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染色體、染色單體、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的理解

2021-02-15 老吳生物課堂

①染色體:以著絲點數目為準,常染色體:在雌雄個體中沒有差異的染色體,性染色體:在雌雄個體中有顯著差異的染色體;
②染色單體:一個染色體複製後內含兩個DNA時,才有染色單體(染色體複製後才有並連在一個著絲點上,著絲點分裂後就沒有);

③同源染色體:形態大小一般都相同,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減數分裂時能聯會(次級精、卵母細胞,精子、卵細胞中沒有);

④四分體:(減I前、中期)聯會後,每對同源染色體含兩條染色體,四個染色單體;(1個四分體=1對同源染色體=2個染色體=4個染色單體=4個DNA)。

⑤DNA量:有單體時等於單體數(是染色體數的兩倍),無單體時等於染色體數;

⑥染色體組:二倍體生物配子中的一套染色體(大小,形態互不相同);

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有關變化

1.原始生殖細胞經過減數分裂產生成熟生殖細胞(精細胞或卵細胞),染色體只複製一次,而細胞連續分裂兩次,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2.減數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徵: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進行染色體的複製;前期會出現聯會現象,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還常常會發生交叉互換;中期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3.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徵:染色體不再複製。在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隨之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並分別移向細胞兩極。例.(多選)下列有關減數分裂的概念,敘述正確的是( ACFG     )B.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配對,每個染色體含有4 條染色單體,子細胞染色體數目為母細胞的一半D.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且形態、大小一定相同F.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發生在同源染色體分離之前



相關焦點

  • 高中生物 | 染色體、染色單體、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和四分體辨析
    這兩條姐妹染色單體連接在同一個著絲點上,由於一個著絲點表示一條染色體,所以一條染色單體不等於一條染色體。如圖中的1為一條染色體,1中的a與a』為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同源染色體是指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能兩兩配對(聯會)的一對染色體。如圖中的1和2為一對同源染色體,3和4為一對同源染色體。
  • 姐妹染色單體分化染色方法
    姐妹染色單體分化染色方法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10 20:35 姐妹染色單體差別染色可使中期染色體顯示深淺不同的兩條單體,能藉以觀察姐妹染色單體互換(SCE)現象
  • 等位基因只存在於同源染色體上嗎?核基因在染色體的存在位置的幾個誤區
    在遺傳中表現為伴性遺傳,在染色體的結構變異中,染色體的缺失也會導致缺失部位缺少與之對應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誤區2.等位基因只存在於同源染色體上  很多學生認為等位基因只能位於同源染色體上。事實上,等位基因除了可以存在於同源染色體上以外,還可以存在於同一條染色體的兩個姐妹染色單體上、同一條染色體的著色點分裂形成的兩條子染色體上。
  • Nature|人基因組複製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的構象
    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Hi-C)可以用以分析細胞中染色體中複雜的基因組景觀,但是目前姐妹染色單體由於其序列相同還很難確定它們如何在複製的染色體中相互作用。近日,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Daniel W.
  • Nature | 人基因組複製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的構象
    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Hi-C)可以用以分析細胞中染色體中複雜的基因組景觀,但是目前姐妹染色單體由於其序列相同還很難確定它們如何在複製的染色體中相互作用。近日,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Daniel W.
  • 高中生物知識點,基因與染色體的關係
    精子的形成(圖片來源生物必修二課本)卵細胞形成(生物必修二課本)減數第二次分裂全程無同源染色體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做聯會。由於每條染色體都含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因此聯會後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
  • Current Biology:使姐妹染色單體呈十字形的關鍵蛋白質
    生物谷:日本研究人員27日報告說,他們發現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使一對姐妹染色單體形成十字形的關鍵蛋白質。       細胞的有絲分裂被劃分為間期、前期等多個階段,在分裂間期,細胞中的每個染色體都會複製出一對姐妹染色單體。分裂前期,這一對姐妹染色單體在著絲點處相互連接,呈十字形。
  • 染色質和染色體的結構
    染色質和染色體的結構染色質是細胞核內能被鹼性染料染色的物質,它與染色體是在細胞周期不同階段相互轉變的形態結構
  • 新技術揭示人類基因組複製時的姐妹染色單體構象
    新技術揭示人類基因組複製時的姐妹染色單體構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1:27:39 奧地利科學院Daniel W.
  • 乾貨 |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係
    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後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並分別移向細胞兩極。(1)聯會:是指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前期)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該時期已完成複製,染色單體已形成,即一對同源染色體含4條染色單體。 (2)四分體:聯會後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圖中含有兩個四分體,即四分體的個數等於減數分裂中配對的同源染色體對數。
  • Nature:首次在3D空間中繪製出姐妹染色單體的構象圖譜
    2020年10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長鏈染色體DNA分子的正確摺疊對於細胞功能的正常發揮非常重要,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開創性的方法來繪製複製DNA分子之間的接觸點,相關研究結果闡明了基因組在人類細胞核中進行摺疊的分子機制。
  • 從染色質到染色體的四級結構
    染色質和染色體的基本成分相同,主要包括DNA和組蛋白,除此之外,還有非組蛋白和RNA。染色體是染色質經過髙度聚縮後形成的特殊結構。
  • SisterC可檢測姐妹染色體相互作用
    SisterC可檢測姐妹染色體相互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4:55:52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Job Dekker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2015招教考試|生物遺傳與進化知識點-基因和染色體的關係(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1.正確區分染色體、染色單體、同源染色體和四分體(1)染色體和染色單體:細胞分裂間期,染色體經過複製成由一個著絲點連著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所以此時染色體數目要根據著絲點判斷。(2)同源染色體和四分體:同源染色體指形態、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母方,一條來自父方,且能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可以兩兩配對的一對染色體。四分體指減數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聯會後每對同源染色體中含有四條姐妹染色單體。(3)一對同源染色體= 一個四分體=2條染色體=4條染色單體=4個DNA分子。
  • DNA和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曲線圖整理歸納
    在後期時由於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分開,此時染色體數目加倍,但是DNA數目不變。染色體和DNA數目減半發生在末期,原因是染色體分離並進入不同的子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始終有同源染色體存在。(2)要求DNA數和染色體數之比為2:1,實際上就是每條染色體上有2個DNA分子,即染色體上有姐妹染色單體,圖甲中A、D姐妹染色單體已經分離,所以他們的DNA數和染色體數之比為1:1;B、C、E中每條染色體上都有姐妹染色單體,所以它們的DNA數和染色體數之比為2:1。(3)圖乙中f處為減數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後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導致細胞核中DNA數量減半。
  • 汪方煒組揭示姐妹染色體粘連調控與染色體穩定性保護的新機制
    正常人體細胞含有的46條染色體經過DNA複製變成46對姐妹染色單體,並在隨後的有絲分裂期被均等地分配至兩個子細胞,從而實現親代與子代之間遺傳物質的穩定傳遞
  • 《染色體變異》教案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習染色體結構、數目變異以及染色體組、二倍體、多倍體及單倍體的概念,提高觀察分析問題、總結歸納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染色體結構和數目變異的理解以及對單倍體、多倍體的特點和應用,理解生物界這種可遺傳的變異類型,感受生命的奧妙。
  •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係 第一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2條姐妹染色單體。(2)前期:染色質螺旋化形成染色體,出現紡錘體,核仁解體,核膜消失。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有可能發生交叉互換。(3)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呈兩排排列在赤道板上。(4)後期: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同源染色體分開,分別移向細胞兩極,著絲點不分裂。
  • 思維導圖:基因與染色體的關係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親本雌蠅的基因型是BbXRXrB.F1中出現長翅雄蠅的概率為3/16C.雌、雄親本產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殘翅雌蠅可形成基因型為bXr的極體3.基因型為AaBbDd的二倍體生物,其體內某精原細胞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變化示意圖如下。
  • 2019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染色體變異》教案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習染色體結構、數目變異以及染色體組、二倍體、多倍體及單倍體的概念,提高觀察分析問題、總結歸納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染色體結構和數目變異的理解以及對單倍體、多倍體的特點和應用,理解生物界這種可遺傳的變異類型,感受生命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