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筆記:EGFR-TKI 所致皮膚黏膜不良反應處理

2020-12-05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目前已批准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和阿法替尼在中國作為治療EGFR突變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藥物,同時也批准奧希替尼用於二線治療 EGFR-T790M 突變陽性的晚期 NSCLC。

然而 EGFR-TKI 導致的皮膚不良反應,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正常治療無法繼續,嚴重影響腫瘤的治療效果,其中又以皮疹/痤瘡樣皮疹和甲溝炎兩類不良反應最為常見。

EGFR-TKI 所致皮膚不良反應的類重程度不僅與 EGFR-TKI 的種類和治療時間相關,同時也與患者自身因素相關,如吸菸、免疫狀態、遺傳變異(如K-ras 突變)等相關。加重皮膚不良反應的因素:陽光暴曬、同期進行放射治療、皮膚保溼不充分、老年人、曾接受細胞毒藥物治療繼而導致皮膚屏障改變的患者等。

EGFR-TKI 所致的皮疹形態單一,以丘疹膿皰疹為主,多在靶向藥物治療後 1 周-2 周發生,常發生於皮脂腺豐富的部位。主要表現:無黑頭粉刺;常自覺瘙癢;常發生於面、胸、上背,也可累及身體任何部位。指甲改變多出現在 EGFR-TKI 初始治療後 4-8 周,可發生於任何指甲或腳趾甲,通常由指(趾)甲根部的邊緣開始出現紅腫、疼痛,之後兩側甲溝逐漸有發炎、潰瘍、出現化膿性肉芽組織等症狀,使指(趾)甲內嵌,造成患者活動不便。塗片可見革蘭氏陽性菌(G+)、革蘭氏陰性菌(G-)以及白色念珠菌感染。

痤瘡樣皮疹和甲溝炎的分級標

EGFR-TKI所致皮膚不良反應預防:①向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EGFR-TKI所致的皮疹不具有傳染性;②皮疹與普通痤瘡具有差別,部分非處方藥(OTC)類的痤瘡治療藥物缺乏療效;③注意防曬,建議使用防曬係數( SPF≥30)的廣譜防曬用品;④每天保持皮膚的清潔與溼潤,溫水洗浴後適當塗抹保溼乳霜;⑤治療過程中需穿寬鬆、透氣的鞋子,堅持溫水沐足後塗抹潤膚霜可預防足部皮疹的發生,治療足癬等原發疾病。

EGFR-TKI 相關皮膚不良反應預防措施

EGFR-TKI所致皮膚不良反應處理

痤瘡樣皮疹的治療

甲溝炎的處理

相關焦點

  • 腫瘤免疫治療不良反應及處理
    對,就是我們的皮膚和黏膜豐富的消化道、呼吸道,因為皮膚和黏膜是抵抗外來微生物感染的重要屏障,免疫反應非常活躍。所以說我們的皮膚、消化道(腸道的淋巴組織異常豐富)、肺是非常容易受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攻擊的器官。不僅僅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自身免疫病、風溼病最喜歡攻擊的也是這些器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以導致自身免疫抗體增多,那麼增多的這些抗體去哪裡了呢?
  • 腫瘤靶向藥可能會引起皮膚不良反應?不要慌快來看一看!
    但隨著腫瘤靶向藥物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及患者對生活質量期望的不斷提高,這些新型藥物的特殊不良反應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皮膚不良反應事件較為常見,且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和藥物的進一步治療。 其作用於同一通路(PD-1/PD-L1),通過阻斷PD-1與PD-L1的結合,增強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識別與殺傷來實現抗腫瘤作用。但是PD-1/PD-L1抑制劑在增強T細胞抗腫瘤效應的同時,也可能異常增強對自身正常組織的免疫反應,產生相關的副作用,稱為「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可累及多個器官及系統。其中,免疫相關皮膚不良反應較為常見,約40%的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不良反應,或原有的皮膚病加重。
  • 一文總結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皮膚毒性及處理方法
    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使用過程中會發生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其中皮膚不良事件是最常見的。不同免疫抑制劑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不同:伊匹單抗為43%-45%,納武利尤單抗和帕博利珠單抗為34% 。經治療後完全/部分緩解的患者比疾病穩定/進展的患者皮膚不良反應發生率更高,因此皮膚不良事件為積極的預後因素,但很少(<5%)需要永久停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與藥物劑量直接相關。多數不良反應較輕,嚴重的較為罕見。
  • 頭頸部放化療期間不良反應多?這樣做讓身體恢復得更好
    頭頸部是腫瘤的好發部位,而放療是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放療是利用放射線治療腫瘤的一種方法,具有殺傷力強、見效快的特點。但放療是把雙刃劍,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對人體正常細胞造成損傷,發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
  • 前列腺癌化療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腫瘤科專家給你詳細講
    「您先別擔心李大爺,這是化療帶來的不良反應,不會影響後續治療的,我來給您詳細講講吧。」 2 過敏反應 化療所致過敏反應常發生在開始輸注幾分鐘內,常見臨床表現有:皮疹、面部潮紅、呼吸困難、低血壓和支氣管痙攣等,其中嚴重過敏反應較為少見,約佔4%~6%。
  • 正確認識腫瘤免疫治療——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健康界
    PD-1受體抑制劑阻斷T細胞負性調控信號解除免疫抑制,增強T細胞抗腫瘤效應的同時,也可能異常增強自身正常的免疫反應,導致免疫耐受失衡,累積到正常組織時表現出自身免疫樣的炎症反應,稱為免疫相關的不良反應(immune-relatedadverseevents,irAEs)。最主要的毒性集中在跟免疫相關的器官上,比如,腸道、皮膚、甲狀腺和肝臟,肝臟是免疫細胞蛋白的生產地,更容易受到攻擊。
  • PLD不良反應中國專家共識權威發布 | 袁芃教授詳解共識要點
    2020年6月7日-9日,開展了在線雲會議,會議期間,在內分泌與化療專場,袁芃教授權威解讀了即將要發表的《聚乙二醇脂質體多柔比星不良反應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以下簡稱《共識》)。PLD的理化性質及藥代動力學從PLD的結構來看,PEG長鏈具有親水性,因而保護藥物不被網狀內皮系統識別,延長藥物血液循環時間,磷脂雙分子層具有親脂性,可以保護多柔比星分子,使多柔比星不直接與心肌細胞等結合,從而提高心臟安全性。
  • 長期使用質子泵抑制劑的不良反應
    長期使用PPI類藥物可導致胃腸道營養物質吸收異常、感染、消化道黏膜病變、骨折等多種風險增加。本文就長期使用PPI所致的不良反應進行綜述,以促進臨床對該類藥物的安全性給予更多關注。 消化道黏膜病變胃腸道黏膜增殖異常是與PPI長期用藥相關的不良反應之一。1984年,Correa提出假說,胃腸道異常定植的菌群可能通過合成、釋放亞硝酸鹽類而增加消化道腫瘤風險。
  • 降壓藥不良反應及處理|患者|處理|不良反應|受體|利尿劑|...
    處理當高血壓合併中重度腎功能不全時禁用噻嗪類利尿劑,此時可用呋塞米代替。吲達帕胺禁用於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其緩釋劑不良反應較少。5、其他螺內酯可引起男性乳腺增生、高鉀血症。處理應用小劑量利尿劑可避免大多數不良反應或使不良反應程度減輕。
  • 一文讀懂不良反應管理!
    通過阻斷癌細胞內EGFR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激活信號及下遊MAPK和AKT信號通路,遏制增殖、促進凋亡、抗腫瘤血管生成等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主要的副作用及處理原則如下:  1)皮膚毒性,如皮疹、甲溝炎及甲裂、黏膜炎、皮膚乾燥等。其中最突出的是皮疹 (60%~80%) ,一般在用藥後2周內出現,多見於頭皮、面部、頸部、胸背部等。
  • 貝達藥業:阿美替尼適用於既往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貝達藥業提問, 今年05月01日,全球第二個三代靶向egfr tki藥物阿美替尼上市,目前考慮贈藥政策後2年8萬元價格和凱美納月平均價格基本接近。三代tki在控制腦轉移和一線pfs方面有著很多的優勢,未來公司打算如何應對阿美替尼的降維打擊和差異化競爭?在目前醫保嚴格控費的情況下,凱美納如何維持增長,未來有無降價打算,謝謝!
  • 腫瘤免疫治療有哪些不良反應?這些應對法寶要收好!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科龍健婷副主任醫師介紹,免疫化療對治療腫瘤有一定的協同作用,能達到1+1>2的治療效益。 但與此同時,免疫化療也會帶來一定的不良反應,包括輸注反應、感染、間質性肺炎、B肝病毒再激活和腫瘤溶解症候群等五大方面。
  • 長期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有哪些不良反應?
    短期服用不良反應輕微,停藥後可消失,已成為臨床最常使用的藥物之一。近年來,關於長期服用PPI所致不良反應的報導越來越多,尤常見於65歲以上老年人。有學者報導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同時服用氯吡格雷和PPI,抗血小板藥物的療效降低。這些發現引起了廣大醫生尤其是消化科醫生對是否要合併應用PPI以及PPI長期應用不良反應的關注。
  • 藥物引起的皮膚過敏有哪些不良反應
    藥物引起的皮膚過敏有哪些不良反應?藥物是一種常見的致敏物,由藥物引起的過敏可以稱為藥物過敏,而且它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反應,那麼藥物引起的皮膚過敏有哪些不良反應?  蘇州膚康皮膚病醫院指出,藥物引起的過敏一般可以使皮膚出現紅疹、瘙癢等過敏反應,但是也有些患者會出現一些嚴重的不良反應,常見的有發熱、胸悶心慌、喉頭髮緊、臉色蒼白、四肢發麻、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反應嚴重者還可出現神志不清、昏迷、驚厥,如不及時搶救不,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 宋霞、田瑞芬教授: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EGFR-TKI耐藥的NSCLC...
    山西省腫瘤醫院宋霞、田瑞芬教授團隊的一項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EGFR突變耐藥的患者的研究數據曾多次亮相國際大會,在本次2020 ESMO年會上,該項研究又有最新數據公布,現特邀兩位研究者為我們對該研究進行解讀與分析。
  • 當腫瘤免疫治療遭遇不良反應,如何轉危為安?
    雖然免疫治療可通過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產生確切療效,但是因免疫檢查點阻斷導致的不良反應不容忽視。關鍵在於人們能否識別它,並設法解決;無論不良反應如何變幻,盡在把握。老郭是一名接受PD1免疫治療肺癌患者,正當他與家人感受著醫學進步時,治療出現了波折。一月前,他突然出現一系列嚴重的胃腸道不適,噁心嘔吐,甚至到了無法進食、無力行走的境地。
  • 局部麻醉的不良反應
    局部麻醉藥的不良反應如下: 1.組織毒性 所涉及的因素包括創傷性注射方法,藥物濃度過高,吸收不良和其他機械性因素所引起的肉眼或顯微鏡下的組織損傷。
  • 康健園|當腫瘤免疫治療遭遇不良反應,該怎麼辦?
    腫瘤免疫治療的興起,為人類攻克癌症帶來了曙光。其中,PD-1藥物免疫療法是通過阻斷PD-1信號通路,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殺死癌細胞。PD-1藥物免疫療法在腫瘤治療領域,已經成為繼手術、放化療之後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
  • 肺癌TKI耐藥,EGFR-TKI+抗血管的聯合治療效果如何?
    產生的罪魁禍首——驅動基因,是與腫瘤的發生、轉移和耐藥相關的重要基因。但是三級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聯合治療相比但在NMA中,奧西替尼是三級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最低的治療方案,達克替尼排名第三,低於奧西替尼和厄洛替尼。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致內分泌腺體損傷,如何識別與處理?
    2019年一則報導「11例患者服用PD-1抑制劑後腦垂體(垂體炎)發病,其中1例不治身亡」,引發了人們對ICIs所致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的重視和擔憂。恐懼源於未知,始於心態,終於認知。在「2020京醫論壇——第九屆北京老年內分泌峰會」上,廣東省人民醫院關海霞教授就ICIs所致的內分泌腺體不良反應(內分泌腺體損傷)做了詳細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