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磕磕絆絆,你考慮過兒童學習障礙嗎?

2020-12-02 騰訊網

靜進教授詳解兒童學習障礙及其治療

早在18世紀歐洲已經有關於學習障礙的報導,而兒童學習障礙在臨床上是一類比較難診斷的病症,因為學習障礙可以是正常孩子的特殊性表現,也可以是神經發育障礙的異常表現。

那究竟如何評估和診斷一個兒童是否患有學習障礙?診斷之後又該如何治療和幹預?來看看中山大學靜進教授就兒童學習障礙及其治療的精彩講解吧!

1

「學習障礙」是什麼?

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LD )是指一組異質性障礙的總稱,主要表現在聽、說、讀、寫、推理以及計算能力的獲得和應用方面出現的明顯困難。這類障礙為個體所固有,推測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起因,並可伴隨終生。

學習障礙患者還可合併出現自我行為控制、社會認知、社會交互作用等方面的問題,但後者並不一定構成學習障礙。

注意:其他類障礙(如感覺障礙、精神發育遲滯、重度情緒障礙)或環境原因(文化差異、教育方法不良)也可導致學習問題,但這裡所稱的學習障礙不包含在其範圍。

學習障礙的患兒,閱讀、聽理解、算術、表達、書寫等能力都會受到影響,間接影響患兒,造成情緒波動、變得不自信。

摘自靜進教授PPT

目前還有學者研究非語言性學習障礙(NLD)——NLD是學習障礙的一種,但不同於學業、語言和認知上的困難,它是由於右半側腦神經-心理上的缺陷,而導致在社會、人際交往上有顯著的困難。

主要表現有:

1.動作協調不佳、有嚴重的平衡問題、對精細動作有困難。

2.視覺空間組成有困難、缺乏形象概念,較低的視覺編碼技能。

3.社交困難、無法理解非語言訊息、不懂得察言觀色。

但此類患兒表現頗似阿斯伯格症候群,故目前學者對NLD的診斷尚存在爭議。

2

男孩兒更容易學習障礙?

在美國學習障礙估計發病率在2%~10%之間(因調查方法及定義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公立學校學生中約有5%的學生屬於學習障礙,成年人中約為4%。這其中,學習障礙的男女比約為2~3:1。

而在中國,LD的患病率約3%左右。

3

孩子在學校坐不住,上課不專心,成績不理想,就是學習障礙嗎?

目前對於學習障礙的定位、定性都比較困難,因為LD與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阿斯伯格症候群、高功能ASD(孤獨症譜系障礙)或智力障礙典型的ASD患兒在語言和認知水平有較多的重疊。在我國,LD目前指廣義的學習障礙。而ADHA與LD並無絕對相關性。

摘自靜進教授PPT

學習障礙與ADHA共性表現為:

注意功能不足或缺陷(罹及工作記憶、執行功能、自我監督等);

讀寫困難,但表現形式與嚴重程度不一;

罹及其它特殊技能,如計算、拼字、視覺空間、手眼協調、「察言觀色」、聽理解、社會認知等;

很多伴有不同程度睡眠與情緒問題;

活動缺乏計劃性、動作緩慢(拖拉);

自尊低下,逃避閱讀,需轉換形式理解材料;

挫敗感和不良的「自我意識」。

4

LD兒童早期有何特異性表現?

早期可能的表現:

母子依戀問題;

養育困難;

生物節律紊亂;

好動、易激惹;

構音困難、說話晚;

「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語言發育障礙;

適應行為困難。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表現均無特異性,很多發育行為落後的兒童均可能表現出這些情況。

5

哪些兒童需要格外警惕LD?

LD患兒入學後主要在一般認知和特殊學習技能方面會表現出明顯的困難,如:

語言理解困難:聽覺和「輸入」方面的問題。

語言表達不利:語言和「輸出」方面的問題。

閱讀障礙:符號和文字的輸入問題。

視空間辨認問題:視覺和空間認知困難。

書寫困難:符號表徵及表述問題。

情緒和行為問題:厭學、情緒不良、睡眠。

神經心理特性。

具體表現如下:

1、語言理解表達困難: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不良、詞彙量偏少,可能伴有構音或輔音發音困難,理解他人指令困難,家長或老師通常重複幾次方能理解,易表現「聽而不聞」現象,常被視為不懂禮貌。

語言表達能力差,語言模仿和朗讀不良,說話經常詞不達意或「廢話」偏多,口述或朗讀時易出現停頓、節律混亂、語調奇特、張口結舌等,由此引發說話時身體搖擺、肢體動作多等。

2、書寫困難:持筆困難或彆扭、字跡潦草、凌亂難看、字體大小不一、字跡出格多、錯別字多、偏旁部首顛倒、「張冠李戴」同音異義字;同時造句困難,句子偏短,少用修飾語句,常用拼音替代漢字;因而易逃避閱讀和抄寫,遺漏布置的作業,或要人代寫代抄作業等,此類表現小學三年級後尤為顯著。

摘自靜進教授PPT:LD患兒書寫潦草,大小不一

摘自靜進教授PPT:LD患兒持筆姿勢可能會有以上特殊表現

3、計算困難:相當一部分原因為解讀應用題困難導致,並伴有數字記憶困難、難有量的概念、計數困難、混淆算數符號、加減乘除混亂、數位搞混等;涉及抽象和邏輯運算時,演算困難尤其凸顯。

4、視空間障礙:觸覺辨別困難、精細協調動作不良、順序和左右認知障礙,這在計算和書寫表現明顯,如符號鏡象顛倒,把p視為q,b為d,m為w,was為saw,6為9,部為陪,姊為妹,舉與拳等;空間或結構性識認障礙,還可出現視覺空間能力差、方位感不良、物品/工具使用笨拙等。

摘自靜進教授PPT:LD患兒視覺投像可能與正常兒童不一致

5

孩子看不進去書或看完理解不了書本內容,是不是就有LD?

確實,學習障礙當中最多見的就是閱讀障礙。

閱讀障礙(dyslexia)有以下特點:

朗誦以失真、替換和遺漏為特徵;朗誦和默念的速度都很慢並且伴有理解錯誤。

詞語檢索和識別速度緩慢。

影響口語和書面語言。

60%~80%為男童。

在學齡兒童中的發病率大約為4%。

家族聚集性(35%~40%有一級親屬有過閱讀障礙)。

非閱讀障礙者,通常少有數學或/和書寫障礙。

6

LD患兒的繼發問題

LD易合併多動和注意集中困難,並容易繼發各種情緒問題,如自我評價低、缺乏自信自尊、討厭上學、拒絕作業、焦慮、強迫行為、不願交友等,嚴重時可誘發學校恐怖症或拒絕上學。

根據日本報導,蝸居(hikikomori)青少年及成人中LD佔有相當比例(Koeda,2009)。

7

如何診斷孩子是否有LD?

診斷主要依靠症狀+輔助測試:

當兒童在閱讀、數學或書面表達等的標準化測試中的成績顯著低於其相應年齡、教育水平、智商的預期,即可被診斷為學習障礙。

備註:「顯著低於」通常是指低於成就測試分和智商2個標準差(一個標準差為15分)(或者說大概低20多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尚無特異性的生物學診斷標記物,也就是說目前的遺傳學檢測、生化免疫檢測、神經電生理檢測、影像學檢測、功能影像學檢測、神經心理學檢測、各類量表等檢測均無特異性,僅靠症狀+醫生經驗來診斷兒童的學習障礙。這就使得LD的診斷極大地受限於醫生經驗的多寡及診療水平的高低。

8

這些孩子的預後怎麼樣?

大約1/3升學困難或輟學。

50%以上就業困難。

青春期後合併情緒障礙比率約50%。

酗酒、物質依賴、違紀頻率高。

似乎戀愛婚姻方面更易出問題。

合併口吃、語言表達障礙、抽動障礙、選擇性緘默症比率高。

9

確診LD,下一步該怎麼辦?

在確診LD後,發育行為兒科醫生應該為患兒及家長提供行為處方或建議書,尤其是閱讀與溝通指導最為關鍵。

其他輔助治療包括:感覺統合療法、行為療法、正負強化、遊戲療法等,並向家長提供資訊和學習指導資源。

若患兒合併ADHD、Tic、ASD等需對症用藥。

至於LD患兒的教育問題,可根據患兒病情,選擇就讀於普通學校的普通班級或特殊教育學校,並建議根據每一位學習障礙患兒的特徵為其制定一份教育協議,實施個性化教育計劃(IEP)。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報導專家: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婦幼衛生系靜進教授

本文整理:醫學界NCCPS 2020報導組-柚子糖

責任編輯:李小榮

相關焦點

  • 不會讀書,不一定是「笨小孩」|兒童閱讀障礙症
    兒童閱讀障礙症是什麼?有什麼表現?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它?家庭和教育體系又該如何幫助這一群體?在閱讀成為全民熱議話題的今天,大部分人對兒童閱讀障礙症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甚至簡單地將之與孩子故意逃避學習、智力低下、懶惰、笨小孩等畫等號。如同抑鬱症、自閉症一樣,兒童閱讀障礙症同樣渴望得到正視。
  • 兒童智力障礙的分級
    按照智商分數和社會適應障礙程度兩個基本指標將兒童智力障礙分為四個等級。他們在學科學習(如語文或數學等課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但大多數人能完成小學階段的基本學習,具有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的語言交往能力.具有簡單的閱讀和應用寫作能力(如寫留言條、請假條、簡單的應用文書等),具有簡單的計算能力;青少年期可以接受職業教育和職業訓練,成年後可以從事簡單的職業勞動,參與社區生活。他們在生活環境變化時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幫助。
  • 孩子成績差,可能中了「學習障礙」的毒
    在兒童早期綜合發展門診,有時會遇到家長反映孩子成績差、課堂注意力不集中、字詞記憶困難、課文朗讀不能成句、抄寫錯誤嚴重等,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這種問題不但沒有改善,反而還會增添其他小毛病。很多家長都將其歸結為孩子貪玩、讀書不努力等,其實孩子或是中了「學習障礙」的毒。
  • 寶貝頻繁刻板眨眼,是在賣萌嗎?警惕兒童抽動障礙
    約有一半患兒伴有強迫症,一半患兒伴有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並有部分患兒伴有自傷行為、情緒障礙或學習困難。四、如何診斷抽動障礙?乍一看抽動障礙的表現多種多樣,那只要有這些表現的寶貝就有抽動障礙嗎?當然不是,抽動障礙的診斷是有嚴格診斷流程的。那什麼樣的孩子就要高度警惕呢?
  • 香港學者破解大腦之謎 助內地兒童掃除語言障礙
    然而,現時全國有多達2,000萬名學童面對閱讀障礙或口吃問題,大大影響其學習能力。  香港大學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譚力海就率領各地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參與「973計劃」,從問題根源入手,研究中國人的腦功能。不足兩年時間,研究團隊已取得多項成果,首次發現有兩條基因及1個間隔區域的突變,與中國語言閱讀障礙或口吃息息相關。
  • 【福州星田兒童發展中心】兒童語言障礙及語言障礙的病因是什麼?
    當自家孩子好好的,突然出現語言障礙的時候,對家長是非常沉重的打擊,因為如果未能及時幹預治療,這將是伴隨孩子終身的痛。下面就跟著星田兒童教育發展中心的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兒童語言障礙,以及語言障礙的病因又是什麼。
  • 武漢耶魯女孩,超常智商,門薩會員,為讀寫障礙兒童集資
    她還是英國門薩俱樂部成員,她在矽谷科技巨頭、頂級投行擔任過要職,她精通英、日、韓、阿拉伯語。鄧文迪監製過的一部好萊塢大片《雪花秘扇》,她是這部電影的藝術總監助理,這一年她19歲。這是誰家的孩子?這麼霸道。她叫常樂天,是一名武漢女孩,6歲開始學習國畫和書法。21歲畢業於耶魯。她是一個多面體的真性情女孩,愛旅遊、愛公益、愛做夢,23歲完成自傳《獨家快樂》。
  • 蒙臺梭利教育洞穿兒童成長的秘密,解決影響兒童發展的障礙
    因此,作為成人,要設置能滿足兒童精神胚胎發展的環境,排除不利於其發展的因素,使兒童的精神胚胎健全發育。解決影響兒童發展的障礙不管是天才藝術家、科學家,還是普通人,每個人的心理都是從精神胚胎期慢慢發展起來的。
  • 腦癱夫妻生下健康寶寶令人稱奇,語言障礙真的沒有遺傳危險嗎
    媽媽吳女士,出生後不久發生高熱,影響小腦發育,夫妻倆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行為障礙和語言障礙。屬於少見的特殊夫妻。從相識相戀到組建家庭走入婚姻,兩人一定想過孩子的問題。倆人從小就接受過康復訓練,接觸過不同專業的人群,對自己的特殊情況有著清醒的認知,生怕自己的殘障會遺傳給下一代,所以在考慮生育之前就問過很多人。
  • 兒童自閉症的17個早期表現,它和智力障礙、抑鬱症不可混為一談!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一種嚴重的,廣泛性發育障礙疾病,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語言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8、抵抗正常的學習方法;9、總有一些非常奇怪的玩耍方式;10、身體協調性差,發展不平衡;11、不會與人進行目光的對視;12、會特別的依賴某一件東西;13、對於身體上的疼痛並不敏感;14、經常不明所以的哭起來;15、要麼特別好動,要麼一動不動;16、拒絕一切擁抱;17、對所有危險
  • 自閉症兒童怎樣適應社交障礙?簡單有效的小方法送給自閉症家長
    歡迎來到星悟說自閉症,社交障礙是自閉症孩子的一大典型特徵。社交障礙讓自閉症孩子很難適應同齡人,更難以融入社會。作為自閉症家長或自閉症幹預師該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適應社交及融入社會呢?一.,由於大多數老師都是女性,而大多數自閉症兒童都是小男孩。
  • 專家談嚴重智力障礙兒童的臨床表現
    專家談嚴重智力障礙兒童的臨床表現 時間:2020-12-01 17:51上海六一兒童醫院 痴呆是一種程度較重的兒童智力障礙症狀,兒童痴呆症候群是指兒童在意識清醒狀態下,出現的已獲得的職業和社會活動技能減退和障礙,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和喪失
  • 一個普通智商的人,讀書時非常努力鑽研學習,最終能考上985嗎?
    一個普通智商的人,讀書時非常努力鑽研學習,最終能考上985嗎?很顯然,方向就是考上985高校,但這個問題的核心不是智商為題,而是方向正確與否?為什麼這麼講呢,想考985難道還方向不正確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不應該是不想考985的學生不是好學生嗎?方向怎會錯誤呢?
  • 學習有方法:愛因斯坦的「淘金式」學習適合你嗎?
    考試的失利,大學的落榜,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學習進度的停滯不前,這些困難和失敗,大多數人都有親身體驗。深入領會書本上的思路和各部分之間的聯繫,在結合自己的認識總結,就可以成為一個知識體系。你的知識有體系嗎?
  • 《地球上的星星》教育經:面對讀寫障礙兒童,家長扮演怎樣的角色
    2007年12月21日在印度上映的電影《地球上的星星》,將鏡頭首次對準大眾眼裡的問題兒童,通過平實的表現手法,帶領觀眾深入一個讀寫障礙兒童的內心世界,用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探討面對讀寫障礙兒童群體,採取親情關愛和包容教育相結合的必要性。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尚未明確病因的各種症狀出現在孩子身上。
  • 從2歲就開始學的英語,將來卻大概率用不上,這樣的學習有意義嗎
    最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要不要重點抓孩子的英語學習?孩子現在剛上一年級,應該是抓孩子英語的關鍵時期。我現在才考慮抓孩子的英語學習,應該說已經算完的了。你可以去各大自媒體平臺上看看,很多的父母從孩子2歲剛開始會說話時,就抓孩子的英語學習了,看英語啟蒙動畫、聽英語兒歌、看英語繪本。
  • TED | 關於學習障礙的思考
    就在我做關於兒童閱讀障礙的神經學起因的博士論文時,我發現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現象。今天我想以此與你們分享。據估計有六分之一的兒童,六分之一呀,受發展障礙的影響。這是一種妨礙兒童智力發展,甚至導致智力永久損傷的疾病。這意味著今天在座的各位中每六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知道至少一個孩子正在受發展障礙疾病的折磨。But here's what really perplexed me.
  • 認知障礙兒童,該怎麼才能更好的認識世界?
    認知障礙是指上述幾項認知功能中的一項或多項受損,並影響個體的日常或社會能力。是心理障礙之一,認知缺陷或異常。關於認知障礙的分類就主要包括:(1)感知障礙:如感覺過敏、感覺遲鈍、內感不適、感覺變質、感覺剝奪、病理性錯覺、幻覺、感知綜合障礙;(2)記憶障礙:如記憶過強、記憶缺損、記憶錯誤;(3)思維障礙:如抽象概括過程障礙、聯想過程障礙、思維邏輯障礙、妄想等。上述各種認知障礙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除器質性疾病原因外,大多精神疾患所致。
  • 字遊人談讀書,你真的會讀書嗎?閱讀有哪些實用的技巧?
    人生的路,雖說「條條大道通羅馬」,但讀書,絕對是實現人生理想最便捷的路! 老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代社會,每個人都離不開讀書,或者說閱讀,那麼,問題來了,你真的會讀書嗎?閱讀有哪些實用的技巧?
  • 2020美國兒童閱讀報告出爐:孩子越大越不愛讀書,是真的
    不過問題是,每年給孩子買了那麼多書、收集了那麼多書單,孩子真的喜歡讀嗎?能讀完嗎?一份來自美國的最新報告說:很遺憾,家長給選的書,孩子其實並不喜歡。所調查的3000+孩子中,89%表示「他們最喜歡的書,都是自己挑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