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因發明「高效藍色發光二極體」揚名,又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中村修二嗎?他畢業於《日本德島大學》,是一名日裔美籍的電子工程學家。可能很多人光聽到諾貝爾學獎得主這個身份,都會覺得這個人從小就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學霸,然而事情的真相卻與之差距甚遠。
中村修二出生於普通漁民家庭,從小成績平平的他,誰能想得到後來竟成為偉大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呢?中村修二還並非出自名校,曾就讀於日本三流大學的日本德島。上大學那會的他動手能力非常強,他經常上午調儀器、下午做實驗,而中村修二對物理還具有深刻的獨解學,這些理解都是靠他自己悟出來的。
當時,中村就讀的日本德島大學都沒有物理系,但中村的不懈努力和不放棄,讓他最終成功發明了「高效藍色發光二極體」,並且還因此獲得了2014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要知道在那個時候,研發藍色LED都是被公認不可能的,因為在那之前的二十年間裡只有綠色和紅色的LED問世。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這位焦點集於一身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曾經在日本可是日本飽受壓制,而他對日本現行的教育體制表示質疑不滿,還稱東亞教育就是在浪費生命!
那麼,中村修二為什麼說東亞教育就是在浪費生命呢?
1、 東亞教育太過重視複習
在東亞國家的教育裡,他們一直提倡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以至於讓東亞國家的學生們,在課後所承擔的作業量非常重,也剝奪了他們自由思考的能力,這無疑是在扼殺學生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2019年,在中日韓美這四個國家的高中生複習比例裡,韓國這個國家的補習班盈利額突破70億美元,這個收入居然比三星電子還要高,高額的教育支出費用已經讓這個國家的生育率下降,韓國也成為了首個生育率為零的國家。也就是說,那些學生所謂的好成績都是雙倍代價換來的,這裡的代價包括學生的自由,還有家庭支出的巨額成本。
2、教育效率不夠好
東亞國家的教育體制看起來比較特殊,孩子經常會得到局外人的讚美,和局內人的詬病,而日本教育體制和中國、韓國相比還是比較寬鬆的。就拿韓國來說,韓國不僅僅因為高額補習班支出成為首個零生育國家,這個國家的教育壓力大所得的效率還極為底下。
同樣以中日韓美這四個國家為例,在2009年的高中生權益狀況對比裡,中國的普通高中生有78.3%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不包括節假日和周末),也就是說學生每天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在八個小時以上,韓國學生每日的學習時間佔比57.2%,而美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則不存在這樣情況,學習的時間過長也就意味著複習、補課時間佔比過大。
總體來看,東亞教育體制從長期來說還是弊大於利,而東亞國家的教育體制也無法順應現在的經濟和技術演變。當教育學習的效應不夠好,補習和複習帶來的教學就沒有價值,這是在壓榨孩子的自由,也正如中村修二所言那樣「浪費時間和生命」。
那麼,對於中亞現行的教育體制,大家都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評論區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