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睡了很長時間,卻依然感覺到精神萎靡,甚至是頭昏腦脹。在經過休息之後沒有立馬精神抖擻,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呢?經過科學研究,睡眠佔人生30%左右的時間,每個人的睡眠質量不一樣,睡眠狀態也不同,睡眠基本分為深度睡眠和淺度睡眠兩大類,人體進入深度睡眠時,身體才會處在真正的休息中。
什麼是「深度睡眠」?
當熟睡到對於外部聲音不在敏感的時候,就進入了深度睡眠的狀態當中,它僅佔整個睡眠時間的1/4左右。身體也能夠起到很好的修復作用,所以被人們稱之為金子般的睡眠。
長期缺乏「深度睡眠」的人,身體一般有5個症狀,不妨自查一下
1、免疫力日益下降
長期缺少深度睡眠的話,即使睡著了,大腦皮層也處於半活躍的狀態,身體得不到很好的修復,疲勞感就不能夠消除。久而久之身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病毒和細菌容易入侵到體內增加患上疾病的風險。
2、加速大腦衰老的進程
長期缺乏深度睡眠的人,大腦日常產生的毒素和垃圾無法及時清除代謝,時間長了會使大腦思維變得遲鈍,加速大腦的老化,增加患上老年痴呆的機率。
3、不利於腸胃的消化吸收
消化系統的運行跟大腦的活動息息相關,大腦處於深度睡眠時,腸道也進入了修復的模式。能夠保證人體新陳代謝功能的正常運轉,如果長期缺乏深度睡眠的話,人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影響到人體腸道的消化和吸收,精神狀態不好的人也會比較瘦弱。
4、心臟變脆弱
進入深度睡眠之後,會降低身體各個組織的活動頻率,血壓也會有所下降,血液流速變緩,心跳頻率也下降,心臟能夠得到適當的休息,如果長期缺乏深度睡眠,心臟一直處於高負荷的運轉中,會增加經濟的壓力。對於心臟不利,還可能會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5、尿頻現象增多
進入深度睡眠後,腎臟也進入了休息的模式。此時產生的尿液也會減少,如果長期睡得很淺,容易被驚醒,會刺激到腎臟的排洩作用,增加尿量,如果不及時排尿容易引發身體出現水腫,比如眼皮浮腫,下肢腫脹等等。
想要快速進入深度睡眠模式,醫生建議:可以從這4件事做起
1、23點之前入睡
入睡之後會經過由淺入深的睡眠周期,一般情況下想保證身體新陳代謝功能穩定,需要7~8個小時的休息時間,身體中的各個器官在23點之後會進入修復模式,所以在23點之前睡覺,能夠讓身體釋放更多的免疫物質,提高抵抗力。
2、睡前避免食用提神的食物
如果在晚上加班的時候,有些人習慣喝功能飲料來提神,讓大腦持續至於過度興奮的狀態,這樣容易導致失眠,想要晚上睡得更好,在睡覺之前要避免食用提神的食物。
3、嘗試助眠安神茶:安眠茶
古醫典《千金要方》中有記載,將酸棗仁、百合、蓮子、枸杞、桑葚、茯苓、梔子、杜仲雄花混合泡水喝,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原理如下:
酸棗仁:安神養心、助眠安眠、養精蓄銳、理脾健胃
茯苓:鎮靜安神、促進睡眠、提升精力、寧心安神
蓮子:安心寧神、補血養氣、益智補腦、利溼消積
枸杞: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
大家可以選擇上面的食材來進行自行調配,制茶飲用,也可以選擇製作好的茶包。出一包用開水衝泡5分鐘就可以,每一個都是獨立包裝,非常適合失眠的人。
4、不要躺在床上玩手機
生活中有些人對於手機形影不離,睡覺之前也會躺在床上玩手機,這樣的話容易導致大腦一直處於活躍的狀態中,不利於睡眠,所以準備睡覺的時候,要把手機放得遠一點,有助於入睡,使人體精力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