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應:Bingham plastic(賓漢塑料、賓厄姆塑料)

2021-02-07 晶品TRIZ

效應:Bingham plastic(賓漢塑料、賓厄姆塑料)

圖1 [1]


來源:

https://encyclopedia.thefreedictionary.com/Bingham+Plastic


A Bingham plastic is a viscoplastic material that behaves as a rigid body at low stresses but flows as a viscous fluid at high stress. It is named after Eugene C. Bingham who proposed its mathematical form.[2]


賓漢塑料(或賓厄姆塑料)是一種粘塑性材料,在低應力下表現為剛體,但在高應力下流動為粘性流體。它是以提出數學形式的尤金·C·賓厄姆命名的。


It is used as a common mathematical model of mud flow in drilling engineering, and in the handling of slurries. A common example is toothpaste,[3] which will not be extruded until a certain pressure is applied to the tube. It then is pushed out as a solid plug.


它是鑽井工程和泥漿處理中常用的泥漿流動數學模型。一個常見的例子是牙膏,在對管子施加一定壓力之前,牙膏不會被擠出,(施加壓力後)會作為固體被推出。


百科中沒有賓漢塑料的介紹頁面,但有關於賓厄姆本人、「賓漢體」、「賓漢流體」的相關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


賓厄姆: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BE%E5%8E%84%E5%A7%86%EF%BC%8CE.%20C.


賓漢體: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BE%E6%B1%89%E4%BD%93


賓漢流體: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BE%E6%B1%89%E6%B5%81%E4%BD%93




參考文獻:

https://encyclopedia.thefreedictionary.com/Bingham+Plastic

Bingham, E.C. (1916).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ws of Plastic Flow". US Bureau of Standards Bulletin. 13: 309–353.

Steffe, J.F. (1996). Rheological Methods in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 (2nd ed.). ISBN 0-9632036-1-4.



一些說明:

鑑於目前似乎沒有網友整理中文版的「科學效應庫」(或者有人整理,但我孤陋寡聞),我正好閒著,就慢慢做,以方便國內網友查閱;

內容方面,暫定「名稱」和「應用」兩個部分,其他的內容大家可以根據引用的連結自助查詢(歡迎提出整改意見,合適的話,我會修改);

目前並沒有「有計劃的順序」,基本的原則是:看到哪個整理哪個,儘量完整,不重複;

文中所有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本人僅僅做了整理(文字和圖片的來源我都會註明出處);

翻譯大部分是機翻,本人做了簡單的校對與語序的調整。如有錯誤,請讀者諒解並指出,我會在留言區更正;

原文中的某些引用在維基或百科中有超級連結,如想深入了解,請轉入維基詞條;

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我將立即對侵權內容做出調整(純粹是愛好,沒有盈利意圖,懇請高抬貴手)。


在公眾號主頁面點擊「TRIZ工具」,選擇「科學效應」,可查看其他效應哦!

相關焦點

  • 雙語閱讀:科學家製造出了吃塑料的「超級酶」,塑料汙染有救了
    科學家製造出了吃塑料的「超級酶」,可以在幾天之內就把塑料瓶子給分解乾淨翻譯:塗博士全世界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的塑料,而大多數的塑料都需要幾個世紀才能分解掉。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通過改變食塑菌蛋白質的基因結構,科學家成功製造了一種「超級酶」,它可以在幾天之內將那些常見類型的塑料分解回收。
  • 能吃掉塑料的細菌
    By 2050, researchers estimate that there will be more plastic in the ocean than fish.塑料——你們了解塑料,你們也許不喜歡塑料, 但事實是你們每天都要用到它。 據研究人員估計,到2050年, 海洋中塑料的數量將超過魚類。
  • TED:能吃塑料的細菌
    By 2050, researchers estimate that there will be more plastic in the ocean than fish. 塑料——你們了解塑料, 你們也許不喜歡塑料, 但事實是你們每天都要用到它。據研究人員估計,到2050年, 海洋中塑料的數量將超過魚類。
  • 【塑料常識】常見的塑料英文以及縮寫
    常用塑料英文縮寫英文簡稱—英文全稱—中文全稱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ES —Acrylonitrile-ethylene-styrene —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AS —Acrylonitrile-styrene resin—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 科學家發現吃塑料的細菌
    It was identified in an area that contained a large amount of plastic waste.它是在一個含有大量塑料垃圾的地區被發現的。In 2017, a team of scientists identified a fungus that can feed on plastic by breaking down the main chemicals holding it together.2017年,一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以塑料為食的真菌,它能分解塑料中的主要化學物質。
  • 你每周吃掉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塑料!
    every week你可能每周吃掉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塑料Globally, we are ingesting an average of 5 grams of plastic every week, the equivalent of a credit card, a new study suggests.
  • 海龜為什麼會吃塑料垃圾?
    本次精讀的文章選自2020年3月14日出版的《經濟學人》,分析了海龜吃塑料的原因。標題為Why turtles eat plastic rubbish,我節選了文中的四段進行精讀分享。
  • 常見的高分子塑料資料
    什麼是高分子塑料常用塑料英文縮寫英文簡稱英文全稱中文全稱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 加入「塑戰隊」,破除海洋塑料汙染
    《力挽狂瀾:破除海洋塑料汙染》報告指出,如果我們不予行動,到2040年,市場中的塑料總量將會翻倍;Breaking the Plastic Wave shows that by 2040, if we fail to act, the volume of plastic on the market will double,
  • 低溫催化劑:塑料汙染將消失?
    該過程可以將食品雜貨袋和食品包裝中的塑料回收為液體燃料和蠟。聚烯烴塑料-最常見的塑料-具有物理特性,使得負責誘導化學轉化的催化劑難以直接與分子元素發生相互作用而引起變化。當前的回收工作要求溫度至少為573開氏度,最高為1173開氏度。為了進行比較,水的沸點是開爾文373.15度,太陽表面的開爾文是5778度。
  • 毛毛蟲能吃塑膠袋 或成解決塑料汙染關鍵
    A caterpillar that munches on plastic bags could hold the key to tackling plastic pollution, scientists say.科學家們稱,一種吃塑膠袋的毛蟲或可成為解決塑料汙染的關鍵。
  • 【The Economist】為何海龜喜歡塑料垃圾的氣味?
    of devouring plastic objects floating in the sea.As he writes in Current Biology, he thinks that the odour of marine micro-organisms which colonise floating plastic objects induces turtles to feed.海龜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愛吃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物品。
  • 英美發起反吸管運動 對塑料吸管說不
    塑料吸管是世界第六大常見垃圾,而且還是十大海洋垃圾之一。也就是說,海洋上漂浮的大片塑料垃圾,有很大一部分是塑料吸管。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塑料吸管不僅在消耗著有限的石油資源,而且幾乎不會被回收利用,也不能被生物降解,所以會對環境和生態造成巨大破壞。過去幾年,英美等國開始發起各種吸管運動,來減少人們對吸管的使用。
  • 科普——可降解塑料
    塑料,難以降解,燃燒時易產生有害物質,是目前垃圾處置的難題。尤其是一次性塑料製品,難以回收,白色汙染嚴重。為解決這個問題,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既具備傳統塑料的性能,又可降解。聚乳酸(PLA)的原材料來自於玉米澱粉傳統的石油基塑料可以被製造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可生物降解的塑料(例如氧化降解塑料),通常是在石油基塑料中添加澱粉,使得其容易分解,但僅僅是分解成更小體積的石油基塑料。
  • 回收垃圾出奇招 印尼推出「塑料公交車」
    plastic waste was just seen as useless."用塑料瓶付款是讓人們熱情高漲的原因之一,因為在此之前,人們認為塑料垃圾毫無用處。」"We now know that plastic is not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 people in Surabaya are starting to learn."「我們現在知道塑料不環保,泗水的人們開始意識到這一點。」
  • PLA降解塑料造粒機
    降解塑料(degradableplastic)是指,在規定環境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和包含一個或更多步驟,導致材料化學結構的顯著變化而損失某些性能(如完整性、分子量、結構或機械強度)和/或發生破碎的塑料。PLA降解塑料片材生產線應使用能反映性能變化的標準試驗方法進行測試,並按降解方式和使用周期確定其類別。降解塑料按照其設計的最終降解途徑分為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光降解塑料、熱氧降解塑料。
  • 塑料末日?吃傳統塑料,產塑料替代物的細菌都有新突破!
    從上述研究來看,日常塑料會帶來可能有害健康的微塑料,然而關於塑料的爭議不止於此。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主要的環境汙染之一塑料與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共同探討如何利用微生物解決塑料汙染問題。希望該文給相關產業和科技從業人員帶來一些啟發並提醒諸位讀者重視保護環境。
  • 英文外刊,科學家發現,以塑料為食的新細菌
    科學家表示,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減少大量難以回收的塑料,這些塑料最終被填埋在世界各地,汙染海洋。It was identified in an area that contained a large amount of plastic waste.這種細菌是在一個有大量塑料垃圾的地區發現的。
  • 地球上的塑料汙染被蜜蜂拿來築巢?!(原創雙語文章)
    And according to a 2014 study, wild bees in Canada have joined the effort, using bits of plastic waste to build their nests. 不僅僅是湖泊和海洋,塑料已經充斥在全球生態系統中。
  • 塑料垃圾這樣變成能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塑料的生產和使用不斷增加,給世界帶來了巨量且難以快速降解的垃圾。目前所生產的49億噸塑料中,大部分都被填埋或者焚燒處理,嚴重汙染環境,更糟糕的是,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120億噸 [1]。如何處理這些塑料垃圾,成為人類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