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兒童,該怎麼才能更好的認識世界?

2021-01-13 楊清語語言矯正

認識世界,這該是一個多麼美妙的故事。

在大多數人眼中,認識世界就應該是去世界各地都走一圈,看看各地的景色,體會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

但是對於認知障礙的人群來說,認識世界是一個幾乎無法達到的夢想,甚至認識世界的標準對他們而言僅僅是認識周圍的事物。

相比較於認知障礙人群,我們對於世界認知的標準應該是怎麼樣的?也許這個標準具體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是各不相同的吧

不過,關於認識世界的問題咱們可以以後慢慢討論,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認知障礙吧!

認知是人腦接受外界信息,經過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從而獲取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它包括記憶、語言、視空間、執行、計算和理解判斷等方面。認知障礙是指上述幾項認知功能中的一項或多項受損,並影響個體的日常或社會能力。是心理障礙之一,認知缺陷或異常。

關於認知障礙的分類就主要包括:

(1)感知障礙:如感覺過敏、感覺遲鈍、內感不適、感覺變質、感覺剝奪、病理性錯覺、幻覺、感知綜合障礙;

(2)記憶障礙:如記憶過強、記憶缺損、記憶錯誤;

(3)思維障礙:如抽象概括過程障礙、聯想過程障礙、思維邏輯障礙、妄想等。

上述各種認知障礙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除器質性疾病原因外,大多精神疾患所致。

那麼認知障礙到底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呢?

(一)學習、記憶障礙

學習、記憶是一種複雜的動態過程。

記憶是處理、貯存和回憶訊息的能力,與學習和知覺相關。記憶過程包括感覺輸入、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貯存訊息的回憶等過程。短時記憶涉及特定蛋白質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平衡,而長時記憶除特定蛋白質的磷酸化改變外,還涉及新蛋白質的合成。在大腦皮層不同部位受損傷時,可引起不同類型的記憶障礙,如顳葉海馬區受損主要引起空間記憶障礙,藍斑、杏仁核區受損主要引起情感記憶障礙等。

(二)失語

失語是由於腦損害所致的語言交流能力障礙。患者在意識清晰、無精神障礙及嚴重智能障礙的前提下,無視覺及聽覺缺損,亦無口、咽、喉等發音器官肌肉癱瘓及共濟運動障礙,卻聽不懂別人及自己的講話,說不出要表達的意思,不理解亦寫不出病前會讀、會寫的字句等。

(三)失認

失認是指腦損害時患者並無視覺、聽覺、觸覺、智能及意識障礙的情況下,不能通過某一種感覺辨認以往熟悉的物體,但能通過其他感覺通道進行認識。例如,患者看到手錶而不知為何物,通過觸摸手錶的外形或聽表走動的聲音,便可知其為手錶。

(四)失用

要完成一個複雜的隨意運動,不僅需要上、下運動神經元和錐體外系及小腦系統的整合,還須有運動的意念,這是聯絡區皮層的功能。失用是指腦部疾患時患者並無任何運動麻痺、共濟失調、肌張力障礙和感覺障礙,也無意識及智能障礙的情況下,不能在全身動作的配合下,正確地使用一部分肢體功能去完成那些本來已經形成習慣的動作,如不能按要求做伸舌、吞咽、洗臉、刷牙、劃火柴和開鎖等簡單動作,但病人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卻能自發地做這些動作。

如果小孩不幸患有認知障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 注意力:訓練他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培養他在讀書或學習上的興趣,養成他長期的專注力。

可以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儘量為孩子排除一些幹擾因素,讓孩子集中注意力。此外,也要讓孩子形成有規律的作息,在遊戲中培養孩子遵守持久注意的原則。

● 記憶力:利用一些強烈顏色或圖像的圖形增加他的記憶力。此外也可以教給孩子一些記憶小妙招,比如教會孩子分類記憶,還有複述聯想等。有利於訓練他的記憶力。

● 知覺能力:可以利用拼圖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或讓孩子聽聲辨位,訓練孩子的知覺記憶,還有空間定向等各種能力。

●思維訓練:父母可以讀故事書給小孩聽,利用故事的排序和故事人物的設定來啟發小孩的敘述和邏輯能力。

認知障礙也許會影響孩子很長時間,但是絕不會影響一生,父母們要抱著希望來幫助孩子。

相關焦點

  • 陳雲英:中國特殊教育「零拒絕」任何一個發展障礙兒童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特殊教育雜誌主編陳雲英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特殊教育為每一位殘疾兒童提供受教育的機會,永不放棄且「零拒絕」任何一個發展障礙兒童。資料圖:廣西柳江縣特殊教育學校一名教師正在給學生上手工課。朱柳融 攝陳雲英介紹,現在中國特殊教育的發展在改革開放40年來已經有了鮮明的變化。
  • 專家談嚴重智力障礙兒童的臨床表現
    專家談嚴重智力障礙兒童的臨床表現 時間:2020-12-01 17:51上海六一兒童醫院 痴呆是一種程度較重的兒童智力障礙症狀,兒童痴呆症候群是指兒童在意識清醒狀態下,出現的已獲得的職業和社會活動技能減退和障礙,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和喪失
  • 武漢耶魯女孩,超常智商,門薩會員,為讀寫障礙兒童集資
    2016年她參加「中華好詩詞」,為讀寫障礙的兒童籌集資金。在美國,讀寫障礙的兒童能得到大家的認知,知道是怎麼回事,有很多完善的系統來治療。在中國對於讀寫障礙兒童,大家都還不了解,甚至認為他們是不愛學習的孩子。美國有一個讀寫障礙的孩子,因為早期幹預和治療,最後考到了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她希望拍一部讀寫障礙的宣傳片,讓大家有更多的認知。
  • 關注認知障礙症:中國阿爾茨海默病人數居世界首位
    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記憶每年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月」。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型,佔所有認知症的60%以上。《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顯示,全球約有4680萬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每20年患病人數將翻一倍,到2030年將達到7470萬人,2050年更將突破1.3億人。
  • 關注認知障礙症(健康關注)
    原標題:關注認知障礙症(健康關注) 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記憶 每年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月」。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型,佔所有認知症的60%以上。《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顯示,全球約有4680萬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每20年患病人數將翻一倍,到2030年將達到7470萬人,2050年更將突破1.3億人。
  • 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症
    其實呢,好動情況和「多動症」並不是一回事,那具體什麼是多動症,有什麼典型症狀,該如何應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 不會讀書,不一定是「笨小孩」|兒童閱讀障礙症
    事實上,經研究,愛因斯坦很可能是一位閱讀障礙者。患有兒童閱讀障礙症的人數究竟有多少?按照保守數字5%-10%估計,這一比例目前在我國代表著數以千萬計的兒童。在世界範圍內,閱讀障礙症的發生率在5%-17%。但令人尷尬的是,在國外早已將閱讀障礙納入特殊教育,有著完善配套支持方案的當下,我國針對閱讀障礙兒童的診斷、幹預以及社會支持只能算是剛起步。
  • 認知障礙有哪些症狀?如何治療?
    認知障礙有哪些症狀,如何治療?市一醫院康復專家表示,認知與我們的語言行為表現分割不開,我們會將認知訓練、語言訓練和肢體運動訓練相結合,從而整體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最終回歸生活、家庭和社會。
  • 老年認知障礙(痴呆)的早期識別
    什麼是認知障礙?     認知是大腦接收處理外界信息從而能動地認識世界的過程。認知功能涉及記憶、注意、語言、執行、推理、計算和定向力等多種區域。認知障礙指上述區域中的一項或多項功能受損,它可以不同程度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嚴重時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 【社區減壓】認識認知症與阿爾茨海默氏症 --社區減壓項目心理推送系列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與之相關的很多問題也日益凸顯,比如,許多疾病的發生與老齡化有著密切的關係,認知症以及更為人們熟知的阿爾茲海默氏症就是其中之一。認知症,也就是常被大家俗稱為老年痴呆症,據統計,世界上大約有10%的人會在有生之年發病。「老年痴呆症」這個名詞因帶有一定的貶義,大家正在漸漸減少它的使用。
  • 認識智力和智力障礙疾病
    認識智力和智力障礙疾病 2019-11-01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蒙臺梭利教育洞穿兒童成長的秘密,解決影響兒童發展的障礙
    因此,作為成人,要設置能滿足兒童精神胚胎發展的環境,排除不利於其發展的因素,使兒童的精神胚胎健全發育。解決影響兒童發展的障礙不管是天才藝術家、科學家,還是普通人,每個人的心理都是從精神胚胎期慢慢發展起來的。
  • 兒童智力障礙的分級
    按照智商分數和社會適應障礙程度兩個基本指標將兒童智力障礙分為四個等級。他們一般較早被發現,並在3歲前後被確診,可以及時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在康復站或學前特殊教育班接受學前教育,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可以在特殊教育學校或班級接受以適應日常生活為主的功能性教育,能夠認識常見的文字和進行簡單的計算。少數中度智力障礙兒童具有一定的特殊能力,如音樂能力,在專門訓練下可以達到一定的水平。部分中度智力障礙兒童可能存在語言方面的溝通問題或行為問題,可以藉助於康復訓練和行為支持得到顯著改善。
  • 讀書磕磕絆絆,你考慮過兒童學習障礙嗎?
    靜進教授詳解兒童學習障礙及其治療 早在18世紀歐洲已經有關於學習障礙的報導,而兒童學習障礙在臨床上是一類比較難診斷的病症,因為學習障礙可以是正常孩子的特殊性表現,也可以是神經發育障礙的異常表現。 那究竟如何評估和診斷一個兒童是否患有學習障礙?
  • 不可不知:帕金森病認知障礙的五大進展
    導讀:帕金森病特有的運動症狀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描述,但認知障礙是最近才被人們認識到的一種特徵性表現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第一項顯出腦脊液Tau蛋白和PD認知功能障礙發展之間關係的研究。另一個較小的前瞻性研究發現,在基線時,較低的腦脊液Aβ1-42水平和較高的αSyn水平可以預測2年的認知衰退情況。在該研究中,基線水平的腦脊液磷酸化Tau蛋白水平較高運動症狀的惡化相關,但與認知症狀並不相關。
  • 自閉症是怎麼引起的?小米熊帶你認識兒童自閉症
    自閉症一詞在現代社會已經不是什麼陌生名詞了,或許你身邊有不少沉靜的朋友小時候也是自閉症患者,自閉症的發病率近年來也有所提高,因此,了解一些自閉症的病因,能夠讓我們正確認識自閉症以及關愛身邊患自閉症的人群。
  • 認知功能障礙(二)
    10月11日下午認知功能障礙論壇上,各位專家分別匯報了認知功能障礙相關的一系列內容,下面分享部分專家的精彩報告!認知障礙的篩查與評估(肖衛忠教授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認知功能障礙涉及記憶、注意、語言、執行、推理、計算和定向力等多種區域中的一項或多項功能受損,可以不同程度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嚴重時甚至導致患者死亡。主要分為兩大類:輕度認知障礙(MCI)和老年性痴呆。神經心理測驗在認知功能障礙的篩查、診斷及療效評價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簡便易行、省時、易於推廣;規範化、數量化,便於資料的交流和比較。
  • 走進認知障礙
    參考文獻:[1]中國痴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寫作組,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認知障礙疾病專業委員會.2018中國痴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五):輕度認知障礙的診斷與治療[J].中華醫學雜誌,2018,98(17):1294-1301.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17.003.
  • 《地球上的星星》教育經:面對讀寫障礙兒童,家長扮演怎樣的角色
    導語:特殊兒童的教育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自閉症、多動症、甚至是讀寫障礙症,這些大腦神經系統的異常表現本身不是病,不可能通過藥物徹底治癒,只能發掘孩子的潛能因材施教。這個教育過程需要社會、教育機構、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收到顯著的效果。
  • 《做個機器人假裝是我》:幫助兒童正確認識自我,從這本繪本開始
    自我認知是一種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發掘自我的能力,良好的自我認知是自我調節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一個人的自我認知主要由三方面構成,分別是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兒童的自我認知能力從很早就開始出現了,比如一歲的寶寶第一次照鏡子,他會對鏡中的自己感到好奇,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外貌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