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就能跑上千公裡,水制氫是真的嗎?

2020-12-08 錦鯉評說

微博上的一篇媒體報導引發熱議。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發文《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市委書記點讚!》。文章稱,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這條新聞引爆輿論,其中多為對水制氫的質疑。

據報導,青年水氫燃料車不用加油,也不用充電,只加水,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轎車可達1000公裡。青年水氫燃料車的工作原理是,車頂安置一個蓄水箱,車內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為汽車提供動力。

如果真的是加水就行了?那就太厲害了吧!這可以看成是全世界所有科學獎項的絕對獲得者!因為它實現了一個千古難題(永動機)。

永動機

這時很多人不由想起1984年著名的「水變油」。一個哈爾濱普通司機聲稱發明了「水變油」,稱熱值高於普通汽油等。隨後,這項發明被不少人士肯定,獲得了不少投資。10餘年後,空歡喜一場,還耽誤了發展的大好時機!

難道這又是有一個騙局?到底是技術在騙人?還是新聞報導在騙人?

青年汽車的「水制氫」從獲取氫氣角度來看,技術條件已可以實現「水制氫」的過程。

水電解制氫是一種較為方便的製取氫氣的方法。在充滿電解液的電解槽中通入直流電,水分子在電極上發生電化學反應,分解成氫氣和氧氣。

電解水制氫耗能高,對反應溫度和壓力都有一定要求。電解水的主要成本還是在電,一般是5度電制一方氫。每生產1立方米常溫常壓氫氣需要消耗5~5.5度電,最便宜制氫成本也為20~22元/kg。所以,只有電價降低,電解水制氫才具有商業化的可能性。

電解水

雖然有新的技術可以降低水解氫的耗能,電解水制氫商用還剛剛起步。太陽能制氫、可再生能源制氫等高科技的制氫路線,仍面臨規模化的問題。現在,國內工業制氫技術主要有以煤、天然氣、石油等為原料的催化重整制氫,氯鹼、鋼鐵、焦化等工業副產物制氫。特別是煤炭和天然氣是我國人工制氫的主要原料,佔比分別為62%和19%。

最開始的猜測這個技術可能是鋁與水,加催化劑生氫的一種技術,或者是金屬鎂、金屬鋁等同水發生化學反應,然後產生氫氣。他的關鍵思維創新在於不儲存氫,實時供給。(這就產生另一個問題,實時產生的氫如何保證安全性)

但金屬鎂、金屬鋁甚至金屬鈉作為活性材質,和水發生化學反應。但一般催化劑本身的用途不是參加化學反應,「催化劑一般是為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他什麼都不加那麼誰和什麼反應?難不成就是永動機?

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在技術上,湖北工業大學提供相關技術。

實際上是一項車載鋁合金水解制氫技術。

團隊從2006年開始研發相關技術,並獲得國家973前期研究項目和國家自然基金的支持。董仕節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前兩年,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團隊與青年汽車集團籤訂合作協議,在大規模製氫及車載鋁合金水解制氫新能源的運行控制等技術上開展攻關合作」。

青年汽車只是使用了大學團隊授權的制氫材料和相關技術,而發動機、電池等其他動力技術來自於其他途徑。通過特殊材料和相關技術裝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通過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驅動汽車行駛,這一整個系統應該叫做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簡單總結起來就是光加水鐵定不能跑!

2AL+6H2O=2AL(OH)3+3H2

實用性,專家表示,從技術角度來講,在特定的裝置中,通過水和特殊材料反應獲得大量的氫氣來驅動汽車具有可行性,但需要解決鋁鈍化、產物和鋁粉分離等技術問題。從經濟性來看,市場上鋁的價格已經超過10元/公斤,按照9公斤鋁製取一公斤氫氣計算,則生產一公斤氫氣的材料成本在63-90元,尚未考慮將塊狀鋁製成鋁粉的費用和能耗。因此,這種制氫路線並不符合節能和環保的要求。

雖然他們講在努力實現低成本,但是現在就是不實用,那麼採購來幹什麼?

創新點和未來。負責人指出技術創新點在於制氫材料和制氫裝置。水只是一個必備的參與條件,核心技術是一整個的製備和控制系統。「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純屬誤解」。氫氣獲取速度、效率等工業化製備應用要求上已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是真是假不知道)。

所以,南陽下線的水制氫發動機的汽車,真正消耗的是鋁合金+水!

所以並不是加水就能跑的車,而是除了加水還得加鋁合金的汽車!雖然不用油但是和燒油沒區別的發明,正如有人說的一樣,都那麼耗能了,幹嘛不直接用產生氫氣的能源來推著車走,費什麼勁,還不安全!還有一個問題氫氧化鋁不分離開會影響效率嗎?

雖然最後鍋被記者朋友分了,但是科學還是應該嚴謹和實用!

這個事情是違背基本科學原理的, 它違背了物質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根本就是偽科學。如果我們沒有實地科學考察,這種項目就可能騙取大量的投資, 就像一根毒草汲取了莊稼的營養一樣, 使各地的許多產業都得不到應有的資金, 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這個問題告訴我們。我們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去思考問題, 去指導我們的學習和工作。那麼以後,無論有什麼偽科學在社會上出現, 我們都能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 不會受騙上當。確實,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媒體代替不了實踐,唯有那些經得起科學考驗的事實, 才稱得上是真理。這正是我們從這次事件中應該得到的啟迪!

相關焦點

  • 車加水就能跑?青年汽車龐青年:一升水跑一公裡
    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一升水跑一公裡) 「水氫車」現場啟動後未排出水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稱海水、汙水都可當「水氫車」水源,技術值數百億;南陽否認投資40億
  • 龐青年:水氫車加三四百公斤水 可以跑360到500公裡
    摘要 【龐青年:水氫車加三四百公斤水 可以跑360到500公裡】25日上午,青年汽車掌門人龐青年在南陽洛特斯現身,「加水就能跑」的水氫車也在現場展示。
  • 一般的車一箱油能跑多少公裡,高速上能跑一千公裡嗎?
    一般的車一箱油能跑多少公裡,高速上能跑一千公裡嗎?這個問題比較有有意思,油耗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這個需要給你好好算算了,首先家用車的油箱容積,一般都是在60L左右,我們就按照60L來計算。現在汽車的一些網站,都是按照百公裡油耗在計算汽車的油耗水準,切實也就是代表汽車跑一百公裡需要多少升的汽油,再結合當時的油價就可以算出來自己的一公裡花多少錢。比如百公裡油耗是7升,加92號汽油按照7元每升來算,那麼跑100公裡就是49元,每公裡就是4.9毛。不同的車型到底能跑多少公裡?
  • 汽車加水就能跑起來?氫燃料電池車是怎麼一回事
    汽車加水真的就能跑起來?氫燃料電池車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實際上,水氫發動機南陽下線一事,背後則是全國各地不斷加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力度,正在掀起一股全新的建設熱潮。  報導中稱,一家名為青年汽車的公司,可以運用車載水解制氫技術,實現車載水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加水即可行駛。事實上,這並不是「水氫燃料車」第一次出現在公共視野。  那麼,汽車加水真的就能跑起來?氫燃料電池車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實際上,水氫發動機南陽下線一事,背後則是全國各地不斷加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力度,正在掀起一股全新的建設熱潮。
  • 青年汽車或成「制氫」先驅者,加滿1箱水可跑500公裡,氫氣是關鍵
    汽車界最近有個大新聞,似乎我們車主日常開的玩笑變成真了——以後不用加油,汽車加水就可以跑了?日前,河南的媒體報導了這一事件,大意是說,現在有一種「水氫發動機」可以實現車載水製取氫氣然後就能帶動汽車跑起來,而這種發動機已經在河南下線了。這個事件逐漸發酵,成為了汽車圈的一大熱點事件。
  • 南陽成功研發「水氫燃料車」,加水就能跑上千公裡
    不過這個震驚不是出於科學技術創新上的敬佩而是出於對科學技術無知的嘲笑。 5月23日《南陽日報》刊登了這樣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描述南陽已經研發出了「水氫燃料車」這臺車只要加水就能行駛完全不用加油,而且加一百公斤水就能跑一千多公裡。這個新聞一出瞬間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有細心的人發現他們發明的這個所謂「水氫燃料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即是人們通常說的「永動機」。
  • 千滾水真的不能喝?關於喝水的這幾個謠言,你當真了嗎?
    水是生命之源,有實驗證明,人不吃飯最多能活兩周,但是不喝水三四天就撐不下去了,所以水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萬幸的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保證每天基本的飲用水攝入量不是什麼難事。以前,我們對水的要求就是乾淨、能喝、燒開了就是安全的,能解渴就行。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喝水這件事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
    只要在後備箱放根長水管,隨便接個水龍頭加滿水車就能跑。車子自己用水制氫,氫氣燃燒就能變水。那要是在排氣管上接個管子連在發動機上,豈不是可以變成永動機?但都2019年了,不用腦子想都會讓人覺得一定有哪裡不對勁。經歷過90年代初「水變油」的群眾可都是見過世面的,會那麼容易受騙嗎?
  • "水氫車"背後:制氫過程"不夠綠" 氫能產業落地難
    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陽 ■ 「車加水就能跑?南陽引資項目遭質疑」追蹤南陽引資項目「車加水就能跑」一事持續引發關注。5月25日,涉事的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在南陽青年汽車生產車間現場乘坐樣車,他稱300升水跑300公裡,而且加入的水源並沒有限定,海水、汙水都可以,並表示技術被曲解為「加水就能跑」,汽車運作核心在於反應料和催化劑。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現階段我國氫能源大規模落地和市場化運作仍需時日。新京報訊5月25日,新京報記者探訪南陽高新區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水氫車生產車間」。
  • 喝水就能跑的汽車算什麼,民間高手設計的磁力場汽車才更牛皮
    這款車「喝水就能跑」,由一家叫青年汽車集團的企業打造的。號稱是搭載了水氫發動機,不用加油不用充電,只要加水便能實時製造出氫,並用氫燃燒驅動發動機運作。續航裡程還很可怕,公交車能超過500公裡,轎車續航裡程可達1000公裡。當然漫哥也學過化學,知道單純是水是不肯能自己變成氫的,中間肯定經過化學反應。
  • Lab漫談丨空氣發電機問世,「汽車加水就能跑」或許真的能實現
    上小學時知道了土豆能發電,感覺這很神奇,但有一天當我知道空氣也能發電,這就不是有點神奇,而是有點驚訝了。近日,英國《自然》雜誌(Nature)刊發了一篇論文,說美國一家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15年前的發現,成功研製出一種名為「Air-gen」的「空氣發電機」,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空氣發電。老實說,有沒有那麼一瞬間讓你想到龐青年的「水氫發動機」?
  • 水氫汽車利用的是車載水解制氫技術 原來是這個樣子
    近期社會一大熱點是青年的「水氫汽車」,部分媒體抓住當年「水變油事件」,以「加水就能跑」這個噱頭瘋狂攻擊這個新概念。但很多人應該不知道,氫燃料汽車在國內已經有非常久的發展歷程。而青年的「水氫汽車」並非大家想像的只加水那麼簡單,是一項新技術「車載水解制氫」和成熟技術「氫燃料汽車」的結合。筆者在文章中會對大家在這方面認識上的誤區,進行簡單的分析。
  • 加水就能跑的水氫燃料車是怎樣一種忽悠?
    近日南陽的水氫燃料車被市委書記點讚了,這種車號稱加水就能夠行駛。公司董事長龐青年稱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是一種特殊的催化劑,那種催化劑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將水轉化為氫氣,然後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這種車號稱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情況下,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轎車續航裡程可達1000公裡。說實話,這種號稱加水就能跑的車並不新鮮了,十多年前國際油價達到140餘美元一桶的時候就有一些號稱只加水不加油的環保車蠢蠢欲動。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的王洪成大師就是依靠「水變油」騙了一大批人,至今還有陪同崔正教授赴美拍紀錄片的陳一文等大師力挺王洪成的水變油。
  • 中國石油大學副教授:驅動車輛「只需水」行不通
    二十多年前,情景劇《我愛我家》中,葛優扮演的紀春生提出了「水變油」的奇想:「你們知道水是由什麼組成的嗎?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而氫和氧是可以燃燒的……」彼時,有一個叫王洪成的人宣布發明了「水變油」,霎時成了國人投資的新寵,最終這齣鬧劇在我國科技界專家學者的呼籲下戛然而止,王洪成因虛誇發明並觸犯刑律,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 「水制氫」真的有戲:新型催化劑顯著降低成本
    「南陽水氫汽車」事件一度鬧得沸沸揚揚,不過儘管是一場騙局,但基本的科學原理還是有的,只是以目前的條件,在效率和經濟性等方面很不現實。尤其是氫氣,作為高能、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一直是人類追逐的目標,電解水更被認為是制氫的最好途徑。
  • 1公斤水跑1公裡?龐青年受訪回應「水氫車」質疑
    1公斤水跑1公裡?龐青年受訪回應「水氫車」質疑 時間:2019-05-26 09:23:29 來源:央視財經
  • 千滾水和隔夜水能喝嗎?提醒:4種水放心喝,2種水是真的不能碰
    水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嘛。水是我們每天必須喝的,對於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每天需要飲用的水量至少要達到1.6L左右。對於一些特殊人群,如痛風、高溫作業的人,每天的飲水量要達到2L以上。現在是冬季,天氣乾燥,也需要多喝水。
  • 汽車加水就能跑?水變油的騙局為何能一再侮辱我們的智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IT爆料匯(baoliaohui), 作者: 豬九誡給大家講個笑話:汽車加水就能跑,而且能跑1000公裡。這看起來像是個笑話,但居然登上了河南南陽日報的頭版消息。5月23日,河南南陽日報頭版刊發當地記者報導——《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
  • 1噸水能跑1000公裡,「侮辱」了誰的智商?最新視頻來了...
    在被媒體問到車輛百公裡消耗多少水的問題時,龐青年向工作人員確認了幾遍,答案是車輛跑100公裡,消耗100公斤水。5、龐青年:這幾年在水制氫上投入二三百億,不怕查,負債幾十億在採訪現場,青年汽車掌門人龐青年回應外界對於青年汽車資金鍊狀況的問題時表示,「我現在股份出去,資金進來,已經把問題解決了。」據龐青年現場稱,這幾年在水制氫技術上投入有二三百億,不怕任何人查。
  • 「水制氫車」的72小時:是技術突破還是忽悠人,網民大討論
    在剛剛過去的5月25日,一則新聞刷爆了全網,該條新聞在新浪微博還上了熱搜榜。究竟是什麼新聞讓整個中國如此沸騰。原來是國內有企業成功發明了「水制氫汽車」,究竟事情是如何呢?小編一一跟大家解讀。發明出「水制氫汽車」的公司焦作青年汽車集團,在25號當天創始人現身南陽羅特斯新能源汽車公司,召開媒體發布會,直接面對來自數十位媒體的質疑。在離發布會的不到72個小時前,「水氫發動機」這個新發明,這位年輕的創始人還在對南陽市的主要領導滔滔不絕的講解,並獲得政府部門的一致認可。什麼是「水氫發動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