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見到老外,想給他們介紹下咱河南的少林功夫,可金鐘罩、鐵砂掌你知道英文該怎麼說嗎?官方的精確翻譯來了!
6月18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首批十個分卷《中醫》《漢字》《農業》《古都》《少林功夫》《太極拳》《「人工天河」紅旗渠》《焦裕祿》《絲綢之路》《手工藝》正式對外發布。少林功夫是一張聞名世界的河南文化名片,因而讓《少林功夫》分卷的出版備受關注。
△少林功夫 平偉攝影
據悉,這是我省迄今唯一以河南文化元素為主題的中英文雙語套書,其中的《少林功夫》分卷由河南工業大學負責翻譯工作。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了少林功夫的翻譯工作。
「少林功夫博大精深,除了套路招式外,更需要將少林功夫的文化內涵傳遞出去。」河南工業大學外語學院院長焦丹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表示,翻譯總結起來共有兩大難點,一是文化內涵的外譯,一是武術術語的外譯,需要譯者不僅在語言上把握精準,更需要對武術文化內涵有深刻準確的理解,因此在翻譯中就碑刻、壁畫、歌訣等方面都與中文組撰寫的呂宏軍深入溝通,然後再進行翻譯,讓外國讀者能理解。
金庸筆下的少林七十二絕技神乎其神,能掌握一兩門絕技便是江湖高手。那知名度較高的金鐘罩鐵布衫和鐵砂掌在《少林功夫》中怎麼翻譯?
翻譯組成員、河南工業大學外語學院英語系主任劉紅強說,金鐘罩鐵布衫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譯,則會被外國人誤認為是某類特種衣服或者盔甲,而不會想到是刀槍不入的能力,所以翻譯成「ability to sustain the thrusts of sharp weapons on one's bare skin 」,字面漢語是「裸露皮膚能承受鋒利武器的能力」,意思是「刀槍不入的本事」。
「鐵砂掌」的翻譯,則是「Tie Sha Zhang (Iron Sand Palm)」,拼音與英文結合。「如果翻譯成『Iron Palm』(鐵掌),就丟失了『砂』的含義,沒有反映出手插入鐵砂練習的方式,會出現信息遺失,所以經過反覆推敲確定這個版本,讓英語在達意的情況下更接近原文。」他說。
△鐵砂掌 大河報資料圖
最讓翻譯人員頭疼的是,功夫套路中的各種招數,因為往往是通過中國語境下的詞彙表述。「在字面翻譯的同時,許多也保留了漢語拼音,這樣在具體在跟隨中國教練聯繫時,便不存在溝通障礙。」劉紅強舉例說,「白鶴亮翅」便是翻譯成「white crane spreading wings(bai he liang chi)」。
他說,做好少林功夫的翻譯,一方面要對少林文化和禪宗文化有較深的理解,所以要做很多功課和長期的積累;另一方面要對武術及具體招數有所了解,翻譯組就有專業武術教練參與。「少林功夫涉及禪武醫,少林功夫最重要的不是武術而是禪,所以在翻譯中要注重文化內涵,不能『得其形忘其意』,而是要『得其意忘其形』,也就是做到『得意忘形』。」
據悉,此次少林功夫的翻譯,涉及少林功夫的歷史演變、功法招數、風格特點、文化內涵等方面,具有範本規範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