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輻射會增加癌症風險,尤其是第1種,可能離你很近!

2020-12-06 騰訊網

作者: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

電離輻射,是一種具有特定波長的射線,具有足夠的能量導致DNA損傷並誘發癌症。

電離輻射包括氡、X射線、伽馬射線和其他形式的高能輻射。

低能量輻射、各種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以及來自手機和電磁場的能量,不會損傷DNA,也不會導致癌症發生。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氡

氡(radon)是巖石和土壤釋放的放射性氣體。氡是放射性元素鐳分解時產生的,當放射性元素鈾(uranium)和釷(thorium)分解時,會形成鐳(radium)。

接觸高濃度氡的人群發生肺癌的風險高於一般人群。

如果生活在一個巖石和土壤中氡含量很高的地區,那麼就需要檢測日常生活環境中是否有這種氣體。

家庭氡氣的檢測十分方便,也比較便宜,若含量超標,可以諮詢專業人員,現有很多辦法可以減少家中氡含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X射線和其他輻射源

高能輻射,如X射線、伽馬射線(γ射線)、阿爾法粒子(α粒子)、貝塔粒子(β粒子)和中子,都會損傷DNA並導致癌症的發生。

這些輻射可以在核電站事故中釋放出來,也可以在製造、測試或使用核武器時釋放出來。

某些醫療程序,如胸部X光、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和放射治療也會使細胞內DNA損傷,從而導致癌症的發生。

然而,這些醫療技術致癌風險是非常小的,而且使用它們所帶來的臨床獲益遠遠大於其致癌風險。

如果認為自己可能暴露在輻射環境中並且有患癌症的風險,請諮詢專業的醫生。

考慮做CT掃描的人應該諮詢醫生是否必須做CT掃描,以及它的風險和獲益。

癌症患者可以向專業醫生諮詢,放射治療是否會增加患二次腫瘤的風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Radiation[DB/OL].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auses-prevention/risk/radiation,2015-04-29/2018-07-16.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這3種蔬菜有很好的抗癌效果,多吃可以遠離癌症!尤其第1種
    我們每天都在吃蔬菜,各種各樣的,其實有些蔬菜是有很好的抗癌作用的,你知道嗎?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一說,這3種蔬菜有很好的抗癌效果,多吃可以遠離癌症!尤其第1種!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其餘的癌症在這兩者面前產生的高於正常體重的患癌風險都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感覺,基本集中在1.5~2倍風險左右。肥胖致癌其可能的機制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有推測如下:多餘的脂肪和形成肥胖的細胞,會促進高含量的胰島素和雌激素(estrogen)分泌,加速細 胞的成長和分裂,同時也增加了不正常細胞癌細胞的增長和形成。
  • 每日健康:這4種蔬果被掛在黑榜,尤其第1種,是唯一會致癌的蔬菜
    不幸的是,蕨菜確實被證實會增加癌症風險,屬於 2B 級致癌物(對人類可能致癌)。這真不是謠言。罪魁禍首是一種叫做「原蕨苷」的物質。它存在於蕨類植物中,特別是嫩芽部分,也就是我們常吃的蕨菜,含量最高。 其中提到,嚼檳榔人群的患病風險,是不嚼檳榔人群的109~287倍。即便沒被癌症盯上,經常吃檳榔的人大多會有一張「檳榔臉」:臉部僵硬,說話沒有表情,有的嘴巴變小了,張不開嘴。所以,奉勸大家,千萬別碰檳榔!
  • 做CT檢查會增加癌症風險?醫生告訴你真實答案!
    CT以及其他使用電離輻射進行的身體成像檢查的廣泛使用引起了人們的擔憂,擔心即使癌症風險的微小增加也會導致未來大量的癌症。 在兒童時期進行CT檢查的人可能有更高的風險,因為兒童對輻射更敏感,且預期壽命比成年人更長。 此外,接受同樣劑量的輻射,女性患癌的風險要高於同年齡的男性。
  • 睡眠時間與22種癌症風險的相關性
    睡眠時間與22種癌症風險的相關性 2021-01-19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保溫杯不能裝這4種水,尤其是第4種,很多人還在傻傻的做!
    在我們的生活中,保溫杯算是一個比較常用的東西,隨著現在健康生活的普及,很多人在上班或者是出門在外,都會帶上一個保溫杯,帶上一些自己喜歡喝的東西,非常的方便,當然了,保溫杯裡面裝的水也是五花八門,但是,保溫杯卻有4種水是不能裝的,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
  • 9種癌症「遺傳」風險高!有家族史的人要小心了……
    世衛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2020年世界癌症報告》中說,每年有近六分之一的人死於癌症。雖然癌症不傳染,但你可能忽略了,有些癌有著「遺傳」的可怕特性。9種癌和遺傳關係大目前,人類對癌症的發生機制尚不完全了解,很多癌症的病因還不明確,已被證明具有明顯遺傳傾向的癌症有30餘種。
  • 肥胖使肝癌風險增加124%,美國癌症學會推薦飲食和運動防癌
    此外,超重或肥胖與整體癌症風險增加有關。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CS)的研究,超重被認為是造成美國約8%的癌症以及約7%的癌症死亡的原因。01肥胖增加多種癌症風險丹麥一項為期40年(1977-2016年)的全國性研究顯示,超重和肥胖與幾種常見癌症的較高風險相關。
  • 能引起癌症的7種病毒,必須了解!
    病毒與癌症,似乎關係不大,但有幾種致癌病毒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例如,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可導致宮頸癌和其他幾種癌症。C型肝炎會導致肝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認識並了解它們,學會保護自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4種情況,雙眼皮易變成單眼皮,尤其第4種,你肯定做過!
    4種情況,雙眼皮易變成單眼皮,尤其第4種,你肯定做過!雙眼皮變成單眼皮,是種怎樣的體驗?額,我竟無言以對,於是就去網上找了些資料,發現這一說法倒也有些合理,很多女生也都存在這樣的情況。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講講,哪些情況不注意,雙眼皮就很可能變成單眼皮!畢竟,現在大家崇尚的還是雙眼皮,因為雙眼皮有種無形中加大雙眼的感覺。
  • 糖尿病患者得癌症的風險也增加,尤其是這類糖友!
    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及鈉-葡萄糖共轉運體-2抑制劑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體重,但是沒有看到腫瘤發病率的減少。因此,雖然都可減肥,但減肥機制不同,其腫瘤患病率和預後可能就不同。 糖尿病可增加部分腫瘤的患病率 與發現肥胖患者腫瘤患病率增加相似,觀察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同樣伴隨某些腫瘤增加。
  • 這5種魚是世界上口感最好的魚,且價值不菲,尤其第4種價值百萬
    這5種魚是世界上口感最好的魚,且價值不菲,尤其第4種價值百萬中國的美食數不勝數,烹飪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很多人都愛吃肉,但大多數追求完美身材的女生都怕吃肉會長胖,因為我們平時常吃的豬肉脂肪含量是比較高的。
  • 癌症食療法 推薦4種常見癌症食療
    癌症病人吃什麼好?有些癌症病人認為無需補身體,吃些清淡食物就可以;有些病人則認為,患上癌症就得大補,這樣才能提高身體免疫力,殺死癌細胞。雙方各有各的說法,你怎麼看?在飲食方面,其實有些食療方是能夠對抗癌症的。那麼哪些食療方是可以治療癌症?下面介紹4種常見癌症的食療方。  1.肺癌:百合杏仁粥  肺癌患者亦可多喝百合粥、杏仁粥,可酌情選用水鴨、豬肺、白木耳等。體虛、舌質紅時可選用黑白木耳、蜂蜜。痰多、咳喘者可食用雪裡蕻、竹筍、大頭魚、蘿蔔、枇杷等。黃膿痰多時可食用生梨、柿子。
  • 這7種病毒,你必須了解
    點擊查看 病毒與癌症,似乎關係不大,但有幾種致癌病毒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例如,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可導致宮頸癌和其他幾種癌症。C型肝炎會導致肝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 這9 種癌症都與 HPV 感染有關 你知道嗎?
    HPV 感染的影響因素HPV 感染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性生活、受教育的程度、社會經濟地位以及吸菸等,具體表現為:1. 多個性伴侶;2.吸菸通過對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的抑制作用增加 HPV 感染的風險,並且有研究證明吸菸可以增加 HPV 感染的發生,影響持續性感染和病毒載量;3. 教育與社會經濟地位的提高可以降低危險性行為的發生、推後初次性行為年齡、減少性伴侶、維持良好的性衛生習慣、享受穩定的醫療保險並進行定期體檢等,均有利於降低 HPV 感染機會;4.
  • 告訴年輕的胖子們一個「致命打擊」:肥胖和13種癌症相關
    肥胖傷身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這給你減肥的動力了嗎? 今天告訴胖子們一個「致命打擊」:肥胖和13種癌症存在相關性,年輕的肥胖者尤其要當心癌症侵襲。
  • 研究稱疫情期癌症治療延誤將大大增加死亡風險
    外媒援引一項周三發表的研究論文稱,推遲癌症治療僅一個月就可能使患者面臨的死亡風險大大增加。這是就新冠肺炎對其他疾病的影響發出的最新警告。據法新社巴黎11月4日報導,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周刊上的一篇新研究論文稱,英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發現,7種癌症的治療(不管是手術、放療還是化療等其他治療方法)出現延誤對患者死亡率有著重大影響。
  • 這4種食物千萬不要放冰箱裡,尤其是第2種,寧可扔掉也別存冰箱
    這4種食物千萬不要放在冰箱裡面,尤其是第2種,寧可扔掉也別存放在冰箱裡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不能放在冰箱裡面存太久,因為一般家用冰箱冷藏的溫度在-15度左右,最後的冰箱也只是-20度,而對於水產品的存放要求,尤其是魚類,貯藏的溫度如果沒有-30度以上,魚體內的組織會出現分解脫水等現象,長久下去魚肉會發生酸敗,肉質千萬不可食用,會危害到身體健康。
  • 腸癌來臨,排便時多有4種異常表現,三類人尤其要注意
    腸癌來臨,排便時多有4種異常表現,莫忽視 正常人一天的大便次數是1-3次,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大便次數突然變多,一天要排七八次,甚至更多,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可能是腸癌引起的排便次數改變! 2、腹痛、腹脹 腸癌病人因腸道梗阻會出現腹脹、腹痛,而腹痛的發生率較多。
  • 離治癒癌症又近一步!免疫療法,將改寫癌症治療
    今年1月,癌症治療領域發生了一件激動人心的大事——世界頂級期刊《Nature》雜誌連發3篇關於腫瘤免疫療法的研究,它們都講的一個東西:免疫療法迎來重大突破,我們離治癒癌症又近了一大步!免疫療法有很多種,這裡所說的免疫療法,特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包括PD-1單抗、PD-L1單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