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表在上周三的《新英格蘭》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們警告說,目前越來越頻繁的使用計算機斷層成像(CT)來進行診斷和篩查疾病為公共衛生埋下了重大的危險。
以往的X線掃描只是拍攝一個瞬間的圖像,而現在的CT掃描則要生成一個三維的影象,從而包括了多次的X線成像。在美國,每年有約六千二百萬人進行CT掃描,比起1980年的三百萬人來說是大大增加了。
哥倫比亞大學影象研究所的David J. Brenner, PhD 說,CT掃描比傳統的X線掃描檢查所傳導的射線量要打得多,幾乎是X線掃描的50到200倍。
Brenner 及哥倫比亞大學的另一位科學家 Eric J. Hall, PhD根據目前的數據,估計出在兩三十年內,全美國發生的癌症的1.5% 到2%將會由CT掃描所造成。
Brenner說:「如果進行CT掃描的利大於弊的話,無疑是應該做這項檢查的,但是我們相信有相當一部分接受CT掃描的病人並不是必須要做的,他們可以避免CT掃描或者選擇其他一些輻射量小的檢查。
他還說,兒童的情況尤其讓人擔憂,因為兒童對射線比成人更為敏感,而且在他們以後漫長的人生中還有很多時間可以使這種輻射相關的癌症發展起來。
原子彈倖存者與CT掃描的風險
在上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中Brenner 和Hall稱在1到2次CT掃描時所接受的輻射量,相當於在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現場距離爆炸中心2英裡處的原子彈倖存者所接受的輻射量。
既往的研究發現像這樣的原子彈倖存者在原子彈爆炸後的一、二十年間癌症的發病率有所上升,因此他們開始對接受CT掃描的人進行癌症風險的估計。
美國影像學院(ACR)的主席Arl Van Moore Jr., MD把這些人癌症發生率的增高歸咎於CT掃描使用得越來越頻繁。但他還補充道,現在並沒有方法可以量化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的癌症風險。
他說:「 你不能把你進行CT掃描時接受的輻射量等同於原子彈的輻射量,我們現在所說的有2%的癌症是由CT掃描所以引起的,這一說法還只是一種猜測。」
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篇學位論文上,ACR的一些成員承認CT掃描的迅速增長及其他篩查技術的發展,它們會「在不遠的將來導致輻射相關癌症發生率的增高」。
用作篩查的CT掃描
CT掃描已經作為肺癌和結直腸癌篩查的有力手段,全身的CT掃描也已經被應用於沒有症狀的人和可疑的患者,這是一項積極的預防措施,但是這一檢查的使用受到了質疑。
ACR並不允許對沒有症狀的人進行全身CT掃描,FDA也表示,全身的CT掃描篩查提供的是「不確定的好處,因為它會增加你某方面的風險。」
新墨西哥州的影像學家Fred Mettler, MD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現在美國人所接受的輻射中最大的來源是醫源性的,它對美國人口造成了危害,而我們可以預計當越來越多的CT掃描篩查方法被開展,被檢者所接受的輻射劑量可能會越來越大。
Brenner和all還說,關於應用CT掃描對已有症狀的疾病進行診斷是相對清晰容易的,但CT掃描還是被濫用了,這種情況在急診科特別常見。
Brenner說:「如果你因為肚子痛或者長期的頭痛區看病的話,那麼在你見到你的接診醫生之前,你已經被要求進行CT掃描了。
當病人轉向不同的醫院時,病人常常需要重複做一次CT掃描,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把每次CT掃描的結果刻成DVD碟交給病人,以便他們轉院後可以交給新接管的醫生。Brenner說:「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但是事實上,現在沒有人這樣做。」
他說,這份新的報告的目的在於告訴人們進行CT掃描有可能帶來的風險,並不是要把那些確實有必要做CT掃描的病人嚇跑。
他最後說到:「對於有症狀的病人來說,CT掃描無疑是一項很棒的診斷工具,我們所追求的限制是要把CT掃描用在確實有需要的病人身上。」
(責任編輯:劉振龍)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