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載人飛船,全球範圍內應該屬前蘇聯最早,該國是全球第一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隨後便是全球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可以說在載人航天領域,美蘇兩國可謂是開啟人類新的探索方向。隨後中國在1992年正式提出載人航天工程,也就是所謂的「921工程」。當時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載人飛船,並且要求在1999年必須升空。隨後在1999年首次發射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2001年發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2002年發射神舟三號,同年再度發射神舟四號。可以說該系列飛船不斷升空之後,為我國載人飛船奠定了基礎。
同時也讓我國看到了新的希望,為此在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正式升空,楊利偉成為中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由此也拉開中國載人飛船進入太空的序幕。據悉在2005年發射神舟六號、2008年發射神舟七號、2012年發射神舟九號、2013年發射神舟十號、2016年發射神舟十一號。其中我國不僅邁出太空第一步,同時也完成與天宮一號空間站的對接任務,而且還誕生了兩名女性太空人。
可以說中國曾經耗時13年,連續發射6艘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對我國的航天探索工程有著重要的幫助。那麼為何至今載人飛船沒有了下文?事實上我國在載人飛船領域已經掌握十分成熟的技術,在空間站沒有建設完畢之前,基本上不需要太空人再度進入太空。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國已經取消載人飛船研製計劃,反而還在不斷的培養更加優秀的太空人。
這一點與美國數十年沒有進行登月計劃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畢竟當技術足夠成熟,在這一領域已經掌握一定的資源後,就不需要過多進行該計劃的實施。這樣做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同時也需要投入大筆的資金。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航天探索工程每一項研究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且中國是全球範圍內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可以說這一成就足以讓我國滿意。隨著中國空間站不斷完成建設,屆時載人飛船還會繼續進入太空,畢竟距離真正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編輯: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