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眼中的李振聲:"生活上樸素,絕不浪費糧食"

2020-12-02 央視網

女兒眼中的李振聲:"生活上樸素,絕不浪費糧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7日 21:31 來源: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2月27日電(記者顧瑞珍 孫聞)「父親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是做人,他經歷過很多『運動』,告訴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2006年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李振聲的女兒李濱把對父親的感受娓娓道來,給我們勾勒出了一個普通而慈愛的父親形象。

  在女兒眼中,李振聲既是一個平易簡樸的父親,也是一個慈愛嚴謹的父親。「他自己非常正直。工作上一絲不苟、實事求是,生活上非常樸素,從不挑食,絕不浪費糧食。」

  李濱是李振聲的二女兒,在陝西長大,1987年才回到北京,當年29歲,一直在李振聲課題組工作,一家三口也一直和李振聲住在一起。「他在家裡常常是寫東西,也就吃飯的時候交流,討論工作基本是在單位。」

  儘管「交流很少」,李濱清晰地記得不善於用語言表達愛的父親在她6歲生病時,帶她去楊凌看病的情景:「老中醫家很遠,需要上一個很大的坡,父親用自行車推著我滿頭是汗,後來又背著和抱著我坐火車,沒讓我走過一步路。」「還有一次是我快40歲的時候生病的一次,父親對我非常關心,在家悉心照顧我,但他從來不在外表上顯示對你的愛,可能是父親山東人性格的緣故。」

  李濱堪稱是和李振聲在一起時間最多的人,在百度上輸入「李濱和李振聲」,很快就可以搜到相關網頁655篇,大多是父女在同一課題組工作的資料。對父親的獲獎她沒有感到特別意外,「去年課題組的人一個假期都沒有休息,都在為這個獎項整理材料。」「正如父親說的『這是一個集體的榮譽』。」

  1956年,我國經歷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條銹病大流行。國家的糧食產量當時只有2000多億斤,就有100多億斤被條銹病給吃掉了。李振聲帶領著課題組,分別試用了9種牧草與小麥雜交,終於有3種成功,其中長穗偃麥草和小麥的後代表現最突出。但是這僅僅是第一步,難題接踵而至,比如雜交的第一代多數不育。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通過反覆試驗來改進。「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父親和母親分別主持了兩個不同的課題,他們經常出差蹲點,忙得照管不了我們。」李濱說,「那時等父母回來的時候,感覺就特別好,可以和媽媽睡到一塊了,和爸爸睡到一塊了,比過年還高興。」

  李濱說,父親出身於農民家庭,對農業比較熟悉,一輩子都和麥子打交道,不太喜歡聚會,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看看老友。

  「父親今年76歲了,已經從中科院副院長的職位上卸任,他不會玩牌、不會打麻將,就是看看電視,散散步,常常愛去小麥育種基地走走。」記者問到李先生的愛好時,李濱毫不猶豫地說:「毛筆字,一有時間就寫。」

  採訪結束時李濱給我們留了她家裡的電話,那雋秀的字體可以看出父親對她的影響。

  得知李先生決定將這次的50萬元個人獎金全部捐給單位,作為學生的「助學基金」時,李濱說:「我們沒有意見,全力支持父親。」

責編:張鑫

相關焦點

  • 世界環境日:浪費糧食也是破壞環境
    世界環境日:浪費糧食也是破壞環境   作者:徐琦  最近一首《鋤禾》爆紅網絡,調侃之外,也令人再次反思糧食的來之不易。這與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Think.Eat.Save.——思前、食後、厲行節約」,可說是不謀而合。
  • 有多少人真的以浪費糧食為恥?(金臺視線·倡導綠色生活 反對鋪張...
    「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口號,但從口號到行動,其間的距離卻很長。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真的在內心中以浪費糧食為恥、對浪費糧食之行為側目而視?平心而論,不多。
  • 【糧食公開課】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糧食公開課》,普及中國糧食知識,闡述糧食供需格局,喚起糧食安全危機意識,呼籲遏制「舌尖上的浪費」。8月21日推出:《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 堅決杜絕糧食浪費
    10月16日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的設立旨在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又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趙本山為球球出資買房,前妻女兒卻生活樸素,被指倆女兒差別對待
    有網友表示球球又是在花式炫富了,在北京買一套房可不便宜,趙本山這麼大手筆果然寵女兒。 還有網友表示趙本山寵女兒但是只寵一個,兩個女兒的生活水平差別太大了,球球平時穿戴華貴,而前妻的女兒卻過著平民生活
  • 節約糧食,拒絕浪費
    如果沒有糧食,人類將無法生存。如果沒有糧食,中國何談發展。食品問題早已不是個新話題了,"節約糧食"更是我們從小便熟知的字眼。    為了培養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自身做好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莘縣實驗小學二年級召開了"珍愛糧食 拒絕浪費"主題班會。
  • 【早讀】「孩子,你為什麼不能浪費糧食?」家長這麼做,效果千百倍
    江蘇Women+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關注最近,有位家長因為「用做題來懲罰女兒浪費糧食」而登上了熱搜。女兒因為盛飯太多沒吃完,爸爸想起女兒的班主任呼籲家長監督孩子不要浪費糧食,所以決定給女兒一點「小懲罰」:要麼每剩一粒米就多做一道題,要麼做家務。
  • 「大胃王」現象,糧食浪費「重災區」,糧食浪費何談正能量
    吃播浪費現象引人關注,所謂的「大胃王」,很多都是用的就是催吐等手段表演的一種吃了很多東西的狀態。浪費糧食最嚴重的地方,多數都是一些人流比較集中的場所,比如,婚喪嫁娶一類的場所。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場所。婚喪嫁娶一類的浪費,也並不是就高尚了,更不是自己就高人一等了。其實,糧食的浪費只是泛娛樂化的一角。是泛娛樂化的一部分。但是,不應該把一切都娛樂化。事關生存問題更是如此。這種娛樂化其實是罪孽。為了高興浪費,為了炫富浪費,為了浪費而浪費。
  • 浪費糧食會有什麼報應?浪費糧食的危害
    現在人大多數對房子非常珍惜,對車子很珍惜,但對糧食不珍惜,浪費糧食和水,這些浪費的果報比我們想得要嚴重。一個人是怎麼享受完福報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標準,就是糧食和水。如果命裡的糧食吃完了,人就會死;人活著,最基本也最必須的,就是糧食。沒有房子住,不會死;就像乞丐沒房子住,但不會死,因為乞丐有命裡帶糧食,而富翁有房子,但如果命裡的糧食吃完了,富翁就要死或者餓死。
  • 【科學向日葵】一位貢獻遠超聲名的偉大科學家——李振聲
    上一期我們講述了科學家陳一堅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位貢獻遠超聲名的偉大科學家李振聲。1956年李振聲的發現了這一問題。於是他就想到了讓小麥和雜草雜交,來增強小麥生命力的辦法。在解決中國糧食問題上,李振聲的貢獻不亞於
  •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據歷史學家說,歷史上的甲子年地球上就會出現瘟疫、水災旱災、地震海嘯等,地球人口有上千萬會非正常死亡。今年我國年初疫情,春夏南方洪水泛濫。農莊農田被淹沒,糧食等農作物減產或絕收。今年是疫情之年,大部分國家經濟負增長,全球糧食麵臨減產,加上美國全面發動對我國封鎖對抗,糧食安全更應提到日常議程。假如我國不能從國際市場進口到足夠的糧食,我國部分地區、部分人口就面臨挨餓的風險。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出現糧荒,豬食米糠很多人都搶著吃,還餓死上千萬人。可當下我國餐食消費現狀,觸目驚心、浪費驚人,各餐館、食堂、酒樓普遍存在浪費。
  • 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
    最近,中央提倡節約、反對浪費,特別是珍惜糧食的一系列指示像一盞催人醒悟的明燈,喚醒了全國人民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自覺性,並正在時刻落實於行動上。  大家都知道,現在浪費糧食,特別是餐飲浪費現象特別嚴重,各餐飲行業、機關單位、學校浪費糧食現象特別嚴重,令人痛心。有些小青年甚至說:我抽一包煙的錢足可以購買吃一個月的米。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使節約糧食成為自覺行動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治國理政需要解決的首要民生問題。餐飲浪費現象直接危及糧食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我們必須時刻緊繃糧食安全這根弦,把節約糧食作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濃厚氛圍。  民以食為天。
  • 你猜,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可養多少人?
    近幾日,「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成為最熱的話題之一。筆者與朋友在餐廳吃飯時,也開始反思自己的消費方式,確保既夠吃又不浪費。「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是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 中國糧食現狀:一邊進口,一邊浪費
    但我國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遠非浪費的全部,在餐桌以外的環節——農戶儲糧、儲藏、運輸、加工等方面,我國浪費的糧食數量同樣驚人。農戶儲糧環節,因條件簡陋缺乏技術指導,損失就達400億斤糧食收割後,一個重要環節是農戶儲糧。
  • 看看外國人吃中國美食什麼表情,網友:不要浪費中國糧食
    現代人生活水平好了,連吃的東西都要講究養生了。真心是吃慣了好東西,想換換口味來點糙的.來看看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什麼美味的小吃吧。絕對讓你物超所值。來看看到底是什麼美食讓中國吃貨這麼上心吧。中外美食差距!看看外國人吃中國美食那什麼鬼表情,網友:不要浪費中國的糧食!而在外國人看來,這些食物簡直就是難以下咽。這些食物看看是不是我們吃貨怎麼吃都吃不夠的東西。看看你喜歡幾款?
  • 喝咖啡浪費糧食?全澳高達100億澳元糧食被浪費
    喝咖啡浪費糧食?全澳高達100億澳元糧食被浪費  據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預計每戶家庭將扔掉約1043澳元的食品,佔其購買量的12.7%。預計全澳今年浪費的糧食總額達103億澳元。其中,23歲及以下的年輕人浪費行為最嚴重,約18.4%的食物被浪費。
  • 制止浪費 節約糧食!看看各地怎麼做?
    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僅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大致在340~360億斤,這其中還不包括居民家庭飲食中的食物浪費。除了在消費環節的浪費,我國糧食損失浪費還存在於生產、儲存、加工等環節,每年損失量達700億斤以上。
  • 珍惜糧食、反對浪費調研報告指出 影響糧食安全的潛在風險隱患依然...
    12月23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武維華作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關於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情況的調研報告。調研發現,當前我國糧食損失浪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生產、儲存、運輸、加工等環節存在的損耗現象;二是消費環節浪費,主要存在於商業餐飲、公共食堂和家庭飲食三個領域。
  • 【文明從我做起】「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倡議書
    【文明從我做起】「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倡議書 2020-08-13 2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