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無標記細胞分析系統Maestro Z,追蹤免疫細胞介導的細胞殺傷

2021-01-09 澤平科技

美國Mastro Z實時無標記細胞分析系統,是基於阻抗技術研發的第三代無標記、實時、非侵入式細胞分析設備,於2019年秋季上市,其培養檢測一體機設計、強大的全自動數據分析,成為長時間不間斷細胞檢測的有力工具。

高精準度

提供三個頻率下的實時參數,可以更清晰、更精確地了解細胞當前動態變化,例如細胞數量(細胞死亡)、細胞屏障(細胞間緊密連接被破壞)、GPCR離子通道(細胞外形可能變化)等;

全自動分析

內置強大的AxIS-Z數據分析軟體,無需人工計算,可實時得到KT50(半數殺傷時間)、柱狀圖、增殖、凋亡曲線等;

數據安全

Maestro Z自帶500G存儲空間,數據實時自動保存,雙通路備份檢測,確保重要數據不丟失;

數據合規

軟體符合FDA頒布的21CFRPart 11,確保數據的合規,以備審查;

一體機

內置智能環境倉,可在超淨臺裡操作,無需額外CO2培養箱,節省空間

追蹤T細胞介導的細胞死亡

神經膠質瘤是一種惡性腦腫瘤,目前並無有效治療方案,預後生存期也只有12-15個月。而人體免疫系統中的效應T細胞,有著高特異性和固有的細胞毒性,在未來的腦膠質瘤治療中被人們寄予很高的期望。Maestro Z的阻抗測試有著高靈敏、無標記及無損的特點,為連續監控腫瘤細胞增殖和免疫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提供了可能,因而被用來評估免疫治療的效價。

如左圖所示,我們將惡性膠質母細胞瘤細胞株U87MG,以三種不同的細胞密度及四重複的形式,分成12個樣本種到CytoView-Z阻抗板內。使用Maestro Z對其阻抗值變化持續監測24小時後,以10:l的比例將被激活的人T細胞加入到這些樣本孔內,後續能夠觀察到阻抗值的降低。這和預期中的T細胞介導U87細胞裂解效應是一致的。對比之下,那些未經處理的腫瘤細胞樣本(淺藍色顯示),某同時段測得的阻抗值則繼續上升。

中圖顯示了在這三種處理條件下(不同的T細胞數量)檢測到的實時細胞裂解比例。在這基礎上,我們就能如右圖所示,對每種處理方案的KT50值(裂解50%腫瘤細胞所需時間)進行計算。可以看到,要達到更快的U87MG細胞殺傷速度,我們就需要更高的T細胞密度。

細胞毒性的動態研究

當需要測試新藥或者細胞治療的效果時,傳統的終點法實驗只能區分細胞樣本的死活,而無法了解細胞反應的動態過程並對背後的機理做出解釋。Maestro Z所提供的無標記、非侵入的連續監控能力,得以捕捉到細胞毒性的全程。不僅能看到毒性的程度,還能揭示其動態學和細胞死亡的速率。通過這些細胞反應的動態表現,更容易洞悉一個藥物的效力及作用機理。

例如用Doxorubicin(阿黴素)處理A549細胞(人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後,阻抗測試揭示了樣本的動態反應(左圖為實時連續檢測結果,中圖為虛線處單個時間點的讀數)。在同一塊板上,我們可以將Doxorubicin處理組的阻抗數據和細胞生長組(未加藥對照)及細胞死亡組(加入Tergazyme清潔劑)的相關數據做比對,從而得知Doxorubicin導致細胞溶解比例的實時效應,並能夠覆蓋藥物反應的整個過程。

細胞樣本專屬功能檔案

基於各自不同的生物學功能,細胞樣本間的生長、貼附及互作會有所不同。這些特性共同構成了一個獨特的細胞檔案。Maestro Z可以記錄這些信息,並基於細胞各種特性(如種類、密度、形態和貼附)的不同來將它們分開歸檔。細胞功能檔案可被用於細胞質控、純度分析、量化生長速率和優化實驗啟動時間點等方面。這些功能的實現無需複雜的實驗設定和分析。只需一個按鍵,Maestro Z系統就能穩定測試環境,長時間非侵入地監測細胞,提供實時的生長曲線和簡明的終點圈示。

我們將Hela細胞按照不同密度種入Maestro Z系統專用的CytoView-Z阻抗測試板內,並對其貼附、伸展及增殖的不同生長階段開展監測。如左圖所示,可以看到對應於這些階段的實時阻抗記錄。其中任意時間的終點數據(如第16個小時)都可以以柱狀圖的形式單獨表示出來(如中圖)。而從右圖可以看出Hela、A549、Calu-3這三種不同細胞的生長曲線都不盡相同。

感知受體介導的快速信號傳導

經由信號傳導通路,細胞能夠接收外界的信息。胞外信號分子與細胞表面的對應受體結合後,細胞內的信號傳導就會被觸發,並最終決定細胞的行為。跨膜受體中的最大家族是G蛋白偶聯受體(GPCRs)。被結合後,它們將導致細胞構象的改變並引起下遊的一系列反應。這些細微的變化通常發生迅速,但其對細胞生理的重大影響卻能夠持續幾分鐘至幾個小時。通過阻抗檢測,我們能夠將其捕獲並量化。Maestro Z的高靈敏度及連續監測特性,賦予您測試細胞信號傳導動態的能力,無論這個過程有多久。

如左圖所示,我們將Calu-3細胞培養在阻抗檢測板中,隨後加入不同濃度的異丙腎上腺素(一種強效β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圖中青色所示),並觀察阻抗值的實時變化。如果我們將20分鐘時間點的數據做成柱狀圖(如中圖所示),可以看到最高藥物濃度組的阻抗值在那時已經降到了最低,而最低藥物濃度組則已經回復到了基線值。我們還可以探索不同機理的化合物對於細胞信號傳導的不同作用。如右圖所示,橙色標識的組胺處理組(100M)很迅速地出現了短時間的阻抗值降低;而灰色標識的細胞鬆弛素處理姐,由於其細胞周期停止及肌動蛋白合成受抑制,則表現出前高后低的阻抗變化規律。

相關焦點

  • NK細胞免疫是如何殺傷癌細胞的?
    正常的免疫系統能及時清除掉一看就不是好人的「癌細胞」。但有時,癌細胞攜帶像面具一樣的蛋白,這使得免疫系統常常因為分不清敵我,而放過了本應該被殺傷的癌細胞。 此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腫瘤中的細胞大多來源於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不會輕易把它們視為異物,因此不會主動對它們展開攻擊。
  • ...免疫應答(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第一節 細胞免疫的概念
    第十二章 免疫應答(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 第一節 細胞免疫的概念   凡是由免疫細胞發揮效應以清除異物的作用即稱為細胞免疫。參予的細胞稱為免疫效應細胞。目前認為具有天然殺傷作用的天然傷細胞(NK)和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細胞(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如巨噬細胞(Mφ)和殺傷細胞(K)以及由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均屬細胞免疫的範疇。前二類免疫細胞在其細胞表面不具有抗原識別受體,,因此它們的活化無需經抗原激發即能發揮效應細胞的作用,故可視之為非特異性細胞免疫。
  • 抗體藥介導NK細胞進行ADCC的檢測
    二是抗體的免疫效應,主要為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抗體Fc具有效應細胞配體結合位點,可與 NK細胞(效應細胞)表面的FcγRIIIa(CD16)結合,介導 ADCC作用。
  • 臍帶血:不只是幹細胞,還有抗癌免疫細胞
    其實,不僅是造血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這些幹細胞,臍帶血還含有豐富的免疫細胞資源。隨著免疫治療時代的開啟,這些資源愈發受到重視。細胞毒性T細胞,作者:Daisy Chung細胞毒性 T 細胞(CTL)又名殺手 T 細胞,是適應性免疫系統中重要成員,可以殺死癌細胞、病毒感染細胞,以及其他受損的細胞。
  • 【應用筆記】-利用無標記細胞計數進行細胞增殖動力學分析
    在評估藥物治療中的細胞應答過程時,細胞增殖動力學分析經常用於對細胞種類及生長速度進行觀察。
  • NK細胞介導的癌症轉移的免疫編輯機制!
    Nat Cancer. doi:10.1038/s43018-020-0081-z為了理解單個CTCs和CTCs簇對免疫系統介導的消除的不同易感性,研究者利用一種已經建立的實驗模型來區分單克隆轉移和多克隆轉移;研究者利用GFP(綠色)和mCherry(紅色)螢光標記小鼠的乳腺癌細胞,並將GFP陽性細胞和mCherry陽性細胞按照1:1的混合物注入小鼠體內,隨後評估癌細胞的肺部轉移情況
  • xCELLigence系統—無標記生物檢測新技術
    目前,大部分細胞檢測依然採用傳統的"終點法",僅僅給實驗定格了一個最終結果,而且經常需要標記和破壞細胞。然而,細胞是活體,其生物學和細胞進程是動態而非靜態的,導致了當前細胞分析法的最大限制。因此,為了更充分的了解和測量生物學和細胞進程,應當使用一種非侵入性的系統,來記錄細胞應答某些刺激(如藥物處理或某種生長因子刺激)時所產生的動態變化。
  • Science子刊:細胞自噬的黑暗面,幫助癌細胞逃脫免疫系統殺傷
    因此,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深入了解腫瘤細胞對T細胞殺傷敏感性的分子機制。自噬(Autophagy)是一種進化上非常保守的溶酶體介導的生物降解過程,是對細胞自身廢物的回收再利用,對細胞內穩態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因此,細胞自噬與多種疾病有密切關係。
  • ...開發出CRISPR LiveFISH技術,成功對活細胞中的DNA和RNA進行實時...
    與螢光蛋白融合在一起的沒有核酸酶活性的dCas9,或者招募單向導RNA(sgRNA)的與螢光蛋白融合在一起的RNA結合蛋白能夠對基因組位點進行CRISPR介導的實時成像。但是,對編碼CRISPR組件的DNA的需要限制了它的使用。傳統的螢光原位雜交(FISH)需要DNA變性,同時在體外與sgRNA組裝在一起的螢光標記dCas9(CASFISH)僅檢測固定樣本中的基因組位點,這就限制了實時追蹤。
  • NK細胞,人體強大的抗癌前鋒!
    第三,情況反饋及時,一旦發現「敵情」,迅速「上報」並啟動整個免疫系統的免疫防禦和免疫殺傷功能。 因此,殺癌效果強大。 二是它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扮演免疫系統的調節細胞角色,激活T細胞等的殺傷作用。
  • 免疫細胞家族成員:Treg 細胞
    Treg細胞具有免疫無能性和免疫抑制性兩大功能特徵。 1.免疫無能性:對高濃度IL-2的單獨刺激、固相包被或可溶性抗CD3單抗以及抗CD3單抗與抗CD28單抗的聯合作用呈無應答狀態,也不分泌IL-2。當Treg經TCR介導信號刺激並有高濃度外源IL-2存在情況下, Treg細胞可以活化並增殖,但增殖程度較CD4+CD25-T細胞弱很多,即呈現低應答狀態。 2.免疫抑制性:Treg經TCR介導的信號刺激活化後能夠抑制CD4+CD25-和CD8+ T細胞的活化和增殖。
  • 細胞條碼完勝螢光標記—新聞—科學網
    內嵌雷射器使追蹤單個活細胞成為可能
  • NK細胞:我殺死癌症的時候,連我自己都害怕!|NK細胞|靶細胞|癌症|...
    NK細胞是體內負責殺傷老化、受病毒感染、腫瘤等異常細胞的最主要「戰士」。NK細胞與人體其他150多種白細胞都不同,它不需要接受免疫系統的特殊指令,也不需要其他細胞的配合,自己單獨就能識別和攻擊外來細胞、癌細胞和病毒。
  • 日本免疫細胞療法真的比國內有優勢嗎?我們做了個詳細分析
    一般認為,在人體免疫系統中有兩種能直接抗腫瘤的細胞,分別是NK細胞和T細胞。 日本科學家最早關注在NK細胞上,因此NK細胞免疫療法也在日本獲得了發展。1990年開始,利用免疫細胞治療腫瘤的方法已經在日本開始活躍起來,目前NK細胞免疫療法已在日本厚生省通過批准。
  • 發現MHC-非限制性細胞毒性淋巴細胞殺傷腫瘤細胞的新調控因子
    責編 | 酶美癌症的免疫治療主要依靠細胞毒性T細胞來殺傷腫瘤細胞,已成為當前腫瘤治療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與T細胞不同的是,MHC-非限制性的細胞毒性淋巴細胞(包括自然殺傷(NK)細胞)可以不受MHC的限制而殺死對T細胞有抗性的腫瘤細胞。探索MHC-非限制性的細胞毒性淋巴細胞的機理對於發展免疫治療的新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 第四節 免疫活性細胞及其腫瘤的免疫細胞學
    (三)NK細胞/K細胞   目前認為NK細胞是一種自然殺傷細胞,它殺傷特異性細胞,事先無需致敏,亦無MHC限制的淋巴細胞。K細胞是指能介導ADCC(抗體依賴性毒性淋巴細胞)。過去曾認為NK細胞是胞漿中含有粗大溶酶體的顆粒性大細胞。現已證明它在分化成熟後才有這一特徵。它的表面有高親和力的IL-2受體,在IL-2刺激下可以增殖和表達細胞毒性。
  • NK細胞免疫療法——防癌抗衰新選擇
    衰老的一個重要標記就是再生能力減弱,免疫細胞也不能免於這種自然規律。人體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顯著衰退。年齡越大,不僅更易受到新的威脅,而且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抵抗內源性的感染。免疫系統的衰老不是一個單純的隨機過程,不同的免疫細胞所受影響是來自於不同的路徑。
  • Sci Adv丨MHC-非限制性細胞毒性淋巴細胞殺傷腫瘤細胞的調控因子
    T細胞來殺傷腫瘤細胞,已成為當前腫瘤治療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與T細胞不同的是,MHC-非限制性的細胞毒性淋巴細胞(包括自然殺傷(NK)細胞)可以不受MHC的限制而殺死對T細胞有抗性的腫瘤細胞。探索MHC-非限制性的細胞毒性淋巴細胞的機理對於發展免疫治療的新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 NK免疫細胞,殺滅癌細胞的急先鋒,預防癌症新希望
    科學家們開始使用小鼠和人類志願者來驗證NK細胞是否介導對病毒編碼抗原的適應性免疫。 首先,科學家採用了一種被「人源化」的小鼠模型,即小鼠的免疫細胞被人類免疫細胞所取代。將部分小鼠暴露於HIV包膜疫苗中,接著,從小鼠的肝臟和脾臟中提取NK細胞分別培養,然後將這些細胞暴露於另一種HIV包膜、流感病毒、惰性蛋白質中,或者什麼都不接觸。
  • NK細胞免疫療法開赴癌症治療新徵程
    ​其實,我們自身強大的免疫系統,是可以幫我們清除一些癌變及衰老的細胞的,尤其是NK細胞,在對抗癌症的第一道防線中扮演關鍵角色。 NK細胞有兩方面抗癌作用,一是對腫瘤細胞的直接殺傷,通過釋放後穿孔素和顆粒酶或通過死亡受體殺死腫瘤細胞;二是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扮演免疫系統的調節細胞角色,激活T細胞等的殺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