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臺永磁懸浮旋轉機械研製成功

2020-12-08 網易探索

核心提示:病人通過人工心臟泵進行手術或搶救時,因泵內軸承磨損更換心臟泵,將給病人造成生命危險。一種能替代機械軸承的永磁軸承可解決這一問題,我國近日研製成功世界首臺永磁懸浮旋轉機械。

病人通過人工心臟泵進行手術或搶救時,因泵內軸承磨損更換心臟泵,將給病人造成生命危險。一種能替代機械軸承的永磁軸承可解決這一問題,我國近日研製成功世界首臺永磁懸浮旋轉機械。

專家表示,「這是一場新的機械革命」,其意義在於理論上的重大突破——把科學界百年認為的「永磁懸浮不可能穩定」原理變為「能夠穩定」的現實。

由江蘇大學設計、蘇州申華低溫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和江蘇大學機電總廠等聯合研製的永磁軸承透平機,日前成功進行滿負荷試驗,轉速初步達到2萬轉/分鐘。

永磁懸浮是一種永久磁鐵或是磁組合,由相互間永磁力的作用而保持無機械(滾珠軸承)接觸的平衡。英國著名學者恩紹1839年證明了「靜態時的永久磁鐵或是磁組合,在無其他外力作用下,僅僅是相互間永磁力的作用,不可能在靜止狀態下保持穩定」的理論。然而,江蘇大學教授錢坤喜則認為:「恩紹只是對靜態下的永磁懸浮作了『不穩定』的結論,並未對動態下的永磁懸浮穩定與否下過結論。」

錢坤喜團隊苦鑽10年,用永磁懸浮旋轉體的陀螺效應引入人工心臟泵,達到穩定的平衡。實驗證實,永磁懸浮旋轉體達到一定轉速後,可穩定懸浮而產生陀螺效應。在動態條件下,永磁懸浮機械旋轉越大越穩定,轉速越高越穩定,為永磁懸浮機械的完善和產業化奠定了基礎。他的成果已獲3項國家專利。

據錢坤喜介紹,目前發達國家用電磁懸浮技術生產軸承,不足是技術複雜、不可靠;而永磁軸承使用壽命長、成本低,「如果材料不老化,永磁軸承可用幾十年」。(來源:科技日報)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我國研製成功世界首臺永磁懸浮旋轉機械
  • 長沙研製出全國首輛磁懸浮列車
    這一年的5月11日,我國第一臺單轉向架磁懸浮列車在國防科大實驗室試車成功,中國人正式圓了自己的磁懸浮列車夢。這一事件,入選當年我國的十大科技新聞。從此以後,我國的磁浮交通運輸技術向前邁進一大步,逐漸走在國際前端。   1995年之後,我國的磁懸浮技術開始遍地開花,在研究領域、應用領域都有很大發展。
  • 世界首輛「倒掛」磁懸浮列車大連誕生(圖)
    點擊進入>>>   世界首輛「倒掛」磁懸浮大連誕生這種輕型吊軌磁懸浮列車的時速可達400公裡,它的成功運行標誌著我國高速永磁懸浮列車的誕生見習記者邵敏  本報訊昨天,在眾人的期盼目光和驚嘆聲中,一輛「倒掛」在空中的長9.6米、寬1.65米、高1.87米,可載客10人的輕型吊軌磁懸浮實驗車在大連磁谷科技研究所的實驗室內行駛了具有歷史意義的70米。
  • 25年前的今天:中國首臺磁懸浮列車的誕生
    1995年5月11日,中國首臺可載人的磁懸浮列車在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功,中國成為繼德國、日本、英國、蘇聯、韓國之後的第六個成功研製磁懸浮列車的國家。中國的磁懸浮列車研製起步較晚,但研製速度較快。研製載人磁懸浮列車被正式列入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點項目是在1992年。磁懸浮列車是一種無接觸式運輸系統,靠電磁力使列車懸浮在離地面約1釐米處,最高時速可達600公裡每小時。磁懸浮列車具有安全、能耗低、爬坡力強、無空氣汙染等優點,被譽為21世紀的新型交通工具。
  • 中國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向科技文明創造者們致敬
    從人民日報發的官方微博中我們了解到,中國在科技領域又有了突破性進展,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王秋良團隊成功研製出了一個中心磁場高達32.35特斯拉的全超導磁體,並且自主研發了高溫內插磁體技術,該技術的出現,打破了2017年12月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32.0特斯拉超導體的世界紀錄,標誌著我國已成為世界高場內插磁體技術研究領域的引領者。
  • 中國研製超級磁懸浮列車 時速可達2900公裡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 港媒稱,中國正在研製超級磁懸浮列車,採用真空管設計,未來的時速可達到每小時2900公裡。  香港《商報》網站5月12日報導稱,在西南交通大學的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導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完成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軌道測試。這一項目由鄧自剛博士領導,他已經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數年研究。  《科技世界》報導稱,去年3月,鄧自剛率領的研究小組進行了第一次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軌道測試。這種新型環形軌道將掀起一股速度更快的列車的浪潮。
  • 聯創光電研製成功首臺兆瓦級高溫超導直流感應加熱設備
    7月1日,聯創光電研製的世界首臺國際領先水平的兆瓦級高溫超導直流感應加熱設備通過科技成果鑑定。而高溫超導是指一些具有較其他超導物質相對較高的臨界溫度的物質在液態氮的環境下產生的超導現象,在電力能源、高端醫療、高速交通、大科學儀器、軍工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其中最重要的三大主要應用領域為高性能超導電子元器件、超導磁懸浮和超導感應加熱。
  • 讓我們的飛輪旋轉在世界前沿
    飛輪是遙感衛星在太空實現姿態穩定的關鍵控制部件,「衛星新型姿控儲能兩用飛輪技術」項目的誕生,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打破了國外在此領域的技術壟斷,解決了我國衛星用新型磁懸浮飛輪的瓶頸問題,為新一代衛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我們的理想是讓我們的飛輪和陀螺旋轉在世界前沿。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們還有很多事情需要繼續努力。」
  • 時速600公裡成功試跑!磁懸浮列車距離我們還會遠嗎?
    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這標誌著我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突破。磁懸浮列車跑道(圖片源自網絡)據媒體報導,在試驗車成功試跑的同時,5輛編組的工程樣車研製也在穩步推進中
  • 《機械產品創新設計與製作實踐》優秀作品展(三)——磁懸浮
    上學期末(2018年秋),機電學院下發了實踐課程--《機械產品創新設計與製作》的開課通知。我們小組於今年三月確定項目內容,即製造一套簡易的磁懸浮裝置。至於為什麼會打算做磁懸浮,是因為我們小組兩位成員都看過網上一些DIY大神做的磁懸浮裝置,覺得十分有趣,所以藉此課程機會,我們也想運用所學習過的電路知識、電磁學知識、控制知識自己動手做一個簡易磁懸浮裝置。
  • 「華龍一號」首臺核能發電機研製成功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6日對外宣布,由東方電機為中核集團福清核電站5、6號機組研製的首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華龍一號」半轉速汽輪發電機成功通過了「型式試驗」,全部指標達到和優於設計要求。
  • 【產品】全球首款磁懸浮微風發電機亮相內蒙古
    經過中韓兩國技術人員兩年的共同努力,全球最先進的首臺10千瓦和50千瓦的兩臺磁懸浮多柱塔式垂直軸微風風力發電機組樣機於5月19
  • 高溫超導磁懸浮 時速三千是誤讀
    原標題:高溫超導磁懸浮 時速三千是誤讀   回放:   5月7日,西南交通大學科研人員稱,現已搭建全球首個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懸浮列車原型試驗平臺,希望通過建造真空環境,減少空氣對磁懸浮列車的阻力。   疑問:   磁懸浮列車真的可以這麼快嗎?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懸浮是什麼技術?目前該技術研究情況究竟如何?   解答:   「早在1992年,科研人員就已經依據高速旋轉實驗推論出高溫超導磁懸浮的實驗速度可達3600公裡/小時,但這只是理論上的,要做出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讓我們的飛輪和陀螺旋轉在世界前沿
    瞄準前沿立足創新    上世紀末,雖然我國已掌握了基於機械軸承的飛輪技術,但由於機械軸承飛輪有接觸摩擦,精度低,成為嚴重製約我國遙感衛星解析度的進一步提高,壽命從幾年向幾十年跨越的關鍵技術之一。而磁懸浮飛輪採用磁懸浮支承技術,其摩擦力矩可減少兩個數量級,並且壽命長。
  • "華龍一號"核能發電機研製成功 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華龍一號」核電項目首臺發電機6日在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通過了「型式試驗」,全部指標達到和優於設計要求,標誌著我國「華龍一號」首臺發電機自主研製成功。「華龍一號」首臺核能發電機由東方電機自主研製,將應用於中核集團福清核電站5、6號機組。
  • 磁懸浮列車運行速度比高鐵快,它的原理是什麼,是如何實現懸浮的
    實現當前這一技術的價值還未充分開發出來,磁懸浮列車的生產運營也暫且處於試驗階段,未能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應用。那麼磁懸浮列車的懸浮原理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實現懸浮的呢?    與高鐵極為相似,中國也同樣不是首個提出磁懸浮列車理念的國家,但是中國卻是第一個將磁懸浮列車投入實踐運營的一個國家。
  • 世界首個旋式鑄造單晶爐研製成功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寇勇)世界首個旋式鑄造單晶爐日前在江西賽維集團研製成功。該旋式鑄造單晶爐由中國科學院陳仙輝院士團隊和光伏老牌企業賽維集團技術團隊合作研製,由多晶矽鑄錠爐改造而成,單爐矽錠重量可達1200千克。
  • 磁懸浮列車運行速度比高鐵快,那它如何實現懸浮的?看完就明白了
    與高鐵極為相似,中國也同樣不是首個提出磁懸浮列車理念的國家,但是中國卻是第一個將磁懸浮列車投入實踐運營的一個國家。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最早嘗試研製磁懸浮列車的是日本和美國,之後引起了德國的關注,有著工業強國之稱的德國很快在該領域取得了突破進展,然而由於國家的發展需要,德國不得已停止了磁懸浮列車的研製,這一技術就此陷入僵局。
  • 中國將驗證真空管磁懸浮列車
    據香港《商報》網站5月12日報導,在西南交通大學的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導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完成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軌道測試
  • 中國小夥子發明磁懸浮輪胎?震驚世界
    據稱,這個21歲的年輕小夥子來自新疆,名叫拜爾克·拜布提,從小就對磁懸浮、機械製造等十分感興趣,從高二的時候就開始鼓搗著世界上的第一款磁懸浮輪胎(高二的我還在想著隔壁班那個小美今天上廁所會不會路過我的班級門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