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催化劑:塑料汙染將消失?

2021-01-10 多多背單詞

該過程可以將食品雜貨袋和食品包裝中的塑料回收為液體燃料和蠟。

For the first time, researchers have used a novel catalyst process to recycle a type of plastic found in everything from grocery bags and food packaging to toys and electronics into liquid fuels and wax.

研究人員第一次使用一種新穎的催化劑工藝來回收從雜貨袋和食品包裝到玩具和電子產品等所有產品中使用的一種塑料,再將其再循環為液體燃料和蠟。

Polyolefin plastics - the most common plastics - have physical properties, which make it difficult for the catalysts responsible for inducing chemical conversion to directly interact with molecular elements and cause changes. Current recycling requires a temperature of at least 573 degrees Kelvin and a maximum of 1173 degrees Kelvin. For comparison, the boiling point of water is 373.15 degrees Kelvin and that of the sun's surface is 5778 degrees Kelvin.

聚烯烴塑料-最常見的塑料-具有物理特性,使得負責誘導化學轉化的催化劑難以直接與分子元素發生相互作用而引起變化。當前的回收工作要求溫度至少為573開氏度,最高為1173開氏度。為了進行比較,水的沸點是開爾文373.15度,太陽表面的開爾文是5778度。

Researchers look for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to find reactions that may require lower temperatures to activate. They hypothesized that by using a catalyst in a different physical state than plastic, they speculated that the reaction would be stronger at lower temperatures.

研究人員尋找非均相催化劑,以尋找可能需要較低溫度才能活化的反應。他們假設通過使用與塑料不同的物質狀態的催化劑,他們推測該反應在較低溫度下會更強。

They were used to combine cerium (473) with a ruthenium oxide metal at the polishing temperature to make a glass. Although it is still highly sensitive to humans, it requires much less energy input than other catalyst systems.

他們將釕(一種鉑族金屬)與二氧化鈰(用於拋光玻璃)結合使用,產生了一種使塑料在473開氏溫度下反應的催化劑。儘管對人類的敏感性仍然很高,但與其他催化劑系統相比,它所需的能量輸入要少得多。

According to Tamura and tomishige, it has never been reported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that ruthenium based catalysts can be used as a method for direct recovery of polyolefin plastics.

根據Tamura和Tomishige的說法,科學文獻中從未報導過釕基催化劑可作為直接回收聚烯烴塑料的方法。

Researchers used the catalyst to treat a plastic bag and waste plastic, resulting in 92% yield of useful materials, including 77% yield of liquid fuel and 15% yield of wax.

研究人員用該催化劑處理了一個塑膠袋並處理了廢塑料,產生了92%的有用材料收率,其中77%的液體燃料收率和15%的蠟收率。

"This catalyst system is expected to help not only suppress plastic waste, but also use it as a raw mater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emicals," Tamura and tomishige said.

田村和Tomishige說:「這種催化劑體系有望不僅有助於抑制塑料廢料,而且還有助於將塑料廢料用作生產化學品的原料。」

相關焦點

  • 【行業動態】催化劑在低溫下可將塑料廢料轉變成液體燃料和蠟
    【行業動態】催化劑在低溫下可將塑料廢料轉變成液體燃料和蠟 2021-01-1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低溫催化法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
    來源:科技日報新低溫催化法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科技日報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指出,他們採用一種簡單的低溫催化方法,將很多塑料內包含的聚乙烯聚合物轉化成了高價值的烷基芳族分子,後者是很多工業化學品和消費品的基本原料
  • 新型催化劑 可將普通塑料廢棄物轉化為燃料和蠟
    新型催化劑 可將普通塑料廢棄物轉化為燃料和蠟2021-01-06 21: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儘管塑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十分有用,但它們卻很難被回收利用,這意味著大多數塑料最終會被填埋或汙染環境。
  • 一種新型催化劑能將普通的塑料垃圾轉化為燃料和蠟
    儘管塑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但它們很難降解或回收利用,這意味著大多數塑料最終會被扔進垃圾填埋場或汙染環境。現在,日本的研究人員已經使用一種新型催化劑將普通塑料回收成有用的產品,如燃料和蠟。從設計上講,塑料具有極強的抗化學反應能力。
  • 能自動「消失」的塑料:解決海洋塑料汙染新渠道
    19世紀,塑料誕生了,這被稱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由於白色汙染越來越嚴重,塑料變成了「最糟糕」的發明。據統計,全球每年塑料廢棄物約3000萬噸,其中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丟棄或從陸地通過河道、風力最終進入海洋,塑料汙染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損害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像。
  • 燒結煙氣低溫SCR脫硝設計及脫硝催化劑的選擇
    按靜電除塵+石灰-石膏法脫硫+溼式電除塵+低溫SCR脫硝的煙氣治理工藝路線,經兩級除塵和溼法脫硫後的煙氣粉塵濃度可控制在10mg/Nm3左右,SO2濃度可控制在35mg/Nm3以下。其煙氣溫度一般在50~55℃,煙氣含溼量將增加到15%~20%,煙氣中除含有NOx,還有少量的SO2、SO3和經過溼法脫硫時夾帶的可溶性鹽霧滴等。
  • 煙氣SCR脫硝催化劑低溫改性研究進展
    以負載型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為主線,綜述了近年來國內外有關燃煤煙氣低溫SCR脫硝催化劑的研究進展,較為全面的總結了該系列催化劑的脫硝性能及低溫SCR活性改進途徑,為提升該體系催化劑的低溫SCR活性提供參考,並展望了該領域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 低碳院低溫脫硝催化劑開發與機理研究取得新突破
    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因子,是生成臭氧和光化學煙霧的重要前驅物之一,也是形成區域PM2.5汙染和灰霾的重要原因。作為NOx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我國燃煤電廠目前採用了全球最嚴苛的NOx排放限值。氨氣選擇性催化還原(NH3-SCR)技術是滿足現行標準的最佳技術途徑,目前普遍使用V2O5/WO3-TiO2脫硝催化劑,其合適的運行溫度為300-420攝氏度。
  • 陽光照一照,塑料變燃料:這種催化劑可以變廢為寶
    相比於其他垃圾,如何有效處理廢棄塑料一直是人們熱議的問題。這類垃圾帶來的環境問題還有一個哥德式的稱謂——白色汙染(white pollution)。早期常用的塑料主要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這類材料最大的問題是在自然條件下很難降解,大量生產、使用後沒有得到正確的回收處理,隨意丟棄,不僅帶來視覺汙染,也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汙染。「白色垃圾」散落至自然界各處,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
  • 焦爐煙氣低溫SCR脫硝工藝催化劑選型探討
    如果煙氣從焦爐排出後直接進入SCR脫硝系統,催化劑極易被串漏至煙氣中的焦油、碳粉、煤粉等雜質堵塞。因此,將脫硝系統布置於脫硫除塵裝置之後,逐漸成為業內共識。目前,脫硝催化劑在低溫條件下的抗H2O和SO2中毒能力普遍較差,焦爐煙氣脫硝系統的運行溫度一般設計在200℃以上。但是,煙氣經過脫硫除塵後,溫度不可避免的會有所下降。
  • 低溫脫硝催化劑抗水性研究進展
    1低溫脫硝催化劑1.1分子篩催化劑所謂的分子篩催化劑是通過將分子篩(USY、ZSM-5、BETA、FUA等)當作載體,通過離子交換負載金屬離子(Cu、Mn、Fe等)組成的,具有較高的脫硝活性、較好的選擇性和較寬的溫窗。
  • 低溫煙氣脫硝催化劑適用條件與動力學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隨著國家對大氣汙染物排放要求的進一步提高,中低溫脫硝催化劑也將迎來更大的市場和挑戰。為進一步明確低溫脫硝催化劑的應用特性,在不同溫度、煙氣流速、催化劑長度和水蒸氣含量下對已產業化的蜂窩催化劑的脫硝活性進行了系統考察,獲得該中低溫脫硝催化劑的適用區間與動力學參數。
  • 向白色汙染宣戰!科學家想把塑料變 「燃油」
    1953年,德國科學家齊格勒,義大利科學家納塔,他們發明了一種有機金屬催化劑:齊格勒-納塔催化劑,由四氯化鈦-三乙基鋁組成,使得塑料的產量急劇增加,因他們在發明催化劑上的貢獻,他們獲得了1963年諾貝爾化學獎。
  • 提高Mn系低溫脫硝催化劑抗硫抗水性能的國內外研究概述
    空氣汙染作為環境汙染的一個主要方面,對人民的健康生活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均有較大影響。氮氧化物(NOx)是大氣的主要汙染物之一,主要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一氧化二氮等,其產生的來源包括火力發電、水泥製造等固定源和機動車等移動源。氮氧化物不僅會造成光化學煙霧、破壞臭氧層,還可引起霧霾和酸雨,對環境和人體健康均有很大危害。
  • 新加坡用陽光分解塑料 白色汙染搖身一變成發電燃料
    生意社03月31日訊   塑料的白色汙染已成為全球性環境問題,如何減少塑料使用、處理既有的塑料製品,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挑戰,現在新加坡科學家決定將令人愛恨交織的塑料轉換另一種化學物質,在陽光下將之轉變成用途多樣的甲酸(formicacid)。
  • 科學家通過微波將塑料變成氫和高價值碳,成功解決地球塑料難題
    人類最偉大的現代發明之一就是塑料了,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塑膠袋、塑料瓶和塑料餐盒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卻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問題。超過75%的一次性塑料在使用之後無法被回收,它們會進入海洋、下水道等地,傷害野生動物並汙染我們的環境。
  • 新型超低溫脫硝催化劑的研究及其在低溫煙氣脫硝領域中的成功應用
    比如傳統催化劑基本都是釩鈦體系,其起活溫度在180℃以上,但現實中存在大量排放溫度低於180℃或經脫硫、除塵治理後溫度低於180℃的各類煙氣需要進行脫硝,在不改變原有裝置工藝或設備時,傳統釩鈦體系催化劑無法應對此類裝置的脫硝,因此急需一種適應超低溫、高活性的新型超低溫
  • 稀土基中低溫脫硝催化劑改性粉體研究實現規模生產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內蒙古希捷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合作企業三方在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了6批次共12噸稀土基中低溫脫硝催化劑改性粉體生產,能有效解決氮氧化物(NOX)對大氣環境汙染的問題。目前,該技術已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STS)區域重點項目、內蒙古科技重大專項、企業橫向課題等項目的大力支持。
  • 塑料或將由二氧化碳製成
    然而也正因為塑料的便利性,導致它不被大多數人類所珍惜並隨意拋棄,並且由於它無與倫比的耐用性,被隨意丟棄在環境中的塑料如今造成了嚴重的汙染,例如,在海洋中有著大約8萬億噸的塑料垃圾,然而這些塑料垃圾至少需要400年才能被大自然所分解。
  • 塑料汙染危機將得以解決!科學家發現新方法,加速分解變廢為寶
    導語:石化工業生產超過8800萬噸的聚乙烯,使其成為世界上最普通的塑料。根據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新的途徑來升級它,它可以幫助應對日益嚴重的塑料汙染危機。大家好,我是蘿蔔!雖然有好幾種方法解決垃圾,但並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塑料等聚乙烯材料製成的,尤為頭痛,不是時間就能將其抹掉的,它可能會一直「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