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責難保安,取悅粉絲歡心,這就是對電車難題的一種解答方式

2020-12-06 騰訊網

最近,辛巴與保安發生衝突一事,惹起熱議。

因網紅辛巴蒞臨某酒店,惹起粉絲圍觀,導致交通擁堵,影響到其他客人的正常通行。

為此,酒店的保安疏導交通。因圍觀人員較多,人聲嘈雜,所以,保安疏散人群時聲音較大。但是,卻因此激怒了辛巴。

為保護粉絲們,辛巴手指保安,厲聲責難,要求保安向粉絲道歉,並且為了表示對粉絲們的厚愛,當場表示,只要是他的粉絲,今天在這個酒店開房,房費全由他免費提供。

最後,保安向辛巴的粉絲道歉。

本以為事情就此結束。但是,之後有一名男子發布視頻,說自己是當事保安,目前已因辛巴一事,被酒店開除。

該男子的視頻,瞬間引起了網絡上的群情激憤。

然而,隨後酒店方發出聲明,說那名聲稱自己被開除的男子,是為了蹭熱點假冒的,真正的保安還在正常工作。

所以,這件事可謂一波三折。雖然有些曲折,但是事情的焦點,其實還是在第一階段,那就是辛巴憑什麼責難保安。

明星為了粉絲責難保安,並非個例。

在電影《王牌逗王牌》首映式上,有想上臺的粉絲遭保安推搡,劉德華跳下舞臺,與保安發生肢體衝突,將粉絲救出。

不過,劉德華畢竟是天王級別的明星,自然有天王風範。

在將粉絲帶回後臺後,劉天王一方面感謝了保安的工作,一方面也教育粉絲不要違規。可謂對這次突發狀況,處理的滴水不漏,贏得了人們的一致點讚。

而另一位罵保安的,就沒有這樣幸運了,那就是周杰倫。

在一次演唱會上,因有保安將歌迷燈牌丟在地上,惹得周杰倫動怒,對這位保安連喊兩句:「你給我滾出去!」惹得現場歌迷歡呼尖叫。

後來,事實證明,周杰倫罵的不是保安,而是公安。而且,公安也是正常的維持秩序。之後,周杰倫本人進行了道歉。

但儘管如此,還是讓很多人十分氣憤。

而且,被罵的這位警察,即使被罵之後,也並沒有離開崗位,繼續為當眾辱罵自己的人,維持著現場秩序。只是,再也沒有回頭看過一眼舞臺。

當然,不管是公安也好,保安也罷,他們所做的辛苦工作,都是為了履行自身的職責,保護公共秩序,也是為了保證這些明星們的安全。

然而,他們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讚美,卻慘遭這些明星的責難和辱罵。為什麼?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這些明星們,通過責難保安,來取悅粉絲。

在哲學上,有一個問題,叫做電車難題。

意思是,有5個無辜的人,被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電車朝他們駛去,即將結束他們的生命。

但是,你身邊有1根操縱杆,只需拉動操縱杆,電車就會駛向另外一條軌道,而在那條軌道,僅綁著1個無辜的人。

這時,你會拉動操縱杆嗎?

如果不拉操縱杆,5條生命便將逝去。本來,只需要你拉動一下操縱杆,他們就能全部獲救。

如果拉動操縱杆,只會死掉1人。但是,這個人本不該死,而你卻親手拉動操縱杆,結束了他的生命。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你將如何選擇?對於這個問題,世間恐怕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

然而,對於這一哲學上的燒腦難題,明星們卻給出了一個答案。

那就是,拉動操縱杆,侮辱一個保安的人格,來取悅千萬粉絲的歡心。

然而,對於一個人的不道德,依然是一種不道德。

所以,這些明星即使贏得了粉絲的掌聲,失去的卻是做人的底線。

當然,這些明星們遇到的,並非是標準的電車難題。因為,並沒有5個被綁在鐵軌上的無辜生命,只有1個盡忠職守的保安。

他們只是將這個簡單的問題,曲解成電車難題,並給出了自己的解答。

不過,在辛巴一事中,酒店方其實也可以按照電車難題的方式,去進行解答。

那就是嘉獎保安,將辛巴列入酒店黑名單。

因為,如果這樣,儘管得罪了辛巴,但卻可能會取悅到更多的顧客。

相關焦點

  • 明星保安推人,大眾對此有話說,為何明星總是高高在上
    明星保安粗暴對待路人,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上次看到一個視頻,某明星在上電梯的時候,強制性將電梯裡的人喊了出來。無論是道路還是電梯,這都屬於公共財產。既然是公共財產,就是大眾都可以使用的。為什麼到了明星這裡就變成了特權,有了優先使用的權利。明星出場帶保安,已經不是個例。
  • 「電車難題」的「道德物化」解法
    人工智慧背景下的「電車難題」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變數,問題似乎更難解決。  「電車難題」的關鍵在於面臨的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這是典型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的產物。如果能夠創造出第三種選擇的可能性,事情就可能存在轉機。但這第三種選擇,需要將處理「人」的問題轉換成處理「物」的問題。
  • 「電車難題」的自然主義視角
    道德心理學作為一種自然主義的道德研究路徑,正蔚然成風,而其興起和盛行是填補道德問題本質與傳統倫理學研究方法之間鴻溝的必然所向。  「有軌電車難題」是道德心理學研究中被反覆討論的思想實驗。它假設了這樣一種情形:你正駕駛一輛失去剎車的有軌電車,在軌道前方有五個正在施工的工人,如果電車繼續直行必然會致其死亡,而旁邊的軌道上只有一名工人,你選擇變換軌道撞向一個人,還是繼續直行撞向五個人?
  • 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不可逾越的鴻溝:「電車難題」
    (原標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不可逾越的鴻溝:「電車難題」)
  • 「電車難題」不應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緊箍咒
    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杆?如果以電車難題為基礎來一次發散思維,你確實能得到大量難以解答的問題。比如,自動駕駛汽車應該為了保行人而放棄駕駛員嗎?那麼事故當頭,老人和年輕人誰更應該做出犧牲?如果車輛能獲知附近駕駛員的信息,在車輛失控前它是否應該根據這些信息進行選擇性的碰撞?
  • 取悅女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學會「誇」女人
    想要取悅一個人,就需要自己的嘴巴學的甜一點,女人的耳朵根很軟,或許你說了一些迎合她內心的話,她就會對你增加好感。很多人相處都是需要經歷不同的階段,這些階段裡面人可能會在其中深受折磨,而這些時候如果你能讓自己換一種說話方式,或許你們的相處會變得更加容易一些。
  • 電車難題:你會怎麼做?
    他在這門課程的第一堂中提到當代思想史上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一輛剎車失靈的有軌電車的司機,應該選擇讓電車繼續前行、撞死軌道上的五個人,還是選擇轉動方向盤、撞死岔道上的一個人。 桑德爾教授所追問的,就是半個世紀之前英國哲學家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提出的電車難題,它以極為生動的形式,對西方倫理學的基本立場進行了解讀和批判。
  • 星光下的"黑衣人" 廈門保安特勤為"金雞"明星護航
    在諸多街拍畫面中,與明星們同框最多的,或許就是他們身旁的安保員,其中既有貼身「保鏢」,也有安檢員。本屆金雞獎,廈門公交集團下屬市保安公司就投入2300多人次安保力量,參與重點活動區域保障。對粉絲們而言,明星安保或許是他們最羨慕的職業。普通人對這份職業的了解通常來自節目中那些緊貼明星、西裝革履的「黑衣人」,他們高壯冷酷,或跟隨明星深入演出重地,或為明星開道護航。
  • 目前無解的道德難題:電車難題及其延伸問題
    千鈞一髮之際,你發現有一條側軌,側軌上只有1個修理工,且電車的方向盤沒有壞,那麼問題來了:你會為了救5個人而轉動方向盤,讓電車駛向側軌嗎?這就是經典的電車難題,也稱電車撞人悖論。大多數人表示,如果自己是那位電車司機,會選擇變軌。
  • 《電車難題》:倫理情感難題該如何判定?
    這就是由英國哲學家菲莉帕·富特於1967年提出的「電車難題」,此後關於「電車難題」的討論一直在社會各界人士之間進行,至今都沒有一個結果。託馬斯·卡思卡特在其著作《電車難題》中模擬了一樁案例,從檢察官、辯方、心理學家、哲學家和普通人角度出發,探討了社會中不同身份、職業的人對案件的判斷。
  • 星光下的「黑衣人」 廈門保安特勤隊為「金雞」明星護航
    在諸多街拍畫面中,與明星們同框最多的,或許就是他們身旁的安保員,其中既有貼身「保鏢」,也有安檢員。本屆金雞獎,廈門公交集團下屬市保安公司就投入2300多人次安保力量,參與重點活動區域保障。在市保安公司也有這麼一支明星保鏢隊,平時他們各自執行安保任務,有特殊需求時,就搖身一變成為明星的貼身保鏢。昨日,記者走進市保安公司特勤隊,揭秘明星保鏢的那些事。
  • 「電車難題」真有那麼難嗎?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就是站在橋上看風景的那個人,你會怎樣做?絕大部分人的選擇是不推。這個做法被認為是公平指向的。如果僅僅著眼於怎樣採取行動,那麼電車難題其實真沒什麼難的。通過課堂上的提問回答,桑德爾已經初步展示了人們對兩個問題給出不同答案的統計數據。
  • 「電車難題」的難題
    思想實驗,作為一種短小的假象場景,被哲學家們發揚光大,他們設計出獨立的,並且往往和我們形成並實踐道德的日常生活差異巨大的場景,藉此探討關於某種倫理準則的合理性。在這些思想實驗中,「電車難題」大概是最著名(或者最臭名昭著)的一個問題了,它探討了犧牲小部分的人來拯救電車上更多人性命的可容許性。除了「電車難題」以外,還有數千個其它的思想實驗,有些案例甚至包含了多達數十個不同版本。
  • 吳亦凡保安事件再發酵,明星的高高在上,讓我們看到「無限可能」
    但是因為請來的一個明星,他或者說他的團隊做出來的事情,簡直讓人憤怒。具體是咋回事,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這個視頻發布在8月12日,吳亦凡受邀參加央視主辦的「心連心」慰問文藝匯演。在前往演出舞臺的路上,吳亦凡身邊的保安在開道時,粗暴地用手撥開了一位背對著他們、完全不知道自己擋了路的穿著迷彩服的人。
  • 從法律角度解「電車難題」,原來如此簡單
    「電車難題」是倫理學領域內最為著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大致內容可概括為:一輛有軌電車駛來,前方的軌道上有5個人,片刻之後這5個人就會被電車碾壓致死;此時你手邊有一個拉杆,拉動之後電車會變道,這5個人可以倖免於難,但變道後的軌道上也有1個人,這個人將被電車碾壓致死。考慮以上情形,你是否應該拉動拉杆?
  • 吳亦凡保安事件一再發酵,大眾對明星高高在上的樣子終於忍不了
    當然大家也都知道,其實這在娛樂圈裡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保安人員和周圍的人在肢體上的接觸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這歸根結底都是明星高高在上的姿態所導致的,而且大眾對於明星的這種態度的牴觸性情緒也由來已久。其實在娛樂圈當中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有很多明星在出場的時候有保安圍的密密麻麻的,甚至有很多18歲的明星都把自己當成大牌明星一樣,有很多的保鏢護航。雖然說在娛樂圈當中明星們也會遭遇到被粉絲襲擊的事情,但是這樣做也未免太誇張了吧,而且像他們身邊的這些保鏢一般都會趾高氣昂,還不是因為明星們的授意。
  • 「電車難題」,公平到底該怎麼做?一個法理上的難題
    他在這門課程的第一堂中提到當代思想史上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一輛剎車失靈的有軌電車的司機,應該選擇讓電車繼續前行、撞死軌道上的五個人,還是選擇轉動方向盤、撞死岔道上的一個人。桑德爾教授所追問的,就是半個世紀之前英國哲學家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提出的電車難題,它以極為生動的形式,對西方倫理學的基本立場進行了解讀和批判。
  • 現在自動駕駛出車禍 更像是「酒駕」,無關「電車難題」
    電車難題除了作為一個哲學實驗外,還被用作心理學實驗中的一種工具——最近,人們已經把它當作衡量自動駕駛汽車的道德標準了。自動駕駛汽車應該優先保護行人還是先保護乘客?那老人與小孩相比呢?如果汽車可以獲得與車禍發生相關的信息,它是否應該使用這些數據來做出決定?電車難題已經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流行起來了。
  • 電車難題的經濟學解釋
    「電車難題」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其大致內容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
  • 電車難題的六大主流觀點(上)
    好了今天我們來說電車難題,痴迷於電車難題的男人們就是電車痴漢。1967年,英國哲學家菲莉帕-福特提出了著名的電車難題,基本情況我想各位老闆都十分清楚,就是說有個火車失控了,而火車道前方有五個人,為了不撞死這五個人,火車司機可以選擇變道駛入另一條岔路,但這條岔路上有一個人,那麼火車司機該做出變軌這一操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