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整式的豎式除法與綜合除法

2021-02-20 初中數學微課程

本探究答案由瞿昱煒同學提供


1、背景分析與知識串聯:

整式的「豎式乘法」和「豎式除法」其實是很容易理解的,計算的方式可以直接從整數的「豎式乘法」和「豎式除法」直接遷移過來,只是需要理解用「指數」來表示「位值」的這樣一種轉換。而「綜合除法」實際上一種特殊的整式「豎式除法」,當除式是一個一次多項式的時候,「豎式除法」可以簡寫成「綜合除法」,在實際中的應用就是:我們能夠不寫長除的繁瑣步驟而直接快速得到任意一個整式除以一個一次多項式的商式和餘式。

2、探究設計思路:

(1)第1個問題,要求學生用「豎式乘法」以及「分離係數法」來計算整式的乘法。其實在講授「十字相乘法」的課堂上,就應該已經滲透過「豎式乘法」的思想了,就應該算是熱身。

(2)第2個問題,要求學生用「豎式除法」以及「分離係數法」來計算整式的除法。注意計算的時候不要出錯即可。

(3)第3個問題,引出「綜合除法」,給出範例,要求學生根據範例嘗試完成。至於學生如何證明「綜合除法」的正確性,如果學生能想到根據長除法來進行驗證發現兩者答案相同,我覺得就達到基本目的了;一些程度比較好的學生,如果能夠想到用待定係數法去證明任何一個整式除以一個一次多項式都能夠用「綜合除法」來做,就很好了。

3、數學思想方法:

特殊與一般思想——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反覆認識

相關焦點

  • 小學三年級除法豎式計算易錯點
    除法相對應乘法,變化比較大,在豎式計算的時候很多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就今天看到的兩個錯誤分析一下,孩子出錯的原因,看看您的孩子會不會有這些問題。一、商沒有寫出0這個孩子的解題思路及豎式格式都是是正確的,錯在商沒有把0寫上。孩子解題的時候,看到豎式中出現「0」了,就認為這個豎式計算寫完了。
  • Word中輸入除法豎式的方法
    同學們經常在做數學計算題的時候可以看到列印的除法豎式很整齊,可同學們知道怎樣才能在Word中編輯除法豎式嗎?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匯總一下方法步驟,同學們也可以按照這個步驟來嘗試一下。同學們可以先看幾類最常見的除法豎式的正確格式圖1。
  • 初中數學培優 七年級下 第七講 整式的除法(多項式除法)
    二、重點難點分析1.單項式除以單項式是整式除法的基礎,熟練掌握其運算法則是關鍵。2.同底數冪的除法要注意除式的底數不能為零,法則中的底數可以是一個數也可以是一個代數式。amn=am-n.3.零指數和負整數指數冪中的底數均不能為零。a0=1(a≠0);a-n=(a≠0).
  • 初中數學輕鬆學:會小學乘除的豎式計算,就能快速掌握整式(尤其是...
    小學數學中學習了兩位數的乘法以及除法,並且介紹的是豎式計算法,然而很多學生到了初中甚至高中後還僅僅認為豎式計算只適合數的乘法和除法運算,而沒有意識到豎式計算還可以在更為複雜的整式運算尤其是多項式乘積與多項式除法中也可以同樣使用,並且還能有效避免失誤,同時還能鍛鍊個人的思維和計算能力。
  • 列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如何降低錯誤?
    現在二年級的小朋友已經在學列豎式計算除法,列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正確書寫除號,並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二年級下數學有餘數的除法《列豎式計算1》列豎式計算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就是試商的問題,試商其實就是找一個數和除數相乘,得數最接近且小於被除數。
  • 小學數學:計算基礎訓練,除法豎式300題,滿分計算是練出來的
    計算是數學的基礎,但是很多同學的計算總是出錯,那從哪裡練起呢,我建議是除法,因為除法裡面運用到的思想很多,第一步試商會運用到四捨五入和估算,第二步就是用估算出來的商和除數相乘,又練習了乘法,第三步又鍛鍊了減法,第四步是餘數和商比大小,而除法的驗算乘法裡面,又會涉及到加法,這下加減乘除就都練全了。
  • 你會用「短除法」來解決問題嗎?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38頁「你知道嗎」 聽老師講課同學們,你們看明白上面的方法嗎,如果沒有看明白,沒有關係,下面就聽老師來講一講。上面的這種方法叫做短除法,短除是把一般除法豎式中除的過程加以簡化的一種方法。
  • 請把除法豎式補充完整,若找不到解題的突破口,將很難完成此題
    例題:(小學數學題)把下面的豎式補充完整。今天,數學世界給大家分析一道小學數學算術題,這是一道完成填數的除法豎式題,題目中給出的數據只有5個,如果不能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將很難做出此題。對於不善於推理思考的學生,想要做出這題將很困難。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除法豎式計算掌握的熟練程度。
  • 綜合除法,身份證校驗碼與進位轉換
    本人感覺很奇怪的一點是,網上講身份證校驗碼的文章裡面,比較多的是直接列出每一位的權重(7,9,10,5,8,4,2,1,6,3,7,9,10,5
  • 數學運算(三)——無符號數除法器
    數學運算(一)—— 無符號數加法器數學運算(二)——無符號數乘法器結構數學運算(三)——無符號數除法器
  • 小學教師招聘數學教案設計《小數除法》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情景中探索並初步會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懂得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會用豎式進行計算。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發展分析、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 又揭開兩個除法性質的新面紗,你是除法小英雄了嗎?
    又揭開兩個除法性質的新面紗,你是除法小英雄了嗎?溧之道數學益智四上簡析(007)除法筆算能力強,全靠乘法來幫忙,心算乘法是高手,筆算除法你最牛。127.用豎式計算,並驗算。 99÷20 510÷90 357÷50 265÷80 【驗算的過程,就是理解商×除數+餘數=被除數,這裡潛藏著很多有難度的考點,你可得用心了呀。】128.填空,並寫出推算過程。 60分=( )時,我是這樣想的:1時=60分,60÷60=1(時),所以,60分=(1)時。
  • 回顧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知識點,反思除法活動引發智力衝擊
    回顧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知識點,反思除法活動引發智力衝擊溧之道數學益智四上(019)有一個少年,他錯過了課堂學習時間,11周歲那年,他幸運地上了初中,但幾乎沒學過數學的他,聽老師講數學就像聽天書。他沒有向命運低頭,不顧同學嘲笑,上課拼命地聽,拼命的記筆記。
  • 小數除法列豎式的計算方法
    五年級上冊我們已學過小數除法,現在我們再來複習一下,為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圓的周長和面積打好基礎。除數是小數小結(1)除數是整數時: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例1;(2)除數是小數時:先把除數變成整數,除數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即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也要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即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用0補),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如例4和5(3)計算小數除法,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餘數時,在餘數後面添0繼續除;如例3;計算過程中,哪一位上不夠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佔位。如例2。
  • 二年級數學下綜合卷,有餘數的除法較難理解,尖子生卻輕鬆考滿分
    有餘數的除法是二年級數學下冊的重點,也是難點,該知識點能否學得紮實,關係著後期兩位數、三位數的除法是否能夠學好。並且,有餘數的除法是每年期末考試必考的內容,它貫穿了整份試卷的題型設計,考查學生的應用和理解能力。
  • 這個辦法,能讓你除法做得飛快
    看過故事的你可能已經明白了吧,但是盧老師還想跟你繼續來聊一聊以下三點: 一、整數除法最難算 確實在加減乘除4種運算中,加減是比較容易的,乘法呢?列豎式計算的時候,第二個乘數有幾位就乘幾次,最後再加起來,它的方法是非常確定的。 而整數除法非常難。
  • 人教版五年級《小數除法》預習資料
    暑假課堂:人教版五年級《小數除法》詳細預習資料,在家輕鬆學數學。大家好,我是小梁老師,這節課我們來預習第二單元《小數除法》,預習一整個單元,內容很多,一天肯定預習不完,畢竟還得每節後做點題,同學們可以分成幾天去學習這個預習資料。第二單元《小數除法》※第一節「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需要掌握內容:1、會計算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 小學數學~說課~《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下面開始我的說課。一、說教材(一)說教材的地位與作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學習內容,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後階段,是整數除法的完成和提升階段。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本課的教學具有一定的總結性和概括性。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知識梳理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材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這一冊的重點內容,主要分三部分來介紹:(1)口算除法和估算除法;(2)筆算除法;(3)商的變化規律及用商的變化規律簡便計算。一、口算除法和估算除法1. 口算除法。課本中是以80÷20和150÷50為例。對於這兩道題,我們可以用兩種思路來口算。(1)第一種思路:利用已知的20×4=80和50×3=150分別得出80÷20=4和150÷50=3。(2)第二種思路:我們把80、20、150和50看成8個十、2個十、15個十和5個十。
  • 3道三年級除法奧數題,家長:題難,不會!
    今天逛論壇看到3道三年級除法奧數題,發帖子的家長表示有點難,能把這幾道題全部解答出來的,肯定是小學霸!一起來看看題吧:上圖是第一道奧數題。三年級同學,已經掌握了除法豎式,但是呢,當遇到上面這類奧數題時,會覺得特別難,沒有任何思路。如何培養孩子們去解答這類奧數題呢?首先,這道題目,答案並非只有一種。同學們只要能推導出一種,就算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