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虐了幾千年的印度,為何還能源源不斷輸出文化?

2020-12-03 歷史給人智慧

印度被虐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徵服開始,到近代被大英帝國殖民結束,持續了差不多將近4000年,可以說,整個歐亞大陸上的強大帝國,幾乎都蹂躪過印度。可難以理解的是,如此軟弱可欺的印度,偏偏自古至今,都在遠遠不讀的嚮往進行文化輸出,從而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演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例如,古代的佛教,以及與之相互依存的哲學、文學、舞蹈、音樂和建築藝術,被稱為「阿拉伯數字」的數字,漢語最早的反切注音,後來的拼音四聲,以及現代的寶萊塢電影和漫畫等等。

原因是什麼呢?

婆羅門教

首先,高度發達、絢爛多彩的宗教。

現代的印度,到底有多少個宗教存在?可能連印度官方都未必能說清楚。在過去數千年的歷史當中,印度次大陸由於接連不斷地遭到外敵入侵,而這些外來種族幾乎無一例外地帶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再加上其本土高度發達的婆羅門教、印度教和佛教信仰,造成了多宗教並存、共同發展的絢爛多彩局面。

宗教的關注點幾乎都在死後的世界和靈魂的救贖上,由於從來沒有人能從那邊回來,這兩者只能靠人類自身的想像來塑造,自然而然的刺激和促進了想像力發展,並激發出創造力。例如,印度教和佛教都極力倡導修行中的打坐、冥想,只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便會在大腦中出現許許多多奇怪的、難以解釋的景象。

恆河

其次,相對來說較為充足的食物和悠閒的生活。

與近現代印度的貧窮不同,古代印度百姓的生活水平並不低,原因很簡單,印度河-恆河平原土地肥沃,面積廣袤,水稻這種本身高產的作物在高溫多雨氣候的幫助之下,大多能一年收穫三次,確保了充足的糧食供應。

在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記》中,印度次大陸的很多邦國都是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土地沃壤氣序溫暑。稼穡時播花果具繁。人戶殷盛家產富饒。」並且很講究的使用一次性餐具陶器,用完就丟棄。要知道,玄奘是盛唐時代的佛教高層,他的稱讚含金量非常高的。

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充足的閒暇時間和相對舒適的生活環境之下才能激發出來,最明顯的例證是工業革命之後,人類世界慢慢走出了極度貧困,以科學技術為代表的文明演進速度顯著加快。

印度教

最後,多種族、多宗教並存帶來的多元化。

多元化意味著包容,包容才有機會相互借鑑、取長補短,來得到改善和發展。比如佛教便是在摒棄了婆羅門教嚴酷的等級制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反之,專制體制和思想的絕對統一則不可避免的壓抑創造力的發展,八股文盛行的明清兩朝,便是最典型的反面例證。

相關焦點

  • 印度粉絲把自家麥田修剪成小米logo:文化輸出到底靠什麼
    原創 正解局 正解局 收錄於話題#正解企業系列84個正解局出品我們一直在強調文化輸出。文化輸出看起來虛無縹緲,但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具體的國民來說卻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 流傳幾千年的文化,真是迷信嗎
    中華有著深厚的文化。就中華文化而言,經過幾千年的沉澱,它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存在。在幾千年的沉澱中,文化不僅沉澱在古代史書中,而且還反映在民間,甚至已經融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有人死了,沒有人為他燒紙,會發生什麼? 實際上,「燒紙」不是普通的紙燃燒,這裡所說的紙實際上是死者使用的錢幣。
  • 平江驚現象形古字 或將湖湘文化上溯幾千年
    或將湖湘文化上溯幾千年平江驚現象形古字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蘇世揚 通訊員 李成才)雙節長假剛剛過去,「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平江縣木金鄉穿巖古蹟的巖石上有重大文化發現
  • 印度在非洲61個國家中的影響力為何這麼大?自稱:軍事大國
    可能許多人會對印度和非洲產生一種錯覺,印度和非洲是一個國家嗎?實在是這兩個國家給外界的印象太像了,都有黑種人,而且都貧窮落後。印度在我國網友看來,是一個神奇的國度,「火車掛票」,「萬國牌」軍隊,上海「小孟買」等,還有印度給自己的「全球第四軍事大國」的名號。對於一個國家的實力來說,無法一概而論,印度也是,各有長短,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
  • 漫步恆河河畔 一覽印度文化景觀
    【環球網綜合報導】黎明之時漫步在恆河邊上,細細遊覽印度廟宇,閒暇的時候欣賞異域風情的舞蹈表演,頗為享受。在印度去感受下其獨特的文化。網址:bahaihouseofworship.in甘地傳承1948年,甘地在比爾拉大廈遭到暗殺身亡。這座漂亮的建築和花園現在就改造成了甘地紀念博物館了。在一間光線充足的房內,甘地的家具整潔擺放著。在牆上有一口壁櫥,裡面擺放著他的「遺物」,包括了他生前用過的眼鏡和勺子。接著,可以追尋聖人最後的足跡。
  • 日本課本上為何寫中國只有70年歷史?卻稱自己歷史有幾千年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直以來都是被世界人民普遍承認的。然而,在日本的課本上,他們居然赤裸裸地寫道,中國只有短短七十年的歷史!話說,另外的幾千年去哪兒了?日本人這樣寫,真的是忽視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嗎?還是說他們就喜歡篡改跟中國有關的歷史?原來,這與日本人的「特殊」的計算方式脫不了干係。
  • 印度能超越中國嗎?
    定價:30元   出版日期:2009.1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ISBN:978-7-5095-1168-8/F.0985   新書介紹:  ·「中國龍」和「印度象」,誰最有可能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圖騰
  • 火遍歐美的「xuě huā piāo piāo」 怎麼不算文化輸出?
    看到這條消息,DT君很容易就聯想到了文化輸出。熟悉DT的朋友可能還記得,我們之前就深度分析過網文和抖音的出海情況。雖然已經有媒體朋友斷言《一剪梅》的走紅不是文化輸出,在社交平臺的評論中,「被罵蠢罵到紅,也叫文化輸出?」這類看法也獲得很多人的贊同。但DT君還是認為,「雪花飄飄」的案例,值得放進中國文化輸出的話題中來好好聊聊——這到底算不算文化輸出?
  • 盤點近10文化輸出的國產劇,《步步驚心》堪比《來自星星的你》
    有一個詞在這幾年裡常被提及:軟實力。而作為一個影評工作者,這個詞自然也與我們息息相關,尤其隨著網際網路產業的擴張,影視作品、網紅視頻等,都已經成為了我們文化輸出的重要載體。比如此前頻繁被大家熱議的「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輸出」,就得到了各大媒體的爭相報導。
  • 蘇聯援助印度30年,相愛的熊象為何落得相殺結局?
    印度官方說要和平,但實際行動中小動作不斷。雖然在1962年的邊界戰爭中,印度輸得很慘,但在那之後幾十年,印度時不時碰瓷中國。印度之所以如此幹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印度內部本就民族主義嚴重,加上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失業嚴重,民族主義在往民粹主義方向發展。
  • 印度河谷的哈拉帕文化遺址
    印度河谷文明,先看看這裡的珠子  再敘述印度河谷的哈拉帕(harappa)文化遺址,可能大家都覺得這些珠子似曾相識  以前我們都把它們籠統的歸在西亞其實它們最早就出現在印度河谷 而且延續了上千年時間 並廣泛影響了周邊和遙遠的地域
  • 幾千年過去了,人類為何依舊鐘情於燒烤?
    此後人類的烹飪手段不斷進步,從最初的燒烤,到後來的煎炒烹炸,烹飪手段的不斷豐富,讓人類的飲食文化中誕生了無數美食。從人類學會使用火的時間開始算起,人類吃烤肉的歷史已經有上百萬年了1912年法國化學家發現了美拉德反應,簡單來說就是肉中的羥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在高溫的環境下產生顏色上的變化,進而形成烤肉的獨特風味兒,而且用不同材質的木炭,烤制出來的肉味道也會不同,比如北京烤鴨便是用果木明火烤制的,這就為烤肉增加了更多的變化,以及味道的層次感。
  • 為何用了46億年,仍然源源不斷?
    為何在地球上流淌了46億年的時間,還源源不斷呢?在地球上,表面超過71%的面積都被海水所覆蓋,可以說,水是地球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關於水的起源,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地答案,目前,科學家們普遍認同的觀點,有以下幾種:第一,隕石說。
  • 漢服熱:不僅是一種美麗,還有泱泱華夏5000年來的文化沉澱
    漢服在歷史上整整消失了358年,短短10多年的復興,才有了今天的盛況,每一個漢服愛好者都功不可沒。 一個流傳幾千年的民族服飾,消失了好幾個世紀,又重新被復興,中間又經歷了多少辛酸和血淚,在這幾百年當中他並沒有消失,只是沉睡了很長一段時間,漢服的興起正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現。
  • 大英帝國為何重視印度而輕視埃及?
    導讀:印度和埃及,均是有著數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的傳統大國;均是發展中國家重要的領頭羊;都曾遭受過帝國主義的殖民侵略。那麼,有著諸多共同點的兩個國家,在殖民歷史中,大英帝國更「偏愛」誰呢? 孰輕孰重?這就要看日不落帝國將兩個國家放置在一個什麼位置上。
  • 從阿木爺爺到雪花飄飄……中國文化正在輸出
    這位63歲的爺爺,用視頻的形式展示了如何徒手打造魯班凳、蘋果鎖、木拱橋、會行走的小豬佩奇……被稱之為「當代魯班」,向世界各地網友輸出了一波來自東方手工藝文化的力量。在文化輸出方面,不得不提李子柒。去年12月,關於「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的話題在各大平臺引發的熱議。作為Youtube首位粉絲破千萬的中文視頻博主,李子柒用獨特的田園美食視頻徵服了老外。
  • 為何印度城市孟買、德裡、班加羅爾,都能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2020年世界城市排名已經出爐,本次排名相較於往年公布的排名,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在2018年公布的排名之中,印度上榜了2座城市,而2020年榜單之中,印度又增加了一個世界一線城市,有3座一線城市。為何印度的孟買、德裡、班加羅爾這3座城市,都能夠入選世界一線城市。
  • 印度恆河水這麼髒,為何人們仍然飲用恆河水?解析印度恆河文明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印度恆河水這麼髒,為何人們仍然飲用恆河水?解析印度恆河文明》,希望可以豐富大家的歷史知識和精神生活。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在此謝過。原標題:印度恆河水這麼髒,為何人們仍然飲用恆河水?解析印度恆河文明
  • 印度這座5000年古城,比新德裡歷史更久,景點大都免費開放給遊客
    2019年1月底,在瓦拉納西一條塵土飛揚的小巷裡,我坐在一家叫做Blue Lassi Shop門外,手上接過店主端過來的酸奶,用好奇的心去嘗了一嘗這個當地特色的甜品。剎那間,四個人扛著架子飛快地從我身邊跑過。
  • 老人常說「犯太歲」,這「太歲」是什麼,能影響古人幾千年?
    老人常說「犯太歲」,這「太歲」是什麼,能影響古人幾千年?太歲,作為古代中國天文學的名詞,通常表示一年的時間,以幹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在《爾雅·釋天》一書當中對其有過明確的表示。為何可以影響古人長達幾千年的時間?首先從天文學名詞上來說,在遠古時期,人們以天象的空間變化來表示一年四季的變化,天皇是創製了歲星名,用「歲」來表示一年。因為當時天文學的不發達,大家對於天上的東西都會習慣性的神話,因此太歲神也就誕生了。神話於我國的傳統文化而言是必不可缺少的一環,在太歲神誕生之初,其是一個吉神,故而為大家所敬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