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科學家發現新的神經元功能】將有望對抗帕金森氏症等慢性神經疾病

2021-02-13 匈牙利新導報

據匈牙利科學院消息稱,近日在匈牙利國家腦研究項目中,通過匈牙利森梅威思大學(Semmelweis University)和維也納醫科大學腦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共同努力,發現了新的神經元功能,已證明可以有望對抗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和其他慢性神經疾病。

此次匈牙利科學家們最新的研究成果遠遠超出了當前神經元研究的已知邊界。研究人員表示,某些成熟的神經元能夠重新配置其局部微環境,使其有助於新生的未成熟神經元的廣泛遷移。新生神經元遷移並駐留的條件是清除部分神經細胞之間的膠質細胞以形成新的「神經通路」。而這一發現,將為有效對抗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提供極大的可能。

在老齡化日益嚴重的西方社會,急性腦損傷和慢性神經變性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是最加速老年人衰弱的疾病,影響著全世界數億人。神經元細胞對微環境汙染特別敏感,而神經元細胞的損傷將導致明顯的神經功能缺損,是造成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病症的主因。

當今的神經生物學中的一個關鍵課題是如何建立有效的策略以代替丟失的神經元,指導細胞感應損傷部位、促進其功能整合以恢復功能缺損。由於成年人大腦的再生能力非常差並且只局限於大腦的幾個特定區域,因而「細胞替代療法」為有效治療相關慢性神經病症提供了最佳的可能。

(馬玲娜 編譯)

廣而告之

回復「查詢」、「信息查詢」,即可獲取匈牙利華人實用生活信息!

回復「1」:匈牙利各種緊急聯絡電話

回復「1.1」: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館聯繫方式

回復「2」:匈牙利華人診所、藥房

回復「3「:匈牙利華人事務所

回復「4」:匈牙利華人旅行社

回復「5」:匈牙利華人餐館

回復「6」:匈牙利華人美容美髮店

回復「7」:匈牙利華人超市

回復「8」:匈牙利華語學校

回復「9」:匈牙利駕校、汽修公司

回復「10」:匈牙利海外影院、電子公司、防盜安防等

回復「11」:匈牙利華文媒體

回復「11.1」:《新導報》聯繫方式

回復「12」:匈牙利房產公司、物流貨運、婚慶公司等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帕金森氏症中可能缺少的神經化學信號
    西北大學的兩位神經科學家首先發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將多巴胺傳遞到負責運動和學習/獎勵行為的重要大腦區域,從而確定了帕金森氏病中可能缺少的神經化學信號。研究的資深作者丹尼爾·唐貝克說:「數十年來,所有多巴胺神經元都以某種方式參與了運動和獎勵,這已成為教條。」「現在,在我們的錄音中是如此明顯地存在著不同種類的神經元。我們可以從行為動物中真正地看到這一點。我們的發現可能會幫助回答有關帕金森氏病和其他神經系統奧秘的許多問題。」
  • 匈牙利科學家發現調動腦修復神經元新原理
    由於成人大腦的自我修復和再生能力有限,發生急性腦損傷或者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等慢性神經變性疾病時,神經元就會丟失,從而喪失功能。但是在腦特定區域內有很多未成熟的神經元,匈牙利科學家研究發現可以利用分子原理將這些神經元引導到損傷部位,填補丟失的神經元,使人體重新恢復功能。    匈牙利科學家發現神經元的遷移不僅是在星形膠質細胞的支持下通過化學信號和物理運動來實現,而且發現在新神經元遷移過程中需要停留,分化神經細胞通過消耗填充在細胞之間的膠質,為新神經元遷移打通道路。
  • 近期帕金森疾病研究的最新成果
    該發現可以提供一種在症狀開始顯現之前就發現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是帕金森病)的方法,提供了阻止疾病發展的可能性。 「我們已經確定了一種分子標記,可以使醫生準確,早期地並且以臨床實用的方式診斷帕金森氏症,」神經外科副教授Xinnan Wang博士說。 「該標記可用於評估候選藥物阻止疾病惡化的能力。」
  • 十大症狀辨別帕金森氏症,生活飲食與復健改善生活
    帕金森氏症患者腦部黑質的多巴胺神經細胞受到破壞或死亡,數目減少,能協調動作訊息的多巴胺就變少,因此動作變慢,變得不協調,而產生運動障礙。這些神經元的死亡不是一夕之間產生的,而且要到喪失將近八成神經元以後,患者才會開始產生症狀,因此帕金森氏症的症狀通常是緩慢漸進式地發生。
  • 原來帕金森氏症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兩種
    最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症狀之間有非常大的差異,這引發了科學家的猜測:帕金森氏症是否包括不同的亞型?近日,丹麥奧胡斯大學醫院核醫學和PET系的科學家在《Brain》上發表了一項重大研究:帕金森氏症其實是兩種疾病,根據α-突觸核蛋白聚集體的不同起源,可以分為腦優先型(自上而下)和身體優先型(自下而上)。
  • 基因療法治療帕金森氏症再添新研究:抑制PTB可促進神經元生成,替換損傷細胞
    ,這一發現可應用於帕金森氏病治療。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目前還未完全清楚病因。其中,帕金森氏症早期運動症狀主要是由於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死亡,患者相關腦區多巴胺不足造成的。據世界帕金森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 570 萬帕金森患者,其中中國患病人數約 270 萬,年增新發患者 10 萬。
  • 科學家提出帕金森症新療法 或將於2020年進行臨床試驗
    科學家提出帕金森症新療法 或將於2020年進行臨床試驗  Winnie Lee • 2018-11-02 17:20:46 來源:前瞻網
  • 日本首次用iPS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症—新聞—科學網
    日本首次用iPS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症
  • 一種新神經遞質可降低神經元活動
    科學家們可能已經發現了為何標準的帕金森氏病治療常常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的原因。
  • 新進展:科學家發現帕金森氏病患者星形膠質細胞代謝異常
    新進展:科學家發現帕金森氏病患者星形膠質細胞代謝異常 2020-09-09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帕金森氏症可能是腸道微生物「惹的禍」
    新華社華盛頓12月3日電(記者林小春)        帕金森氏症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大腦疾病,但美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
  • 失智症與帕金森氏症救星,發現清除腦部有毒蛋白的方法
    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在針對果蠅的大腦活動與行為的實驗中,發現當果蠅進入深度睡眠時,喙部會反覆伸出與縮回。這樣的幫浦運動有助於清除廢物與修補傷口,並掃除大腦中有毒蛋白質。由於控制果蠅睡眠周期的神經元,與人類神經元相似,而有毒蛋白是導致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的元兇。換言之,好好睡一覺無疑是維持大腦健康、防止前述疾病的重要關鍵。根據研究團隊發表於《科學發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論文,現有文獻已證實,睡眠不足將損害學習、記憶、免疫能力與傷口癒合。然而,睡眠如何達到這些功能,卻仍不清楚。
  • 【Nature子刊】新進展:科學家發現帕金森氏病患者星形膠質細胞代謝...
    導言:帕金森氏病(PD)影響全球600多萬人,是世界範圍內第二大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雖然帕金森氏病的確切病因仍然未知,但近年來,科學家已經證實了其病理學中的多種分子機制。近期,有研究人員發現了帕金森氏病患者體內星形膠質細胞的特殊代謝變化。星形膠質細胞(Astroglia),是哺乳動物腦內分布最廣泛的一類細胞,也是膠質細胞中體積最大的一種。
  • 科學家發現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重塑神經功能
    神經元是大腦的基本功能單元,我們腦內有上千種不同類型的神經元,神經元之間形成複雜而精確的網絡連接(神經環路),是我們感知、思考和行為的基礎。很多神經系統疾病,包括中風、腦外傷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和阿爾茲海默病等),都會導致腦內神經元的丟失和神經連接的破壞,進而產生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比如偏癱、運動遲緩、肌肉僵直、學習記憶能力受損等。
  • Nat Commun:鈣在帕金森症發病過程中的作用
    在這項由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者們做出的研究中,作者發現鈣能夠介導神經末梢細胞膜微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而這對於大腦神經信號的傳遞,同時也影響了帕金森症發病關鍵蛋白alpha-synuclein的活性。大腦中鈣水平的過高或者alpha-synuclein蛋白水平的過高都會觸發腦細胞死亡的鏈式反應。
  • 多篇文章解讀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進展!
    神經退行性疾病是機體神經元結構或功能逐漸喪失而引發的一類疾病,起包括帕金森疾病、阿爾茲海默病、亨廷頓氏病等;目前這類疾病病因尚不明確並無有效治癒手段,且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科學家們在退行性疾病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 自噬轉化醫學與疾病研究進展
    特別是對於神經退行性疾病,大多數成人神經退行性疾病共同病理特徵是神經元內存在易聚集蛋白,如突變的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澱粉樣前體蛋白、Tau蛋白、Huntingtin蛋白等,它們對神經元產生毒性作用,最終導致神經元的死亡而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自噬已經被發現在神經變性疾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神經退行疾病治療新途徑:中國科學家為小鼠再生視神經節細胞
    帕金森患者是否能通過該方法被治癒?《細胞》期刊發表的一項中國科學家團隊研究,有望為未來眾多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提供一個新的途徑。1億多人患有神經退行性疾病人類的神經系統包含成百上千種不同類型的神經元細胞。在成熟的神經系統中,神經元一般不會再生,一旦死亡,就是永久性的。
  • Stem Cell Rep:科學家有望利用一種細胞循環工具來治療帕金森疾病
    2020年9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深入分析了細胞中循環線粒體的分子機器,旨在闡明如何提升這種產生能量結構(線粒體)的產量,研究者表示,線粒體出現問題是帕金森疾病發生的一個關鍵方面,研究人員重點對神經元進行了研究,
  • eneuro:新發現!一種糖尿病藥物或能減緩帕金森疾病的進展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eneuro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華威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或能幫助減緩帕金森疾病的進展。帕金森疾病的標誌是大腦中多巴胺能神經元(dopaminergic neurons)細胞的退化,該細胞在機體運動和協調性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當這些多巴胺能神經元退化時就會誘發運動不能症、運動遲緩、機體僵硬和麻木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