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第一】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

2020-11-22 央視網

【新中國的第一】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8月01日 15:01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複雜,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重點工程,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1992年起步,從無人飛行到載人航天,從飛天夢圓到艙外活動,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系列報導《新中國的第一》今天帶您走進我國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

1992年9月21日,中央決定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馬,工程代號「921」。作為我國空間科學實驗的重大戰略工程之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最終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原院長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 戚發軔:第一步叫載人飛船階段,第二步叫空間實驗室階段,第三步就建立咱們自己的空間站。就是說人上去回來並不是目的,人上去不僅要回來,而且回來之前呢能夠在艙外活動,能夠修理組裝空間站。

留給中國航天人的時間十分緊迫,面對「保8爭9」的軍令狀,就是爭取1998年,確保1999年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他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原院長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 戚發軔:按照我們的程序,地面試驗做完了以後,暴露的問題,解決了再重新設計一個,那才能夠叫上天的正樣。(1998年)11月份了,明年發射就要來不及,我們想那不能把我們地面做試驗的這個飛船改裝成為一個明年的試驗飛船神州一號,還是有根據的,載人航天人命關天,但是也有一點大膽。

飛船不僅要經受零下100多度的嚴寒,還要在返回時耐受大氣摩擦產生的2000多度的炙烤,飛船外殼不能有絲毫的縫隙。下落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要在預定高度分秒不差地展開巨傘拉住正在向流星一樣砸向地面的重達三噸的返回艙。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巨傘,只能由紡織廠特殊加工,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破損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個縫紉女工一年只能做出一副。現在很多人還不知道,當時飛船中大部分的重要部件都沒有備份,質量必須確保萬無一失,就連極小概率的失誤都不允許出現。這背後是全國110多家科研院所、3000多個協作單位,數十萬科研人員近十年的全部心血。

「神舟一號」進入太空,飛行21小時後返回地球,成功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此次飛行試驗成功驗證了飛船關鍵技術和系統設計的正確性, 考核了飛船系統的艙段分離技術、調姿制動技術、升力控制技術、防熱技術和回收著陸技術等五大關鍵技術的可靠性,是中國航天史上又一次「零」的突破。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原院長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 戚發軔:我們從太空回來那些技術我們經過地面試驗,做的應該說是完美無缺突破了。而且很過硬。「神舟一號」,是我們載人航天圓滿的第一步,從無到有。

從「神舟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開始了圓夢九天的壯麗起飛。在隨後的幾年中,神舟二號、三號、四號無人實驗飛船全部獲得成功。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天地往返、出艙活動、交會對接、航天員駐留,這一系列激動人心的太空活動標誌著中國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載人航天體系,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基礎技術的國家。

2001年1月10日1時0分 「神舟二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 「神舟三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 「神舟四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09時0分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相關焦點

  • 「神州一號」成功發射,我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
    神舟一號飛船是一枚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實驗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6時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 該飛船主要用於考核運載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驗證飛船關鍵技術和系統設計的正確性,以及包括發射、測控通信、著陸回收等地面設施在內的整個工程大系統工作的協調性。
  • 【遊俠導讀】隨著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
    隨著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酒泉起飛並成功著陸,圓滿完成「處女之行」,揭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的序幕。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六號」,中國航天實現了從無人實驗到多人乘組,實現了中國航天第一步的發展目標。
  • 新中國的第一: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平臺「天宮一號」
    系列報導《新中國的第一》今天帶您走近我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平臺「天宮一號」。   央視網消息:作為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的跨世紀重點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至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系列報導《新中國的第一》今天帶您走近我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平臺「天宮一號」。
  • 【新中國史】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
    基於我國國情及實際考慮,工程從飛船起步,按「三步走」發展戰略實施: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由此踏上徵程。
  • 大盤點|你看過幾艘神舟飛船發射?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從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成功到2013年神舟十號任務圓滿完成實現「十全十美」,載人航天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功——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並突破了載人天地往返、太空出艙、空間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你是從哪一年任務開始關注神舟飛船的呢?
  •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從神舟一號到神州十號,每一部神舟飛船都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航天夢,下面為大家介紹神州系列飛船神舟一號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發射成功
    十一期間,《焦點訪談》帶領觀眾聚焦中國航天事業,講述我國航天史上的幾個第一。今天播出第四集《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發射成功》,節目採訪了黃春平、肖耘等航天專家。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科學家便開始了載人航天技術的探索。1968年1月,有關部門為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命名為「曙光一號」。然而考慮到當時我國的經濟實力和工業水平,「曙光號」飛船最終塵封在科學家的草圖和設想中。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中國航天飛船都在這裡
    神舟一號神舟一號飛船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神舟一號飛船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飛船在太空中共飛行了21個小時。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 神舟一號飛船
    神舟一號飛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承擔發射任務的是在長徵-2F捆綁式火箭的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長徵2號F載人航天火箭。在發射點火十分鐘後,船箭分離,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 [視頻]回首"問天"之路: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
    央視網消息:點擊觀看視頻>>>     神舟一號:橫空出世中國第一艘不載人的試驗飛船――神舟一號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中國第一艘不載人的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升起了中國夢
    【PConline 品科技】從1999年我國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成功發射至今,載人航天走過了從無人到有人,從航天員出艙到兩個太空飛行器組合飛行等多個跨越。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升空。
  • 「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
    載人航天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7月,「東方紅一號」衛星上天不久,科學家就上報了關於發展載人航天的報告。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覆載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代號為「921工程」。1999年11月20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航天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經過21小時11分的太空飛行,順利返回地球。
  • 神舟一號20年·記憶
    1999年11月20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遨遊太空21小時後飛船順利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神舟一號發射升空(資料圖)神舟一號試驗飛船返回艙(資料圖)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標誌著我國在載人航天飛行技術上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圖)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神舟」一號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這次發射,首次採用了在技術廠房對飛船、火箭聯合體垂直總裝與測試,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場,進行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國在原有的航天測控網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準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   「神舟」二號飛船於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飛行7天後成功返回地面。這是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
  • 解讀神舟系列飛船發展歷程
    ■ 神舟一號 樣品飛船  發射:1999年11月20日;返回:1999年11月21日。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21小時飛行,在完成預定的科學試驗後成功著陸。  ■ 神舟二號 正樣飛船  發射:2001年1月10日;返回:2001年1月16日。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
    「神舟」一號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這次發射,首次採用了在技術廠房對飛船、火箭聯合體垂直總裝與測試,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場,進行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國在原有的航天測控網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準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載人飛船 神舟 載人航天工程 交會對接 航天...
    中國2001年1月十日凌晨成功發射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神舟二號」,圖為太空飛行船箭分離的模擬情景。   東方網9月29日消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今日發射升空。  「神舟一號」:實現天地往返重大突破  1999年11月20日凌晨,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後順利返回地面。  鮮為人知的是,這枚載人航天工程的「先鋒官」,竟是由地面試驗用的電性能測試飛船臨時改裝而成的。
  • 背景資料: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
    神舟一號:「冒險」上天發射: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返回:1999年11月21日3時41分「神舟一號是一艘初樣產品。」飛船系統原總設計師戚發軔回憶說,「讓初樣產品上天是要冒一定風險的。」很多人並不知道,這艘載人航天工程的「急先鋒」,竟是由地面試驗的電性能測試飛船臨時改裝而成的。
  • 研究院總師講述新中國載人航天的第一次
    近日,中央電視臺系列報導《新中國的第一》,記錄了新中國砥礪前行的奮鬥歷程,見證新時代開拓創新的精神力量。其中,來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戚發軔院士、張柏楠總師、楊宏總師為大家介紹了中國載人航天取得舉世矚目成績的背後故事。
  • 「新中國的第一」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平臺「天宮一號」
    系列報導《新中國的第一》今天帶您走近我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平臺「天宮一號」。伴隨著航天員楊利偉駕乘的「神舟五號」飛船圓滿完成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階段任務圓滿收官。第二階段最核心的任務就是空間交會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