用未見報導。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陳加俊教授帶領的團隊將小鼠坐骨神經離斷後吻合,造成外周神經損傷,每天腹腔注射10,5,2.5 mg/kg熊果酸進行幹預。首次發現:熊果酸能夠促進損傷坐骨神經再生及肌肉功能重建。
  • 再生膠製品常用加工改性助劑
    使用再生膠生產橡膠製品時需要多種橡膠助劑的配合,其中加工改性助劑可以改善再生膠的加工性能,保證再生膠製品加工成型工藝順利進行,降低生產能耗、縮短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再生膠製品生產中常用的加工改性助劑有潤滑劑、脫模劑、分散劑、軟化劑、塑解劑等,不同助劑在再生膠製品生產中的作用不同。1.潤滑劑再生膠製品生產過程中,潤滑劑可以降低加工設備與再生膠之間的摩擦,改善再生膠流動性,以便於成型、脫模。
  • 寧德專業海綿雙面膠廠家批發_億聯鑫
    寧德專業海綿雙面膠廠家批發, 去除海綿雙面膠可以使用平時在夏天用於蚊蟲叮咬的風油精卸除海綿膠。將風油精滴在貼有海綿膠的地方,然後一邊用吹風機的熱風吹,一邊再用一張廢舊的卡片或者指甲刮雙面膠。這樣就能把粘的牢牢的海綿膠去除了。如果還有膠在上面殘留繼續使用風油精塗抹,不用吹風機吹,殘餘的膠就會脫落了。如果覺得上面這個做法有點麻煩,可以選擇使用單一的工具去除海綿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