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將重返雲南原始棲息地(組圖)

2020-12-04 搜狐網
  3月26日,將啟程前往原始棲息地普洱的犀牛,在雲南野生動物園進行運輸籠適應訓練。中新社發 白拓 攝

  雲南普洱太陽河(原菜陽河)流域曾經是犀牛廣泛分布的地區。自1933年最後兩頭犀牛被捕殺以來,當地已經80年沒有犀牛的蹤跡。2010年7月25日,7頭犀牛從南非來到雲南,並在雲南野生動物園度過了兩年多的適應期。本月30日,它們將啟程前往犀牛的原始棲息地普洱,在普洱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生活,承擔起建立犀牛種群的歷史重任。

  3月26日,將啟程前往原始棲息地普洱的犀牛,在雲南野生動物園進行運輸籠適應訓練。中新社發 白拓 攝  3月26日,將啟程前往原始棲息地普洱的犀牛,在雲南野生動物園進行運輸籠適應訓練。中新社發 白拓 攝

相關焦點

  • 7頭南非白犀牛啟程赴雲南普洱 擔負重建種群重任
    中新網昆明3月30日電(記者 史廣林)滅絕80年的犀牛將重現雲南省普洱市。30日,雲南野生動物園的7頭南非白犀牛「坐」上卡車前往犀牛的原始棲息地普洱。屆時,它們將承擔起重建犀牛種群的重任。  雲南普洱太陽河(原菜陽河)流域曾經是犀牛廣泛分布的地區。然而,自1933年最後兩頭犀牛被捕殺以來,這片土地已經約80年沒有犀牛的蹤跡。  為了讓犀牛在雲南重現,普洱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雲南野生動物園啟動了「建立犀牛種群」的科研項目。
  • 中國野生犀牛消亡史:唐宋以後的人們為何見不到犀牛了?
    這些漫遊在非洲(黑、白犀牛)和亞洲的犀牛不僅面臨原生棲息地的破壞,還得時刻提防偷獵者們的行動——這一切都是源於人們,尤其是亞洲買家(越南、中國)對犀牛角的巨大需求。在中國,人們對犀角神奇藥效和靈犀(一種稱為「通天犀」的犀角,據說能出氣通天)的文化演繹,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 雲南普洱推出國內首個犀牛零距離觸摸體驗項目 倡導關注和保護白犀牛
    雲南普洱推出國內首個犀牛零距離觸摸體驗項目 倡導關注和保護白犀牛 攝影 陶平日前,雲南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推出給犀牛撓痒痒、摸摸看等體驗項目,讓到訪的遊客能夠近距離觀察犀牛,以別樣的視角和體驗,了解犀牛保護的相關知識。同時,這也是國內首個犀牛零距離觸摸體驗項目。
  • 懷胎十六月,華東唯一白犀牛寶寶誕生杭城(組圖)
    懷胎十六月,華東唯一白犀牛寶寶誕生杭城(組圖) 發布時間:2016-05-03 14:38:03 星期二  來源:杭州網 這可是近八年來,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誕生的第一隻白犀牛寶寶!而這次又創下了華東地區八年來首次白犀牛寶寶誕生的記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八年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也曾誕下一隻小白犀牛,名字叫犇犇,填補了當時華東地區白犀牛寶寶誕生的空白。想當年,犇犇可是紅極一時的明星動物! 目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共生活著兩公四母六隻白犀牛。
  • 雲南「最南端」一個州,我國「最大」熱帶雨林原始森林公園
    西雙版納是雲南最南端的州,西南與緬甸接壤,東南寮國接壤,是我國最大的熱帶雨林原始森林公園,在北回歸線沙漠上擁有唯一一片綠洲,好像晶瑩的珍珠鑲嵌在祖國西南邊疆,是我國最大的熱帶雨林原始森林公園很美,很美!西雙版納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當今地球上稀有的天然動植物基因庫。
  • 來雲南野生動物園給犀牛撓痒痒
    小朋友體驗給犀牛「撓痒痒」。劉冉陽 攝雲南網訊(記者 黎鴻凱)五一假期去哪兒「勞動」一下,全家總動員去動物園給犀牛撓痒痒吧!記者從雲南野生動物園獲悉:犀牛用泥漿抵擋蚊蟲叮咬,但長時間泥漿粘在身上也需要清理一下,在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雲南野生動物園將推出「給犀牛撓痒痒」體驗飼養員活動。28日,4名小朋友們受邀到了動物園的犀牛運動場,在飼養員叔叔的帶領下開始「勞動」。
  • 雲南實施6000餘畝滇金絲猴棲息地廊道修復造林
    新華社發(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供圖)新華社昆明12月22日電(記者姚兵)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12月22日發布消息說,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成立一年多來,雲南以加強滇金絲猴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為目標,引進社會公益組織支持,投資1000餘萬元,為滇金絲猴棲息地實施6100畝廊道修復造林,共種植雲杉、華山松、冷杉等樹木63萬棵。
  • 各地林草頭條丨雲南實施6000餘畝滇金絲猴棲息地廊道修復造林
    各地林草頭條丨雲南實施6000餘畝滇金絲猴棲息地廊道修復造林 2020-12-30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原始森林中雲豹的情況怎麼樣了?專家:不容樂觀
    雲豹對棲息地的要求非常嚴格,僅出現在中低海拔、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中,佔據著分布區域生態鏈的頂端位置,也是反映該區域生態系統是否完好的旗艦物種。在以前,雲豹廣泛地分布於中國亞熱帶和熱帶林區,藏東南的森林、中南半島、馬來半島。100年前開始,人類大量地捕殺貓科動物,獲取它們的皮毛,砍伐森林,破壞它們的棲息地,導致所有種類的貓科動物瀕危,甚至滅絕。
  • 「世界犀牛日」:野生犀牛為何從中國消失
    腳下的徒弟曾經是曾經犀牛的王國。如今,野生犀牛在中國早已蹤跡難尋。但古籍中卻有不少關於它們的描述,化石挖掘更顯示,這些身披「鎧甲」的巨獸曾遍布中國。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讓我們探尋野生犀牛從中國消失的原因。
  • 《寒冷的高山有犀牛》看的我熱淚盈眶,雲南很美也很窮
    這部影片紀錄了幾個生活在雲南昭通犀牛村的孩子們艱難的求學之路,演員柯藍在投資做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時曾表示希望能夠讓人更懂得、也更珍惜當下的生活,不畏艱難。影片傳達了人類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依舊向上的正能量,影片通過寥寥幾句對白和無聲的跋涉卻展現著極強的堅韌和頑強。
  • 非洲犀牛保護任重道遠
    原標題:非洲犀牛保護任重道遠 在位於南非東北部的巴伯頓地區,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犀牛「孤兒院」。這裡可容納約100頭犀牛,周圍布滿了高壓鐵絲網。參觀者都被告知必須關掉手機,以防止手機被定位引來偷獵者。
  • 印度犀牛盜獵事件減少
    印度犀分布於印度和尼泊爾的草原、沼澤和森林地帶,因人類盜獵和棲息地減少,已被列為易危物種。阿薩姆邦是印度最主要的犀牛棲息地,現有約2640隻犀牛,大部分都生活在加濟蘭加國家公園。由於當地堅持打擊盜獵行為,阿薩姆邦2019年只有3隻犀牛死於盜獵,比2016年降低86%。
  • 為什麼體型龐大的犀牛會在中國滅絕?
    就目前來看,犀牛僅分布於非洲、印度、越南、印尼等地,而且有一些犀牛還是某一地區獨有的物種。其實,早在20世紀以前,我國就分布著三種犀牛的亞種,而且數量還不少。那麼,為什麼這些犀牛會在中國滅絕了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悟空戰犀牛精:中國徹底滅絕的物種犀牛
    在中國的古代,犀牛是經常出現的動物,甚至《西遊記》中也有關活捉犀牛精形象描寫。而現實中的中國犀牛由於人類的大肆獵殺,1922年徹底消失。到公元前2世紀的漢代,中原就已經沒有犀牛。電視劇《西遊記》幾千年來,中國犀牛棲息地北界線一直在以每年向西南移動,直到當代歸零,造成這種改變不僅是氣候改變,
  • 日本一漁夫發現最原始的鯊魚——皺鰓鯊[組圖]
    日本一漁夫發現最原始的鯊魚——皺鰓鯊[組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5日 10:14 來源:新華網      皺鰓鯊是鯊魚中最原始的一種,有「活化石」之稱,它和普通的鯊魚不一樣,口近埠,側面的線紋呈溝狀,鰓孔有6對,牙齒呈「山」字形,通常生活在深海。新華社/路透    這張1月24日由日本沼津市的淡島海洋公園公布的照片顯示的是一條皺鰓鯊。這條皺鰓鯊是一名漁夫21日在公園附近海域發現的。
  • 蘇門答臘犀牛:亞洲唯一的雙角犀牛,也是全球體型最小的犀牛
    蘇門答臘犀牛,亞洲唯一的雙角犀牛,也是全球體型最小的犀牛蘇門答臘犀牛高1.2~1.5米,長2.5~3.2米,重量800千克。據估計,現存蘇門答臘犀牛數量不足400隻,是存量最少的大型動物之一蘇門答臘犀牛是長毛犀牛與地球上最早的犀牛的後裔,它們普遍被人認為過去200萬年來沒有任何改變。
  • 厄瓜多小島: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組圖)
    原標題:厄瓜多小島: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組圖)   這是9月29日在厄瓜多聖克裡斯託瓦爾島拍攝的赤道毛皮海獅。聖克裡斯託瓦爾島位於厄瓜多加拉帕戈群島的最東端,這個獨特的島嶼實現了城市與原始棲息地之間的平衡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景象處處可見。
  • 雲南騰衝舉辦首屆高黎貢山茶文化節【高清組圖】
    雲南騰衝舉辦首屆高黎貢山茶文化節【高清組圖】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16年04月08日11:56 (人民網 李發興 攝) 人民網騰衝4月8日電 (李發興)4月8日,首屆「名山茶韻·高黎貢山茶文化節」在雲南騰衝高黎貢山茶廠舉行,來自雲南和江蘇等地的專家現場品鑑了高黎貢山千年古茶。
  • 酒桌上的印度犀牛
    (圖片來自於網絡)但是非常不幸的是這頭犀牛在到達了歐洲大陸後時間不長很快就去世了但是丟勒用繪畫的方式把這頭犀牛的樣子保留了下來但是仔細觀察這幅畫有個非常大的特點它的後背上多了一個角這是其它印度犀牛畫作上看不到的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