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厲害了!航天員在「天宮」每餐吃七八種食物 還能喝茶!

2021-02-20 央廣網

10月19日,在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後,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先後進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到今天(7日)已經是第二十天了。很多人非常關心,兩個人在太空中過得怎麼樣?吃得還習慣嗎?

先把茶葉放在杯子裡,再向杯子裡倒上熱水,這樣簡單的泡茶方式到了太空可行不通。因為在失重狀態下,水並不會乖乖地待著杯子裡,而是飄在空中,所以航天員在太空中要用吸管來喝水。

不久前,景海鵬通過視頻向大家展示了他們的日常飲食情況。兩人在太空中不僅飲食豐富,甚至還能夠自己泡茶喝,而這在前幾次飛行中都是沒有過的。

按理說,失重狀態下可是沒法泡茶的,那這太空泡茶到底是怎麼實現的?他們在太空還能吃到什麼呢?

答案是茶葉包+飲水袋。航天員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助理研究員臧鵬介紹,航天員泡茶使用的茶葉包分為紅茶和綠茶兩種。在製作的時候,這些茶葉包就放進了特製的飲水袋中。

臧鵬:這是我們配置的一種紅茶,航天員在太空中可以進行復水,復水之後進行加熱,然後再進行飲用。

所謂復水,就是讓茶葉重新吸回水分,這需要航天員把水箱裡水注入飲水袋裡邊。因為是涼水,所以航天員要想喝上熱茶,還得通過加熱器進行加熱。據臧鵬介紹,這個加熱的過程也和地面上不太一樣。

臧鵬:因為太空失重環境下沒有熱對流的現象,所以必須用電加熱板的方式,來把食品夾住進行加熱。加熱到航天員所需要的溫度,再進行飲用。

準確地說,航天員喝茶的方式並不是真的「喝」,而是用吸管來吸。

臧鵬:這是我們給他配備的一個飲水管,從這個出水嘴裡面插入,通過這個管進行飲用。這個茶包可以多次飲用,來多次泡茶。

雖然常人無法體會這種喝茶的感覺,但從景海鵬和陳冬的表現來看,茶水的味道應該還不錯。因為據景海鵬透露,他和陳冬兩人基本天天都要喝。當然,不要小瞧這看似不起眼的舉動,這還是中國人首次實現在太空中泡茶。

能讓兩人身心保持著理想狀態的,除了泡茶,更重要的還是豐富的航天食品。據了解,此次任務的食譜比神舟九號、十號更加豐富,包括主食、副食、飲品、調味品和保健性食品,一共是100多種。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副研究員曹平介紹,航天食品很重要的一點是安全。這些食物採用特殊包裝,最長可以保存一年以上。

曹平:航天食品是不加防腐劑的,要使航天食品實現在軌的安全可靠,就是需要通過綜合的運用一些食品工程的技術,我們所謂的工藝技術,包括一些很好的包裝的防護的技術來綜合使用,使它的品質更好,安全性也更高。

同時,航天食品還必須美味可口,符合航天員飲食習慣,為航天員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營養素。據臧鵬介紹,這次的航天食品很多都是為航天員量身製作的。

臧鵬:比如說這次針對景海鵬,他是山西人,就是特別配了一些山西的老陳醋。陳冬是河南人,配了一些麵食這類東西。我們在食譜設計時儘量地跟他地面的飲食習慣相符合。

除了一日三餐,航天員還有許多點心和夜宵來補充能量。飲品還有各類果汁和菜湯。另外,還有防止產生油膩感的去膩茶和暖胃的「溫胃飲」等功能食品。除了可以享用種類豐富的飲食以外,臧鵬表示,航天員還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挑食」。

臧鵬:我們是允許他在一個食譜周期之內或者是一定時間之內,是可以來調整的。一個食物周期就是五天,在這個五天的範圍之內,這些所有的食品當中它是可以互換的,採用同類替換的方式。比如說,今天不願意吃這個豬肉,那麼我可以替換成明天的牛肉,我這個豬肉就可以留到明天來吃。那麼我今天的這個蔬菜,我可以調換成明天來吃,是這麼一個過程。

臧鵬表示,從無到有,種類越來越豐富,航天食品的演變歷程也見證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臧鵬:神州五號的食品是一個比較單一的食品配置,隨著這個多人多天,以及我們飛行時間的逐步延長,我們的食品的品種也越來越豐富,我們食品的這個感官接受性以及我們整個食品的這個配置,都是越來越合理,越來越與航天員的飲食習慣接近。

必看 | 原來中國「黑客」這麼厲害,我再也不用擔心被黑了

必看 | 定了,職稱制度將這樣改革!

來源: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記者:張棉棉、劉會民

本期編輯:李昭翼

相關焦點

  • 港媒關注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食譜:百種食物還能泡茶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 港煤稱,「神舟十一號「太空船10月17日升空後,兩名航天員景海鵬及陳東進入天宮二號,展開30多日的太空生活,景海鵬日前向外界分享太空飲食,包括首次在太空中泡茶等。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11月7日報導,景海鵬表示,太空飲食並不單調,在當日餐單中,早餐有粳米粥、椰蓉麵包、五香鵪鶉蛋、醬香芥菜等七種食品;午餐有八種,包括什錦炒飯、肉絲炒麵、薯仔牛肉、紫菜蛋花湯等;晚餐有八種,有綠豆炒麵、牛肉米粉、蝦仁雞蛋、什錦罐頭等;加餐有五種,包括麻辣豬肉、蟹黃蠶豆、香辣豆乾等。景海鵬稱,不同飛行階段,航天員吃的東西也不同。
  • 神十一航天員太空第一餐吃了啥:兩人共吃了8種食品
    在太空吃什麼食物  六大類100多種食品,食譜5天一個周期  太空飛行的營養保障,首先是能量的供給,和地球一樣,還是早中晚一日三餐,合理配置能量和營養。同時根據飛行時段的不同和航天員的任務情況,合理安排食譜。
  • 中國太空人在太空能吃100種美食 外國太空人只能吃「牙膏」
    更厲害的是……景海鵬在太空過50歲生日,  他和陳冬居然還吃上了生日蛋糕!  還是奶酪的!    據說,歐美和俄羅斯的太空人在太空中還依靠牙膏狀食物,  或者像板磚的壓縮食物時,中國航天員實力證明,  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也隨著「天宮二號
  • 中國太空人在太空能吃100種美食 外國吃「牙膏」
    更厲害的是……景海鵬在太空過50歲生日,  他和陳冬居然還吃上了生日蛋糕!  還是奶酪的!  據說,歐美和俄羅斯的太空人在太空中還依靠牙膏狀食物,  或者像板磚的壓縮食物時,中國航天員實力證明,  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也隨著「天宮二號」上天了。  對中國人來說,在太空開「滿漢全席」不是夢,看看咱們的食譜就知道了。
  • 天宮二號航天員首次同步收看《新聞聯播》
    天地同步收看《新聞聯播》21日晚上,景海鵬、陳冬兩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實驗艙內,首次天地同步收看到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晚上7點不到,天宮神舟組合體進入中繼衛星天鏈03星的測控弧段,兩名航天員按照計劃安排,調整好天宮二號艙內的顯示屏,等候《新聞聯播》節目的開始。
  • 中國人首次太空泡茶 航天員也能「挑食」
    11月4日,航天員景海鵬(右)在天宮二號介紹太空中的飲食。航天員當天吃的東西有:早餐有粳米粥、椰蓉麵包、五香鵪鶉蛋、醬香芥菜等,總共7種食品;中午有8種,包括什錦炒飯、肉絲炒麵、土豆牛肉、紫菜蛋花湯等;晚上有8種,有綠豆炒麵、牛肉米粉、蝦仁雞蛋、什錦罐頭等;加餐有5種,包括麻辣豬肉、蟹黃蠶豆、香辣豆乾等。
  • 太空還能泡茶喝!談談太空中吃吃喝喝那些事兒
    太空還能泡茶喝!正如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與食品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陳斌所說的那樣,「當時,作為僅有的兩個登上月球的國家——蘇聯和美國主要考慮的是,在太空失重情況下,航天員能不能把水喝進去。」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科研人員用水分含量高的膏糊狀食物把水「鎖」住。一個很有意思的場景出現了:航天員只能「擠」飯吃——把裝在鋁管中的肉糜、果醬類膏糊狀食物,像擠牙膏一樣擠進嘴裡。
  • 「天宮食譜」:航天食品不止「補充營養」這麼簡單
    近日,記者走進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與食品研究室,一探其中奧妙。  太空飲食地面化  「天宮」食譜很大眾  每日3餐 還有加餐  「早餐有粥、米糕、滷蛋、雪菜、芒果汁。」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與食品研究室助理研究員臧鵬介紹著本次航天任務組合體階段第一天的食譜(右圖),「午餐和晚餐同樣是2種主食、3個菜、1個小菜、1個水果罐頭和1個湯。加餐和點心,品種也很豐富:巧克力、雞翅、杏仁、豆乾和酸乳飲料。」  「不過,這只是第一天的食譜,以後4天都會有所調整。一個周期的飲食每天不同。本次航天員可享用的食品達100多種。」臧鵬說。
  • 神九航天員天宮生活:騎自行車抗失重
    景海鵬、劉旺、劉洋三位航天員在天宮的生活到底怎樣,人們充滿了好奇。記者從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獲悉,天上的生活既充實又有規律,還很特別。  為了對抗長時間失重環境對人體造成的傷害,航天員們需要採取一定的失重防護措施,例如使用自行車功量計進行鍛鍊,每次使用太空「自行車」鍛鍊大約需要50分鐘時間。  在此期間,航天員吃過午餐後,除值班的航天員外,其他兩人會有半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
  • 中國太空人在太空能吃100種美食,外國太空人只能吃「牙膏」
    中國太空人在太空能吃100種美食,外國太空人只能吃「牙膏」  更厲害的是……景海鵬在太空過50歲生日,  他和陳冬居然還吃上了生日蛋糕!  據說,歐美和俄羅斯的太空人在太空中還依靠牙膏狀食物,  或者像板磚的壓縮食物時,中國航天員實力證明
  • 天宮一號接待兩撥航天員:劉洋踩單車 王亞平做水球實驗
    2018年4月2日,完成使命的天宮一號將返回地球,墜入大氣層燒毀。作為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6次交會對接,接待兩撥航天員。圖為2010年11月16日,中國「天宮一號」1:1模型在珠海航展上精彩亮相。
  • 吃什麼可以讓男人長的強壯 要多吃這五種食物
    如今男性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是家庭的頂梁柱,所以健康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能夠強健身體的食物。那麼,吃什麼可以讓男人長的強壯?怎樣讓男人身體強壯?一起來看看吧。吃什麼可以讓男人長的強壯1、西紅柿西紅柿中含有的酸味能夠促進人體胃液分泌,幫助蛋白質的消化,另外西紅柿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番茄紅素,它們有著強健血管等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的作用。所以男性要多吃西紅柿。2、黃豆黃豆中含有植物性荷爾蒙,不僅有利於女性,對男性也是絕佳的食物。
  • 航天員是如何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
    2011年9月29日,中國成功發射了「天宮一號」。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航天員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航天員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略顯神秘的職業,大家一定都很好奇,他們上班時具體從事哪些工作呢?太空生活和地面生活有哪些不同呢?
  • 科技手抄報資料:航天員在天宮怎樣生活?
    航天員在宇宙中的生活是怎樣的?小編這就帶你去看一看。  航天員在去太空以前首先要帶航天食品。有部分航天食品之前已隨天宮一號進入太空,包括蔬菜、水果、肉類和復水湯等成品菜餚,也有蛋白、脂肪、澱粉等單體成分,但這些都不能吃,還只是實驗品。真正能吃的航天食品要等航天員隨神舟九號帶上天,種類會非常豐富,也更加符合航天員口味。
  • 揭秘「天宮一號」:航天員太空中的衣食住行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中新社酒泉9月29日電題:揭秘「天宮一號」如何為航天員打造太空新「家」作者 孫海榮、孫自法隨著全新研製的載人飛行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飛向茫茫天宮,中國航天員將擁有一個太空新「家」。這個新「家」在太空運行兩年,隨時迎接中國航天員駕乘神舟飛船入住。太空新「家」裝修得怎麼樣?有哪些「家具」?航天員工作、生活設施如何?
  •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今年發射 兩名航天員將在太空中期駐留
    空間實驗室任務階段目標包括:驗證貨物運輸和推進劑在軌補加,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建造與運營的關鍵技術,開展較大規模空間科學和應用試驗。   為實現上述任務目標,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新研製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和貨運飛船,新建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並將組織實施4次發射飛行任務。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成功返回後,第一餐吃了這些
    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於今天下午14點07分左右返回闊別一個月之久的地球!景海鵬陳東走出艙門,向祖國報平安:「感覺良好」!那麼,他們落地後第一餐想要吃些啥呢? 據央視新聞18日報導,航天員安全返回後進入醫監醫保直升機,換下航天服,檢查完身體,緊接著就要吃上一餐飯。連續吃了多天的罐頭食品,嘴裡沒了味道,回到家,航天員們最想吃的是什麼呢?
  • 【時政宣講】聚焦丨開啟天宮第一天,航天員們有點忙!
    19日早晨,神舟十一號飛船和天宮二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順利進駐天宮二號。
  • 細數這些年那些太空食物,還得看我們中餐
    事情源於11月4日,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航天員景海鵬在天宮二號中向地球的觀眾講解了他們在太空中的夥食,這一下子顛覆了人們對單調、口感不好的航天食品的認知。當天,景海鵬介紹了早中晚及加餐共計28種不同品類的食物,可謂之豐富至極。這還不算什麼,據介紹他們的食譜是五天一循環,食品種類總共有6大品類,將近100種食品。
  • 原來,航天員在太空還做這些事!
    航天員在軌飛行期間的工作任務是非常緊湊的,一方面,航天員在太空和在地面一樣也遵循「八小時工作制」;另一方面,航天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對每天的工作進行自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