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terC可檢測姐妹染色體相互作用

2020-12-05 科學網

SisterC可檢測姐妹染色體相互作用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4:55:52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Job Dekker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他們發現使用SisterC可檢測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以及沿染色單體的染色質相互作用。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9月23日的《自然-方法學》上。

他們描述了SisterC,這是一種染色體構象捕獲檢測法,可區分相同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以及沿著同一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相互作用。SisterC在S期使用5-溴2'-脫氧尿苷(BrdU)摻入以標記新複製的鏈,然後進行Hi-C標記,然後通過Hoechst /紫外線處理破壞含5-溴脫氧尿苷的鏈。在對剩餘的完整鏈進行測序後,這允許根據讀取的鏈將Hi-C產物分為姐妹間和姐妹內相互作用。

他們在有絲分裂的釀酒酵母細胞上進行了SisterC。他們發現著絲粒姐妹染色單體的精確比對。沿臂方向,姐妹染色單體的排列較不精確,姐妹染色體之間,每35kkibase(kb)一個連接。姐妹染色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發生在黏附蛋白結合位點之間,這些位點之間通常相距5至25 kb。沿著姐妹染色單體,粘著蛋白導致形成高達50 kb的環。SisterC允許研究姐妹染色單體壓縮與其在有絲分裂期間的分離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

附:英文原文

Title: Detecting chromatin interactions between and along sister chromatids with SisterC

Author: Marlies E. Oomen, Adam K. Hedger, Jonathan K. Watts, Job Dekker

Issue&Volume: 2020-09-23

Abstract: Chromosome segregation requires both compaction and disentanglement of sister chromatids. We describe SisterC, a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 assay that distinguishes interactions between and along identical sister chromatids. SisterC employs 5-bromo-2′-deoxyuridine (BrdU) incorporation during S-phase to label newly replicated strands, followed by Hi-C and then the destruction of 5-bromodeoxyuridine-containing strands via Hoechst/ultraviolet treatment. After sequencing of the remaining intact strands, this allows assignment of Hi-C products as inter- and intra-sister interactions based on the strands that reads are mapped to. We performed SisterC on mitotic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ells. We find precise alignment of sister chromatids at centromeres. Along arms, sister chromatids are less precisely aligned, with inter-sister connections every ~35kilobase (kb). Inter-sister interactions occur between cohesin binding sites that are often offset by 5 to 25kb. Along sister chromatids, cohesin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loops of up to 50kb. SisterC allows study of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sister chromatid compaction and their segregation during mitosis.

DOI: 10.1038/s41592-020-0930-9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0-0930-9

相關焦點

  • Nature|人基因組複製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的構象
    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Hi-C)可以用以分析細胞中染色體中複雜的基因組景觀,但是目前姐妹染色單體由於其序列相同還很難確定它們如何在複製的染色體中相互作用。近日,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Daniel W.
  • Nature | 人基因組複製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的構象
    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Hi-C)可以用以分析細胞中染色體中複雜的基因組景觀,但是目前姐妹染色單體由於其序列相同還很難確定它們如何在複製的染色體中相互作用。近日,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Daniel W.
  • 微課:染色體、染色單體、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的理解
    ①染色體:以著絲點數目為準,常染色體:在雌雄個體中沒有差異的染色體,性染色體:在雌雄個體中有顯著差異的染色體;②染色單體:一個染色體複製後內含兩個
  • 汪方煒組揭示姐妹染色體粘連調控與染色體穩定性保護的新機制
    11月14日,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汪方煒實驗室在EMBO Report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A kinase-dependent role for Haspin in antagonizing Wapl and protecting mitotic centromere cohesion」研究論文,闡述姐妹染色體粘連調控和染色體穩定性保護的新機制
  • 高中生物 | 染色體、染色單體、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和四分體辨析
    在細胞分裂間期,主要完成染色體的複製,複製的結果是每條染色體都含有兩條完全一樣的姐妹染色單體。
  • 新技術揭示人類基因組複製時的姐妹染色單體構象
    新技術揭示人類基因組複製時的姐妹染色單體構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1:27:39 奧地利科學院Daniel W.
  • 生科徐冬一研究組在PNAS發文揭示MRN複合物在染色體分離中的新功能
    在有絲分裂期,由紡錘體來引導姐妹染色單體至兩個子細胞中。高等動物細胞中紡錘體的主要元件包括微管(microtubules)、中心體(centrosome)、染色體和微管結合蛋白。正常的紡錘體組裝及動態對於分裂期染色體的正常分離及維持基因組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 Nature:首次在3D空間中繪製出姐妹染色單體的構象圖譜
    2020年10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長鏈染色體DNA分子的正確摺疊對於細胞功能的正常發揮非常重要,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開創性的方法來繪製複製DNA分子之間的接觸點,相關研究結果闡明了基因組在人類細胞核中進行摺疊的分子機制。
  • Y染色體父系遺傳標記檢測是什麼技術?
    不過DNA-Y染色體檢驗有父系遺傳特點,因而可幫助警方發現案犯所在的家族,進而縮小排查範圍。" 北京中正司法鑑定所所長鄧亞軍表示。就像中國人的家族譜中只出現男性後代的名字一樣,Y染色體也是只在家族男性中遺傳。父親將Y染色體遺傳給兒子,兒子再將Y染色體遺傳給孫子……,一代代的遺傳下去,因而Y染色體在家族男性中形成了一個遺傳的標記。
  • 為什麼當代的父母不重視孩子《染色體疾病基因檢測》?
    父母對染色體疾病基因檢測的知識匱乏近日,開封市某某醫院接診了一位患有染色體疾病「愛德華氏症候群」患兒,孩子的父母感到深深的自責和痛苦,其實這樣的悲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只是因為他們的覺得我們的身體都是完全正常健康的,我們的孩子一定也是健康的。
  • 試管胚胎染色體異常
    除了遺傳性疾病,隨著女方年齡的增加,卵子染色體的異常率也會增加,導致正常胚胎數量的急劇下降。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T),能夠幫助我們篩選染色體正常的胚胎進行移植,從而減少了因胚胎染色體異常導致的胚停、反覆種植失敗的概率。
  • Molecular Cell導讀:應激反應、染色體分裂等
    ,以便在子細胞中進行乾淨的分離,同時又保持姐妹染色單體的緊密平行排列的呢?美國哈佛大學的Nancy Kleckner團隊發表文章 The 3D Topography of Mitotic Chromosomes ,通過對活細胞及固定的哺乳動物細胞進行高解析度三維螢光成像,發現有絲分裂染色體的姐妹單體通過提供機械穩定性的「迷你軸」橋連接,該橋的存在排除了螺旋染色體的纏繞。
  • 染色體核型、微陣列、高通量測序、FISH等檢測手段的區別與應用
    那麼,染色體核型分析、二代測序、基因晶片、高通量測序、微陣列、FISH等檢測手段有哪些區別?以下就是王桂芹主任(大連美琳達婦兒醫院)與呂遠(遺傳學博士、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博士後)的對話內容:  現在的檢測手段有染色體核型分析、高通量測序(二代測序)、微陣列(基因晶片)、FISH這幾種檢測方法,現在進行簡單的介紹:   染色體核型分析  一般用來檢測染色體的數目和大結構異常,比如13、18
  • 新技術可全面檢測RNA與染色質相互作用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出稱為「RADICL-seq」(RNA And DNA Interacting Complexes Ligated And sequence)的方法,可在整個基因組中全面檢測細胞核內RNA和基因組DNA(染色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 試管嬰兒如何解決反覆流產與染色體之間的關係
    懷孕、生孩子對一個女人來說,可易可難。雖然大多數女性朋友都能順利生下小寶寶,但也有一小部分女性會出現一而再、再而三的流產,即有所謂的「習慣性流產」或「反覆性流產」。 由於有過流產的經歷,有很多女性是一發現懷孕,就立馬請假回家,除了上廁所基本都是在床上度過的,但還是阻止不了流產的命運!
  • 醫學英語:非單著絲粒染色體
    非單著絲粒染色體 aneucentric chromosome   非單著絲粒染色體 aneucentric chromosome   著絲粒錯分 centromere misdivision   無著絲粒染色體 akinetic chromosome   無著絲粒斷片 akinetic fragment
  • 山東大學在Cell期刊發表染色體的評論性文章
    證明聚結素(ClsN),對於更高水平的染色體組織具有促進作用,它與後生動物比細菌具有更大的相似性。在真核生物中,這些研究揭示了三維(3d)基因組拓撲結構的三個遠距離水平。但是在細菌中,較高水平的染色體組織化僅限於形成自我相互作用的結構域,以擠壓環的形式出現。在研究中,他們揭示了古埃及人染色體組織的生物學功能,並對真核細胞染色體分裂的進化提供了見解。
  • 同卵雙胞胎姐妹懷孕可不同
    診室裡進來裡一對姐妹花,兩人還是孿生姐妹,就想一道進來,所以只好同意了。 再次懷孕前,如果只是發生一次自然流產,不需要做過多的檢查,如果已經發生2—3次以上自然流產,那可以先檢查一下夫妻雙方的染色體。
  • 第三代試管嬰兒胚胎染色體篩選方案有什麼區別?怎麼選?
    在試管嬰兒第三代基因篩查技術可提供5對和23對染色體篩查,很多做試管嬰兒的姐妹都會在這個問題上犯困,到底是選擇5對還是23對進行篩查呢? 一起來看一下這兩者的優劣勢和適應人群,你就有答案啦!
  • 達雅高Y染色體檢測除了檢測性別,還有什麼作用?
    我們初中學生物的時候就有說過,人體的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而某些遺傳特徵就與一個人的性別有關係並且可以傳播,這個就和染色體中的Y染色體有很大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