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團長該如何拉新?學會這幾招,流量不用愁!

2020-12-04 你家嚴選

不論是傳統電商,還是最近興起的社團團購電商,如何拉新都是一個逃不掉的話題,流量的重要性就不必再過多贅述了。我們都知道,社區團購離不開供應鏈和團長,而團長則是離不開社區中的群眾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討論下,團長如何去快速拉新,將社區裡的老老少少都拉進自己的群裡。

線下拉新活動

1、 地推

地推一直是社區團購線下拉新的首選方式,團長可以和平臺工作人員提前約定好,有計劃地在社區的幾個點進行地推。

如果你是社區裡的門店老闆或快遞點,可以考慮在門店門口搭臺;如果是寶媽、自由職業者等,可以考慮在社區的幾個出入口和主要通道附近搭臺。

選一些引流款商品做試吃和促銷活動,例如應季水果、紙巾、口罩、糧油等,小區裡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尤其是老年人,看到一些比較實用的物品打折,是一定會參與進來的。

團長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掃碼進群購買,進群才能享受優惠價。部分中年人老年人智慧型手機用不習慣,需要團長耐心的手把手指導這一步。

2、 聯動物業

有能力的團長可以考慮與物業合作,物業一般都有小區的業主群,可以快速連接到各位業主。通過物業去做一些商品的促銷,新人優惠等活動,事後再給物業一定的分成。

線上裂變活動

1、 老帶新活動

裂變活動就是利用已有的社群進行裂變,激勵群內用戶老帶新,給予一定的紅包獎勵。例如老用戶拉5人可獲得3元紅包,拉10人可獲得5元紅包,以此類推。老用戶拉完人之後直接加團長領取紅包,團長再將發紅包截圖發到群裡起到激勵作用。

2、 社交平臺宣傳

團長的個人朋友圈、微博等要利用起來,宣傳新人進群的福利,可以是進群有紅包雨,也可以是一些價格稍低的實物商品。同樣也可以用現金紅包或是優惠券的方式激勵老用戶共同在社交平臺上進行宣傳。給老用戶們提供好圖片和文案,發布24小時後(時間自定)截圖審核,找團長領紅包或優惠券。

無論是哪種拉新方式靠的都是利益驅動,只要選擇合適的引流產品,拉新對於團長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今年因為疫情,口罩一下子成為了緊俏商品,雖然現在已經不像疫情初期那樣供不應求,但在價格上卻始終無法像疫情之前那樣實惠。你家嚴選的團長就抓住了這個契機,利用免費口罩,在社區裡做起了地推,凡是掃碼進群的用戶就能免費領取3個一次性醫用口罩,一下子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平臺對團長的支持也很重要,你家嚴選平臺也給予了團長最大支持,幫助製作物料,增加工作人員等。

團長們要清楚的是,建群、拉新只是社區團購的基礎,如何將你的社群打理好,避免用戶流失,提高客單價也尤為重要。

相關焦點

  • 飛虎商聯:挖掘線下客流量,社區團購小程序都是怎麼拉新的?
    目前,社區團購小程序系統軟體很受歡迎,雖然社區團購小程序背靠微信等平臺,但社區團購小程序的運營對於許多商家來說仍然是個問題。下面小編就來簡單講一講運營社區團購小程序如何拉新?1、共享分裂假如小程序分裂快的方法是群組共享的話,這是肯定的。
  • 2020藍鯨視界|社區團購掀團長爭奪戰:低門檻及返傭是關鍵,平臺與...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各個企業傾注大量物力財力試圖守住自己的陣地,而團長作為關鍵的人力資源,自然也成了平臺們重點爭奪的對象。今年以來,幾乎所有社區團購玩家都在用盡各種力量招募、培養團長,並通過提供具有吸引力的銷售佣金、下單獎勵等方式吸引更多團長。那麼,社區團購的團長當前所處的境遇和心態究竟如何?
  • 社區團購「團戰」正酣,變革與較量中如何走出「最優」路徑
    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不少「後來者」為了搶佔市場,開始大力度拉新補貼。連小區的老阿姨們都已經學會如何薅大廠們的羊毛。社區團購「亂戰」其實並不陌生,猶如昔日的電商N國殺、O2O百團大戰一樣,每當一個新消費熱潮崛起,就會引發更多準入者的追逐。
  • 專家:電商入局把社區團購的競爭拉到新的高度
    據報導,近期某些網際網路企業紛紛進入或加持社區團購。專家認為,電商入局把社區團購的競爭拉到了新的戰略高度,各家都有競爭機會,社區團購又迎來新一輪「風口」。社區團購採用「預售+自提」模式,通過聯合社區小店經營者、寶媽等「團長」人群,為居民提供高性價比的生鮮食品和日用品。
  • 傑弗裡第二講:用梅特卡夫定律驗證社區團購之路
    在2018年,在品牌零售商在聚焦如何在下沉市場分一塊「蛋糕」之時,社區團購模式已經悄然佔據市場份額,呈現「井噴」式的現象,S2B2C模式頓時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巨頭也紛紛開始布局整個社區團購市場。從表面層次來看,社區團購就是除了基於流量及鄰裡之間信任的社交團購,那拋開表面,是什麼讓它獲得資本的青睞呢?那就是梅特卡夫定律。
  • 進價1.6元的土豆賣0.9元一斤,一條路上4天冒出28位團長,社區團購...
    1這場菜市場門口的爭奪戰,從2020年下半年就開始了。成都一位全職「團長」(社區團購發起人),參與了至少6家社區團購平臺。他觀察到,每當新平臺進入,總會發放大額補貼,有的甚至會免費送水果、鹽、餐巾紙等。他研究各家平臺定期發放的優惠券,每天給顧客推薦最省錢的平臺。他最高的銷售紀錄是一天500多人下單。
  • 社區團購的終局是什麼?答案或許是短視頻電商
    萬億生鮮市場,線下流量入口,絕對的每日高頻應用。從中產階級到中老年大爺大媽,每個人都能覆蓋到。當然,這裡的用戶主力,依然是三四線城市的中年人。但是,社區團購的價值,無疑已經重新被各大巨頭所重視。這不僅僅因為疫情所致,更重要的是,線上流量已經被短視頻吞噬,而線下流量,除了共享單車、出行之外,本地生活已經成了最後一塊蛋糕。
  • 社區團購的現狀分析
    在社區團購新零售模式下,利用社區熟悉的鄰裡關係建立起微信群,通過小區微信群渠道獲得新客流入,無須推動就能直接在社交過程中完成產品質量和價格問詢,互動性比較強,這種熟人關係鏈大大降低業務拓展和每客單價配送履約成本。社區團購新零售方式,對於商家而言,既有高性價比優勢,又能有效把控產品質量,同時由買家自主選擇社區附近自提點,也便於解決售後問題,消費群穩定性更強。
  • 社區團購血戰空前 滴滴、拼多多等短兵相接 前有追兵後有猛虎...
    在多方逐鹿背景下,一夜之間,社區團購成為了多個巨頭下半年的「頭號項目」。獨角獸、網際網路巨頭與本地老牌零售企業三方割據並互相試探,拉新優惠、團購優惠、時間都是子彈,「血戰」空前。  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短兵相接  突如其來的疫情點燃了社區團購的需求,也讓所有人再次重新審視這個並不新鮮的創業項目。
  • 深度對話:社區團購不可能被壟斷
    社區團購在近期陷入了巨大爭論中,雖然各自角度不同,但回到基本話題中來,問題多是:社區團購的關鍵到底是什麼?該競爭的核心點又是什麼? 見實在舊文重發之餘(為什麼社區團購這麼火?高榕零售投資模型一張圖說透大賽道),也約到叮咚買菜副總裁熊衛,深聊這些問題。
  • 美團-W(03690.HK)52頁深度專題之社區團購篇:高築牆廣積糧
    本報告就社區團購回答以下核心問題:為什麼社區團購是必爭的賽道?新業態下的生命力在哪?市場空間有多大?能否盈利?什麼情況下能盈利?競爭壁壘是什麼?誰會是最後的勝出者? 1、社區團購是依託於社區的一種區域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本質上是渠道創新下的新零售,通過網際網路流量和運營賦能。特點是價廉、物美、配送泛及時、模式輕、獲客成本低。
  • 「社區團購」這場戰爭,可能與你想像的不太一樣
    「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圈以及投資圈的熱門名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的朋友圈天天有人轉發這方面的文章,微信群裡也經常有關於「網際網路巨頭該不該做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到底有沒有技術含量」的討論。一開始,本怪盜團團長是拒絕研究這個領域的——因為我不做飯,也沒有通過網際網路購買生鮮商品的需求,隔三差五買個水果也是在社區超市買的。
  • 社區團購產品競品分析:美團優選、橙心優選、多多買菜、興盛優選
    編輯導語:社交電商發展到現在,種類細分是越來越精細化,其中社群團購作為社群新零售模式更是受到眾多商家青睞。隨著美團、滴滴等大廠的進入,社區團購市場的競爭變得白熱化了起來。本文作者就對目前市場上的四種社區團購產品進行了分析,看看誰更勝一籌吧。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誰也不能否認社區團購今年的紅火勢頭。12月2日有消息稱,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近日在高管會上表態,他會親自下場帶隊,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但截至《華夏時報》記者發稿,京東還尚未對外證實該消息。一把手的表態,是觀察公司動向的最好風向標。幾個月間,親自下場對社區團購志在必得的網際網路大佬們越來越多。無論是源於流量還是著意賺錢,現在所有人都認為「預售加自提」是一門好生意。
  • 社區團購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細水長流
    此外,2016年就已經有人在微信群、QQ群裡做社區團購這件事情。根據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的描述,那個時候團購的訂單大多都是群裡的成員報個名,團長記錄,這些訂單都是手工一單一單記錄下來的。補貼只是早期用戶拉新的一種方式。這些年,阿里、美團、滴滴、拼多多的補貼,大家不都「真香」了嗎?市場健全,價格回歸後,提升的社會整體的商品流通效率,買賣雙方都會受益的。而傳統菜場也不會消亡,而是新舊模式並存。
  • 群裡一聲喊 萬物皆可「團」 社區團購能走多遠?
    微信名為「sunny的日記」的「團長」王女士在群成員300+的微信群裡發出信息,不一會兒就有人在群裡跟單選購。這樣的場景,對於蘭州市民來說早已不陌生。疫情爆發後,各地以小區為單位進行封閉式管理,「群聊」分享的團購信息,變成了很多居民的主要採購通道。微信商家、社區業主、社區團長、社區店鋪老闆、水果店店主……使用微信賣貨成了潮流。而在後疫情時代,團購商品品質如何保證?社區團購能否長期存在下去?
  • 巨頭扶得起社區團購嗎?
    社區團購的生意模型是,平臺在小區招募團長(大部分是寶媽或便利店主),團長運營小區微信群,群裡預售蔬菜水果等產品,微信小程序集合小區一天的訂單,次日集中履約配送。團長按成交額提取10%左右的佣金。據Third Bridge高臨諮詢觀察,生鮮創業現在有四種主流方式,分別是到家、到店、自提、前置倉,社區團購屬於自提模式,此前被資本關注較多的每日優鮮屬於前置倉模式。
  • 十薈團看社區團購正發生新變化
    和他一起討論的嘉賓,還有「社群+」的新標杆案例,小碼精靈聯合創始人程宗超,和投下了另一個運用社群+獲得快速發展的新創業項目的梧桐樹資本創始合伙人童瑋亮(關於這兩位嘉賓,我們另外再單獨深聊)。 大會前,見實習慣先深度約嘉賓深聊,梳理出更多角度的乾貨。和劉凱的深聊,我們將話題集中在社區團購這一年的變化,包括融資、團長、新模式、新變化等等。
  • 一張圖帶你了解社區團購與社群團購的區別,趕緊收藏!
    五、社群團購與社區團購的進入門檻不同社區團購進入門檻高,需要門店,倉儲等大量投入,隨著巨頭進入社區團購的門檻越來越高。社群團購進入門檻低,通常是有粉絲,有用戶都可以進入。無論是人員配置,資源資金配置,還是運作能力等,社區團購的門檻都比社群團購要低許多。這兩年,很多社區團購做不下去轉社群團購。
  • 美團拼多多挑起社區團購新戰事,誰能「見血封喉」?
    時間往後推移,11月17日,拼多多迎來新一輪融資:擬發行17.5億美元可轉債。在業內人士看來,拼多多這個動作或許是為新業務多多買菜做「糧草」準備。面對處於高速增長的增量市場,加緊時間搶灘陣地在網際網路行業可謂不言自明。不過,美團和拼多多,外賣和電商領域的兩大巨頭,在社區團購市場競爭焦灼,與背後的流量焦慮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