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世界,這該是一個多麼美妙的故事。
在大多數人眼中,認識世界就應該是去世界各地都走一圈,看看各地的景色,體會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
但是對於認知障礙的人群來說,認識世界是一個幾乎無法達到的夢想,甚至認識世界的標準對他們而言僅僅是認識周圍的事物。
相比較於認知障礙人群,我們對於世界認知的標準應該是怎麼樣的?也許這個標準具體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是各不相同的吧
不過,關於認識世界的問題咱們可以以後慢慢討論,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認知障礙吧!
認知是人腦接受外界信息,經過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從而獲取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它包括記憶、語言、視空間、執行、計算和理解判斷等方面。認知障礙是指上述幾項認知功能中的一項或多項受損,並影響個體的日常或社會能力。是心理障礙之一,認知缺陷或異常。
關於認知障礙的分類就主要包括:
(1)感知障礙:如感覺過敏、感覺遲鈍、內感不適、感覺變質、感覺剝奪、病理性錯覺、幻覺、感知綜合障礙;
(2)記憶障礙:如記憶過強、記憶缺損、記憶錯誤;
(3)思維障礙:如抽象概括過程障礙、聯想過程障礙、思維邏輯障礙、妄想等。
上述各種認知障礙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除器質性疾病原因外,大多精神疾患所致。
那麼認知障礙到底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呢?
(一)學習、記憶障礙
學習、記憶是一種複雜的動態過程。
記憶是處理、貯存和回憶訊息的能力,與學習和知覺相關。記憶過程包括感覺輸入、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貯存訊息的回憶等過程。短時記憶涉及特定蛋白質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平衡,而長時記憶除特定蛋白質的磷酸化改變外,還涉及新蛋白質的合成。在大腦皮層不同部位受損傷時,可引起不同類型的記憶障礙,如顳葉海馬區受損主要引起空間記憶障礙,藍斑、杏仁核區受損主要引起情感記憶障礙等。
(二)失語
失語是由於腦損害所致的語言交流能力障礙。患者在意識清晰、無精神障礙及嚴重智能障礙的前提下,無視覺及聽覺缺損,亦無口、咽、喉等發音器官肌肉癱瘓及共濟運動障礙,卻聽不懂別人及自己的講話,說不出要表達的意思,不理解亦寫不出病前會讀、會寫的字句等。
(三)失認
失認是指腦損害時患者並無視覺、聽覺、觸覺、智能及意識障礙的情況下,不能通過某一種感覺辨認以往熟悉的物體,但能通過其他感覺通道進行認識。例如,患者看到手錶而不知為何物,通過觸摸手錶的外形或聽表走動的聲音,便可知其為手錶。
(四)失用
要完成一個複雜的隨意運動,不僅需要上、下運動神經元和錐體外系及小腦系統的整合,還須有運動的意念,這是聯絡區皮層的功能。失用是指腦部疾患時患者並無任何運動麻痺、共濟失調、肌張力障礙和感覺障礙,也無意識及智能障礙的情況下,不能在全身動作的配合下,正確地使用一部分肢體功能去完成那些本來已經形成習慣的動作,如不能按要求做伸舌、吞咽、洗臉、刷牙、劃火柴和開鎖等簡單動作,但病人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卻能自發地做這些動作。
如果小孩不幸患有認知障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 注意力:訓練他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培養他在讀書或學習上的興趣,養成他長期的專注力。
可以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儘量為孩子排除一些幹擾因素,讓孩子集中注意力。此外,也要讓孩子形成有規律的作息,在遊戲中培養孩子遵守持久注意的原則。
● 記憶力:利用一些強烈顏色或圖像的圖形增加他的記憶力。此外也可以教給孩子一些記憶小妙招,比如教會孩子分類記憶,還有複述聯想等。有利於訓練他的記憶力。
● 知覺能力:可以利用拼圖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或讓孩子聽聲辨位,訓練孩子的知覺記憶,還有空間定向等各種能力。
●思維訓練:父母可以讀故事書給小孩聽,利用故事的排序和故事人物的設定來啟發小孩的敘述和邏輯能力。
認知障礙也許會影響孩子很長時間,但是絕不會影響一生,父母們要抱著希望來幫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