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俯瞰歐洲:一層「輕紗」籠罩陸地與海洋(圖)

2020-12-03 中國經濟網

中新網4月6日電 據外媒報導,歐洲航天局(ESA)網站5日發布了由國際空間站太空人拍攝的圖片。這張照片從太空俯瞰葡萄牙和西班牙,一層「輕紗」籠罩陸地和海洋上空。

從太空俯瞰葡萄牙和西班牙。(圖片來源:ESA/NASA)

太空人稱,這張圖片捕捉了「戲劇性天氣」,看起來像是由灰塵、沙子和煙霧組成的混合物,籠罩著陸地和海洋。

這張圖片由歐洲航天局的太空人亞歷山大·格斯特於2018年拍攝。

格斯特已經於2018年12月,乘坐「聯盟MS-09」號飛船成功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陸地和海洋
    一、地球——水球1.世界海陸面積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陸地面積僅佔29%。概括地講:七分海洋,三分陸地。2.世界海陸分布特徵    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A.甲圖是西半球,圖中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B.乙圖是東半球圖,圖中陸地面積大於海洋面積C.丙圖是北半球,圖中被亞洲、歐洲、北美洲環繞的是印度洋D.丁圖是南半球圖
  • 七年級地理上冊(七)海洋和陸地
    與「冬暖夏涼的地理老師」一起進入《海洋和陸地》,探究「海陸」的奧秘吧!      人類第一位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說,我們給地球取錯了名字,因為從太空看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水球 」。
  • 【看區縣】被平流霧籠罩,重慶這個小鎮宛如仙境
    【看區縣】被平流霧籠罩,重慶這個小鎮宛如仙境 2020-04-19 1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陸地到海洋
    在人類社會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在叢林;然後,又由於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得不走向了陸地。當人類走向廣闊的陸地時,面臨許許多多的危險,也迎來了比叢林世界更多的機遇和視野;在人類深入陸地深處的過程中,發現了「火」的使用,這一點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非常非常重要的意義!人類正因為是學會了應用「火」,才逐步成為了地球上真正的主宰!
  • 霸權從陸地向海洋空域的轉移
    從世界範圍看,海洋統治陸地這一現象發生在日本明治維新到日俄戰爭這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鐵製的大型船隻實現了量產,連接陸地的蒸汽輪船航線被開闢,使得海洋統治陸地成為可能。英國抓住這個機遇,掌握了世界霸權。
  • 一杯太空茶,俯瞰人類的憂傷
    科學家告訴我,茶味雖濃,但黑茶成分只佔了太空茶原料的10%。其餘的是按中藥原理配比的植物精華,有維生素有微量元素還有膠原蛋白。這茶讓我感到,人類也許能在90%的領域開拓創新,但必須保證10%的基本供應。文學藝術很難像航天員中心的科學家那樣關注細枝末節。劉若英當太空人時,最令人難忘的鏡頭是,她閉上眼睛,一滴失重的淚在空中飄浮。
  • 這些精美的航海圖,是人類俯瞰世界的嘗試
    大多數的地圖被繪製成「T-O」型,即世界為圓盤,以T型線條分之為亞洲、歐洲和非洲三部分,中間為聖城耶路撒冷。▲ Psalter World Map, post-1262(點擊看大圖)© The British Library Board1262年後在倫敦出版的這幅世界地圖就是「T-O」型的,以聖城耶路撒冷為中心,世界分為歐洲、亞洲和非洲。
  • 陸地的老大哥 ——海洋
    海洋有多大?你也許並不清楚地球上的生命誕生於海洋,但是從3億年前總鰭魚登陸以後,陸生動物們從此離開了海洋,開始了它們「天高任鳥飛」的自由生活。習慣了陸地豐富多彩的生活的動物們,以為海洋深冷黑暗而無趣,但我們忘記了,祖先總鰭魚只是海洋生命中的一個小小分支,而與海洋比起來,寬廣的陸地也只是一個小弟。
  • 陸地開始鑽出海洋
    當時,陸地迅速從海洋中「鑽出來」,地球也隨之一變。在此之前,地幔硬度較低,無法支撐巨大的山脈。但是,隨著地幔逐漸冷卻,地球上出現了陸地,地球的氣候也隨之發生變化,具備了支持複雜生命體的能力。從海洋中「鑽出來」的陸地相互碰撞,形成了首批山脈和高原。約27億年前,地球上形成了首個超級大陸——肯諾蘭。
  • 《航海圖的世界史》
    在幾乎沒有可靠航海圖的哥倫布時代,在大洋中航行就像在黑暗中摸黑前行一樣,充滿了危險。但是,即便最初是漫無目的的航海,一旦描繪出航海圖之後,未知的神秘海域就會變成普通的航海線路。航海圖實在是一個有趣的存在。 本書通過對這些冒險的回顧,講述從「航海圖」到「世界地圖」的變遷。繪製航海圖是俯瞰世界的嘗試。陸地與海洋的組合將世界區分成三塊,舞臺與時代同步。
  • 三面臨水一面連接陸地的地貌稱為「半島」,為什麼歐洲不是半島?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個充滿水的星球,地球表面主要可以分為陸地和海洋兩大部分,陸地大約佔了地球表面的29%,根據地球表面陸地的面積和形態,我們可以分為大陸、島嶼和半島等地貌類型。半島是指陸地一部分深入海洋或者湖泊,另一部分同大陸或者更大的島嶼相連,半島多分布在大陸的邊緣地區,從形態來看半島呈現「三面環水」的特徵,那麼我們從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上來看看,有哪些半島?
  • 科學家新發現,鯨魚起初或在陸地生活,並非是在海洋中!
    深扒鯨魚的進化史,發現它最開始不是海洋霸主,是陸地「王者」!提到海洋我們會同一時間想到鯊魚、鯨魚的存在,因為它們在海洋當中是一個巨型的存在。大約在5000萬年前,鯨魚並非是生活在海洋當中,而是在陸地生活生活,因為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鯨魚上的食物越來越少,導致它們逐漸進入了海洋當中。在短短的時間內讓鯨魚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也是一種最大的哺乳動物,那麼它究竟是怎樣一步步的成為現在這般模樣呢?
  • 「在太空俯瞰人類美麗的地球家園,是完全看不到國界的」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的消息一出,就收到了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歐洲航天局(ESA)以及前幾天剛剛也發射了一枚火星探測器的阿聯航天局發來的賀信,並祝願「天問一號」接下來的任務一切順利。
  • 地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有多大?所有陸地都放進去,還剩一個非洲!
    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四大海洋分別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地球上海洋面積要比陸地面積大很多,佔到了地球總面積的70%,地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球。地球海洋和陸地在地球上的海洋中,太平洋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面積有多大,官方給出的數據是18134.4萬平方公裡。可能很多朋友和我一樣對這數字的大小並沒有太形象的概念。
  • 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人稱歐洲貿易大動脈是哪條河
    如果說不出來,那你一定知道奧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歐洲國家,這條河把這些國家都緊密地連接在一起,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它就是我們都熟悉的多瑙河。多瑙河是僅次於伏爾加河的歐洲第二大長河,也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經過了歐洲的9個國家,它就像一條鏈子一樣,把歐洲的國家串聯了起來,不僅使得歐洲各個國家的文化流通了起來,也帶動了歐洲各個國家的經濟貿易,因此歐洲人民稱它為經濟貿易大動脈。
  • 假如地球的海洋和陸地位置互換,對世界地理有怎樣的影響?
    大家一定知道現在地球的海陸分配情況,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0%,陸地佔30%。一般我們看到的世界地圖是這樣的:由圖可知海洋的面積確實佔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而陸地上的氣候也是受海陸分配的影響。那麼,如果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的位置互換,這個世界的地理優惠變成什麼樣?那也就是說,七大洲變成七大洋,四大洋變為四大洲。打開你的地理腦洞,一起來看一下新的地球模樣。七大洋和四大洲以上就是海陸顛倒後的世界地圖,有沒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 從外逸層到地心:地球每一層都有啥?
    從大氣到地球內部,從山川到海洋,從自然甚至到人與自然的關係,都是地球科學的研究範圍;在每一道炫麗的極光,每一座雄偉的山脈,每一次海浪的翻滾,背後都必定藏著地球科學的探索和研究。地球科學家利用各種物理學、化學等科學方法,向孕育了我們的這顆美麗星球釋放我們的好奇心;他們藉助各種測繪和勘探技術,一層層揭開那些與地球有關的秘密。為了更好地了解這個龐大的系統,我們將進行一次貫穿地球的科學之旅。
  • 鯨魚為了生存,從陸地動物進化成海洋動物,鯨魚:我容易嗎
    在浩瀚的海洋中有著許多神秘的海洋動物,這些海洋生物有的生活在淺海區為人所知,有的則生活在深海區域,長相奇怪醜陋,還有人們曾一度開玩笑說,深海裡的生物也就隨便長長就可以了,反正也不出來見人。在海洋動物中,鯨魚受到了很多大人和小朋友的關注,鯨魚屬於哺乳動物,而不是我們所說的魚類。
  • 北半球的陸地面積竟然是南半球的兩倍,南半球陸地僅佔五分之一!
    北半球的陸地面積竟然是南半球的兩倍,南半球陸地面積僅佔五分之一! 地球表面分為海洋和陸地兩大部分。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積達3.61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面積有1.49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積的29%。因此,地球有了「水行星」之稱。
  • 發現隱藏宇宙瑰寶,哈勃望遠鏡的新年「太空日曆」
    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開始籌劃建造一架太空望遠鏡,其可以避免地球大氣球的觀測模糊效應,拍攝到更加清晰的太空圖像。圖中一顆年輕恆星籠罩在金色氣體和塵埃薄霧之中,該照片發布於2014年,呈現圓規分子雲暗區,它距離地球大約2500光年,大約是太陽質量的25萬倍,該圖像為我們提供了有關恆星形成過程的寶貴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