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治療有哪些不良反應?這些應對法寶要收好!

2020-11-30 騰訊網

醫學指導:中山一院腫瘤科 龍健婷副主任醫師

醫療專長: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等的診斷和全程管理,致力於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全身治療方案,開發以分子靶向精準治療和免疫治療為主的腫瘤綜合治療。

化療和免疫治療都是治療腫瘤的重要方式,而隨著醫學的進步,目前腫瘤的治療已不再局限於單獨一種治療方式。而是聯合多種治療方式的綜合治療模式。有鑑於此,化療和免疫治療的聯合應運而生,並且日益應用廣泛。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科龍健婷副主任醫師介紹,免疫化療對治療腫瘤有一定的協同作用,能達到1+1>2的治療效益。

但與此同時,免疫化療也會帶來一定的不良反應,包括輸注反應、感染、間質性肺炎、B肝病毒再激活和腫瘤溶解症候群等五大方面。

針對免疫化療最主要的五種不良反應,龍健婷副主任醫師逐一作了介紹。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科龍健婷副主任醫師)

輸注反應:停止輸液並對症處理

在腫瘤的免疫化療過程中,患者少不了需要通過輸液治療,而輸注反應往往就發生在輸液過程中。

龍健婷指出,當患者在靜脈輸液時,液體的質量、輸液操作及輸液內加入的其他藥物等原因,都可能會引起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不良反應,如發熱、呼吸困難、靜脈炎、空氣栓塞等。

「這主要與輸液的液體本身質量不合格、有不溶性微粒,患者個體差異或聯合用藥有關。一旦患者出現輸注反應,應該及時告知醫生,停止輸液,並由專業的醫護人員進行對症處理。」

感染:針對性的抗感染藥物治療

腫瘤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往往會低於正常人,再加上抗腫瘤藥物所引起的白細胞下降、黏膜屏障功能受損等,導致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破壞,更容易出現感染。

「如果患者在免疫化療期間不幸發生感染,應及時確定感染的部位,如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還是皮膚感染;還要明確感染原和藥敏狀態,再選擇針對性的抗感染藥物治療。」

龍健婷副主任醫師表示,患者在進行免疫化療期間,應該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提高機體免疫力,定期進行血常規檢查。

尤其是在骨髓抑制期間,要注意監測體溫的變化;保持空氣清新,預防呼吸道感染;清潔口腔,做好口腔護理;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間質性肺炎:根據病情輕重酌情給藥

間質性肺炎是肺的間質炎症和纖維化病變,常見的臨床症狀有:發熱、咳嗽、胸悶和呼吸困難。

男性、吸菸、年齡大於60歲的老年人、有肺基礎疾病等都是間質性肺炎的危險因素;此外,化療藥物、大分子單抗和小分子靶向藥物均會引起間質性肺炎。

對於藥物性間質性肺炎和急性肺損傷的患者,龍健婷副主任醫師往往會根據疾病的輕重程度來進行用藥,如症狀較輕,則先停藥觀察;對於中重度患者,在停藥的基礎上會酌情給予皮質類固醇治療。

B肝病毒再激活:預防性抗病毒治療

有資料顯示,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B肝病毒再激活風險往往會高於普通人群,而患者一旦出現B肝病毒再激活的情況,會導致有效的治療措施中斷,影響患者生存及預後。

如何預防B肝病毒再激活?龍健婷表示,患者在化療前給予預防性的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降低B肝病毒再激活的風險,並且對患者總生存率有明顯改善的趨勢。

尤其是B肝表面抗原陽性的患者,推薦在接受化療或免疫抑制劑治療前一周開始應用抗HBV治療,在完成治療後繼續使用抗病毒治療至少6-12個月,並持續監測一定時間。

腫瘤溶解症候群:對症預防治療

雖然治療腫瘤的目的是為了消滅腫瘤,但如果腫瘤細胞在短時間內快速溶解,其細胞內容物或代謝產物會迅速入血。

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腫瘤溶解症候群,包括高尿酸、高鉀、高磷、低鈣血症、急性腎功能不全等併發症。

對此,龍健婷總結了相應的預防治療措施:

1.密切監測血電解質及腎功能、血氣分析,對症處理電解質紊亂。

2.記錄24小時尿量,保證每日定量的補液來維持正常尿量。

3.口服小蘇打鹼化尿液,提高尿液pH值,促進酸性代謝產物排出。

4選擇低鉀、低磷及低嘌呤飲食,必要時口服別嘌呤醇來預防高尿酸血症。

面對免疫化療的不良反應,龍健婷提醒,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有利於病情康復;同時,患者應多了解免疫化療的不良反應相關知識並積極接受規範化治療。

文字整理:麥瓊璇

點在看,和更多人分享健康

相關焦點

  • 正確認識腫瘤免疫治療——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健康界
    把身體比作花園,腫瘤比作花園裡的雜草,免疫治療就好比往土壤裡添加除草肥料,這種肥料能夠使土壤肥沃,控制雜草。但是土壤中肥料過多可能會對花園造成損害。免疫治療作為時下熱門的癌症療法,自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後更受到了多數患者的追捧。那麼,免疫治療適應哪些患者?治療後是否會有不良反應?如果有,怎麼應對?
  • 腫瘤免疫治療不良反應及處理
    其次,對於醫生來說,需要快速判斷患者出現的症狀是否是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以及鑑別診斷、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掌握好處理不良反應的用藥和停止免疫藥物的指證,還需要知道這些哪些不良反應是自己就可以解決的,哪些是需要專科醫生的協助會診。第一部分我想用天平這個模型再跟大家講一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與不良反應的關係。
  • 癌症的免疫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哪些?是時候該知道了!
    癌症的免疫治療起源很早,起初人們把一些病原微生物注射到患者體內,以激發機體的抗腫瘤活性,標誌著免疫治療的開始,大約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大多免疫治療效果微弱,經過不斷的失敗之後,現在,免疫治療已是癌症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
  • 當腫瘤免疫治療遭遇不良反應,如何轉危為安?
    雖然免疫治療可通過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產生確切療效,但是因免疫檢查點阻斷導致的不良反應不容忽視。關鍵在於人們能否識別它,並設法解決;無論不良反應如何變幻,盡在把握。老郭是一名接受PD1免疫治療肺癌患者,正當他與家人感受著醫學進步時,治療出現了波折。一月前,他突然出現一系列嚴重的胃腸道不適,噁心嘔吐,甚至到了無法進食、無力行走的境地。
  • 康健園|當腫瘤免疫治療遭遇不良反應,該怎麼辦?
    雖然免疫治療可通過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產生確切療效,但是因免疫檢查點阻斷導致的不良反應不容忽視。關鍵在於人們能否識別它,並設法解決;無論不良反應如何變幻,盡在把握。老郭(化名)是一名接受PD-1免疫治療的肺癌患者,正當他與家人感受著醫學進步時,治療出現了波折。一月前,他突然出現一系列嚴重的胃腸道不適,噁心嘔吐,甚至到了無法進食、無力行走的境地。家人趕緊將他送至仁濟醫院急診。
  • 權威共識丨心肌炎等免疫治療不良反應應如何診治
    張志仁教授指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簡稱「ICIs」)相關心肌炎因其極高的致死率,成為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無法迴避的挑戰,需要多學科攜手予以高度重視。該類藥物已在多種實體腫瘤和血液系統惡性疾病中顯示出卓越療效,其最大優勢是產生持久應答,帶來長期生存獲益。但在這類藥物的臨床應用過程中,發現可出現諸多免疫相關不良反應。
  • 免疫不良反應有何徵兆?九個...
    問題五:免疫治療藥物是通過激活免疫系統實現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根據您的臨床經驗,免疫治療的副作用一般包括哪些?一般該如何處理?張宇教授:前面我們提到了免疫治療不是直接殺傷癌細胞,它是激活病人自身的T細胞去識別和殺傷癌細胞。因此,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是彌散性的,意味著幾乎全身的任何器官都有可能發生不良反應。
  • 腫瘤免疫治療,規範治療才更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免疫治療也可能對內分泌功能,比如甲狀腺功能、腎上腺功能、垂體功能有一定損傷,所以說內分泌相關指標要進一步檢查一下。此外,肺部功能、心血管功能檢查,不僅僅是免疫治療之前需要檢查,其他腫瘤或其他疾病開始治療之前也需要進行檢查的。03PD-L1的檢測是必需項目嗎?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其中CAR-T細胞是人為的將能夠特異性識別腫瘤的分子轉入到免疫細胞中,並經體外擴增培養後回輸到患者體內,從而達到靶向殺傷腫瘤細胞的,來治療腫瘤。PD-1抗體和CAR-T細胞等都是採用恢復或逆轉腫瘤患者抑制的免疫系統功能的策略。 問題三:腫瘤的免疫治療方法是否有不同的分類呢?哪些腫瘤適合免疫治療?
  • 【人物聚焦】李詠生教授:腫瘤免疫治療,這些事要知道——從免疫...
    編者按:腫瘤治療已進入免疫治療時代,尤其近年來,各瘤種在免疫治療上相繼取得重大進展。那麼,腫瘤免疫治療的依據是什麼?免疫治療對所有腫瘤患者都適用嗎?如何為患者選擇適當的免疫治療藥物?發生免疫耐藥了怎麼辦?看似毫不相干的腸道微生物在腫瘤免疫治療中又有怎樣的作用?
  • 腫瘤微環境與免疫治療耐藥的關係及應對
    TME複雜的動態抑制性變化及異質性特點是腫瘤免疫療效層次不齊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免疫治療的下一個突破點在於針對免疫逃逸的靶點,聯合配比不同治療模式,調製出腫瘤免疫的「雞尾酒」療法。腫瘤患者常表現為由Th2分泌的IL-4、IL-5、IL-6及IL-10等升高。一項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臨床試驗顯示晚期患者Th表型更傾向於Th2,同時其IL-4與IL-10濃度要高於早期患者,意味著IL-4與IL-10的濃度可能與腫瘤的進展有關。
  •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29】喜憂參半的IO治療
    > 歡迎來到腫瘤免疫學院,上期內容主要介紹免疫介導的不良反應,免疫治療雖然可以通過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產生確切的療效,但是當抗腫瘤免疫被激活時也激發了自身免疫效應
  • 藥師有話說|內蒙古自治區腫瘤醫院藥劑部主任白在先:肺癌免疫治療...
    藥師有話說|內蒙古自治區腫瘤醫院藥劑部主任白在先:肺癌免疫治療更改肺癌治療格局 2020-10-15 1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免疫治療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年老體弱可以免疫治療嗎?
    目前,腫瘤免疫治療被公認為「手術、放療、化療外的第四模式」。《science》雜誌早在2013年就將其評為當年十大科學突破第一位。免疫治療屬於腫瘤生物治療的一種,種類繁多,機制各異,我們通常說的PD1/PDL1隻是眾多免疫治療的一種,也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一種。
  • 免疫治療並非人人有用,肺癌免疫治療失效有三點原因
    免疫治療並非人人有用,肺癌免疫治療失效有三點原因 2020-06-23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腫瘤靶向藥可能會引起皮膚不良反應?不要慌快來看一看!
    腫瘤靶向藥相關皮膚病隨著現代醫學研究的進展,腫瘤治療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可以根據腫瘤中檢測到的特異分子異常,研發出靶向性治療藥物。這些靶向藥物較傳統化療藥針對性更強、治療效果更好、且較傳統化療藥物相關的副反應減少。
  • 專訪| 姜豔芳:哪些人可以用免疫治療?腫瘤免疫治療標誌物大盤點
    如果有人問腫瘤治療領域什麼最火,答案非「免疫治療」無疑。但哪些人群可以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又有哪些可以預測免疫治療療效的標誌物/檢測方法。腫瘤本身存在異質性,即一個腫瘤不同位點、不同部分檢測出的PD-L1數據不一樣;腫瘤是持續進展,不同的治療方案也會影響PD-L1的表達;到底以哪個作為參考存在著一定問題。另外現在國內外有4種PD-L1的檢測方法,檢測平臺不一致,標準不統一也容易影響臨床判斷,所以臨床上急需一個新的檢測指標。
  • 潛在的治療方法可能使腫瘤對免疫治療更敏感
    赴美治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癌症免疫療法使患者的免疫系統能夠消除腫瘤,這是癌症治療的一場革命。許多患者對這些治療反應良好,有時經歷了長期的緩解。但是,一些癌症仍然難以用免疫療法治療,擴大這種方法的影響是一個高度優先事項。
  • 免疫藥物常見 11 類不良反應,你都知道嗎?
    隨著免疫檢查點藥物的廣泛應用,藥物的不良作用也逐漸明確。現將免疫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列出,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監測。 01 皮膚毒性 皮膚不良反應是免疫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皮疹、斑疹、白癜風。皮膚毒性通常發生在治療的早期,治療後幾天或幾周後都有可能出現,也可能延遲至治療數月後。
  • 2018開篇丨腫瘤免疫治療最新進展
    目前,腫瘤免疫治療已經被證實能夠在大量患者中產生持久反應。過繼細胞轉移和檢查點阻斷劑治療均可產生顯著的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本文將介紹當前最新免疫治療進展,以期令不同背景的臨床工作者了解發展情況,把握當前問題,進一步推動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