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基因組生物學》發布消息稱,日前科學家團隊取得了重大突破並發現了狂犬病毒的一個關鍵基因,該基因或將會成為抑制病毒的一把&34;,這個堪稱醫學界裡程碑式的成就由中國華中農業大學團隊取得。
資料稱,狂犬病病毒屬於狂犬病病毒屬,是一種非常特殊而且危險的病毒,能誘發人畜共患的疾病——狂犬病。一般來說這種病潛伏期都比較長,可以達到一年甚至更久。潛伏期內攜帶病毒的動物只要咬傷人類就有較高概率感染,且在患病體徵(一般是恐水、呼吸困難等)出現前全球最先進醫學手段都無法檢測出是否已經感染。等到若干個月症狀出現後病毒已經進入神經和擴散,通常都已經回天無力了。
相關醫療書籍介紹,狂犬病到發病期目前尚無有效醫療手段可救,死亡率接近100%,遠超SARS病毒、伊波拉變異病毒等四級病毒,在各大衛生雜誌&34;排名中都是常年壟斷榜首地位,這也成醫學界千百年來競相挑戰的一個難題。
現代醫學興起後,在19世紀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找到了抑制該病毒的生物疫苗,狂犬病這個可怕的名字才慢慢被壓制下來。但隨後面臨的問題是,人由於疏忽或者僥倖心理未接種疫苗,狂犬病仍然每年都能殺死非常多健康人群,而且從疫苗到現在歷經100餘年,病毒擴散後還是無藥可治。
中國團隊論文作者趙凌表示,他們發現的關鍵基因正是一個叫一個表觀遺傳學的關鍵蛋白EZH2,這個病毒靶點可以控制阻斷下遊基因,類似是一個鑰匙一樣的開關。換句話說只要隨後的研究能攻克它就可以抑制狂犬病毒,而這項研究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以後可以做到&34;而不用像之前一樣摸黑了,該靶基因的攻克相信只是時間問題。
援引《衛報》之前關於新冠病毒實驗室專家提到的意見,全球科學家和研究學者攻克新冠的戰爭就是從最先發現一個微小的刺突蛋白靶基因開始的。在這個靶基因沒有發現前,人類對新型冠狀病毒恐慌且毫無辦法,而這個特殊的刺突蛋白成為人類向新冠宣戰的第一塊陣地,鼓舞了全球醫療研究者的士氣。
隨後更多腺病毒載體、血清抗體的方法被研究出來,直到現在有效的疫苗遍地開花,可以說醫學上的很多東西都是如此從一到二再到三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狂犬病毒也會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進展的取得並不容易,中國科學家表示這項研究工作已經進行了五年之久,篩選了無數基因樣本和分析了很多大數據才找到這一個關鍵蛋白。目前來看雖然攻克該病毒已經看到了曙光,不過在狂犬病尚無法有效抑制的情況下,提前注射抗病毒的疫苗還是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