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公社-《最後的瞬間》劇本朗讀

2021-01-09 搜狐網

  劇目名稱: 最後的瞬間

  作者:多米尼加劇作家多明格斯

  內容簡介

  《最後的瞬間》是在一個夜晚無人的大街上,一個女人,講述著自己走過年輕時寄望愛情的單純美好,隨著夢想的破滅,又經歷了失去孩子的痛徹的遭遇。

  在今天這樣的社會,此劇的創作是認真審視一個女人對自身的生命的操控。這是一個自覺自醒的過程。作為一部女性視角的話劇,它不僅僅局限在對於女性命運的同情,更重要的是突出和做到對於生存意義的探討。

  劇中人物:諾埃米(一個婦女)

  朗讀者:姬沛戲影工作室

  時長:45分鐘

  此次劇本朗讀為兩個劇本穿插進行,名為《4點48分•最後的瞬間》

  這是兩個劇本的揉合,英國莎拉•凱恩的《4點48分,精神崩潰》和多米尼加劇作家多明格斯的《最後的瞬間》。揉合,是因為同樣的女人戲,同樣的女人視角,同樣的女人獨白,同樣的獨角戲,在講不同樣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最後會形成這樣一個局面:兩個女人,雖然在分別的角色中唱吟,卻講述了一個女人的完整世界,回首自己的命運,又對存在的現實進行反思,和自我的糾纏,體現女人精神世界中的精華,混雜著支離破碎。

  這是一次實驗性的創作,也是姬沛戲影工作室推出的「女人三部曲」的第一部。

  在今天這樣的社會,此劇的創作是認真審視一個女人對自身的生命的操控。這是一個自覺自醒的過程。作為一部女性視角的話劇,它不僅僅局限在對於女性命運的同情,更重要的是突出和做到對於生存意義的探討。

  兩種迥異的劇作風格的銜接,對於準確揭示創作內涵有了相當的難度,更對於演員的表演是一個挑戰。所以,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兩個女人的表演實際採用一個女人的視角,讓思想自然而然地傾洩,「思想會晦澀,所以要趨於現實」。

  這將是一場演員激情澎湃的演出,所以是一場觀眾視覺過癮、聽覺享受的演出。

  

(責任編輯:炊煙)

相關焦點

  • 「為人民朗讀」為祖國「慶生」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本網記者 陳鬱 報導)9月26日,由青海省文聯主辦,青海省作家協會、青海省戲劇家協會、西寧一中教育集團承辦的「為人民朗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青海及西寧解放70周年優秀劇本文學朗讀會在西寧市第一中學戲劇社舉辦。
  • 好文字值得大聲朗讀
    去年「世界讀書日」,北京人文書店單向空間的讀者,從晚上8點起持續12個小時,進行了一場馬拉松式的接力朗讀。今年4月23日,朗讀由時間擴展到了空間,北京、南京、廈門、上海、青島、鄭州、西安、廣州、瀋陽、烏魯木齊的10家書店,讀者帶上最愛的那本書,去離家最近的書店,朗讀片段,分享故事。
  • 一個劇本的非典型成長路徑
    於是,原本想單純寫成人物小傳的文章,成為了一部劇情豐富、人物刻畫詳實的戲劇劇本。 培源·青年戲劇人才培養及劇目孵化平臺,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髮起、寬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辦,以"培育戲劇生態多樣性、遵循藝術創作規律、不斷自我更新迭代"為基本原則,行成一套完整的戲劇創作人才培養及劇目孵化機制,以幫助行業發展和復甦。
  • 用戲劇「鞭笞權威」
    作為義大利最為著名的劇作家和戲劇領軍人物,達裡奧·福一生創作或導演了超過80部作品,他的劇作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演,享有盛譽——其中最為出名的作品,莫過於《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和《拒不付款》。今年的烏鎮戲劇節上,由孟京輝導演的《他有兩把左輪手槍和黑白相間的眼睛》,也是達裡奧·福的劇本。
  • 文津新書 | 季羨林: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劇本》與中國戲劇發展之關係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戲劇發展的動力,自以內因為主,但外因也絕不可低估。中國戲劇(主要是指漢人的戲劇)的發展也是如此。動力有歷時的傳統,又有並時的外來影響,二者交錯,起了作用,斯有新發展。在這裡,外因有很多可能,絕不止一端。在這些外來的影響中,印度的最為突出。從印度來,又有兩種可能:一海路,二陸路。
  • 方所創作者現場——古天農、龍文康:香港粵語劇本創作
    兩代舞臺劇工作者古天農與龍文康將在方所,分享各自的舞臺劇編導生涯,暢談香港粵語劇本的創作。古天農香港中英劇團藝術總監、香港藝能發展資助計劃專業顧問、香港書展文化顧問團成員。1993年起出任中英劇團藝術總監,成為該團首位華人藝術總監,為劇團執導及演出多部作品。
  • 我在希臘學戲劇|來自戲劇起源地的教育戲劇
    了解戲劇的人都知道戲劇起源於希臘,並且直到今天的希臘,戲劇仍然是最流行最受歡迎的藝術形式,在全世界也只有希臘仍然有那麼多古劇場仍然會用於戲劇演出。雅典僅四百萬人口,但擁有大大小小几百個劇場,幾十所戲劇學院,每天都有戲劇演出,希臘人極少有沒有現場觀看過戲劇演出的。
  • 精彩瞬間捕捉 尼康1 J4長城公社實拍
    2014年6月25日,尼康公司邀請多家媒體於長城公社附近進行試拍活動。此次試拍的機器包含尼康1 J4與尼康1 S2這兩款新型無反相機。試拍的內容包括:寵物、靜物以及人像等多種題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尼康最新這兩款無反相機表現如何吧。
  • 《寄生蟲》從劇本到成片,全方位解析那些「細思極恐」的瞬間!
    讓世界影壇為之瘋狂,懷著對電影的敬意我購買了《寄生蟲》的原版劇本和分鏡來認真研讀,希望通過該片製作的全過程,一窺其中的奧秘,為大家帶來全方位的解讀。閒話少敘,跟著我一起走進「寄生蟲」們的世界。通過對比劇本和成片不難發現,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影片減少了四個場景的戲份,其中的三個場景的確拖慢了劇情的節奏,但有一個場景的戲份被剪掉還是很可惜的,劇本中寫到從披薩店獲取微薄收入後,基宇、基婷兩兄妹在小超市購物,基婷不斷盜取食物。
  • 教育戲劇的N種打開方式!名師分享英文戲劇教學的課堂實踐和校本融合
    通常,教育戲劇的教學流程分為三步: ★引起興趣(Action):喚醒情緒。 ★研習活動(Reaction):循序漸進地進行劇本或文本的研究和學習,以戲劇遊戲策略為輔,引發學生互動與自學的行為。
  • 藝術類專業大觀:什麼是戲劇類專業?這個專業都學什麼?
    本專業學生應具有紮實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熟悉我國的文藝方針、政策,系統地掌握戲劇、影視文學的基本理論和創作技能,了解相關學科的知識,有較好的文化藝術修養,較強的審美感覺和創造性思維;具有較系統和廣博的戲劇影視理論和歷史知識,掌握分析和研究戲劇影視作品的方法,有較強的理論寫作能力。
  • 在科幻這件事上 戲劇贏了影視
    在此期間,剛好借中間劇場舉辦「科技藝術節」之機,又觀看了《銀河怒》和《一億億億字節人生》這兩部新近創排的科幻題材戲劇作品,並且重溫了《好幾個》《狗還在叫》《靜態人像》等帶有科幻元素的舞臺舊作,可以說每天都沉浸在科幻的氛圍裡。電影與戲劇,原本分屬不同的藝術領域,但是放在科幻的語境之下,二者似乎還是可以拿來相提並論的。
  • 機器學習揭示了莎士比亞戲劇中有多少是別人寫的
    威廉·莎士比亞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家名為「國王的男人」(King’s Men)劇團的劇作家,該劇團在倫敦泰晤士河岸邊演出他的戲劇。但是在1850年,一位名叫詹姆斯·斯派丁(James Spedding)的文學分析家注意到弗萊徹的劇本和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中的段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斯派丁斷定弗萊徹和莎士比亞一定是合作演出的。
  • 如何寫劇本?
    如果你想寫一個電影劇本,那麼就得用電影劇本的格式寫;如果你想寫一個話劇劇本,那麼就得用話劇劇本的格式寫。雖然它們大體看起來是一樣的,但還是有一些明顯的區別的,了解其中規則可以幫你節省時間。多讀一些你想寫的體裁的劇本,看看別人都是怎麼做的。
  • 國內首部中國故事英文劇本集面市
    全書共收錄英文劇本20個,形式新穎,題材涉獵廣泛,既有「十二生肖」的民間傳說、「蘇武牧羊」的歷史典故,也有屈原、魯迅等偉大人物的傳記故事,以及展現中國古代科技成就「趙州橋」的故事。   與目前市面上多見的、以改編歐美故事為藍本的青少年英文劇本不同,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基於中國故事內核,將一個個經典中國故事用英語進行重新改編和創作,並根據詞彙語法難度不同,劃分1-3等級,適用人群覆蓋小學低年級到初中高年級的青少年英語學習者。   書中所有劇本均由來自中英美3國一線劇作者撰寫,英文措辭優雅、純正、生動,富含戲劇美感。
  • 海南上演不一樣的戲劇,他來帶你入戲!
    他為戲劇而生 也為戲劇而狂 跨越四季 用一年時間記錄潮起海之南|遇見 鄧菡彬:海南的「新海派戲劇」實驗 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期節目 ▽▽▽ 他是戲劇導演——鄧菡彬。
  • 音樂戲劇《龐氏騙局》蔣雯麗反串世紀巨騙龐茲
    12月29日,央華戲劇宣布,他們的2019年開年大戲音樂戲劇《龐氏騙局》將再現這位巨騙的投機經歷,更令人意外的是蔣雯麗將在劇中反串巨騙查爾斯·龐茲。大衛·萊斯高是法國當紅作家、戲劇導演、音樂家、演員。他的藝術創作涉及戲劇、古典歌劇、音樂劇等多個領域。2012年,由他創作、作曲、執導的音樂戲劇《龐氏騙局》在法國首演,並連續七年成為法國各大劇院的熱門劇目,至今已演出百餘場次。
  • 英語戲劇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
    參加英語戲劇《九色鹿》演出中,雖然我演侍女,臺詞也不多,但演著演著接觸英語多了,對學習英語開始感興趣了!」綠川中學學生陶詩宇這樣說。 3日上海學生戲劇嘉年華上,從小學生到高中生,「小演員」們通過英語戲劇表演,以「演」「說」等多種形式,不僅展現了學科素養,更將藝術、創新等元素融入。
  •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的方法
    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學生朗讀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應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高低。一篇文章受閱讀經驗,情感體驗,生活經歷,閱讀環境等不同因素的影響,讀者閱讀時所反映出來的情感價值也不大相同。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這就需要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又要考慮如何調動學生的多元感官,創造性的使用文本,解讀文本,挖掘文本的多元面。語文課上常見的幾種指導學生朗讀文章的方法:其一,波浪式朗讀。可以起到強調的作用,能讓文中的意境,作者的吶喊,讀者的共鳴都在讀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