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圓、長圓、長筒,中國哪種南瓜最好吃?

2021-01-14 騰訊網

在強調低碳水和健康飲食的當代,瓜果蔬菜無疑是養生界的「三好生」

能讓人產生飽腹感的南瓜,常是健康餐裡米麵糧食的第一替代物。在眾多成熟於秋天的自然風物裡,南瓜給人的季節感並不強,可飯可菜的南瓜,早已經成了四季過於日常的存在。

俗語說「糠菜半年糧」,糧食作物和動物性食物的富足,也並沒有減少人類對蔬菜的需求,研究中國經濟史的美國學者珀金斯曾經指出:「過去和現在都大量消費的唯一的其他食物是蔬菜,在1955年中國城市居民平均每人吃了23斤蔬菜,差不多佔所吃糧食的一半。」

小時候對南瓜的印象很簡單,就是長筒形,橙黃色的硬皮子,一大隻擺在菜市場切片賣,露出金燦燦的瓜肉勾引人。生南瓜總是硬邦邦的,要人覺得不好對付,實際上卻是好脾氣的,蒸、炒、煮、燉,都能很快就熟。

隨著視閾的一點點擴大,加上人們對飲食的日漸講究,腦袋裡的蔬果百科也一點點被完善,葡萄是黑夏、巨峰、晴王,柚子是沙田,文旦,金蘭,也才知道小時候最常吃的南瓜叫密本南瓜,以甜甜綿綿的細膩口感最讓人喜歡。

蜜本南瓜

市面上的南瓜品種越發多樣起來,光是從表皮顏色上看便有深綠色、橙黃色、灰青色、金色,從形態上看,南瓜的種類更是有目共睹的豐富。

目前市面上最紅火的,當屬來自日本的「流量小生」貝貝南瓜,巴掌大小的貝貝,以口感軟糯似烤番薯,有清新的板慄甘香,受到一眾糯食甜食愛好者的歡迎,一躍成為南瓜中的貴族。

去籽,直接丟到微波爐裡叮5-8分鐘即可享用。

別買錯了哦。

貝貝南瓜的紅火也打開了南瓜新世界,各種形狀和口感的南瓜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南瓜第一生產大國,中國的南瓜品種也是毫不遜色的多,從外形的長款比例上,中國的南瓜可以劃分成扁圓、長圓、長筒三種。

扁圓形偏大的有北京的大磨盤南瓜,偏小的則有湖北的柿餅南瓜。大磨盤南瓜不耐澇,因此只生長在北方,南方是沒有的,瓜表皮是滄桑的棕橘色,有結霜,味道比較甘甜,但水分較少,適合直接吃,或拿來做帶有一定濃稠度的果泥和醬汁。

大磨盤南瓜

長圓形的有福州的酒罈瓜、上海的圓南瓜,最常見的蜜本南瓜也屬於長圓形,種植範圍廣,接受度也高,細膩軟嫩,清清甜甜,適合煮粥煮湯,直接蒸也很好吃。

圓南瓜

長筒形則中瓜有上海的黃狼瓜,大瓜有寧波的牛腿瓜等等。黃狼南瓜為上海、杭州地方品種,果形細長,腹部小,似狼尾,果肉質地細膩而糯,粉質多,比較受人們喜愛,牛腿南瓜果肉較粗,但也極粉糯,通體實心,很耐儲存和運輸。

黃狼南瓜

南瓜給人的感覺很鄉土,卻是從明朝前後才傳進來的外來作物,由於南瓜是多途徑傳入中國的,使得南瓜品種特別多,南瓜的別稱、代稱也很複雜,更多有混淆。

我們平時吃的南瓜,實際上是狹義上的「南瓜」,廣義的「南瓜」指的其實是南瓜屬,包括南瓜、筍瓜和西葫蘆,又被分別稱作中國南瓜、印度南瓜、美洲南瓜,但實際上這些南瓜屬作物都來自美洲。

pumpkin只是squash的一種。

西葫蘆很好區分,至於形態和口味和南瓜基本一致的筍瓜,一直和南瓜混在一起,傻傻分不清。實際上筍瓜的皮一般比較厚,筍瓜和南瓜的生長習性差別也比較大,南瓜在南方都生長得很好,到了乾旱寒冷的黃土高原,產量就退化了,而筍瓜則能在低溫和溫差高的地方迅速生長。

厚皮筍瓜

東北地區以為南瓜「種出東洋」,因此主要被稱為「倭瓜」,還有一種叫法稱南瓜為「北瓜」,是誤以為南瓜自北傳來,因此「南人呼南瓜,北人呼被瓜」,但是北瓜又不一定指的都是南瓜,也可能指的是南瓜的兄弟筍瓜。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將南美洲的的南瓜種子帶回歐洲,從此開啟了南瓜的環球之旅。西方萬聖節的南瓜燈起源於愛爾蘭,起初其實是用馬鈴薯、大頭菜、甜菜做的,後來愛爾蘭人到了美國,發現圓圓胖胖的南瓜更適合做空心燈籠,於是萬聖節才變成了南瓜的天下。

南瓜燈

明代,南瓜從東南和西南方紛至沓來,最早由尋求商機的葡萄牙人,從東南亞經海路,最先將南瓜引入福建,又拓展到廣東、浙江等地,浙江在明代記載南瓜就多達21次之多,廣泛分布於浙東、浙西,在明代東南沿海各省中推廣範圍最廣。

而這些引入較早的城市,南瓜的品種也更豐富,中國南瓜種質資源共有1114份,僅浙江就48個南瓜品種。

《本草綱目》裡記載:「南瓜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諸處亦有之矣」,可以看出南瓜引入東南沿海後,便沿著京杭大運河北上至河南。而乾隆時候,《紅樓夢》裡多次提到「倭瓜」,指的就是南瓜,說明南瓜當時在河北已經很流行了。

各省記載南瓜最早時間出處一覽表,圖源@知識分子

除了京杭運河沿岸,太湖流域、長江下遊,南瓜的栽培也比較集中,總體來說,南瓜在太湖流域最受青睞。

多品種的南瓜引入福建的18年後,另一支扁圓種的南瓜大軍從緬甸趕來,最先進入西南地區的雲南,有記載說當時「家有數十百顆堆積如山」,可以看出南瓜在雲南年的盛況。

接著,南瓜又沿著茶馬市進入四川,茶馬市正是當時溝通中原與西北少數民族的商業市集,南瓜正是通過這條商路,再次得到拓展傳播。

茶馬古道早期市集

西北地區的南瓜姍姍來遲,最早出現在陝西,但到民國時期已經有大規模栽培了。

一隻南瓜,記錄著中國貿易史,也可以說是半部移民史。

江西西北的南瓜由閩南流民帶入,湖南的南瓜又由移民湖南北部的江西人帶入,東北的南瓜,最早出現在遼寧,則是山東、河北等地移民「闖關東」的時候帶入的,新疆的南瓜不止引種自甘肅,更千裡迢迢來自遼寧遷徙過來的駐兵。

廣西南瓜引種比較晚,但是品種和別稱都是全國最多的,四月熟的節瓜,七八月熟的金瓜、形長色青的翁瓜,這與它多途徑引入有關,西邊的雲南帶來了扁圓瓜種,東邊的廣東則帶來了長筒形瓜種。

整體上,中國的南瓜以扁圓形為主,各地均有種植,長圓形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長筒形則以長江以北為主。

南瓜在中國的遷徙關乎貿易、關乎經濟、關乎人口遷徙,而一張中國南瓜地圖,也藏著無盡的歷史人文故事,值得細細推敲和玩味。

南瓜這麼做最好吃:

南美土著的烤南瓜、美式南瓜派、意式南瓜湯……南瓜活躍在世界各地,擁有多種做法,至於我們吃貨大國,自然更不用說,一隻南瓜,輕輕鬆鬆可以吃出千百種風味

紅棗鮮百合蒸南瓜

- 食材 -

南瓜500g/紅棗5粒

鮮百合1個/葡萄乾1小把

- 食譜 -

1.南瓜去皮洗淨,切片擺好。

2.百合泡水洗淨,紅棗洗淨用剪刀去核剪碎。

3.隨意撒上百合紅棗葡萄乾,喜甜的可灑少許白糖,水開下鍋蒸15分鐘左右即可。

鹹蛋黃焗南瓜

- 食材 -

老南瓜/鹹蛋1隻

蔥花/油適量

- 食譜 -

1.南瓜大約一盤,去皮去籽切成塊,微波爐高火弄熟,直到筷子能輕易插入軟熟為止。

2.剝一個鹹蛋,用勺子搗碎,越碎越好。

3.鍋裡下少許油,先爆一下蔥花。放入南瓜,再放上鹹蛋碎,翻炒到南瓜和鹹蛋混合在一起就好。

南瓜雞肉飯

- 食材 -

南瓜300g/大米2杯/雞腿肉2個

鮮香菇8朵/洋蔥半個/鹽一小勺

鮮醬油1大勺/食用油

- 食譜 -

1.炒鍋內放少許油,爆香洋蔥碎。

2.加入切小塊的雞頭肉炒至變色。

3.加入南瓜和香菇塊稍微拌炒。

4.加鹽、鮮醬油調味,拌勻。

5.大米洗淨加少許水,放入電飯鍋內,水量要比煮米飯少,因為南瓜和香菇會出水。

6.將南瓜雞肉拌入一起放在電飯鍋內,煮飯程序煮熟即可。

南瓜烘蛋

- 食材 -

南瓜200g/雞蛋3個

鹽3g/料酒5ml

韭菜/食用油

- 食譜 -

1.雞蛋加入鹽、料酒、黑胡椒,打散。

2.南瓜絲、韭菜碎放入,攪拌均勻。

2.平底鍋熱鍋,倒入適量油,五成熱倒入蛋液,中小火煎制,一面煎好後再翻面。

南瓜濃湯

- 食材 -

南瓜500g/水800-1000ml

淡奶油250g/鹽、胡椒粉適量

- 食譜 -

1.南瓜切成小塊,洋蔥切絲。

2.黃油小火融化,放入食材翻炒。

3.放入800-1000ml水,加適量調味料。

4.蔬果煮到軟糯。

5.煮好的湯加入奶油,用破壁機的果蔬功能攪拌

6.裝盤,撒黑胡椒。

南瓜餅

- 食材 -

去皮去籽南瓜300g

糯米粉300g/糖30g

- 食譜 -

1.南瓜去皮去籽切成塊,入蒸鍋蒸軟,趁熱壓成泥,倒入糖攪拌均勻。

2.加入糯米粉,直到能揉成團。

3.把麵團分成一個個小團,壓扁,入油鍋煎到兩面金黃即可。

今日互動

南瓜從小吃大。

你的家鄉有什麼特別的南瓜?

歡迎留言分享~

撰文 | 牡蠣

拍攝 | 網絡

主編 | 易小婉

相關焦點

  • 南瓜怎麼做好吃?十幾種花樣吃法,一定會滿足你的味蕾
    南瓜一種生命力頑強,用途廣泛的蔬菜,它可以用作菜餚、煲湯、佐陷、熬粥、做糕點等。南瓜的營養很高而且也好吃。所以平常久不久也會自己在家做點南瓜的麵食。南瓜餅就是其中一個。做法很簡單。首先把南瓜切片上鍋蒸熟,加入白糖適量的糯米粉揉成團。分成一個個等份。加入自己喜愛的餡。我比較喜歡紅豆餡。揉好後用牙籤做好南瓜的形狀。然後放上一個枸杞作為點綴大火上過蒸1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特別軟糯香甜。
  • 哪種柚子最好吃?如何挑選?柚子的這些飲食禁忌你知道嗎?
    橘紅柚、沙田柚、文旦柚、坪山柚、金香柚、金蘭柚、四季拋、晚白柚......各地主產的柚子種類各不相同,你知道哪種柚子最好吃嗎?哪種柚子最好吃?1.廣西容縣沙田柚容縣沙田柚是柚子中的佳品,素有「柚中之王」的美譽。外觀呈梨形,色澤橙黃,外皮較薄,果肉脆嫩香甜。
  • 今天,又有很多「北瓜」被人當作南瓜給掏了……
    南瓜果柄五稜膨大、臍內凹;西葫蘆果柄明顯五稜、臍外鼓;筍瓜果柄圓柱狀、臍是一個小點。 南瓜北瓜,看肚臍? 北瓜和南瓜非常相似,植株也好、花也好,甚至果實不仔細看,都不容易發現區別。其實南瓜和北瓜的區別主要在果實:南瓜瓜柄有明顯的五楞,而北瓜的是圓的,在瓜柄和瓜連接的地方,南瓜會腫脹成帽,而北瓜則乾乾淨淨。
  • 哪種胡蜂最好吃,這種胡蜂估計買不到,太好吃了
    在山上,胡蜂種類較多,但是不是所有的胡蜂都在一個時期成熟,大個的胡蜂成熟較早,像花腳蜂,毛毛蜂,大馬蜂,二馬蜂這類的,成熟晚一些的就屬小青米了,在其他胡蜂基本都接近空殼了,小青米正飽滿,小青米主要是住在地下的洞裡,個頭在胡蜂類算小的了,那麼在這些胡蜂當中,那種最好吃?
  • 觀賞南瓜是葫蘆科南瓜屬的一類變種,其美觀 你見過幾種呢
    觀賞南瓜是葫蘆科南瓜屬的一類變種,目前用於觀賞的品種有:鴛鴦梨、飛碟瓜、龍鳳瓢瓜、金童、玉女、香爐瓜、白蛋南瓜、大南瓜等。鴛鴦梨植物特徵:鴛鴦梨(圖1)是葫蘆科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植株蔓性。主蔓第七節著生第一雌花。
  • |南瓜|西瓜|絲瓜|菜瓜|冬瓜|西葫蘆_網易新聞
    不是西瓜,它是張騫出使西域的福利,在先秦時候還沒有傳入中國。先秦吃貨們能吃到的瓜,通過今天的考古資料去判斷,最接近的,是我們今天稱之為菜瓜的一種小型薄皮甜瓜——葫蘆科甜瓜屬成員,但它並不甜。菜瓜從古至今,在鄉間普遍種植,它的果肉脆爽,味道清淡,適合用來做菜。由於不同種植區域的氣候差異,菜瓜有豐富的變種,用今天的話來說,它保存了相當的原生態特徵。
  • 中國的幾大名醋,你嘗過幾種,哪種最好吃
    中國的幾大名醋,你嘗過幾種,哪種最好吃?中國的老祖宗總是那麼聰明,給我們總結了很多可用的經驗,雖然當時可能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即使到了今天,這些經驗也是非常實用的。大家都應該聽說過一句話,叫做「生活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
  • 主食別再吃白面饅頭大米飯了,這麼做,最適合秋天,好吃不長胖
    主食別再吃白面饅頭大米飯了,這麼做,最適合秋天,好吃不長胖!喜歡吃麵食,所以,總是在麵食上下功夫。現在主食不只是饅頭花卷之類的了,換著花樣做,不僅僅能提升食慾,而且能讓營養更豐富。把麵團取出分成4個小劑子,再簡單揉圓。每一個小面劑子首先擀成橢圓狀,捲起來,然後再順過來擀成長條狀,再捲起來,這樣就能讓成品暄軟但又瓷實,吃起來口感好。最後把卷好的面劑子再揉圓擀成1釐米厚的餅狀,蓋好,發酵約40分鐘。發好的面劑子拿在手裡有輕飄飄的感覺,放入電餅鐺,蓋好,五分鐘,斷火後,燜3分鐘左右即可。
  • 哪種淡水魚魚刺少還好吃?最好吃的淡水魚:鱸魚的做法
    哪種淡水魚魚刺少還好吃?最好吃的淡水魚:鱸魚的做法。說到淡水魚,魚刺少還好吃,那非淡水鱸魚莫屬了。鱸魚有海鱸魚和淡水鱸魚之分,相比海鱸魚,淡水鱸魚的腥味更少一些,魚肉鮮嫩無過多骨刺,特別適合小孩子吃。清蒸鱸魚——最原汁原味的做法,肉質鮮嫩,鮮香入味食材:鱸魚1條、姜、蔥製作步驟第一步:鱸魚去除魚鱗、魚肚、魚鰓,將魚肚裡的血水處理乾淨。第二步:將鱸魚切花刀,雙面抹上一層鹽,盤中墊一根蔥,幾片姜,將鱸魚放入盤中。第三步:鍋中水開後,下鍋蒸8分鐘,起鍋前撒上少許蔥花,淋上1勺蒸魚豉油,最後淋上熱油。
  • 最早的南瓜長什麼樣?雖然只有1萬年,但已經和餐桌上的完全不同
    小時候生活在鄉下,我認識的南瓜是青色盤狀的果實,長大後又見識到長條形、金色的南瓜,現在最喜歡吃的是球狀青色的板慄南瓜。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南瓜還有很多,大多時候我們不會刻意去區分這些是什麼南瓜,所有稀奇古怪的都被簡單地稱作南瓜。
  • 其實南瓜是屬於葫蘆科,南瓜種植有技巧,不可以直接播種!
    其實南瓜是屬於葫蘆科,南瓜種植有技巧,不可以直接播種!說起南瓜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而且冬天到了,做一個甜甜的南瓜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簡直是美味呀,想起來都讓人流口水呢。但是其實南瓜是屬於葫蘆科的一個品種,大家肯定都不知道吧,南瓜跟葫蘆能用什麼聯繫呢?
  • 板慄南瓜,多樣吃法
    板慄南瓜是一種南瓜的新品種,它的營養價值豐富,裡面含有豐富的澱粉、脂肪、維生素、無機鹽等各種營養物質,經常食用的話能防止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等症狀,是一種補血益氣的最佳補品。還可以健脾和胃、抗衰老。
  • 南瓜別做南瓜饅頭了,分享6種南瓜吃法,愛吃南瓜一定要收藏!
    立秋後,南瓜別做南瓜餅了,分享6種南瓜吃法,一定要收藏!南瓜球做法一:水晶南瓜球水晶南瓜球做法:1、南瓜先蒸熟;2、加入木薯澱粉揉,搓成圓球,就變成水晶南瓜球;3、清蒸南瓜球等水開之後放入水煮10分鐘,燜煮5分鐘即可撈出來食用,Q彈爽口;南瓜球做法二:南瓜糯米球南瓜糯米球做法:1、南瓜蒸熟和糯米分揉成麵團,中間包入豆沙餡或者紫薯餡,搓成圓球,用牙籤壓出造型,
  • 無師自通的金絲卷,用南瓜泥和面又甜又香,一次發酵暄軟特省事
    亮點是純南瓜泥和面,有淡淡的甜味和濃濃的南瓜香;一次發酵省時省事,麵團面絲暄軟好吃。分別搓長搓細,粗細如羊肉串扦子; 10.將每個劑子分別揉圓,暫時不用的麵團用揉面盆扣住防水分蒸發; 15.
  • 萬聖節將至,你了解南瓜的各種知識嗎?
    其中,玩具南瓜受到更多西方人的喜愛;國內外普遍栽培的有中國南瓜,俗稱倭瓜;印度南瓜,俗稱筍瓜;美洲南瓜,也稱西葫蘆三個種類。 北美的南瓜和我們的不一樣,有一種叫(Peanut Pumpkin)花生殼南瓜真是難看,瓜皮上坑坑窪窪,真的好像粘著一堆堆花生殼,可是據說看起來不美,但吃起來很棒。著名的好吃的南瓜是(Butternut Squash)奶油南瓜,還有一種(Acorn Squash )橡子南瓜。
  • 中國最好吃的淡水魚是什麼
    小牛君最近宅在家裡很久沒去菜市場了,家裡的存貨沒有新鮮的魚類,所以今天特別想吃魚,但是吃哪種魚比較好呢?大家和小牛君一起來盤點一下中國最好吃的魚吧,談魚充飢也是好的。沒辦法,小牛君必須把鱖魚放在第一個聊,因為提到魚,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就脫口而出了。鱖魚是非常常見的,價格比較貴族。蘇州的松鶴樓有著名的松鼠鱖魚,做法複雜,對刀功和烹飪技術的要求極高。徽州有著名的臭鱖魚。香味奇特,回味悠長。
  • 吃了四十年的麻花,第一次吃到這麼香酥好吃的,做法配方都告訴你
    吃了四十年的麻花,第一次吃到這麼香酥好吃的,做法配方都告訴你。外面賣8元一根的南瓜軟麻花,教你在家做,香酥鬆軟,越吃越香。記得前兩年,我們這裡特別流行一種軟麻花,街上有專門出售這種軟麻花的店鋪,一大早晨,門前就排隊買麻花,有時候門口都會排長長的隊伍,出售的麻花有點供不應求,那時候我也去湊過熱鬧,想知道大家都排隊購買的麻花,到底有多好吃。買回來吃,麻花是軟的,有奶香味,比較好吃,難怪人們都排隊購買呢。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看圖寫話:小兔運南瓜。附100字範文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看圖寫話,孩子們根據圖片裡面提供的部分內容,發揮自己的想像,想像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們先來解決圖片中提出的問題,把圖片補充完整,然後再動筆寫小作文。小兔子可以運用什麼方法把南瓜運回家裡?發揮自己的想像。
  • 板慄南瓜如何種植,適合在哪裡種植呢?
    板慄南瓜,它也是南瓜的一種,只是它是一個早熟南瓜的新品種,它的果實呈球形,果皮有花紋,肉厚呈黃色。南瓜有各種吃法,炒,炸,蒸,都好吃。最重要的是這種南瓜生長期短,很容易種植,一般是在三月中旬開始育苗,在四月份中旬定植,坐果後四十到五十天就可以收穫。板慄南瓜的生長習性。
  • 這款南瓜饅頭純手工製作,營養又健康,孩子們直呼太喜歡啦!
    我之前用南瓜揉面做過南瓜花朵饅頭、南瓜貝殼饅頭,都受到了家人的喜愛,這次把它整形成為了一個可愛的小南瓜,用牙籤來壓出南瓜的紋路,用葡萄乾來當南瓜蒂,造型小巧逼真,形象可愛,很受家人的喜歡,尤其是我家的兩個小朋友,直呼「太喜歡啦用南瓜蒸出來的這款饅頭雖然沒有放糖,只依靠南瓜本身的香甜,就能讓饅頭有絲絲香甜,營養又可口,好吃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