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開發出智能聚合物功能化仿生離子通道器件 |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李閔閔)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卿光焱與研究員梁鑫淼合作,在蛋白質磷酸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開發出一種智能聚合物功能化的仿生離子通道器件,實現了酪氨酸磷酸化的實時感知與測量,並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篩選中展現出較好的應用潛力。相關成果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
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是一種關鍵的細胞活動調節機制,異常的酪氨酸磷酸化與多種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近20年,針對酪氨酸磷酸化相關激酶抑制劑藥物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已成為相關癌症治療的特效藥。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40餘種抗腫瘤藥物中,30多種是針對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劑。因此,尋找一種簡單、高效、低成本、免標記檢測酪氨酸磷酸化、適用於激酶抑制劑的篩選方法十分重要。
研究人員通過模仿蛋白質中精氨酸與酪氨酸磷酸鹽殘基的相互作用,設計了含多胍基的智能聚合物,並將其修飾到錐形納米孔道內,製備出一種功能離子通道器件。
研究發現,聚合物可以依託胍基識別磷酸化肽的磷酸化殘基,且能將這種分子層面的識別作用放大到聚合物構象的變化上,並進一步被轉換為通道離子電流的「OFF-ON」變化,實現對磷酸化肽的精確檢測。此外,當引入鈣離子作為磷酸鹽的一個競爭性結合成分時,該離子通道通過簡單的納流控邏輯運算,即可大幅度提高對酪氨酸磷酸化肽檢測的選擇性。
研究表明,藉助於對磷酸化肽的識別,該離子通道器件能夠用於實時監測酪氨酸激酶催化下的酪氨酸磷酸化反應,並且在監測模型抑制劑對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抑制實驗中,該方法具有激酶抑制劑篩選的潛力。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jacs.0c06510
《中國科學報》 (2020-09-18 第4版 綜合)