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動物界的「活化石」,至今已有5億年,連潛艇都以它來命名

2020-12-03 黑洞先驅

說到鸚鵡螺號,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它就是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完整功能的潛艇的名字。因為設計師是根據一種名為「鸚鵡螺」的動物的遊泳和身體特點來研發這艘潛艇的,因此為其取名為「鸚鵡螺號」。在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中也出現了鸚鵡螺號。

在大約5億多年前鸚鵡螺就已經出現了,同時期海洋裡還有章魚、魷魚和烏賊,但是鸚鵡螺的進化速度似乎比這些動物要慢得多。烏賊將自己身體外的殼給放到了身體裡面,魷魚則只是留下了一層膠質體,章魚乾脆就把殼給退化掉了,但是它們三種動物的遊泳速度明顯加快了。唯獨鸚鵡螺過去了幾億年了模樣還是沒發生太大的變化。

它是現存最為古老和低等的一個種類,科學家通過研究它們來研究生物進化和古生物與氣候之間的關係,因此它被稱為「活化石」。對於鸚鵡螺來說,比較大的變化就是它們的生活環境從原來的的淺海逐漸移動到了深達200~400米的深海區域。而且它們通常是白天在水底下,晚上才出現在水面上。

科學家為什麼會參考鸚鵡螺的身體構造和遊泳方式來建造潛艇呢?這還得從鸚鵡螺的身體構造來看,和其他的頭足類動物不一樣,鸚鵡螺有著一層層外形線條十分流暢的外殼,而且這個外殼有著美麗的花紋。它的身體內有多間氣室,用來浮沉時候的進換氣,這一點就說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科學家也是利用這一點來設計潛艇的。

一般的軟體動物有兩個鰓,而鸚鵡螺卻有四個鰓,這能夠讓它一次性進換更多的氣體,進行更長遠距離的移動。在鸚鵡螺氣室上有著許多環狀的花紋,它們被稱為生長線。科學家就是通過研究生長線來研究鸚鵡螺的。

相關焦點

  • 它是動物界活化石,明明是爬行動物,卻學會了飛行
    如今的地球,已經在宇宙中旋轉了40多億年,而在這40多億年中,人類卻只參與了一小部分。人類想知道我們是從哪裡來的?最終將會進化成什麼模樣?此前,曾有研究人員稱,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來源於海洋,無論是陸地上的爬行哺乳動物,還是天上飛的鳥類,他們的祖先都是魚類。
  • 動物界的活化石!經歷數次大滅絕依然存在,人類能造出潛艇全靠它
    地球經歷了5次物種大滅絕。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是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當時導致了大部分生物滅絕,當然也有一些生物憑著超強的生命力硬是撐過了地球上大型災害。這些生物呢,被生物學家稱為活化石。其實現在存在的古老生物和史前它們的祖先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史前生物跟它們的後代有什麼樣的差異。
  • 它已經存活了3.5億年,有「生物活化石」之稱
    你可能不認識這種小生物,但是它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3.5億年。它叫中國鱟,今年3月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瀕危」。遠古時代的古老生物: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鱟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態,堪稱海洋裡的遠古遺民,它與三葉蟲是同一個期紀的動物。此時原始魚類剛剛問世。恐龍最早出現於2.3億年前,大部分於6500萬年前滅絕。而鱟蟲至今在地球上已經延續了3.5億年。
  • 探尋深海活化石:5億年前的神秘無脊椎生物
    這種活化石生物生活在大西洋海底有限的範圍內,它唯一能辨別的特徵就是身體由許多成六邊形的小孔組成,看起來像跳棋棋盤。他已經拍攝到上千幅這種六邊形的圖片,發現最大的有200或300個小孔;曾經有人認為這是太空生物留下的痕跡。
  • 為什麼「活化石」上億年都不再進化了?
    更未發生線系中斷(絕滅),而是處於停滯進化狀態的生物,而且它必須是現存的種類。在生物學上,活化石又稱為孑遺(jieyi)物種。存活上億年的「活化石」在當下,能稱得上是活化石的生物有很多,比如硬骨魚綱下的矛尾魚、哺乳綱下的大熊貓、爬行綱下的鱷魚、銀杏綱下的銀杏、松柏綱下的水松等等。但是,能夠滿足存活上億年的「活化石」並不多。我們簡單的列舉幾種。
  • 盤點自然界的十大活化石 印度紫色青蛙已有1.34億年
    盤點自然界的十大活化石 印度紫色青蛙已有1.34億年時間:2016-06-22 15:0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自然界的十大活化石 印度紫色青蛙已有1.34億年 說到化石,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遠古時期的一些爬行動物,而一些哺乳動物、樹木、鳥類往往會被大家忽略,殊不知,有些甚至曾經與恐龍同時期存在
  •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大約6500萬年前,一次大災難的降臨,致使恐龍一夜間銷聲匿跡,自此之後就再也看不見恐龍的身影。450萬年前人類的出現,地球才有了一片生機。很多同時代的生物都在逐步消失,但也有一些生物生命力頑強,毅然而然的生存了下來。通過研究,有人發現地球上還有多種史前生物存活著,被稱為動物界中的活化石,到底是哪些生物呢?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首先第一種就是鴨嘴獸。
  • 《自然》:這種長壽的「活化石」正在透露2.5億年來的生命秘密
    雖然龜鱉的實際壽命沒那麼誇張,不過爬行動物還真是動物界的長壽明星。在紐西蘭,就有一種罕見而獨特的爬行動物,個體可以活100年以上。當地的毛利人稱動物為tuatara,認為它們擁有超自然的力量。從物種的角度來說,這種動物也確實不同尋常,曾是恐龍的同時代夥伴,見證了滄海桑田。
  • 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被譽為5億年的活化石!你都不敢相信是它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們對於生物的了解也越來越透徹,因為有了現代科技,我們可以通過科技產品去測定它是來自於哪一個時期的,比如,科學家通過對恐龍化石的研究,知道了恐龍是來自億萬年前的生物,這就是現代科技的實力。
  • 它是動物界中活化石,在中國是保護動物,在泰國卻賣出「白菜價」
    但是,在我國有一個保護動物,它在泰國只是一種人們餐桌上的食物。這種動物的名字叫做鱟,它屬於海洋生物,。這種動物有極高的價值,被稱為之是動物界中的活化石,在中國是保護動物。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它在泰國卻賣出了「白菜價」,這讓吃貨們著實羨慕。
  • 它被稱為「陶瓷活化石」,五百年來窯火不絕,已載入吉尼斯紀錄!
    它被稱為陶瓷活化石的南風古灶和高灶,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未斷,世界罕見,已載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現已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南風灶建於明正德中(1506-1521),近五百年也,為國重文物保焉,其為世存一存用,最古之薪龍窯。龍窯之稱是源於窯,依山而建,其身長二百三十四.四米,內長三十.87米,猶如一條龍下降眾,故其民則謂之「龍窯」。
  • 這些生物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甚至連相貌都沒有發生變化
    海綿是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6億年前就已經生活在海洋裡,至今已發展到1萬多種,佔海洋動物種類的1/15,是一個龐大的海洋「家族」。皺鰓鯊,又名擬鰻鮫,是鯊魚中最原始的一種,無亞種分化,有「活化石」之稱。科學界對於皺鰓鯊在地球上的存在時間仍有分歧,一說存在了3.8億年,一說存在了1.5億年,也有說9500萬年。
  • 地球5種存活至今的古老動物,第3種被譽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海蜇,一種水生無脊椎動物,同時也是現存最古老的動物,在5.05億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現了,在海洋中漂浮生活,因為海蜇的營養極為豐富,成為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道美食佳餚。三眼恐龍蝦,一種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時期的生物,三眼恐龍蝦在經歷了三次地球世紀大滅絕之後,至今仍有數種品系存活至今,可以說生命力非常的頑強。腔棘魚,它們最早出現於3.77億年前衍化形成,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但腔棘魚被認為約在6,000萬年前即已滅絕,而1938年又開始出現在人類的視線當中,被譽為是「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中國鱟:長壽「藍血怪物」,海洋活化石,可能你連它名字都不認識
    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生活著這樣一種奇特的生物,它有一條細長的尾巴,身體扁扁的,還長著堅硬的刺,就像披著厚厚的鎧甲,這就是中國鱟(hòu,音同「候」),下面我們來走進中國鱟。認識中國鱟中國鱟又名中華鱟、三棘鱟、三刺鱟、東方鱟、小海鱟、兩公婆,身體為青褐色或黑褐色,成年的中國鱟體長約60釐米,體重在3-5千克,一般雄鱟的體形比雌鱟要小,鱟有四隻眼睛,其中有兩隻是複眼,頭胸甲前端有兩隻小眼睛,只用來感知亮度,當然也有專家說它們有十隻眼,除了複眼外,其餘眼睛都用來感光。
  • 地球上倖存至今的活化石,有些比恐龍還早
    鰓裂比一般鯊魚多一個,一般鯊魚只有5個,與3.5億五億年前的鯊魚化石相似,它的鰓裂距離較遠,且被皺褶覆蓋,所以叫做皺鰓鯊。皺鰓鯊的現存數量很少,主要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部分零星的地區發現。由於棲息在深海,較少被在淺海域發現,直到1880年代才被德國魚類學家發現,而且多數皺鰓鯊的標本都是漁民從深海拖網捕撈上來的。他比較讓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它的上下頜各有二十多排,總共約三百克的針狀牙齒。
  • 它曾和恐龍生活在一個時代,被譽為稻田裡的「活化石」,遇到別抓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很多人眼裡都是金錢至上,似乎金錢就是他們奮鬥的唯一目標,每當人們看到有利可圖,就會一窩蜂的擠上去,不管你違不違法,先賺一筆再說。就像現在熱炒的眾多珍貴動植物一樣,由於市場價值高,很多人置法律於不顧,也要去採挖和捕抓它們,這樣導致了一些珍貴稀有動植物的消亡。
  • 5億年前人類最古老的祖先原來是它
    《物種起源》揭示了地球上的生命作為一個整體,或近或遠都存在親緣關係。那麼你是否知道,人體構造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低等生命逐步創造出來的。5億年前人類最古老的祖先不是猿猴而是它!
  • 從1000萬年到25億年,這些古老生物都是誰?
    澳大利亞作為獨立的一塊大陸,存留著許多奇特的遠古時代的生物,針鼴只是其中之一,所以,這片大陸也被科學家們欣喜地稱為:「活化石博物館」。03 活了1億年的蜜蜂如果你覺得活化石都是長相特殊、距離我們的生活很遠的物種,那就大錯特錯了。早在約1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響起了蜜蜂(Honey Bee)的「嗡~~嗡~~」聲。是先有的蜜蜂,還是先有的花?
  • 動物界的「交際花」,連鱷魚都甘願做朋友,網友:只是圖你的糞便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想來大家都知道,人類所生存的世界已經存在了46億年的時間了,在這46億年的時間長河裡,人類可能只不過是匆匆過客的一種生物,而這個世間的物種千千萬,根據人類的統計,直到現在已經發現的動物就多達150萬種。
  • 平時最不起眼的植物,竟然已有2.8億年歷史?它是僅剩的一棵
    在所有自然生物中,動物受到的關注要比植物和微生物要多,從人類同理心的角度來解釋這種現象,這是因為動物和人類有著更近的親緣關係。因此在談及瀕危生物的時候,人們的焦點更多是在瀕危動物上,而不是瀕危植物上。然而萬事皆有可能,植物界中也有破例受到人類青睞和關注的物種,例如接下來要介紹的這種植物,它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孤獨的植物」。這種植物之所以獲得這樣的稱號,是因為目前植物學家未在野生環境中找到第二棵同類的植物,僅有的一棵植物還是雄性的,這種植物就是「伍德蘇鐵」。賣了半天的關子,原來要介紹的只是蘇鐵?很多小區花園的綠化帶裡也種有蘇鐵,伍德蘇鐵又有什麼特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