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教授:與多國發生貿易摩擦,川普到底想要什麼?

2020-12-05 第一財經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美國與多個國家在貿易上發生摩擦,退出多個國際協議和組織,川普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12月7日,在成都舉行的亞信金融峰會上,美國前副國務卿理察庫珀拋出這個問題,並表示,「這個貿易戰表達的是情緒,而不是政策。」「川普的高級顧問之間的目標也不是統一的,也沒有一個一致連貫的目標,川普自己也是經常改變主意和想法。」

庫珀現任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其研究領域包括轉型經濟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宏觀經濟政策等。庫珀曾在美國甘迺迪政府、卡特政府和柯林頓政府中擔任重要職務。

庫珀通過對川普的分析來探討與美國打交道的方式。他表示,從深層次來講,川普更喜歡三件事情:第一是增加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第二是想解決雙邊貿易的逆差問題,第三就是取勝。

不過,庫珀表示,增加美國製造業就業是很難的,製造業就業人數在發達國家都在下降。原因是不言而喻的,機器人的製造效率更高。美國製造業在1979年達到高峰,過去40年就業人數都在下降,因為生產效率提高了。雖然川普很喜歡去做,但是很難實現的。

對於減少雙邊貿易逆差,庫珀認為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目標。「我們都希望提高出口,減少進口,但是沒法控制出口,也不可能用關稅去影響進口。」

「我的澳大利亞朋友告訴我,他們和中國是貿易順差,但是和美國是貿易赤字,那麼他們是不是也應該彌補與美國的貿易逆差。答案當然肯定不是的,因為我們是在一個多邊的世界裡,雙邊的順差逆差都很正常。」

「川普有很高的個人主義目標,他把自己呈現為非常成功的人士。他想持續表達自己的成功所在。」庫珀表示,所以,其他國家與美國打交道的方式將會由這三個目標來定義。

「不管是歐盟、墨西哥、加拿大,還是日本,他們與川普政府打交道都是感覺很困難。」

對於WTO改革的問題。庫珀表示,30年前成立的這個組織,現在這個世界已經變化了很多,需要進行總結和評估,希望最終的結果不要那麼極端。不過,庫珀提出了一個「極端建議」,中國要研究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現在有11個國家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生效,大家可以討論中國加入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獨家| 貿易摩擦損失誰來承擔?哥大教授:川普用錯了我的研究!
    這一結論是基於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和國際貿易學教授大衛溫斯坦(David Weinstein)與另外兩位學者在2008年於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網站上發表的一篇研究手稿。為了進一步了解其中原委,第一財經記者特意採訪了溫斯坦教授,希望他能給予更加詳盡的說明。
  • 哈佛教授向拜登獻策:組建「十國集團」,維持「單極」世界
    哈佛大學教授:組建「十國聯軍」  由於川普近年來縷縷提出退出國際組織,導致美國的國際聲譽持續下降,甚至連北約七國集團也開始鬆散,這種種跡象表明,世界世界多極化已經逐漸形成,美國一家獨大的時代已經過去
  • 美日貿易摩擦暗潮洶湧 川普訪日被批像「蛇盯著青蛙」
    美國官員此前表示,川普此次訪問是為了向世界展示「前所未有的強大美日同盟」,不過多家日美媒體和多名專家表示,兩國貿易摩擦暗潮洶湧,此次美國總統訪日是華盛頓「這條蛇」在盯著日本這個「小青蛙」。日本《每日新聞》發文提醒,在抵抗美國壓力方面,日本決不能大意。據日本經濟新聞社報導,川普和夫人梅拉尼婭計劃於25日下午抵達東京羽田機場。
  • 哈佛大學教授傑弗裡·弗蘭克爾文章:拜登需要適度的多邊主義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11月27日刊載題為《拜登的適度多邊主義》的文章,作者系哈佛大學資本形成與增長學教授、比爾·柯林頓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委員傑弗裡·弗蘭克爾,文章指出了拜登入主白宮後將會面臨的一些國際問題並給出了解決建議。
  • 美國為何挑起對華貿易摩擦
    【摘要】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是在美國國內經濟和社會矛盾加劇、反自由貿易社會思潮興起、對外經濟政策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不斷加強的背景下發生的。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對全球經濟貿易增長、全球經濟治理、中美兩國經濟發展以及中美雙邊經貿關係都將產生較大的負面衝擊。
  • 中美貿易戰最新進展:中美貿易摩擦結局會是什麼?
    相較於中美兩國的經濟體量,受影響的貿易總額相對較小,但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是自20世紀30年代《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實施以來涉及範圍最廣的進口保護措施。川普還準備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的進口關稅,甚至威脅對涉及5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中美貿易摩擦將對兩國產生怎樣的影響?結局會是什麼?
  • 自由貿易與中美貿易摩擦解讀
    自由貿易並不需要以貿易對等為前提,解除貿易壁壘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正確的選擇。一些沒有比較優勢的國內企業轉型或者倒閉,是我們發展道路上必須承受的代價。中美貿易關係實際上是越克制,越有利,改革開放讓中國在短短的30年間發家致富,自由貿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面對貿易摩擦最好的做法是,對方越叫囂、制裁,我們越應該保持克制,實行單邊自由貿易。
  • 如何理解中美貿易摩擦
    3月下旬以來,美國總統川普主動挑起和推動的中美貿易摩擦一度呈現出愈演愈烈的勢頭,負面效果逐漸顯現。3月22日,川普籤署備忘錄,指令有關部門對華採取投資限制措施,擬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2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
  • 川普點名哈佛大學還錢 這筆錢的用途是幹什麼的?
    4月21日,美國白宮,川普要求哈佛大學退還小企業救助貸款項目的資金。「他們必須還錢,我要他們還錢!」。對於川普在線要錢,哈佛大學很快做出了回應。哈佛申請的資金救助來自高等教育救援基金,不是記者問的小企業救助貸款項目。哈佛表示,這些錢都是用於對學生的經濟資助,「將根據學生的經濟需求來分配資金。」
  • 中美貿易摩擦再次提醒我們,當前必須破除哪「兩個凡是」
    今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沸沸揚揚、不斷升級,引起全世界關注,並成為當今全球化的最大公共事件。同時,美國不斷滋事,指責中國的產業政策和貿易的種種不是,從政府的壟斷低效率到貿易不公平。2018年7月26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在日內瓦舉行年內第三次會議,美國常駐世貿組織大使謝伊拋出《中國貿易破壞性的經濟模式》,並對中國經濟模式進行指責。
  • Z博士的腦洞|「貿易摩擦」中我們能做什麼
    可以說,想要戰?就戰。與此同時,想要戰?也沒那麼容易就戰。在此形勢下,幾乎能判斷,當川普叫囂「1000億美元」時,此次交會已過中盤,「談」才是接下來的重點。但從另一方面又應該看到,無論此次談成什麼,中美貿易摩擦所體現的,無非是中美實力相對變化帶來的關係相對變化,應對這種關係變化,需要作出長期的戰略計劃和打算。
  • 中美貿易摩擦的導火索,美國是如何實施智慧財產權保護的
    一、觸發中美貿易摩擦的導火索:一起是否涉嫌違反美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調查2017年8月14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一項行政備忘錄,授權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重點調查在技術轉讓領域裡中國是否可能涉嫌違反美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 俄媒: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
    原標題: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俄媒如是說文章導讀俄羅斯《觀點報》網站近日刊發文章,對中美貿易摩擦背景及走向進行分析,並對俄方立場提出建議,其概要如下:1。川普個人因素值得重視,川普的「非理性」背後可能是高度的現實主義。4。川普在其國內的「體制內敵人」——亦即美金融資本和政治對立力量——更希望優先維持現有秩序。5。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俄應更加重視中美博弈走向的複合性和複雜性。
  • 美國發動貿易摩擦的理論之謬與實踐之誤
    恩格斯形象地指出保護關稅制度「一旦實行起來就不容易再擺脫了」,它就像「一種無窮的螺旋,你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把它轉到頭」。早在1938年他就用簡明的推理論證了貿易均衡使得每個國家在貿易條件下比在自給自足條件下的狀況有所改進;關稅和限額的取消對貿易雙方都有利;自由貿易是可以實現的最優的貿易政策。1977年薩繆爾森又和多恩布希、費希爾在李嘉圖比較優勢框架下進一步指出,在兩國貿易中,當一國的各商品生產率相對於另一國無差別地、成比例地提升時,兩國均能夠改善貿易條件,並提高實際收入。
  • 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美國政府挑起貿易摩擦的雙重目的
    美國歷屆政府都曾對各國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川普政府更是於今尤烈。僅2017年以來,就對中國、加拿大、阿根廷、印尼、澳大利亞、巴西、挪威、墨西哥等諸多國家的各類產品加徵高額關稅。比如,對從加拿大進口的100-150架大型客機徵收292%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此外,美國還接連單方面撕毀區域貿易協定。
  • 哈佛教授謝曉亮為什麼突然回國了?
    2018年7月,哈佛講席教授謝曉亮正式全職回歸北大,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謝曉亮是世界公認的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是什麼原因吸引謝曉亮教授回國呢?;1992年進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工作,是PNNL自196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1999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終身教授,是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謝曉亮擔任哈佛大學Mallinckrodt講席教授,是改革開放後大陸學者獲得哈佛大學冠名講席教授的第一人。
  • 貿易摩擦下,這把椅子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在這次中美貿易摩擦中,經過談判,中源公司和美國的核心客戶達成了協議,加徵的25%關稅,由雙方均攤。曹勇的三點感受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在馬拉松比賽中,起跑有多快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看誰能堅持到最後。我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教會了我們中國企業,應該從中美貿易摩擦中去反思。」
  • 起訴川普政府!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名:美移民局留學生新規...
    美東時間 7 月 8 日,麻省理工學院(MIT)聯合哈佛大學,在麻薩諸塞州美國地方法院正式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被告是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和美國國土安全部(DHS),訴求是撤銷 7 月 6 號的一項新規定。
  • 專訪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貿易摩擦高發時,商務部的...
    2014年4月,為更好協調工作,公平貿易局和產業損害調查局合併為貿易救濟調查局。目前,在人員配置上,貿易救濟調查局是商務部人數第一大司局,這也反映了國家針對貿易摩擦愈演愈烈的形勢,要加強應對的舉措。經濟觀察報:近年來,中國遭遇的貿易救濟案件呈逐年增多的趨勢,貿易摩擦越演越烈,目前貿易形勢如何?為什麼中國近年來會遭遇這麼多案件?
  • 日韓貿易摩擦一周年:矛盾難解,雙方企業很受傷
    日韓之間貿易摩擦轉眼已一年有餘,雙邊關係還好嗎?據韓媒報導,當地時間6月29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構開會討論,就日本對韓限貿措施成立爭端解決機構專家小組一事展開討論。不出意料的是,日本在當天的會議上沒有同意設置專家組。因此,根據WTO相關規定,最終決定將在7月底的第二次會議上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