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美國與多個國家在貿易上發生摩擦,退出多個國際協議和組織,川普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12月7日,在成都舉行的亞信金融峰會上,美國前副國務卿理察庫珀拋出這個問題,並表示,「這個貿易戰表達的是情緒,而不是政策。」「川普的高級顧問之間的目標也不是統一的,也沒有一個一致連貫的目標,川普自己也是經常改變主意和想法。」
庫珀現任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其研究領域包括轉型經濟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宏觀經濟政策等。庫珀曾在美國甘迺迪政府、卡特政府和柯林頓政府中擔任重要職務。
庫珀通過對川普的分析來探討與美國打交道的方式。他表示,從深層次來講,川普更喜歡三件事情:第一是增加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第二是想解決雙邊貿易的逆差問題,第三就是取勝。
不過,庫珀表示,增加美國製造業就業是很難的,製造業就業人數在發達國家都在下降。原因是不言而喻的,機器人的製造效率更高。美國製造業在1979年達到高峰,過去40年就業人數都在下降,因為生產效率提高了。雖然川普很喜歡去做,但是很難實現的。
對於減少雙邊貿易逆差,庫珀認為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目標。「我們都希望提高出口,減少進口,但是沒法控制出口,也不可能用關稅去影響進口。」
「我的澳大利亞朋友告訴我,他們和中國是貿易順差,但是和美國是貿易赤字,那麼他們是不是也應該彌補與美國的貿易逆差。答案當然肯定不是的,因為我們是在一個多邊的世界裡,雙邊的順差逆差都很正常。」
「川普有很高的個人主義目標,他把自己呈現為非常成功的人士。他想持續表達自己的成功所在。」庫珀表示,所以,其他國家與美國打交道的方式將會由這三個目標來定義。
「不管是歐盟、墨西哥、加拿大,還是日本,他們與川普政府打交道都是感覺很困難。」
對於WTO改革的問題。庫珀表示,30年前成立的這個組織,現在這個世界已經變化了很多,需要進行總結和評估,希望最終的結果不要那麼極端。不過,庫珀提出了一個「極端建議」,中國要研究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現在有11個國家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生效,大家可以討論中國加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