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是個好東西,唯科學論是個壞東西
其實這是唯科學論,又叫科學主義—— 何謂「科學」 《辭海》裡對科學的定義是具備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切科學結論都來自於實驗,沒有實驗,也就沒有科學了,只有經過實驗所檢驗的結果才是可靠的,而所謂實驗的檢驗又有一個基本要求,就是你無論做多少遍、在什麼地方做、由誰做,只要實驗條件一樣,得出的結論就應該完全一樣。培根的第二個原則是科學必須有用,並且能夠被運用。
-
為什麼要反對唯科學論?
科學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多的人,就不自覺地迷信上科學了。以至於科學開始往宗教方向發展了。科學不信神,科學就信真理?到目前為止,沒人能找到哪怕一條客觀真理,找到的只有主觀真理。因為真理教不統一,是個多神教,什麼東西都可以打真理的牌子。這些人,一個比一個真理,隨時隨地可以掏出個真理,互相用真理對打。還有人宣稱掌握了宇宙的真理,可怕不?誰拿著它還不成神呢?真理教的危害遠大於宗教。所以必須要反對唯科學論。
-
「唯科學論」可否緩行?
科學創造強大的世界,而儒學則創造「美好」的世界。我不反對發展科學,但是害怕一味發展科學而造成的社會災難。科學如同一種強大的力量,誰掌握了科學就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人。但如果這種強大力量掌握在一個兒童或者一個瘋子手裡,就會引發禍患、爭端以及戰爭災難。美國就是這種情況,川普是一個商人出身的總統,唯利是圖,不顧禮儀,沒有遠見,只看眼前利益。
-
什麼是科學?科學對於人類的作用是什麼?細思極恐呀
科學促進了人類的進步,但是進步太快了不是什麼好事,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迷惑,人為什麼而活著,人類的最終結果是什麼。不是有一句名言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人類最終還是回歸自我,向內而非向外。科學是認識世界的方式,是手段,不是目的,人才是最終的目的。
-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社會科學,什麼是社會主義科學和資本主義科學
二,所有的科學都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比如,「萬有引力定律」這個科學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就是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當然,在量子力學範圍內,「萬有引力定律」就不是科學了。
-
科學使人類往哪裡逃?
「我往哪裡去躲避禰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禰的面?」 ——詩139:7現代航天移民計劃「我往哪裡逃?躲避禰(神)的面……」,「雖然爬上天去,我(神)必拿下他們來……」(詩139:7,摩9:2-4)。至高的神清楚知道,世上有人在這末後不肯向祂真誠悔改迴轉,要想許多辦法,逃避祂的審判刑罰。
-
唯尋「專業」挖掘機|語言學:雖然是文科,但我很科學
在學習外語時你有研究出什麼自己的獨家學習方法嗎?其實,上述種種問題,有一個專業可以統統為你解答:那就是語言學!別看語言學是一門文科專業,它卻是最需要用科學的方式去分析和解決我們遇到的各種語言問題。上一期,唯尋牌專業挖掘機為大家深挖了「能拯救全人類」的專業——生物科學:唯尋「專業」挖掘機 | 生物科學:我,致力於拯救全人類今天,唯尋牌挖掘機將從錄取率、錄取要求等角度為你深入挖掘這「科學到極致的」語言學專業。語言學(Linguistics)是一門關於人類語言的科學研究,研究範圍包括語言的性質、功能、結構、運用和歷史發展,以及其他與語言有關的問題。
-
李森科案,「很黃很暴力」的科學故事
李森科案,「很黃很暴力」的科學故事
-
強扯「雞湯」的教育只是偽科學
這樣的蘿蔔實驗,其答案恐怕不是源於師生對實驗數據的科學分析和理性判斷,而是來自主觀層面的「自我發揮」。如果沮喪蘿蔔比讚美蘿蔔壞得快,那就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反之,則表示被讚美的蘿蔔過於驕傲,不思進取。這些道理都沒什麼毛病,也是教育應該傳遞、學生應該領悟的,但道理產生的過程是欠妥的。
-
科學傳播的科學,真的科學嗎?
但我們可以看到,迄今為止,在爭議性的議題上,不論是轉基因還是磁懸浮,我們科普工作幾乎都在試圖提升公眾的知識。所以說這樣的科普並不科學,這就有必要專門提出「科學傳播的科學」這樣一個新名詞。從認知規律到形成科學態度提倡「科學傳播的科學」的學者們指出,人類的心理認知機制並不能支持人們主動關注和學習科學。多年來,傳播學和認知心理學已經對這些因素進行了很多研究,很遺憾,主流科學傳播工作似乎並沒有把這些傳播和認知規律納入到我們的視野中。都有一些什麼傳播和認知規律呢?
-
人死後為啥非得穿壽衣?別聽別人瞎說,其實很有科學道理
以目前的水平來看,永生還是暫時無法實現的,因此人們普遍都很重視人的後事,如果說有人過世了,其家人再怎麼悲痛,都要讓其風光厚葬。中國有著豐富的喪葬文化,看似是簡單的葬禮,其實這裡面有很多的學問,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有很多的規矩都逐漸的消失,而且現在都是火葬,大多數規矩都只適用於土葬,消失也很正常。
-
疫情威脅著全人類,當下我們更要反對迷信,提倡科學
作者在提問之後描述道:「疫情全球蔓延,高溫提前到來,同時貴州鹹寧大雪紛飛……,怪事大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西方科學的發展使得曾經的「綠水青山」變成了今日的「高樓大廈」,愛科學的發展導致了沒有科學的展。偉大而又智慧的人類寄生在46億年歷史的地球母親身體上僅僅過了短暫的500萬年,而更為值得注意的是,這500萬年來就最近這「幾秒年」發展的最快,好厲害啊!這回好玩了,地球媽媽超負荷運轉了。」
-
什麼是科學?科學與變革以及科學與知識的關係是什麼?
當將這些無形的收益與上面概述的更切實的收益相結合時,難怪大多數現代社會都支持科學研究,以增進我們對周圍世界的了解。研究如何成為科學知識在實驗室或現場進行研究可能是一門科學,但這不一定是對知識的貢獻。在科學研究發表到同行評審的期刊上之前,科學界中的任何人都不會知道或對其充滿信心。
-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科學嘛我不知道。特別是蘇聯教材中的「科學」,到底有什麼意思我並不清楚。但是歐美的「science及詞根」scientia」,就指的是深奧的學問的意思最早搞出科學的的義大利伽利略和後來的哥白尼,都是神父和宗教背景深厚的人士。最早的science即是宮廷數學和教會數學。後來不是牛頓是劍橋大學的嗎?其校訓是Dominus Illuminatio Mea (上主乃吾光),翻譯成英文叫the lord is my light.
-
風水與數學不是科學,那什麼是科學?
而玄學的對立面是科學,為什麼這麼講呢?首先,什麼叫科學,科學的一個核心點是可證偽性。我們講的科不科學是指是否具備科學方法,預測結果和具體性與可證偽性。因此,按這個這個定義來討論的話,如邏輯學,信息學,統計學,甚至數學,能不能算作科學都存有爭議。
-
近代科學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科學,近代科學的誕生和早期的發展
——哥白尼(波蘭)(一)近代科學誕生的社會條件近代自然科學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科學,與古代和中世紀的科學分屬兩個完全不同的科學傳統。但是近代科學是在古代科學的基礎上產生,是從原來的自然哲學中脫胎而出而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的,恩格斯指出:「科學的產生和發展一開始就是由生產決定的。」
-
科學研究和科學應用,這兩個領域的「科學」的概念是有差別的
如果一個定義,存在著對立的反面,就一定不是全集,比如,唯物和唯心,哪一個都不是全集,這樣的理論,就一定不可能在全集上正確。要想在全集上正確,就得不存在對立的反面,但這樣的研究,其實已經在另一個抽象空間,沒在以前的信息系統的層面上了,他不能回答一個具體的信息系統,具體的運行規律。
-
有的人什麼科學都不信,不是活得好好的?
科學只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手段這個手段,沒有偶像,沒有光怪陸離的教條訓戒,只是數學和邏輯分析外加實證手段,除此之外,那都是胡說。科學發展到今天,對於不可證明、不可證偽的事情不做過多探究,因為那是浪費時間。這種形而上的事情,只有自己清楚,屬於孤例,無法對比,也就不在科學考查研究範圍之內。科學家就是掀開您的腦殼,把幾千億個神經細胞一個個提取出來,分析出化學構成,也無法得知您的本體思想。現在的科技在思維研究上,就是如此不堪一擊。
-
科學vs宗教?不,科學與宗教攜手並行
[摘要]人們往往會將科學和宗教看作是互為矛盾的兩件事物,同時又會覺得科學優於宗教,但事實並非如此。科學與宗教多有相通之處,互利互惠,又各有分工,相輔相成,需要辯證看待宗教與科學的關係。2007年新加坡高校入學考試出了一道作文題:科學提倡懷疑精神,宗教信仰鎮壓懷疑精神,你對此認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