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科普】克卜勒三大定律

2021-01-21 中英STEAM創新大賽

克卜勒三大定律

克卜勒第一定律:每一個行星都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環繞太陽,太陽則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中。

克卜勒第二定律:在相等時間內,太陽和運動著的行星的連線所掃過的面積相等。

克卜勒第三定律:各個行星繞太陽公轉的橢圓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和它們周期的平方成正比,公式為[a3T2=k]。

約翰尼斯·克卜勒(1571-1630年),傑出的德國天文學家,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即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周期定律。這三大定律最終使他贏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為哥白尼的日心說提供了最可靠的證據。同時,他對光學和數學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此外,他還是現代實驗光學的奠基人。

克卜勒認真地研究了他的導師第谷多年來對行星進行仔細觀察所做的大量記錄。第谷是望遠鏡發明以前的最後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克卜勒認為通過對第谷的記錄做仔細的數學分析,就可以確定哥白尼日心說、託勒密地心說和第谷提出的軌道學說,到底哪個是正確的。

當時不論是地心說還是日心說,都認為行星是作勻速圓周運動的。但克卜勒發現,對火星的軌道來說,按照哥白尼、託勒密和第谷提供的三種不同方法,即便經過多年的苦思冥想和煞費苦心的數學計算,其結果都與第谷的實際觀測不符,於是他放棄了火星作勻速圓周運動的觀念,並試圖用別的幾何圖形來解釋。

1609年,他發現橢圓形完全適合這裡的要求,能做出同樣準確的解釋。最終,克卜勒認識到了所存在的問題:他與第谷、哥白尼以及所有的經典天文學家一樣,都假定行星軌道是由圓或複合圓組成的,但實際上行星軌道不是圓形的而是橢圓形的。就這樣,克卜勒得出了「克卜勒第一定律(軌道定律)」:火星沿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太陽處於兩焦點之一的位置。」

發現行星沿橢圓軌道運動,需有擺脫傳統觀念的智慧和毅力,此前所有的天文學家,包括哥白尼和伽利略在內,都堅持天體是完美的物體,圓是完美的形狀,一切天體運動都是圓周運動的成見。第谷的精確觀測加上克卜勒的努力,終於將日心說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接著,克卜勒又發現火星的運行速度不是勻速的,當它離太陽較近時運動得較快(近日點),離太陽較遠時運動得較慢(遠日點)。但從任何一點開始,向徑(太陽中心到行星中心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所掃過的面積都相等。這就是「克卜勒第二定律(面積定律)」。

這兩條定律刊登在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學》(又名《論火星的運動》)一書中,該書還指出兩條定律同樣適用於其他行星和月球的運動。

周期定律的發現更艱難,克卜勒克服了工作環境的不利與長年的身心疲憊,經過長期繁雜的計算和無數次失敗,最後創立了行星運動的第三定律(周期定律):行星繞太陽公轉運動的周期的平方,與它們橢圓軌道的半長軸的立方成正比。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1619年出版的《宇宙諧和論》書中。

克卜勒自幼天資聰穎,學業成績優異,還是個充滿幻想與激情的人。1600年,他出版了《夢遊》一書,這是一部談論人類與月球人交往的純幻想作品,書中談到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東西,像噴氣推進、零重力狀態、軌道慣性、宇宙服等等。人們至今不明白,近400年前的克卜勒,是根據什麼想像出這些高科技成果的。儘管克卜勒的書是純幻想作品,受到古希臘哲學家和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或古希臘神話的影響,但由此也可看出他具有極高的科學敏銳度與洞察力。

相關焦點

  • 你還記得克卜勒三大定律嗎?
    還記得中學物理學的克卜勒定律嗎?讓我不禁感慨,時間真是一種慢性毒藥,那些讓你印象深刻,感覺永遠不會忘掉的東西,有一天,真的忘了。克卜勒我是知道的,畢竟當時印象很深,但我忘記了他對科學的貢獻,定律的內容那是無論如何想不起來了。
  • 證明克卜勒三大定律
    近代天文學的開山之作,克卜勒三大定律是一個最為光輝的例子。1609年他發現橢圓軌道完全適合要求,於是得出了「克卜勒第一定律」:火星沿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太陽處於兩焦點之一的位置。發現第一定律,就是說行星沿橢圓軌道運動。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 從克卜勒三大定律到大數據分析
    一、克卜勒三大定律克卜勒定律是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提出的關於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
  • 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發現者——克卜勒
    克卜勒是德國的一位數學家,天文學家和佔星家17世紀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他最出名的是他的行星運動定律此外,他還發明了一種改進的版本的折射式望遠鏡(克卜勒望遠鏡)關於他在天文方面的貢獻▼克卜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分別是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和周期定律。
  • 世界上最」牛「之一的克卜勒三大定律
    克卜勒三大定律克卜勒第一定律:每一個行星都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環繞太陽,太陽則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中。
  • 優美和諧的數學詩歌——克卜勒三大定律的發現
    用數學公式表達物理定律之開先河者,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 是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因確定克卜勒三大定律,精確描述了行星運動的真實軌跡,被時人稱為「天空立法者開。普勒在大學時代就接受了哥白尼的日心說,決心盡全部力量為之辯護。
  • 「天空立法者」克卜勒,三大定律制定九重天上的秩序
    而說起克卜勒最巨大的貢獻,當然是在天文學上,克卜勒也被譽為「天空立法者」,他的克卜勒三大定律制定了九重天上的秩序。克卜勒是一個富有創造性想法的人,在圖賓根大學畢業後,克卜勒在格拉茨研究院當了幾年教授。在此期間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天文學著作。
  • 克卜勒用了25年的時間研究第谷的觀測結果,發現了克卜勒三大定律
    第谷死了之後,他的助手克卜勒繼承了他的事業。他用了25年的時間,整理和研究了第谷的觀測結果,發現了著名的克卜勒三大定律。這是關於行星運行的方式的定律。這三大定律是: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的運行軌道,都是橢圓形的,而太陽則是它們的焦點。第二定律:同一個行星的運行速度,離太陽近時速度則快;離太陽遠時速度則慢。第三定律:行星圍繞太陽公轉一周,離太陽越遠的行星,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
  • 《崩壞3》克卜勒聖痕故事 行星運行三大定律介紹
    導 讀 崩壞3克卜勒聖痕故事 行星運行三大定律,克卜勒是1.5版本的新聖痕,也在新版本推出的第一周就入駐精準補給
  • 高三資料1:萬有引力——克卜勒三大定律
    克卜勒定律是總結行星運動的觀察結果而總結歸納出來的規律,它們每一條都是經驗定律,都是從觀察行星運動所取得的資料中總結出來的。教師指引:克卜勒三大定律,軌道定律通過分析數據用初等數學方法還是比較容易觀察出來。而克卜勒老師弟谷留給其大量觀察資料,而在深山之處能寂寞8年之久,最後修成正果。
  • 科普 | 克卜勒定律
    克卜勒把這結論推廣到其他行星上,結果也是與觀測數據相符。就這樣,他首先得到了行星運行的等面積定律。隨後他發現火星運行的軌道不是正圓,而是焦點位於太陽上的橢圓,他把這結論應用於其他行星也是適用的。於是他又得到了行星運行的橢圓軌道定律。這兩條定律發表在他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學》一書上。但他對自已取得的成就還不滿足。他渴望找到一種能適合所有行星的總體模式,把各行星聯繫在一起。
  • 克卜勒傑出的德國天文學家,他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
    約翰尼斯·克卜勒(Johanns Ke-pler,1571—1630),傑出的德國天文學家,他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分別是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和周期定律,這三大定律可分別描述為:所有行星分別是在大小不同的橢圓軌道上運行;在同樣的時間裡行星向徑在軌道平面上所掃過的面積相等;行星公轉周期的平方與它同太陽距離的立方成正比。
  • 高中物理 | 6.1行星的運動(克卜勒三大定律)詳解
    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歷史上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匯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並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伽利略從實驗中總結出自由落體定律、慣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等。
  • 三大定律震驚世界!克卜勒如何成了天空的立法者?
    點擊下方綠色圓圈即可收聽精彩節目     ↓↓↓每周五推送汪詰老師科普著作8年的艱辛求索,最後凝結成兩個簡潔無比的定律: 克卜勒第一定律行星繞日運行軌道是一個橢圓,太陽位於其中的一個焦點上。1619年,行星運動的第三個定律被克卜勒奇蹟般地發現。讓我們來看看第三定律的內容:行星繞太陽公轉周期的平方與軌道橢圓長半軸的立方成正比,注意,這裡面的公轉周期是一個時間單位,而長半軸則是一個距離單位。 通過觀測火星的位置,我們可以得出火星繞太陽一圈需要687天,2年不到一點。但為了便於打比方,我們權當就是2年吧。
  • 他被稱為「天空立法者」,細說克卜勒行星三大定律
    在科學前進的道路上,人類收穫了一棵棵碩果,克卜勒行星三定律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顆,克卜勒也被稱為「天空的立法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克卜勒行星三定律。我們的地球是時刻圍繞著太陽旋轉的,在太陽系的大家庭中,像地球這樣比較大的行星還有七顆,它們像八個兄弟姐妹一樣環繞著太陽這個共同的母親。可是你知道這八大行星的運動規律嗎?
  • 藍少科學:細說克卜勒三大定律,感受古代天文學家的智慧
    所以,後人評價克卜勒所取得的成績時,認為他有三大法寶,第一件是哥白尼的日心說,這是他重要的理論依據,第二件法寶是英國人威廉吉爾伯特的磁學,克卜勒由此想到行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不是中心對稱的,或者說距離不是處處相等的,要麼軌道不是正圓,要麼軌道是正圓但太陽不在圓心。第三件法寶就是第谷無與倫比的觀察記錄。
  • 你知道克卜勒和他的三大定律,但你卻不了解他的偉大
    這一切都寫在了他提出的三大定律中。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周期定律,尤其是最後一個,牛頓從中推導出了兩個質量物體之間的引力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個萬有引力公式中最關鍵的一點。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克卜勒是第一個敢於打破2000年來人類對天球理論模型的那種毫無置疑的崇拜,以及對勻速圓周運動的那種毫無道理的喜愛與偏見。
  • 你知道克卜勒和他的三大定律,但你卻不了解他的偉大
    這一切都寫在了他提出的三大定律中。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周期定律,尤其是最後一個,牛頓從中推導出了兩個質量物體之間的引力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個萬有引力公式中最關鍵的一點。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克卜勒是第一個敢於打破2000年來人類對天球理論模型的那種毫無置疑的崇拜,以及對勻速圓周運動的那種毫無道理的喜愛與偏見。
  • 克卜勒定律第一定律
    克卜勒第一定律,也稱橢圓定律、軌道定律、行星定律。每一行星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環繞太陽,而太陽則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 克卜勒第一定律
    在此定律以前,人們認為天體的運行軌道是:「完美的圓形」。為什麼會這樣呢?    克卜勒三大定律的規律都是針對太陽系內的行星而言的。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本期我們欣賞四個固態的類地行星!  水星    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