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揭示人類基因組複製時的姐妹染色單體構象

2020-12-05 科學網

新技術揭示人類基因組複製時的姐妹染色單體構象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1:27:39

奧地利科學院Daniel W. Gerlich、Michael Mitter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人類基因組複製時的姐妹染色單體構象。相關論文於2020年9月23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報導了姐妹染色單體敏感的Hi-C(scsHi-C)技術,它是基於用4-硫代胸腺嘧啶核苷和核苷轉化化學標記新生DNA。人類染色體的全基因組構象圖譜顯示,姐妹染色單體對在拓撲關聯域(TAD)的邊界上相互作用最頻繁。動態粘連蛋白池的連續加載將TAD內部的姐妹染色單體對分開,並且需要將姐妹染色單體接觸集中在TAD邊界處。研究人員確定了總體上高度配對的TAD亞群,其特徵是兼性異染色質和絕緣的拓撲結構域,這些結構域分別在單個姐妹染色單體內形成。姐妹染色單體拓撲的豐富模式以及這一scsHi-C技術將使人們有可能研究相同DNA分子之間的物理相互作用如何促進DNA修復、基因表達、染色體分離以及潛在的其他生物學過程。

 

據了解,基因組的三維組織支持有絲分裂過程中調控的基因表達、重組、DNA修復和染色體分離。染色體構象捕獲(Hi-C)技術揭示了脊椎動物細胞中內部染色體結構的複雜基因組格局,但姐妹染色單體的相同序列使其難以確定其拓撲結構在複製的染色體中相互作用。

 

附:英文原文

Title: Conformation of sister chromatids in the replicated human genome

Author: Michael Mitter, Catherina Gasser, Zsuzsanna Takacs, Christoph C. H. Langer, Wen Tang, Gregor Jessberger, Charlie T. Beales, Eva Neuner, Stefan L. Ameres, Jan-Michael Peters, Anton Goloborodko, Ronald Micura, Daniel W. Gerlich

Issue&Volume: 2020-09-23

Abstract: The three-dimens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genome supports regulated gene expression, recombination, DNA repair, and chromosome segregation during mitosis.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 (Hi-C)1,2 analysis has revealed a complex genomic landscape of internal chromosomal structures in vertebrate cells3,4,5,6,7, but the identical sequence of sister chromatids has made it difficult to determine how they topologically interact in replicated chromosomes. Here we describe sister-chromatid-sensitive Hi-C (scsHi-C), which is based on labelling of nascent DNA with 4-thio-thymidine and nucleoside conversion chemistry. Genome-wide conformation maps of human chromosomes reveal that sister-chromatid pairs interact most frequently at the boundaries of 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s (TADs). Continuous loading of a dynamic cohesin pool separates sister-chromatid pairs inside TADs and is required to focus sister-chromatid contacts at TAD boundaries. We identified a subset of TADs that are overall highly paired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and insulated topological domains that form separately within individual sister chromatids. The rich pattern of sister-chromatid topologies and our scsHi-C technology will make it possible to investigate how phys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identical DNA molecules contribute to DNA repair, gene expression, chromosome segregation, and potentially other biological processes.

DOI: 10.1038/s41586-020-2744-4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744-4

相關焦點

  • Nature|人基因組複製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的構象
    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Hi-C)可以用以分析細胞中染色體中複雜的基因組景觀,但是目前姐妹染色單體由於其序列相同還很難確定它們如何在複製的染色體中相互作用。近日,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Daniel W.
  • Nature | 人基因組複製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的構象
    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Hi-C)可以用以分析細胞中染色體中複雜的基因組景觀,但是目前姐妹染色單體由於其序列相同還很難確定它們如何在複製的染色體中相互作用。近日,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Daniel W.
  • Nature:首次在3D空間中繪製出姐妹染色單體的構象圖譜
    2020年10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長鏈染色體DNA分子的正確摺疊對於細胞功能的正常發揮非常重要,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開創性的方法來繪製複製DNA分子之間的接觸點,相關研究結果闡明了基因組在人類細胞核中進行摺疊的分子機制。
  • 我國學者在酵母DNA複製與姐妹染色單體黏連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 重要作物染色質三維構象新特徵成功解析
    原標題:重要作物染色質三維構象新特徵成功解析   山東農業大學李平華課題組和香港中文大學鍾思林課題組的合作研究團隊,日前在重要作物大基因組染色質研究領域獲得重大突破。近日,國際學術期刊《分子植物》發表了該項研究成果論文。
  • 姐妹染色單體分化染色方法
    姐妹染色單體分化染色方法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10 20:35 姐妹染色單體差別染色可使中期染色體顯示深淺不同的兩條單體,能藉以觀察姐妹染色單體互換(SCE)現象
  • 微課:染色體、染色單體、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的理解
    ①染色體:以著絲點數目為準,常染色體:在雌雄個體中沒有差異的染色體,性染色體:在雌雄個體中有顯著差異的染色體;②染色單體:一個染色體複製後內含兩個
  • Current Biology:使姐妹染色單體呈十字形的關鍵蛋白質
    生物谷:日本研究人員27日報告說,他們發現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使一對姐妹染色單體形成十字形的關鍵蛋白質。       細胞的有絲分裂被劃分為間期、前期等多個階段,在分裂間期,細胞中的每個染色體都會複製出一對姐妹染色單體。分裂前期,這一對姐妹染色單體在著絲點處相互連接,呈十字形。
  • Molecular Cell導讀:基因組穩定性、基因編輯等
    撰文 | 鹹姐責編 | 十一月北京時間2020年9月4日,Molecular Cell在第79卷第5期共發表11篇研究性文章,內容涉及基因編輯、蛋白質應激、轉錄調控、細胞信號、基因組穩定性以及姐妹染色單體聚合。
  • ...孫育傑/謝曉亮合作團隊等展示CTCF介導染色質結構決定複製起始...
    「複製時間程序」(replication timing program),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基因組的穩定性及其功能【1】。近期的高通量測序研究揭示在基因組中,複製域與染色質中普遍存在的結構性拓撲關聯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TAD)共享了相同的界限,顯示拓撲關聯域TAD是複製域RD的穩定調控單元【3】,並且暗示染色質的結構對於DNA複製起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的進步,莊小威團隊開發新的成像技術,在基因組範圍內對染色質成像
    劃時代的進步,莊小威團隊開發新的成像技術,在基因組範圍內對染色質成像 2020-08-21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揭示人類胚胎染色質三維結構動態變化
    新華社濟南12月5日電(記者蕭海川)探求人類基因奧秘,始終是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國內兩支尖端科研團隊近來攜手攻關,共同揭示了人類早期胚胎中的染色質三維結構的動態變化,有助於更深一步了解生命發育過程。相關科研成果已通過長文形式發表在新近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 吳強組揭示染色質架構蛋白調控基因組高級結構的非對稱性阻斷機制
    人類大約2米長的染色體非常有規律地摺疊在約5微米的細胞核內,其摺疊結構對於組織器官生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而摺疊異常在出生缺陷、神經疾病和腫瘤等各種各樣的疾病發生中也起到重要的病理作用。三維基因組摺疊形成高度有序並且層次分明的拓撲結構域,影響細胞特異性基因表達調控。其中,染色質可以通過形成環狀結構使得遠端的增強子與不同基因的啟動子在空間上靠近,從而精確調控基因的時空特異性表達。
  • SisterC可檢測姐妹染色體相互作用
    SisterC可檢測姐妹染色體相互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4:55:52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Job Dekker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多篇文章揭示染色體的奧秘!
    近日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精確地生成人類染色體的鹼基序列現在是可能的,這將使研究人員能夠生成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序列。"這一成就開啟了基因組學研究的新時代,"美國國家基因組研究所主任、醫學博士Eric Green說道。"產生真正完整的染色體和基因組序列的能力是一項技術壯舉,它將幫助我們獲得對基因組功能的全面理解,並為在醫療保健中使用基因組信息提供信息。"
  • 莊小威團隊首次實現基因組規模的染色質3D組織成像
    來自哈佛大學的莊小威和Bogdan Bintu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種在基因組規模對染色質的3D組織和轉錄活性進行成像的技術。 研究人員表示,染色質的3D組織可調節許多基因組功能,包括從基因表達到DNA複製。生化和成像的研究揭示了各種規模的複雜染色質結構。
  • 基因組規模的染色質3D組織成像首次實現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莊小威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種在基因組規模對染色質的3D組織和轉錄活性進行成像的技術。相關論文近日在線發表於《細胞》。研究人員表示,染色質的3D組織可調節許多基因組功能,包括從基因表達到DNA複製。儘管高通量測序的方法豐富了人們對3D基因組結構的了解,但它們只能提供成對染色質基因座的關聯信息,而不能提供單個基因座的直接空間位置信息。
  • 「珍藏版」綜述|染色質複製與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
    新、舊組蛋白的核小體組裝途徑新合成的染色質包含新舊兩種組蛋白(圖2)。在HeLa細胞中,新舊組蛋白的比例是1:1混合的,但是在特殊的基因組位置或者不同的細胞類型中略有不同。新組蛋白與舊的親代組蛋白之間有幾個方面的不同【10】。
  • 探索人類基因組「荒漠」中的秘密[圖]
    比如細胞系GM12878,就是從血液細胞中培養出來,並用一種病毒來驅動細胞複製,組蛋白或其他因子可能會不正常地結合到擴增基因組中。HeLa細胞系是從50多年前的一個宮頸癌切片中培養出來,並用基因重組技術改造。伯尼開玩笑說,它稱得上是個新物種。  ENCODE科學家現在想觀察直接取自人體的正常細胞。
  • 一項遺傳學新研究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暗物質」
    一項遺傳學新研究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暗物質」  Emma Chou • 2020-03-12 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